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頁
他說也不難,就是張張嘴,搖搖頭。
我是真的服。
服他是個狠人。
「你就沒想過,萬一寒流只是降臨幾天,幾個月,你怎麼辦?」
「沒想過。」
還挺自信。
第18章
鍾函的位置距離我大概五公里,就是我那日看到的分岔路口再往前 3 公里。
他說,那個縣長狡兔三窟,弄了好幾個這種山洞。
我這個山洞,是最後一個被查封的,還沒來得及完全搬空。
他那個山洞,早就建成一年了,甚至人都進去住過好幾次了,而他發現的時候,那裡也被封了,而且已經除了硬裝啥也不剩了,彩電更是想都別想。
而他那邊雖然沒有露天山洞,但是別墅層卻有四層高,最高的位置側面有個 180 度落地觀景窗,正好能看到我那冒煙的山頂——以及山頂後面,縣長挖的第三個洞。
只是那第三個洞,真的是個景區。
估計是不少員工留守沒回家,因禍得福留在了那裡活了下去。
但是因為沒吃沒喝,當看到我那個山頭一直在冒煙,這才冒死前仆後繼地跑來找我。
只可惜,雖然距離很近很近,但兩山之間有個大斷層,還被白雪覆蓋,所以沒人看得出來。
所有人都以為能爬上來找到我,卻沒想到,還沒被凍死,就全都命喪在斷崖下了。
說到這裡,我和他都沉默了。
這種事,說開心不太對,說遺憾也絕不可能。
只能說我足夠幸運。
鍾函說,他樓頂上那個 180 度大平層不能經常上去,那裡溫度接近零下 30℃,比我的冷庫的溫度還低。
他是因為知道我活著,所以才偶爾上去用對講機嘗試著交流一下。
我有些奇怪,按理說他跟著我訂貨,不該不做保溫措施。
細問之下,原來是他沒給窗戶做保溫層,畢竟是 180 度的落地窗戶,運輸和人工都費勁,他乾脆把天花板加厚密封了,這樣需要查看情況的時候,他就會上去一趟,這也是為什麼每次說話他都會消失一會兒。
有了鍾函在,我枯燥的生活也算有了點樂趣,好歹有個鄰居,總好過每天對牛聊天強。
因為沒有完全掌握我的訂貨單,以及他這邊沒有露天條件,所以鍾函在後期的物資訂購上和我出入有點大。
比如他完全沒考慮過飼養牛羊和種植蔬菜的問題,但是他學我囤了不少維生素,算是給自己身體必要的營養攝入做了一些補充。冷凍肉他也跟著我買了不少。
但他不會做飯,這是最大的問題,所以直到現在,那些米麵糧油和肉,他都幾乎沒怎麼碰過。
「冒昧問一句,您這五個月,吃什麼活過來的?」
短暫地停歇後,男人淡聲道:
「方便麵。」
「……」
還好我囤了五百箱方便麵,這豈不是救了他一條狗命?
「你還囤什麼了?」
「電。」
「啊?」
「我需要時刻分析氣象,所以需要在山洞裡建設一套完整的設備方便接收衛星傳回來的雲圖,機器很費電,所以我買了很多水力發電機,利用山洞裡高低落差的溫泉集中發電。」
還能這樣呢?
那我那些柴油算什麼?算我吃了沒文化的虧?
