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頁
李月梅繼續說她的,「我真是挺後悔的,如果那時候我要是也想去上大學,應該就沒你什麼事兒了。」
曲靈嗤之以鼻,心想著,我為了能上這個大學,從一進礦就開始努力,你沒有吃我吃的苦,工作表現也沒有我優秀,人際關係也沒有比我更強,憑什麼就能取代我去上學?
她不明白自己為啥還要坐在這裡聽這些。
曲樹強排隊買好了票,就站在不遠處等著她,曲靈便說:「票買好了,我得先進站了,你們也得上班了」。
李月梅也看見了曲樹強,朝著曲靈點了下頭,還是把自己的話繼續說了下去,「其實我也就是想想罷了,我知道我根本就爭不過你。你這個人,想得比我長遠,我很佩服你。」
說完,她就笑了,說:「我就是想來看看你,跟你說說話,你進站吧,我走了。」
說完,她就乾脆利落地走了,留下曲靈在原地,眨巴著眼睛,一臉莫名其妙。
曲樹強走了過來,將車票遞給她,問:「她找你說什麼?」
曲靈:「莫名其妙地說了些她自己的事情就走了。」
倒是鬧不清楚是自己想太多,還是李月梅臨時改主意了。
可能是前者吧,畢竟李月梅這個人打從以前開始就挺莫名其妙的。
算了,管她是什麼意思呢,反正都和自己無關。
曲家村里,曲奶奶和二叔二嬸翹首以盼,在公社派出所工作的曲樹鋼也早早回了家,幾人相見,自然又是一番喜悅。
曲靈跟曲奶奶他們是有兩年沒見,但跟曲樹鋼卻有三四年沒見了,與記憶之中的大變樣,身高沒怎麼變,身材卻魁梧了許多,行走坐臥都是軍隊的作風,當個人民警察,還真挺讓群眾們有安全感的。
曲樹鋼退伍的原因很簡單,就是想家。一開始去部隊的時候,整天想著訓練,想著要進步,憋著一口氣,想著要比別人強,等提了干,這口氣就散了,一門心思的想要回家,後來跟家裡頭商量乾脆轉業算了。
家裡人想得就比較現實,反正已經提了干,回來之後也能給安置工作,回來就回來吧。
當時這事兒曲樹鋼是寫了信跟曲靈商量過的,曲靈自然沒有意見,那是人家自己的選擇。
回村這些天,曲靈
就跟著家裡人一起準備過年,又是做豆腐,又是大掃除,又是炒瓜子、花生、榛子什麼的,每天家裡都是一屋子的人,這個來了那個走,都是本村或者隔壁村的,都想看看她這個「首都人」,打聽打聽那邊風土人情,聽她說些大城市的新鮮事兒。
這些大姑娘小媳婦們說話有些葷素不忌,常常聽的曲靈目瞪口呆,不知道怎麼回答。等吃飯時間,人呼啦啦走完了之後,屋地上厚厚一層瓜子殼。
一天兩天的還行,到第三天曲靈就受不了了。曲奶奶索性就把院門一插,有人在外面叫門,她就讓黃春妮說自己身體不舒服,得休息。
有些人就回去,不再來了,有些人卻不忿,說上幾句「去了首都就不認人了」的風涼話,說句「我還不稀得來呢,請我來我都不來」,憤憤著離開。
曲奶奶怕曲靈生氣,一勁兒地安慰:「他們就是說話不好聽,倒是沒什麼壞心眼子。我當年生病的時候,他們都拿了錢和東西來家看我來著。」
曲靈倒是沒有生氣,被人當成西洋景觀賞,也挺煩的,看來「衣錦還鄉」也有衣錦還鄉的苦惱。她趕緊寬曲奶奶的心,說:「我知道的,我沒生氣。」
