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頁
《雙十太后》作者:淮上【完結】
文案:
本文刊載於《飛魔幻》2011.12B。
【正文】
太子寧淵十四歲時,第一次見到自己年輕的後母,本朝的繼後蘇寂。
那一年蘇寂不滿雙十,穿一身暗紋繁複、寬袍廣袖的白裙,從御花園的白玉拱橋上走過。風拂起她絲綢般的烏髮和水蓮般盛開的裙裾,整座御花園的人都拜伏在地,沒人敢抬頭偷看一眼,甚至發出半點聲音。
只有太子寧淵突兀地站著,手裡拎著風箏,直直打量那個迎面而來的女子,目光裡帶著一點點好奇,以及濃重的敵意。
景毅帝的原配,太子寧淵的生母張皇后已經逝世五年,這五年裡朝野上下的大臣都成為了太子黨,唯獨宰相蘇文武,公開不滿太子已久。
而這位蘇皇后,便是出身蘇府的長房嫡女。
年輕的繼後和已經長大成人的太子,天生就是不死不休的敵人。
蘇寂走下白玉拱橋,輕輕一抬手,將宮婢們擋在幾步以外,獨自一人走到寧淵面前,微笑著問:「太子好?」
她其實不是那麼傾國傾城的美人,嚴格說來,她也只是長得標緻些,順眼些,甚至不如宮中如花似玉、豆蔻年華的婢女。
然而她這樣注視你的時候,深水一般波瀾不驚的眼底倒映著你的影子,你甚至會產生一種即將溺死在裡邊的錯覺。
寧淵別開眼睛,僵硬道:「兒臣很好,兒臣正要去給皇后請安。」
蘇寂淡淡地笑著,目光在寧淵手裡的風箏一掠而過。
她什麼也沒有說,蘇寂卻突然有種託詞被揭穿的無地自容,他甚至感覺自己臉上火辣辣的。
蘇寂道:「天氣涼了,太子注意身體呀。」
寧淵繃著臉不答言。
蘇寂也不在乎,施施然坐在石凳上,緩緩攤開手裡的畫幀。那是朝臣們進獻上來的秀女圖,寧淵今年虛歲十五了,最遲後年,就該大婚了。
「你父皇雖有幾個中意的人選,但婚姻畢竟是一生大事,總歸不好真的盲婚啞嫁。這三位分別是鎮國公家的孫女、陽泰公主駙馬家的內侄、太史令家的嫡小姐,太子不妨看看,哪一位比較合心?」
畫上的閨秀個個明艷嬌人,寧淵低頭看著,突然哼笑:「皇后在家拖到年近二十還能嫁與父皇,女子尚且如此,本太子為何現在就開始著急?」
御花園裡空氣一緊。
蘇寂微微笑道:「陛下賜本宮皇后之位,想必看中的是本宮的德行,而不在意本宮的年齡。」
寧淵霍然起身,大笑:「既然皇后德行出眾,那太子妃就按皇后這樣的來找就行了!」
御花園裡一片死寂,人人噤若寒蟬,不敢做聲。只有寧淵放肆的笑意久久迴蕩,顯得越發刺耳。
蘇寂合上畫幀,突然抬手輕輕撫過太子的臉頰。
她的手冰涼卻柔軟,仿佛裹挾著清淡的芬芳,那瞬間的碰觸讓寧淵突然打了個寒戰。
「太子還是個孩子呢……」
她的聲音聽起來在笑,又仿佛帶著嘆息。寧淵僵在那裡,只見她轉過身,穩步離開了。
風吹起她的輕裘緩帶,有那麼一剎那,寧淵甚至覺得絲綢衣帶拂過了自己的臉。但是當他定睛一看的時候,蘇寂的身影已經完全隱沒在深深的楓林中了。
太子的日子突然變得非常艱難。
寧淵素來不喜念書,以往景毅帝忙於政事,疏於管教;除了景毅帝,後宮妃嬪又沒哪個敢去管教太子。