「不是,地球都末日了,衛星還工作呢?」
「地球末日了,和太空的衛星有什麼關係?」
「……」
有道理。
「那偉大的氣象學家,請問通過你的觀測,地球還有救嗎?」
「不一定,還需要觀測,如果有必要,我需要出去觀測。」
我嘴角一抽,一邊給牛棚鏟糞,一邊看了一眼頭頂的藍天。
「沒必要,真沒必要,除非你快餓死了,不然還是在山洞裡待著吧。」
「你每天都有事情做嗎?我除了研究雲圖,沒別的事情做了。」
「當然有很多事要做啊,記錄消耗品,檢查電路,健身,做飯,學習一門技術,看一部電影,種地,還有給牛棚鏟糞,然後把糞便堆起來。」
「為什麼要堆牛糞?」
「哥們兒,您好歹也是縣城出來的,一點農活都沒幹過嗎?」
「沒有,我從小學就是尖子生,一路到高考都是實驗班第一名,老師和我說,只要好好學習,其他的什麼都不用管,學校會解決我的經濟問題。」
好吧,他贏了。
這簡直就是除了專業學科之外,幾乎沒有外界一點知識。
「你這麼閒,我都想你過來給我鏟兩天牛糞。這牛是能吃又能拉,不堆糞又不行,煩都煩死了……」
「所以,你為什麼要堆牛糞。」
於是這一天,我給偉大的物理系研究生鍾函,講解了為什麼動物的糞便可以通過堆肥來變成有機肥料這件事。
講得我口乾舌燥,最後喝了一瓶冰可樂我才緩了過來。
對講機那頭沉默許久,鍾函這才淡淡地開口總結:
「明白了,所以堆肥這個過程,就是在微生物作用下,通過水解、氧化、氨化、硝化等生物化學反應,將有機質降解並轉化為穩定腐殖質的生物化學過程。這樣理解,沒錯吧?」
「……是。」
鍾函這個人聲音聽起來冷淡,其實還是挺熱心腸的。
比如他最開始淡定地告訴我有人找我的事情,比如他會幾個月來一直堅持著給我傳遞消息。
算是還個人情,以及給自己找點事做,我決定開始教他做飯了,也算是拯救一下他瘦弱的身體。
雖然看不見,但我大概也猜到了吃了個五個月泡麵的男人得瘦弱成什麼樣子。
直到我教鍾函做飯的第 15 天,鍾函終於在零下 30℃ 的房間裡多堅持了一分鐘的時間。
甚至爬樓梯也不需要坐在樓梯口休息了。
而我教他做飯的第三個月,鍾函已經能在頂樓待上 30 分鐘了。
倒不是他多痴迷 180 度觀景台,也不是多想看看我所在的位置。
而是他能透過玻璃,更直觀地觀察大氣現象。
被大雪覆蓋的世界一片雪白,唯有我所在的這個山洞頭頂冒的白煙可以看到風向。
而他,每天都想儘可能多地記錄下風向走勢。
因為他說,實際上從末日寒流降臨那天開始,衛星傳回來的雲圖,就幾乎都是無雲狀態,因此他根本無法觀測,所以他才想出去,哪怕是靠自己的身體去感受。
但那簡直是天方夜譚,出去沒一分鐘他就得被凍成冰棍。
天知道那群努力來找我的人都是怎麼想的。
而現在他能通過我這邊的白煙看到風向,這比衛星雲圖更有用一些。
我給生菜澆完水,抬頭看著頭頂那碗口大的洞,也是不明白一團白煙能看出什麼東西。
鍾函卻說,有風,就說明有變化。
一點變化,就能影響無數個觀測結果。
就像蝴蝶效應。
第19章 尾聲
末日後第三年,清晨。
沈岩被對講機里的聲音吵醒了。
「沈岩,快醒醒。」
「吵什麼吵,救援來了嗎?沒來再讓我睡一會兒。」
「雪化了。」
「……你說什麼?!」
沈岩甚至眼睛都還沒睜開就下意識翻身而起,隨後揉著眼睛第一時間跑下樓打開了窗戶。
然而外面依舊一片雪白,差點閃瞎了她的眼。
「哪化了?這不還都是雪嗎?」
「不,你仔細看,雪位下降了 2cm。」
沈岩皺著眉,不知道遠在隔壁山頭的鐘函,一直在落地玻璃前盯著下方早早用馬克筆畫的量線。
從最初雪蓋到玻璃上 30 厘米的時候,他就畫了一條 30 厘米長度的線。
直到今天清晨,他再次走上四樓,發現其中 2cm 的雪融化了。