人不來了,家裡消停了,曲靈就可以清靜地吃吃喝喝了,睡覺睡到自然醒,醒來了就吃飯,白天幫著干點活,抽空看看她從燕市帶回來的英文書,日子過得挺安逸的。
找了一個晴天,曲靈帶著自己砸的紙錢、貢品去給曲鐵軍上墳。
曲鐵軍埋在了老家的墳圈子裡,是曲靈上大學一年級那年從均州鐵礦的公墓遷過來的。那年均州下了大雨,公墓上的好多墳地都被淹了。以前那邊是定期有人管理的,可是那年鐵礦領導層出了大變動,之後就沒人管了。
曲靈跟奶奶、二叔商議著,還是決定將父親遷回來,跟爺爺挨在一塊,上墳也更方便些。
曲靈坐在曲鐵軍墳前,將一整瓶酒都散在土地里,絮絮叨叨地跟他聊了好久,又哭又笑的,直到冷得受不了了才離開。
在老家熱熱鬧鬧地過了個萬事不操心的團圓年,很快,就到了返程的日子。
第123章
臨別曲奶奶極為不舍,跟二嬸兩人,拉……
曲奶奶極為不舍,跟二嬸兩人,拉拉雜雜收拾了很多吃的,蘑菇、木耳,各種菜乾,準備讓曲靈帶到首都去,當成人情,送給領導、同事。
曲靈不想帶。菜乾還好說,蘑菇、木耳都得跑到老遠的山裡去采,都是辛辛苦苦才弄來的,她捨不得,說自己到了燕市後,去百貨大樓買些點心什麼的送人就行。
曲奶奶卻一定要讓帶上,老家的特產,送給人的意義不一樣。
曲靈沒辦法,只好帶上,兩個大的柳條包,又被裝滿了。
這些日子,該叮囑的,曲奶奶等人都叮囑過不止一遍了,等曲靈要走了,覺得再說就顯得絮叨了,反而無話。
曲靈卻拉了曲奶奶在自己旁邊坐下,將梁愛勤還給自己的那個裝著錢的手絹包遞給曲奶奶。
「這是高粱河那個院子兩間正房的租金,大嫂說你高低不肯收,就還給我了,奶奶,這錢你得拿。」
曲奶奶卻又把那包錢推過來,堅決不肯拿,說:「門房的房租我收了,夠我每個月吃藥看病的就行了,其他的你自己拿著。我不缺錢,在老家也沒什麼花銷,用不著那麼多。這錢你拿著,以後你用錢的時候還多著。」
「奶,我一個月工資有七十塊,不管怎麼花都夠了。這是我還有我爸我們兩個人給您的孝敬錢,您不能不收。這錢你要實在不要,我就還交給大嫂,讓她每個月用這些錢買肉、買奶粉回來,給你補身體!」
曲靈語氣非常堅決,這次回來,感覺到曲奶奶的身體大不如前,後背都有些佝僂了,她很心疼,自己不能時時在身邊照顧著,每個月多給些錢,也能夠心安一些。
聽曲靈都這麼說了,又看她一臉的不容拒絕,曲奶奶沒有辦法,只好收了錢,說:「那行吧,我就拿著,給你攢起來。」
曲靈搖搖頭,說:「別給我攢著,您多吃點好的,用點好的,身體棒棒的,長命百歲,對我來說,比什麼都強。奶奶,我在這世上的親人不多了,您得好好的才行。」
說得曲奶奶心裡頭一陣兒的發酸,別的話也說不出來了,只能握著曲靈的手,不住地點頭,「奶奶多吃好的,爭取多活幾年!」
正在曲家人都為離別而傷感的時候,家裡來了幾位不速之客。
「親(qing四聲)娘,親家二叔,親家二嬸,過年好啊!」
來人是曲家曾經的大兒媳李三梅的妹妹李五梅還有李家的大哥李大力,還帶了個二三十歲的小媳婦,自稱是李大力的大兒媳,叫王廣華。
雖然這一行人的出現太過意外,也不受歡迎,但到底是在正月年下里,一行人又是客客氣氣、笑容可掬地來給拜年,曲家人便也裝出熱情來招待了。