而現在出來一位蘇皇后,正是管教太子的最好人選。
太子在上書房玩蛐蛐兒,太傅便打陪讀出氣;噼里啪啦一頓板子還沒打完,皇后突然鳳駕親臨,問太傅:「太子上課不專心,為何要打陪讀?是不是打了陪讀,太子就能專心念書了?」
太傅囁嚅不敢說話,滿書房的皇子們個個眼觀鼻,鼻觀心,只恨自己不是空氣。
蘇寂猛地一拍桌:「來人,請家法!」
太子寧淵悚然大驚,一句「你敢打我」還沒出口,就被皇后身邊的侍衛一把架起,轉眼間板子狠狠打到了身上。
身上的疼痛比不上滿心的恥辱,寧淵勉強抬頭,滿眼血紅,只看見蘇寂居高臨下地望著自己,眼神冰涼得如同寒玉。
她雖然不夠傾國傾城,仿佛有種懾人的魅力,讓人看了心折。
「如果上書房沒人敢管教太子,以後太子便跟本宮念書。」蘇寂臨走時下了懿旨,一字一句仿佛利刀,將寧淵脆弱的自尊割得支離破碎:「太子若再不學無術,那便打死為止。」
滿書房一片死寂。
從那天開始,太子寧淵每晚去皇后宮中念書,這成了後宮中公開的慣例。皇后在家做小姐時便是名滿京城的才女,她教學極為嚴苛,太子稍有懈怠,輕則挨罵重則罰跪,動輒還要去太廟跪祖宗靈牌。寧淵生下來十幾年,從沒吃過這樣的苦頭。
「太子的學問真是越發精進了!」滿宮裡的人都這樣稱讚。
景毅帝也很高興,親自考校了寧淵的答辯,考完之後攬著蘇寂笑嘆:「皇后與太子真是母慈子孝,朕心甚悅!」
蘇寂微微笑著,目光淡淡地掃過寧淵。
寧淵的手指在袖子裡深深掐進掌心,用力得幾乎要流血,臉上還得裝出孺慕之情:「母后教導之恩,寧淵永生不敢忘!」
——永生不敢忘!
你給我的羞辱和鞭笞,我怎麼敢忘?!
皇帝更加高興,連聲道:「皇后快來,朕今日閒來無事,臨摹了吳道子的神仙一幅。皇后最擅書畫,快與朕品評一番!」
蘇寂順從地俯身下去看畫卷,半晌道:「皇上還是要以朝廷大事為要啊。」
景毅帝興致勃勃,聞言不假思索:「奏章有皇后代朕批閱,朕有什麼好擔心的?」
寧淵抬起頭,從這個角度可以看見蘇寂素白的側臉,長長的眼睫覆蓋下來,似乎有點焦慮,又有點嘆息的意味。
也許是燈火飄忽,夜色太深;那一瞬間這個清瘦的女人,竟讓太子看得恍惚了。
南國的冬天短暫,入春後不久,太子妃預備人選定了。
一個是蘇皇后的娘家外甥女越氏,一個是鎮國公家的孫女章氏。
兩女都被接入宮中由嬤嬤教養,等來年再選出一位定為正妃。
蘇寂在家時便和姐妹關係極好,對外甥女越氏也是疼愛的,隔三差五便宣來說話。太子見過幾次,只覺得這小姑娘長得頗像蘇寂,卻又明艷美麗很多。
但是不知道為什麼,眉眼間少了蘇寂的一些東西。看上去,反不如蘇寂順眼。
越氏和章氏在宮中同進同出,儼然一副姐妹模樣。然而進宮不到半年,章氏突然染了風寒。越氏趕去探望,第二天竟也被傳染了,很快便病勢洶洶。
皇后緊急遣人醫治,然而還沒過幾天,章氏病癒,越氏卻一病不起,藥石無醫。
「承蒙娘娘恩情,是我命中沒福……」病榻上越氏臉色青黑,只緊緊拉著蘇寂的手,片刻突然無力地鬆開了。
蘇寂的身體搖晃了一下。
太子侍立在旁,突然只見皇后手背上滑過一滴水,震驚地抬頭,發現蘇寂臉頰上滿是淚水。