那一瞬間,鍾函下意識抬起頭,看向了遠處山頂飄起的白煙。
他知道,蝴蝶扇動的風,終於有了結果。
末日第四年春,雪線下降了 5cm。
沈岩詢問系統室外溫度,系統回答,室外溫度零下 60℃。
也就是說,用不了幾年,室外溫度就能升到零下 40℃。
而這個溫度,他們就可以從山洞出來了。
末日第五年夏,兩隻牛生了一隻小牛犢子。
沈岩開心了三天,當天就把新草全都給它放滿了,為了慶祝,她甚至一邊給鍾函報喜,一邊去雞舍里摸了三個雞蛋給自己做了個蛋糕吃,以犒勞自己這幾年對家裡牲口的精心照顧。
水稻和小麥已經結了不知道多少茬,連燈都接連癟了三四輪了,好在她備用燈多,也算是撐了過來。
「鍾函,你說現在全世界還有活人嗎?」
「能撐到現在的,估計沒多少了。」
「要是溫度回升了,你第一件事想幹什麼?」
「吃頓麥當勞。」<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我是真的服。
服他是個狠人。
「你就沒想過,萬一寒流只是降臨幾天,幾個月,你怎麼辦?」
「沒想過。」
還挺自信。
第18章
鍾函的位置距離我大概五公里,就是我那日看到的分岔路口再往前 3 公里。
他說,那個縣長狡兔三窟,弄了好幾個這種山洞。
我這個山洞,是最後一個被查封的,還沒來得及完全搬空。
他那個山洞,早就建成一年了,甚至人都進去住過好幾次了,而他發現的時候,那裡也被封了,而且已經除了硬裝啥也不剩了,彩電更是想都別想。
而他那邊雖然沒有露天山洞,但是別墅層卻有四層高,最高的位置側面有個 180 度落地觀景窗,正好能看到我那冒煙的山頂——以及山頂後面,縣長挖的第三個洞。
只是那第三個洞,真的是個景區。
估計是不少員工留守沒回家,因禍得福留在了那裡活了下去。
但是因為沒吃沒喝,當看到我那個山頭一直在冒煙,這才冒死前仆後繼地跑來找我。
只可惜,雖然距離很近很近,但兩山之間有個大斷層,還被白雪覆蓋,所以沒人看得出來。
所有人都以為能爬上來找到我,卻沒想到,還沒被凍死,就全都命喪在斷崖下了。
說到這裡,我和他都沉默了。
這種事,說開心不太對,說遺憾也絕不可能。
只能說我足夠幸運。
鍾函說,他樓頂上那個 180 度大平層不能經常上去,那裡溫度接近零下 30℃,比我的冷庫的溫度還低。
他是因為知道我活著,所以才偶爾上去用對講機嘗試著交流一下。
我有些奇怪,按理說他跟著我訂貨,不該不做保溫措施。
細問之下,原來是他沒給窗戶做保溫層,畢竟是 180 度的落地窗戶,運輸和人工都費勁,他乾脆把天花板加厚密封了,這樣需要查看情況的時候,他就會上去一趟,這也是為什麼每次說話他都會消失一會兒。
有了鍾函在,我枯燥的生活也算有了點樂趣,好歹有個鄰居,總好過每天對牛聊天強。
因為沒有完全掌握我的訂貨單,以及他這邊沒有露天條件,所以鍾函在後期的物資訂購上和我出入有點大。
比如他完全沒考慮過飼養牛羊和種植蔬菜的問題,但是他學我囤了不少維生素,算是給自己身體必要的營養攝入做了一些補充。冷凍肉他也跟著我買了不少。
但他不會做飯,這是最大的問題,所以直到現在,那些米麵糧油和肉,他都幾乎沒怎麼碰過。
「冒昧問一句,您這五個月,吃什麼活過來的?」
短暫地停歇後,男人淡聲道:
「方便麵。」
「……」
還好我囤了五百箱方便麵,這豈不是救了他一條狗命?
「你還囤什麼了?」
「電。」
「啊?」
「我需要時刻分析氣象,所以需要在山洞裡建設一套完整的設備方便接收衛星傳回來的雲圖,機器很費電,所以我買了很多水力發電機,利用山洞裡高低落差的溫泉集中發電。」
還能這樣呢?
那我那些柴油算什麼?算我吃了沒文化的虧?