自從曲鐵軍去世,李三梅不打一聲招呼就離開,曲奶奶去李五梅那裡詢問李三梅的下落,什麼都沒問出來後,兩家就再沒來往了。
俗話說,無事不登三寶殿,對於這幾人的到來,曲家人都在心裡頭猜測著原因,總不可能是想要修復已經斷了的親家關係吧。
曲靈沒有主動跟這三人打招呼,只是點點頭而已,她知道,這幾人的到來肯定跟自己有關。
他們不吝惜用各種讚美的詞語來誇獎自己,她這輩子還沒從李家人那裡得到這麼多的讚揚。她只是淡淡地聽著,肯下這麼大的力氣誇人,必然是有所求的。
果然,等這三人寒暄、客套了好一通後,終於說道了正題。
還是李五梅先開口的,她看著曲靈,一臉的慈愛,說:「如今曲靈大了,都到首都去當幹部了,出息了,可我三姐,卻是一年比一年歲數大了,她也沒個工作,沒有退休金,日子過得緊巴巴的。」
她這一開口,曲靈就和曲奶奶對視了一眼。
曲奶奶自從生病之後,整個人的性格柔和了不少,但也絕對不是個軟弱的性子,尤其對於李三梅在兒子剛過頭七就拋下曲靈自己跑了的事情耿耿於懷。
一聽這話,就不客氣地說:「她要走的時候,曲靈跟懇求著讓她留下來,說她已經十五歲,再熬個幾年就能去礦上上班,到時候就能拿工資,賺錢養活她。可她當時跟曲靈怎麼說的?咱們一拍兩散,從此之後就沒有關係了,我不管你了,也不用你給我養老。現如今,她有錢沒錢,過得好不好,都跟曲靈沒關係。」
那位叫王廣華的笑呵呵地開口,說:「親家奶奶,這都過去多少年了?我三姑當時也是一時糊塗,說了氣話。不管她說了什麼,她把曲靈從幾個月大,養到了十五歲,這份母女的情分是變不了了。曲靈如今是首都的大幹部了,可不能不養老娘是不是?」<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曲靈嗤之以鼻,心想著,我為了能上這個大學,從一進礦就開始努力,你沒有吃我吃的苦,工作表現也沒有我優秀,人際關係也沒有比我更強,憑什麼就能取代我去上學?
她不明白自己為啥還要坐在這裡聽這些。
曲樹強排隊買好了票,就站在不遠處等著她,曲靈便說:「票買好了,我得先進站了,你們也得上班了」。
李月梅也看見了曲樹強,朝著曲靈點了下頭,還是把自己的話繼續說了下去,「其實我也就是想想罷了,我知道我根本就爭不過你。你這個人,想得比我長遠,我很佩服你。」
說完,她就笑了,說:「我就是想來看看你,跟你說說話,你進站吧,我走了。」
說完,她就乾脆利落地走了,留下曲靈在原地,眨巴著眼睛,一臉莫名其妙。
曲樹強走了過來,將車票遞給她,問:「她找你說什麼?」
曲靈:「莫名其妙地說了些她自己的事情就走了。」
倒是鬧不清楚是自己想太多,還是李月梅臨時改主意了。
可能是前者吧,畢竟李月梅這個人打從以前開始就挺莫名其妙的。
算了,管她是什麼意思呢,反正都和自己無關。
曲家村里,曲奶奶和二叔二嬸翹首以盼,在公社派出所工作的曲樹鋼也早早回了家,幾人相見,自然又是一番喜悅。
曲靈跟曲奶奶他們是有兩年沒見,但跟曲樹鋼卻有三四年沒見了,與記憶之中的大變樣,身高沒怎麼變,身材卻魁梧了許多,行走坐臥都是軍隊的作風,當個人民警察,還真挺讓群眾們有安全感的。
