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是該有的,為了這個工程,所有參與人員付出了太多努力和堅持!」對於表彰大會,吳桐是期待的,這也是整體研發人員莫大的期待,他們盼著這一天,已經很久很久了。

  「能問一下,關於整體研發人員的後續安排嗎?」可控核聚變的突破,也就代表著,所有依附可控核聚變研發的項目和研究,都要基本畫上一個句號,但是,所有在這個領域,辛勤努力,嘔心瀝血甚至半輩子的科研人員,也同時是這次可控核聚變工程勝利的重要基石,吳桐不由關懷,他們的以後。

  「整合後的電力資源集團,會吸納一部分,併網工程,也離不開這些高工們的協助!」可控核聚變工程匯聚了太多的人力,這兩項安排,估計是吸納不完的。但是,對於這些為國貢獻的先進科研工作群體個,上面也不會浪費資源置之不理。

  「上面會考慮尊重剩餘部分人員的意願,根據他們的傾向,為他們安排到合適的研發項目或研究所內!」

  「好的,請幫我加一個問詢,是否有人繼續願意和我一起,挑戰下一個課題,關於可控核聚變小型化能源向研發!」上面已經很周全的再考慮所有研發人員的退路,但是專攻於可控核聚變領域純粹的研發工作者,必定還是有一批無法對口專業的存在。

  與其讓這些大有才幹的研發人員,在一時的閃亮之後,之後在不合適的研發崗位上,泯然眾人,吳桐更願意,助力他們在自己的研發領域,再創輝煌,也能有序的從純粹的可控核聚變研發向能源方向轉變,適應性更廣,能夠平穩著陸。

  同時,吳桐也是在向上面,報備她的下一個研發項目。

  「可控核聚變小型化能源向研發?吳總,您這是要?」褚恆元或許不具備專業的科學研發能力,但是對於科研項目的敏感度,卻是因為見多識廣,比很多研發人員,只高不低。吳桐這一點兒口風的透露,他立馬想到了宏大的應用。

  沒有遲疑,吳桐確認的點點頭,「是得,褚部,我想嘗試進行可控核聚變動力能源研發,讓我們能夠擁有更漫長更可靠動力能源為依憑,助理我們更好走向宇宙星海!」曾經,中二的時候,她認可一句話,我們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吳桐輕笑,不斷的積累,她似乎擁有了真正征服星辰大海的部分基礎,有了那個可能!或許,順利的話,在不久的未來,她能乘坐自己研發的航天飛行器,親自站在外太空,見識下,地球真正的完整面貌呢!

  這是個不錯的目標!

  「在我們的太空飛行器成功進入外太空開始,關於太空的競爭,就已經早已拉開了序幕。褚部,您知道的,外太空的掌控權,這是我們必然不能錯失的!」有言論稱,誰掌握了太空控制權,誰就掌握了地球。

  雖然,中華一直都是和平的支持者,但是對於太空的掌控權,這是必然不能錯失的!國科研領域,海陸空都已經有了不錯的科研提升,基礎已經打牢,繼續提升的部分,國內還有諸多研發工作者和特定研究機構,將會不斷的努力提升,眾人的力量,並不會弱於她單方面的眷顧。

  所以,吳桐在搞定可控核聚變的技術後,將目光開始更多著眼於未來,著眼於地球之外,接下來,很長一段時間,她應該都會將精力集中在能源,航天,飛行器幾方面的研發上。

  「太空掌控權,的確是我們必須要掌握的重要板塊,國內和平穩定,經濟繁榮、科技發達,近些年,我們有這個實力,所以未來掌控太空使用權的競爭,是我們必須要拿下的!」國內的航天工程發展的並不遜色國際太多,即使是在最艱難的歲月,國內的科研工作者,都未曾有一絲一毫的鬆懈。

  而在2003年10月15日9時整,國內自行研製的「神舟」五號載人飛船在西洲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9時9分50秒,「神舟」五號準確進入預定軌道。這是國內首次進行載人航天飛行。乘坐「神舟」五號載

  人飛船執行任務。

  這次的載人航天飛行任務圓滿成功,不僅僅是誕生了一位航天英雄,更重要的是,預示著,國內掌握了載人航天技術的零突破,後面的神六、神七、神九,去年的神十,一次次的圓滿成功,一位位航天英雄的事跡,一項項航天技術的突破,都是代表著,國內航天事業的蓬勃發展。

  也是國內,大國飛天夢的一次次從夢想,化成真正的現實。雖然,他們還沒有追上國際最先進的航天技術,但是,他們自問,已經沒有落後太多。只是,關於太空的競爭,依然緊迫。

  因為大家都明白誰掌控太空,那就是立於不敗之地。

  他們中華的目標向來遠大,掌握太空,不只是為了能夠獲取更多有利於發展的資源!國內的目標更是為了人類能夠不斷延續下去,就好比有本科幻小說《南天門計劃》里,國內的目標是為了保護人類安全!