她哭起來的時候一點聲音都沒有,只是無聲地痙攣著,仿佛一幕慘烈的啞劇。
寧淵下意識地伸手想扶住這個削瘦的女子,然而剛沾上衣角,她便猝然轉過身,大步走出門外。
章氏正跪在門邊梨花帶雨:「妹妹你怎麼就走了呢?你好心來探姐姐的病,姐姐病好了,你倒是走了!你讓姐姐情何以堪,你不怪姐姐嗎?你不怪姐姐嗎……」
蘇寂的腳步頓了頓,淡淡道:「章氏請起吧。生死有命富貴在天,這原不該怪你。」
「娘娘——」章氏盈盈起身,素手遮面,嘴角卻抿起一點艷麗的笑意。
越氏病死,太子妃便定下了章氏。
又是一年冬去春來,景毅帝日日沉溺於花鳥書畫,政事完全扔給了皇后。朝廷里也有大臣反對,然而反對的聲音要麼被皇帝強行忽略,要麼就被皇后暗下處理了。
太子寧淵年滿十六,正是可以上朝的年紀,權力卻幾乎被皇后架空。
他還是每天去皇后宮中念書,只不過早已停了四書五經,改成閱讀皇后批過的奏章。蘇寂有時也會詢問他的意見,寧淵怕自己鋒芒太過引她猜忌,每每便胡謅瞎扯一番,作出一副無心奏章的樣子。
蘇寂只是冷冷看著,似乎早已看破,卻也不揭穿。
她的目光讓寧淵如芒在背,甚至每晚從夢中驚醒,冷汗淋漓。
後宮中微妙的平衡一直持續到這一年末,初雪剛降的時候,景毅帝病倒了。
景毅帝正當盛年,卻長期沉溺於酒色詩書,身體早就被掏空了。可能是天氣反覆的原因,他病情很快越來越重,很快便沉疴不起。
御醫一個接一個來看過,每個都沉默嘆息,搖頭不語。膽小點的直接跪地告饒,怎麼逼都不敢說病情,只敢求:「皇后娘娘饒命!太子殿下饒命!」<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文案:
本文刊載於《飛魔幻》2011.12B。
【正文】
太子寧淵十四歲時,第一次見到自己年輕的後母,本朝的繼後蘇寂。
那一年蘇寂不滿雙十,穿一身暗紋繁複、寬袍廣袖的白裙,從御花園的白玉拱橋上走過。風拂起她絲綢般的烏髮和水蓮般盛開的裙裾,整座御花園的人都拜伏在地,沒人敢抬頭偷看一眼,甚至發出半點聲音。
只有太子寧淵突兀地站著,手裡拎著風箏,直直打量那個迎面而來的女子,目光裡帶著一點點好奇,以及濃重的敵意。
景毅帝的原配,太子寧淵的生母張皇后已經逝世五年,這五年裡朝野上下的大臣都成為了太子黨,唯獨宰相蘇文武,公開不滿太子已久。
而這位蘇皇后,便是出身蘇府的長房嫡女。
年輕的繼後和已經長大成人的太子,天生就是不死不休的敵人。
蘇寂走下白玉拱橋,輕輕一抬手,將宮婢們擋在幾步以外,獨自一人走到寧淵面前,微笑著問:「太子好?」
她其實不是那麼傾國傾城的美人,嚴格說來,她也只是長得標緻些,順眼些,甚至不如宮中如花似玉、豆蔻年華的婢女。
然而她這樣注視你的時候,深水一般波瀾不驚的眼底倒映著你的影子,你甚至會產生一種即將溺死在裡邊的錯覺。
寧淵別開眼睛,僵硬道:「兒臣很好,兒臣正要去給皇后請安。」
蘇寂淡淡地笑著,目光在寧淵手裡的風箏一掠而過。
她什麼也沒有說,蘇寂卻突然有種託詞被揭穿的無地自容,他甚至感覺自己臉上火辣辣的。
蘇寂道:「天氣涼了,太子注意身體呀。」
