第22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在聞太后青春年華,風采出眾的時候,先帝絲毫不曾偏愛於她。

  當年讓她入宮,也不過是為著聞家,為著朝政,為著讓她與裕妃抗衡,為著……為著許許多多,而這許許多多里沒有她。

  可她的那個兒子,一貫都冷冷清清,端肅冷漠數十年,忽而出人意料起來,讓聞太后一時都有些轉不過心態。

  潘玉蓮,入宮的她仿佛如有神助,實在走到太順,走的太快了。

  順風順水到讓旁觀的人都覺得,到底意難平。

  不過……聞太后垂下眼看了看潘玉蓮的腕間,輕輕摩挲了一下,真的很合適啊。

  這對鐲子,她當年沒能戴上。

  如今,皇帝待潘玉蓮……只不過最後聞太后卻還是什麼都沒說,她只是笑著輕輕拍了拍潘玉蓮的手。

  「回去吧,且好生照顧自己。」

  見聞太后神色倦怠,薄皇后和潘玉蓮自然不敢多打擾,連忙告退。

  鄭嬤嬤服侍著聞太后歇息。

  她掖著被角,輕聲道:「太后娘娘,花園內的那些長雲附子,已經派人清理乾淨了。」

  「七……人已經安置在小佛堂了。」

  「只是,只是還是哭哭笑笑的鬧騰。」

  聞太后神色尋常的點點頭。

  「由著她鬧吧。」

  「到底是年輕,等什麼時候她消停了,再送膳過去。」

  說實話,聞憐玥做出這樣的事來,鄭嬤嬤和燕秋嬤嬤心裡自是恨不能即刻處死這個狼心狗肺,心腸歹毒的白眼狼。

  但聞太后偏偏沒賜死她,只是吩咐關進了小佛堂。

  鄭嬤嬤有心想問聞太后將人關多久,如何處置的時候,就聽聞太后輕聲吩咐道:「慈寧宮裡另修一處小佛堂。」

  登時鄭嬤嬤心裡就打了個突。

  隨後她連忙應諾,:「是。」

  這頭,慈寧宮中的太后娘娘是真真正正需要吃藥排毒靜養。

  而潘玉蓮也甭想再溜達了——

  請太醫都請到了慈寧宮,得了,且好生養著吧。

  回了春暉殿,潘玉蓮摸了摸手上的白玉鐲子。

  片刻後,她還是摘了下來,又重新換上了那對芙蓉春桃彩。

  她還是有些習慣於舊的東西……嗯,下次去慈寧宮的時候,記得

  戴上就好。

  坤寧宮春暉殿內也有小書房。

  不知不覺間就由長信宮裡帶來的東西填滿了。

  潘玉蓮伸手從上面抽出了一本書。

  《齊禹要論》。

  這書冊厚實,還在含章殿的時候,潘玉蓮拿來當枕頭墊著卻是正合適。

  落在榻上小案桌的書冊攤開了,潘玉蓮看了一眼,就看見了熟悉的字跡。

  「若昧昧於一隅也,世何足以知之……陋室揚眉,其謂與坎井之蛙何異?」

  一人之文,數人觀之有百態。

  同樣的文章,潘玉蓮看到的就是如何拼命努力,使勁兒向上,站在高台上才能發出聲音叫人聽見。

  明崇帝看到的卻是如何拔擢這些有才之人,做到知人善用。

  「人傑者,天下亂時,若能用之,可取天下。」

  「若能善用,可安天下也……」

  耳畔仿佛自動響起了明崇帝的聲音,潘玉蓮揉了揉自己的腦袋,輕輕的嘆了口氣。

  瞧瞧,這何嘗不是一種潛移默化的洞察秋毫,知人善用?

  她都快變成明崇帝的『形狀』了。

  潘玉蓮這個沒出息的,她壓根就沒有那種『與人斗其樂無窮』的旺盛精力。

  只有遇見會要她命的事時候,才能有瘋了一般咬人的勁。

  但想想聞太后……都不由得讓人心涼。

  為著聞家的事,聞太后和明崇帝都鬧了幾次,甚至不惜裝病逼迫。

  有時潘玉蓮都能瞧見明崇帝獨坐在桌側,丟下摺子陰著臉,垂眸默然無語的時候。

  如今聞憐玥想毒死聞太后。

  不,她光是想,甚至是已經動手了。

  你問潘玉蓮怎麼看這事?