曲樹鋼退伍的原因很簡單,就是想家。一開始去部隊的時候,整天想著訓練,想著要進步,憋著一口氣,想著要比別人強,等提了干,這口氣就散了,一門心思的想要回家,後來跟家裡頭商量乾脆轉業算了。
家裡人想得就比較現實,反正已經提了干,回來之後也能給安置工作,回來就回來吧。
當時這事兒曲樹鋼是寫了信跟曲靈商量過的,曲靈自然沒有意見,那是人家自己的選擇。
回村這些天,曲靈
就跟著家裡人一起準備過年,又是做豆腐,又是大掃除,又是炒瓜子、花生、榛子什麼的,每天家裡都是一屋子的人,這個來了那個走,都是本村或者隔壁村的,都想看看她這個「首都人」,打聽打聽那邊風土人情,聽她說些大城市的新鮮事兒。
這些大姑娘小媳婦們說話有些葷素不忌,常常聽的曲靈目瞪口呆,不知道怎麼回答。等吃飯時間,人呼啦啦走完了之後,屋地上厚厚一層瓜子殼。
一天兩天的還行,到第三天曲靈就受不了了。曲奶奶索性就把院門一插,有人在外面叫門,她就讓黃春妮說自己身體不舒服,得休息。
有些人就回去,不再來了,有些人卻不忿,說上幾句「去了首都就不認人了」的風涼話,說句「我還不稀得來呢,請我來我都不來」,憤憤著離開。
曲奶奶怕曲靈生氣,一勁兒地安慰:「他們就是說話不好聽,倒是沒什麼壞心眼子。我當年生病的時候,他們都拿了錢和東西來家看我來著。」
曲靈倒是沒有生氣,被人當成西洋景觀賞,也挺煩的,看來「衣錦還鄉」也有衣錦還鄉的苦惱。她趕緊寬曲奶奶的心,說:「我知道的,我沒生氣。」
人不來了,家裡消停了,曲靈就可以清靜地吃吃喝喝了,睡覺睡到自然醒,醒來了就吃飯,白天幫著干點活,抽空看看她從燕市帶回來的英文書,日子過得挺安逸的。
找了一個晴天,曲靈帶著自己砸的紙錢、貢品去給曲鐵軍上墳。
曲鐵軍埋在了老家的墳圈子裡,是曲靈上大學一年級那年從均州鐵礦的公墓遷過來的。那年均州下了大雨,公墓上的好多墳地都被淹了。以前那邊是定期有人管理的,可是那年鐵礦領導層出了大變動,之後就沒人管了。
曲靈跟奶奶、二叔商議著,還是決定將父親遷回來,跟爺爺挨在一塊,上墳也更方便些。
曲靈坐在曲鐵軍墳前,將一整瓶酒都散在土地里,絮絮叨叨地跟他聊了好久,又哭又笑的,直到冷得受不了了才離開。
在老家熱熱鬧鬧地過了個萬事不操心的團圓年,很快,就到了返程的日子。
第123章
臨別曲奶奶極為不舍,跟二嬸兩人,拉……
曲奶奶極為不舍,跟二嬸兩人,拉拉雜雜收拾了很多吃的,蘑菇、木耳,各種菜乾,準備讓曲靈帶到首都去,當成人情,送給領導、同事。
曲靈不想帶。菜乾還好說,蘑菇、木耳都得跑到老遠的山裡去采,都是辛辛苦苦才弄來的,她捨不得,說自己到了燕市後,去百貨大樓買些點心什麼的送人就行。
曲奶奶卻一定要讓帶上,老家的特產,送給人的意義不一樣。
曲靈沒辦法,只好帶上,兩個大的柳條包,又被裝滿了。
這些日子,該叮囑的,曲奶奶等人都叮囑過不止一遍了,等曲靈要走了,覺得再說就顯得絮叨了,反而無話。
曲靈卻拉了曲奶奶在自己旁邊坐下,將梁愛勤還給自己的那個裝著錢的手絹包遞給曲奶奶。
「這是高粱河那個院子兩間正房的租金,大嫂說你高低不肯收,就還給我了,奶奶,這錢你得拿。」
曲奶奶卻又把那包錢推過來,堅決不肯拿,說:「門房的房租我收了,夠我每個月吃藥看病的就行了,其他的你自己拿著。我不缺錢,在老家也沒什麼花銷,用不著那麼多。這錢你拿著,以後你用錢的時候還多著。」