「不是,地球都末日了,衛星還工作呢?」
「地球末日了,和太空的衛星有什麼關係?」
「……」
有道理。
「那偉大的氣象學家,請問通過你的觀測,地球還有救嗎?」
「不一定,還需要觀測,如果有必要,我需要出去觀測。」
我嘴角一抽,一邊給牛棚鏟糞,一邊看了一眼頭頂的藍天。
「沒必要,真沒必要,除非你快餓死了,不然還是在山洞裡待著吧。」
「你每天都有事情做嗎?我除了研究雲圖,沒別的事情做了。」
「當然有很多事要做啊,記錄消耗品,檢查電路,健身,做飯,學習一門技術,看一部電影,種地,還有給牛棚鏟糞,然後把糞便堆起來。」
「為什麼要堆牛糞?」
「哥們兒,您好歹也是縣城出來的,一點農活都沒幹過嗎?」
「沒有,我從小學就是尖子生,一路到高考都是實驗班第一名,老師和我說,只要好好學習,其他的什麼都不用管,學校會解決我的經濟問題。」
好吧,他贏了。
這簡直就是除了專業學科之外,幾乎沒有外界一點知識。
「你這麼閒,我都想你過來給我鏟兩天牛糞。這牛是能吃又能拉,不堆糞又不行,煩都煩死了……」
「所以,你為什麼要堆牛糞。」
於是這一天,我給偉大的物理系研究生鍾函,講解了為什麼動物的糞便可以通過堆肥來變成有機肥料這件事。
講得我口乾舌燥,最後喝了一瓶冰可樂我才緩了過來。
對講機那頭沉默許久,鍾函這才淡淡地開口總結:
「明白了,所以堆肥這個過程,就是在微生物作用下,通過水解、氧化、氨化、硝化等生物化學反應,將有機質降解並轉化為穩定腐殖質的生物化學過程。這樣理解,沒錯吧?」
「……是。」
鍾函這個人聲音聽起來冷淡,其實還是挺熱心腸的。
比如他最開始淡定地告訴我有人找我的事情,比如他會幾個月來一直堅持著給我傳遞消息。
算是還個人情,以及給自己找點事做,我決定開始教他做飯了,也算是拯救一下他瘦弱的身體。
雖然看不見,但我大概也猜到了吃了個五個月泡麵的男人得瘦弱成什麼樣子。
直到我教鍾函做飯的第 15 天,鍾函終於在零下 30℃ 的房間裡多堅持了一分鐘的時間。
甚至爬樓梯也不需要坐在樓梯口休息了。
而我教他做飯的第三個月,鍾函已經能在頂樓待上 30 分鐘了。
倒不是他多痴迷 180 度觀景台,也不是多想看看我所在的位置。
而是他能透過玻璃,更直觀地觀察大氣現象。
被大雪覆蓋的世界一片雪白,唯有我所在的這個山洞頭頂冒的白煙可以看到風向。
而他,每天都想儘可能多地記錄下風向走勢。
因為他說,實際上從末日寒流降臨那天開始,衛星傳回來的雲圖,就幾乎都是無雲狀態,因此他根本無法觀測,所以他才想出去,哪怕是靠自己的身體去感受。
但那簡直是天方夜譚,出去沒一分鐘他就得被凍成冰棍。
天知道那群努力來找我的人都是怎麼想的。
而現在他能通過我這邊的白煙看到風向,這比衛星雲圖更有用一些。
我給生菜澆完水,抬頭看著頭頂那碗口大的洞,也是不明白一團白煙能看出什麼東西。
鍾函卻說,有風,就說明有變化。
一點變化,就能影響無數個觀測結果。
就像蝴蝶效應。
第19章 尾聲
末日後第三年,清晨。
沈岩被對講機里的聲音吵醒了。
「沈岩,快醒醒。」
「吵什麼吵,救援來了嗎?沒來再讓我睡一會兒。」
「雪化了。」
「……你說什麼?!」
沈岩甚至眼睛都還沒睜開就下意識翻身而起,隨後揉著眼睛第一時間跑下樓打開了窗戶。
然而外面依舊一片雪白,差點閃瞎了她的眼。
「哪化了?這不還都是雪嗎?」
「不,你仔細看,雪位下降了 2cm。」
沈岩皺著眉,不知道遠在隔壁山頭的鐘函,一直在落地玻璃前盯著下方早早用馬克筆畫的量線。
從最初雪蓋到玻璃上 30 厘米的時候,他就畫了一條 30 厘米長度的線。
直到今天清晨,他再次走上四樓,發現其中 2cm 的雪融化了。
那一瞬間,鍾函下意識抬起頭,看向了遠處山頂飄起的白煙。
他知道,蝴蝶扇動的風,終於有了結果。
末日第四年春,雪線下降了 5cm。
沈岩詢問系統室外溫度,系統回答,室外溫度零下 60℃。
也就是說,用不了幾年,室外溫度就能升到零下 40℃。
而這個溫度,他們就可以從山洞出來了。
末日第五年夏,兩隻牛生了一隻小牛犢子。
沈岩開心了三天,當天就把新草全都給它放滿了,為了慶祝,她甚至一邊給鍾函報喜,一邊去雞舍里摸了三個雞蛋給自己做了個蛋糕吃,以犒勞自己這幾年對家裡牲口的精心照顧。
水稻和小麥已經結了不知道多少茬,連燈都接連癟了三四輪了,好在她備用燈多,也算是撐了過來。
「鍾函,你說現在全世界還有活人嗎?」
「能撐到現在的,估計沒多少了。」
「要是溫度回升了,你第一件事想幹什麼?」
「吃頓麥當勞。」<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