  嗯……

  都不必多言,從頭到尾,她認定的罪魁禍首隻有一個。

  而現在宮裡面的日子——

  潘玉蓮只覺得自己就和過『八十一難』一樣。

  簡直是一災又一難,沒完沒了。

  要不是有系統,光是這段時日,潘玉蓮都不知道死多少次了。

  這段時日害喜不是假的,吐得昏天黑地又吃不下東西的潘玉蓮,實在是斗不動了,借病避退,不管不顧的做了『逃兵』。

  差點就親手餵給聞太后一碗毒藥——

  從慈寧宮裡出來後忽然覺出後怕的潘玉蓮,結結實實驚出了一身冷汗。

  哪怕到這會兒,潘玉蓮都覺著自己的腦仁一跳一跳的只覺頭疼。

  殿內很安靜,潘玉蓮枕著書,抱著珍珠蜷縮在榻上閉上了眼睛。

  片刻後卻又有腳步聲靠近,來人輕聲喚著她,:「娘娘。」

  潘玉蓮強忍頭疼睜開了眼。

  轉過頭,來的人是聽梅。

  「娘娘,何嬪來了。」

  聽梅說完這話,抬頭卻看見了潘玉蓮蒼白疲憊的臉色。

  她心頭一驚,傾身靠的近了些,有些緊張的道:「娘娘,您可是哪裡覺得難受?」

  這會兒聽梅的緊張卻是真的緊張——

  平日裡潘玉蓮確實是慣會裝樣,撒嬌賣乖,裝可憐討好處,卻是她的拿手好戲。

  但現在沒外人,潘玉蓮沒必要……瞧著也不像裝的。

  潘玉蓮使勁揉了揉太陽穴。

  「無事,就是有些累了。」

  說著潘玉蓮坐起身,她伸手拍了拍臉,又咬了咬唇,生生給自己拍出一點血色。

  潘玉蓮現在同何玉珊,已經不單純的只有宮內的這點關係了——何玉珊的父親是大理寺右卿,是潘玉蓮需要的盟友。

  朝中局勢複雜,山頭林立。

  憑著肚子裡的孩子,潘玉蓮已經悄悄被立起了『小山頭』——這事避無可避,除非她肚子裡的孩子馬上就沒了。

  她現在是「山頭」里的扛鼎人物。

  若是她瞧上去情況不佳,其他的人心裡也虛乎乎的不會安定。

  此刻人工喚起精神氣的潘玉蓮抱著貓。

  瞧著很是神采奕奕,她笑著對聽梅道:「將何嬪請進來。」

  聽梅有心說什麼,潘玉蓮笑著拍了拍她的手,:「還有統哥在呢。」

  「萬幸不比其他懷有身孕的人辛苦。」

  「我現在確實身子無恙,放心。」

  知道潘玉蓮心裡一直惦記著狄懷真的事,聽梅輕嘆了一口氣,卻也沒再多勸。

  她轉身笑著去殿外請了何玉珊入殿。

  ……

  溳水關

  「咚咚咚——!」

  風聲里似乎都混著腥甜的氣息,戰鼓聲里四處喊殺聲震天。

  草原十八部里經過拼殺出來的勇士自然都不是花花架子,御馬而戰的功夫確實了得。

  更為叫人心驚的是,草原十八部的人竟然不缺甲冑,甚至有的看上去很像是大晉的制式。

  先帝晚年時,大晉於祁南關慘敗而歸,朝中被迫求和。

  除了金銀珠寶,歲歲納貢,獻財和親,便是甲冑兵器都多番索要,即便知道此舉是飲鴆止渴,可卻依舊不得不給。

  經此一役,大晉朝元氣大傷。

  朝中的許多牆頭草甚至抱著提前效忠的未雨綢繆,同外敵多番親近。

  內憂外患中登基的明崇帝,很是殺了一批人,甚至殺到最後朝堂震盪,甚至是調動大軍鎮壓的地步。

  幸而還有個信王爺將軍中撐了起來,老可汗病重,草原十八部的自己陷入內亂……

  也是那個時候,殺夠了在大是大非面前只願跪著求生的賣國賊,明崇帝才放下屠刀,開始竭力懷柔,修養生息。

  直到幾年前老可汗死了以後,大晉朝停了歲貢。

  為這事,後來邊關還扯皮著小打小鬧的打了幾場,最後卻到底沒真的打起來。

  但禍患就是在先帝末年的那場大敗中埋下的。

  即便到現在,明崇帝都不敢說這朝堂內乾乾淨淨沒有任何二心之臣,沒有暗地裡通敵之輩。

  「陛下。」

  臉上帶著血的秦國公匆匆進了大帳,:「如今大軍數度沖陣,情形兇險,還請陛下,還請陛下……暫且移駕。」

  一聽這話,帳內的其他幾位公侯將軍也紛紛跪地相求,請明崇帝移駕。

  帳內唯獨還有信老王爺還坐著,但他神情顯然十分猶豫。

  若是此刻明崇帝就從軍中脫身而去……信老王爺斷定,此戰必敗!

  只是……和戰勝戰敗較,卻是明崇帝的安危更重要。

  哪怕信老王爺再怎麼痴心妄想,也不會說慕容燁現在就能比得上明崇帝。

  即便現在的戰事沒危急到這份上,但沒人敢賭。

  畢竟若是明崇帝出事,頃刻間就是天

  下大亂。

  最後信老王爺也站起了身。<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