寧淵繃著臉不答言。
蘇寂也不在乎,施施然坐在石凳上,緩緩攤開手裡的畫幀。那是朝臣們進獻上來的秀女圖,寧淵今年虛歲十五了,最遲後年,就該大婚了。
「你父皇雖有幾個中意的人選,但婚姻畢竟是一生大事,總歸不好真的盲婚啞嫁。這三位分別是鎮國公家的孫女、陽泰公主駙馬家的內侄、太史令家的嫡小姐,太子不妨看看,哪一位比較合心?」
畫上的閨秀個個明艷嬌人,寧淵低頭看著,突然哼笑:「皇后在家拖到年近二十還能嫁與父皇,女子尚且如此,本太子為何現在就開始著急?」
御花園裡空氣一緊。
蘇寂微微笑道:「陛下賜本宮皇后之位,想必看中的是本宮的德行,而不在意本宮的年齡。」
寧淵霍然起身,大笑:「既然皇后德行出眾,那太子妃就按皇后這樣的來找就行了!」
御花園裡一片死寂,人人噤若寒蟬,不敢做聲。只有寧淵放肆的笑意久久迴蕩,顯得越發刺耳。
蘇寂合上畫幀,突然抬手輕輕撫過太子的臉頰。
她的手冰涼卻柔軟,仿佛裹挾著清淡的芬芳,那瞬間的碰觸讓寧淵突然打了個寒戰。
「太子還是個孩子呢……」
她的聲音聽起來在笑,又仿佛帶著嘆息。寧淵僵在那裡,只見她轉過身,穩步離開了。
風吹起她的輕裘緩帶,有那麼一剎那,寧淵甚至覺得絲綢衣帶拂過了自己的臉。但是當他定睛一看的時候,蘇寂的身影已經完全隱沒在深深的楓林中了。
太子的日子突然變得非常艱難。
寧淵素來不喜念書,以往景毅帝忙於政事,疏於管教;除了景毅帝,後宮妃嬪又沒哪個敢去管教太子。
而現在出來一位蘇皇后,正是管教太子的最好人選。
太子在上書房玩蛐蛐兒,太傅便打陪讀出氣;噼里啪啦一頓板子還沒打完,皇后突然鳳駕親臨,問太傅:「太子上課不專心,為何要打陪讀?是不是打了陪讀,太子就能專心念書了?」
太傅囁嚅不敢說話,滿書房的皇子們個個眼觀鼻,鼻觀心,只恨自己不是空氣。
蘇寂猛地一拍桌:「來人,請家法!」
太子寧淵悚然大驚,一句「你敢打我」還沒出口,就被皇后身邊的侍衛一把架起,轉眼間板子狠狠打到了身上。
身上的疼痛比不上滿心的恥辱,寧淵勉強抬頭,滿眼血紅,只看見蘇寂居高臨下地望著自己,眼神冰涼得如同寒玉。
她雖然不夠傾國傾城,仿佛有種懾人的魅力,讓人看了心折。
「如果上書房沒人敢管教太子,以後太子便跟本宮念書。」蘇寂臨走時下了懿旨,一字一句仿佛利刀,將寧淵脆弱的自尊割得支離破碎:「太子若再不學無術,那便打死為止。」
滿書房一片死寂。
從那天開始,太子寧淵每晚去皇后宮中念書,這成了後宮中公開的慣例。皇后在家做小姐時便是名滿京城的才女,她教學極為嚴苛,太子稍有懈怠,輕則挨罵重則罰跪,動輒還要去太廟跪祖宗靈牌。寧淵生下來十幾年,從沒吃過這樣的苦頭。
「太子的學問真是越發精進了!」滿宮裡的人都這樣稱讚。
景毅帝也很高興,親自考校了寧淵的答辯,考完之後攬著蘇寂笑嘆:「皇后與太子真是母慈子孝,朕心甚悅!」
蘇寂微微笑著,目光淡淡地掃過寧淵。
寧淵的手指在袖子裡深深掐進掌心,用力得幾乎要流血,臉上還得裝出孺慕之情:「母后教導之恩,寧淵永生不敢忘!」
——永生不敢忘!
你給我的羞辱和鞭笞,我怎麼敢忘?!