「奶,我一個月工資有七十塊,不管怎麼花都夠了。這是我還有我爸我們兩個人給您的孝敬錢,您不能不收。這錢你要實在不要,我就還交給大嫂,讓她每個月用這些錢買肉、買奶粉回來,給你補身體!」
曲靈語氣非常堅決,這次回來,感覺到曲奶奶的身體大不如前,後背都有些佝僂了,她很心疼,自己不能時時在身邊照顧著,每個月多給些錢,也能夠心安一些。
聽曲靈都這麼說了,又看她一臉的不容拒絕,曲奶奶沒有辦法,只好收了錢,說:「那行吧,我就拿著,給你攢起來。」
曲靈搖搖頭,說:「別給我攢著,您多吃點好的,用點好的,身體棒棒的,長命百歲,對我來說,比什麼都強。奶奶,我在這世上的親人不多了,您得好好的才行。」
說得曲奶奶心裡頭一陣兒的發酸,別的話也說不出來了,只能握著曲靈的手,不住地點頭,「奶奶多吃好的,爭取多活幾年!」
正在曲家人都為離別而傷感的時候,家裡來了幾位不速之客。
「親(qing四聲)娘,親家二叔,親家二嬸,過年好啊!」
來人是曲家曾經的大兒媳李三梅的妹妹李五梅還有李家的大哥李大力,還帶了個二三十歲的小媳婦,自稱是李大力的大兒媳,叫王廣華。
雖然這一行人的出現太過意外,也不受歡迎,但到底是在正月年下里,一行人又是客客氣氣、笑容可掬地來給拜年,曲家人便也裝出熱情來招待了。
自從曲鐵軍去世,李三梅不打一聲招呼就離開,曲奶奶去李五梅那裡詢問李三梅的下落,什麼都沒問出來後,兩家就再沒來往了。
俗話說,無事不登三寶殿,對於這幾人的到來,曲家人都在心裡頭猜測著原因,總不可能是想要修復已經斷了的親家關係吧。
曲靈沒有主動跟這三人打招呼,只是點點頭而已,她知道,這幾人的到來肯定跟自己有關。
他們不吝惜用各種讚美的詞語來誇獎自己,她這輩子還沒從李家人那裡得到這麼多的讚揚。她只是淡淡地聽著,肯下這麼大的力氣誇人,必然是有所求的。
果然,等這三人寒暄、客套了好一通後,終於說道了正題。
還是李五梅先開口的,她看著曲靈,一臉的慈愛,說:「如今曲靈大了,都到首都去當幹部了,出息了,可我三姐,卻是一年比一年歲數大了,她也沒個工作,沒有退休金,日子過得緊巴巴的。」
她這一開口,曲靈就和曲奶奶對視了一眼。
曲奶奶自從生病之後,整個人的性格柔和了不少,但也絕對不是個軟弱的性子,尤其對於李三梅在兒子剛過頭七就拋下曲靈自己跑了的事情耿耿於懷。
一聽這話,就不客氣地說:「她要走的時候,曲靈跟懇求著讓她留下來,說她已經十五歲,再熬個幾年就能去礦上上班,到時候就能拿工資,賺錢養活她。可她當時跟曲靈怎麼說的?咱們一拍兩散,從此之後就沒有關係了,我不管你了,也不用你給我養老。現如今,她有錢沒錢,過得好不好,都跟曲靈沒關係。」
那位叫王廣華的笑呵呵地開口,說:「親家奶奶,這都過去多少年了?我三姑當時也是一時糊塗,說了氣話。不管她說了什麼,她把曲靈從幾個月大,養到了十五歲,這份母女的情分是變不了了。曲靈如今是首都的大幹部了,可不能不養老娘是不是?」<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