  若果,能夠在太空中建設太空部隊,太空指揮部。那裡,必將會是面對太空各種狀況的第一窗口,隕石來襲,外生物入侵,那裡都會是第一應變的戰場!

  當然,太空戰隊之類的還過於遙遠,但是,實現他們的空間站上天計劃,卻是真正的迫在眉睫!

  第466章

  追月

  神州騰飛,神舟問天,帶著濃濃民族的巨大願望與熱情遨遊太空。一起舉杯邀月,把酒問青天,激勵著,一輩又一輩航天夢的國人。

  從一個個古老的神話故事中,九天攬月,中華飛天夢始終貫穿著整個泱泱華夏上下五千年的文明。

  西域的絲綢之路上的敦煌岩畫給予國人最好的詮釋—飛天夢。神話的浪漫,成就了嫦娥奔月的千古美談,想念那廣寒宮的仙子,在太空中眺望月宮,尋覓追夢飛天已千年。

  建國偉業至今,國內建立伊始,國內的航天工程,就已經追逐了多久。

  建國六十多年了,一路走來,他們經歷了多少風風雨雨,但是,自始至終,一直貫穿整個新中華歷史的富國夢,強國夢,飛天夢……確實從來沒有暫停,一向沒有脫離腳下這片國土。

  「東方紅」;「兩彈一星」工程;「長征」系列運載火箭……都在這片沃土上熱情點著。老一輩們卻離他們而去,放手西去,鄧先生,錢先生……但他們的精力與國永世長存,航天事業這一刻並沒有中止,而是邁向眾多的太空。

  海外已經先行一步,他們的飛行器,甚至已經在向火星土星追逐。國內並不氣餒,始終在勇敢的追逐。!吳桐笑意濃厚,她愛她的國,愛她的鐵骨錚錚,大氣磅礴!敬那些前赴後繼,為國爭先,為國貢獻的先輩。

  如今,她承先輩志願,吳桐語氣鄭重的闡述:

  「現階段,我們管來穩紮穩打,在這場無聲地競爭中,我建議,國內可以先增強我們的地月掌控影響力,第一步,我們先去試試建立屬於我們的廣寒宮吧!從地月掌控,到更遙遠的恆星系、銀河系的暢想!我們穩紮穩打,一步步地來!

  您知道的,可控聚變技術目前是具備了商用化的基礎,但是目前可控聚變的燃料用得是是氘氚,我們只是解決了氚自持的問題,但是,無論自持效率做到多大,依然不可避免地會出現氚素的損失。

  初代可控核聚變技術,只能說是初步成功,若是想要反應堆材料的損耗更低,且能釋放更大的能量,在學術界,一直有著更進一步的認知觀點,最好的預測,是將氘與氦三作為反應物,來進行聚變反應。

  由於D與氦3發生聚變時產生的是電子而非中子,氦三聚變也被普遍看作是二代聚變的最理想燃料!」

  吳桐極快的拉出草稿紙和筆,刷刷刷寫下一組組數據。

  據有關數據計算,採用氦3核聚變發電,海對面年發電總量僅需消耗25噸氦3;國內1992年的年發電總量只需8噸氦3,全世界一年有100噸氦3就夠了。以全球電價和空間運輸成本算,1噸氦3的價值約40億美元,而且隨著空間技術發展,空間運輸成本肯定將大大下降。

  雖然氘氚反應的發電成本已經足夠的低廉、清潔,他們未來數百年內,都很可能沒有能源危機的困擾。

  但是,相比目前他們已經掌握的,利用氘和氚反應的熱核聚變裝置來說,用氦-3來進行核聚變反應具有比用氚作燃料有更多的優點!首先,反應產生的能量更大,能耗更低,這是最為關鍵的一點兒!

  二則是傳統的氚核反應過程中,伴隨核聚變能的產生,要產生大量的高能中子,而這些中子能夠對核反應裝置產生廣泛的放射性損傷;相反的,若用氦-3作為反應物,則主要產生高能質子而不是中子,對環境保護更為有利;第三,氚本身具有放射性,而氦-3則沒有。

  當然,如果真的使用氦-3結合作為燃料,也不是沒有技術關卡,核所帶電荷越多,庫倫斥力越大,原子核靠近所需的動能也越大,即反應截面越小。

  根據理論計算表明,氘-氚聚變反應截面是氘-氦3的聚變反應截面的幾十倍。而這也就意味著,想要達到聚變反應的勞森判據,對於氦三聚變,這個數據所代表的便意味著,他們要有材料,能夠承受是數十億度的高溫。<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