皇帝更加高興,連聲道:「皇后快來,朕今日閒來無事,臨摹了吳道子的神仙一幅。皇后最擅書畫,快與朕品評一番!」
蘇寂順從地俯身下去看畫卷,半晌道:「皇上還是要以朝廷大事為要啊。」
景毅帝興致勃勃,聞言不假思索:「奏章有皇后代朕批閱,朕有什麼好擔心的?」
寧淵抬起頭,從這個角度可以看見蘇寂素白的側臉,長長的眼睫覆蓋下來,似乎有點焦慮,又有點嘆息的意味。
也許是燈火飄忽,夜色太深;那一瞬間這個清瘦的女人,竟讓太子看得恍惚了。
南國的冬天短暫,入春後不久,太子妃預備人選定了。
一個是蘇皇后的娘家外甥女越氏,一個是鎮國公家的孫女章氏。
兩女都被接入宮中由嬤嬤教養,等來年再選出一位定為正妃。
蘇寂在家時便和姐妹關係極好,對外甥女越氏也是疼愛的,隔三差五便宣來說話。太子見過幾次,只覺得這小姑娘長得頗像蘇寂,卻又明艷美麗很多。
但是不知道為什麼,眉眼間少了蘇寂的一些東西。看上去,反不如蘇寂順眼。
越氏和章氏在宮中同進同出,儼然一副姐妹模樣。然而進宮不到半年,章氏突然染了風寒。越氏趕去探望,第二天竟也被傳染了,很快便病勢洶洶。
皇后緊急遣人醫治,然而還沒過幾天,章氏病癒,越氏卻一病不起,藥石無醫。
「承蒙娘娘恩情,是我命中沒福……」病榻上越氏臉色青黑,只緊緊拉著蘇寂的手,片刻突然無力地鬆開了。
蘇寂的身體搖晃了一下。
太子侍立在旁,突然只見皇后手背上滑過一滴水,震驚地抬頭,發現蘇寂臉頰上滿是淚水。
她哭起來的時候一點聲音都沒有,只是無聲地痙攣著,仿佛一幕慘烈的啞劇。
寧淵下意識地伸手想扶住這個削瘦的女子,然而剛沾上衣角,她便猝然轉過身,大步走出門外。
章氏正跪在門邊梨花帶雨:「妹妹你怎麼就走了呢?你好心來探姐姐的病,姐姐病好了,你倒是走了!你讓姐姐情何以堪,你不怪姐姐嗎?你不怪姐姐嗎……」
蘇寂的腳步頓了頓,淡淡道:「章氏請起吧。生死有命富貴在天,這原不該怪你。」
「娘娘——」章氏盈盈起身,素手遮面,嘴角卻抿起一點艷麗的笑意。
越氏病死,太子妃便定下了章氏。
又是一年冬去春來,景毅帝日日沉溺於花鳥書畫,政事完全扔給了皇后。朝廷里也有大臣反對,然而反對的聲音要麼被皇帝強行忽略,要麼就被皇后暗下處理了。
太子寧淵年滿十六,正是可以上朝的年紀,權力卻幾乎被皇后架空。
他還是每天去皇后宮中念書,只不過早已停了四書五經,改成閱讀皇后批過的奏章。蘇寂有時也會詢問他的意見,寧淵怕自己鋒芒太過引她猜忌,每每便胡謅瞎扯一番,作出一副無心奏章的樣子。
蘇寂只是冷冷看著,似乎早已看破,卻也不揭穿。
她的目光讓寧淵如芒在背,甚至每晚從夢中驚醒,冷汗淋漓。
後宮中微妙的平衡一直持續到這一年末,初雪剛降的時候,景毅帝病倒了。
景毅帝正當盛年,卻長期沉溺於酒色詩書,身體早就被掏空了。可能是天氣反覆的原因,他病情很快越來越重,很快便沉疴不起。
御醫一個接一個來看過,每個都沉默嘆息,搖頭不語。膽小點的直接跪地告饒,怎麼逼都不敢說病情,只敢求:「皇后娘娘饒命!太子殿下饒命!」<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