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我們這五年來,一直躲躲藏藏,就是為了能暗中查出起初的情況,自從發現了那伙山匪不對勁,又從遺落在勾戎的戎人彎刀猜出真相,就到處尋找那伙人的蹤跡,絕對不會有錯。」

  「誰會知道,就在北地隔壁,戎人的眼皮底下,竟有這樣的一個戎人聚集地。」

  「從前他們時不時就要來西北掠奪一番,西北的百姓都戰戰兢兢,五年前那件事發生後,也不知道是避風頭還是怎麼的,就不怎麼來了,直到去年開始,他們又漸漸捲土重來了。」

  五年前,正是趙豐年去北地的第二年,那時候估計那些戎人開始往北地遷徙,第三年的時候進了北地,而去年開始,戎地臣服大夏,所以那些戎人又回到了西北,在這裡興風作浪。

  「我會派人前去查探。」

  「青峰寨之人雖說是山匪,卻不似其他山匪無惡不作,實在是因為家破人亡,不得不抱團取暖,我也已經上奏朝廷,免其死罪。」

  張康一臉複雜,「難為他們了,這事我西北軍罪不可赦,我西北軍也一定會幫扶這些百姓。」

  趙豐年笑,「大將軍果然不愧是西北脊樑。」

  戰後,趙豐年就將自己查到的事以及這段時日發生的所有事都整合成摺子發往了京城,另修書一封,給了顧子升,這一回,還是大胖去寄信,但是趙豐年相信,五皇子這次不會再有機會截攔了。

  「這些證據真的能掰倒五皇子嗎?」

  二當家看著趙豐年,目光執拗。

  「他是皇子,倘若陛下當真想要保兒子,單憑這些證據也許還不行,但

  是有的是人等著抓他的錯處,想要讓他陷入萬劫不復。」

  二當家沒說話,良久。

  「我會一直留意這件事。」

  「你們提供了那幫戎賊的線索,我已經跟朝廷上奏讓你們功過相抵,往後,好好帶著大家過日子吧。」

  「趙大人,謝謝你。」

  趙豐年張嘴,卻又放棄了。

  他知道,青峰寨的人會永遠記得這段仇恨,帶著這段仇恨活下去,可是,人不能永遠活在仇恨里,那跟報復自己又有什麼區別。

  「現在的驛站通信傳遞消息都太過繁瑣緩慢,我有意建設新的驛站傳信,屆時,全國各地的消息都會及時相互送到,最後傳回京城,讓人有冤可訴,有情可陳,再不會出現勾戎縣這般,有疑的案子被掩埋,無人知曉的情況,也許,你願意加入進來?」

  二當家怔愣。

  「當然,這還是我的一個初步想法,等回了京城,我一定勸陛下施行下去,屆時,我希望你能帶著弟兄們做好西北站的工作。」

  二當家沖趙豐年行了個大禮。

  「多謝趙大人!」

  八百里加急的信件奏章送到京城,頓時震驚朝野,誰都沒想到,五皇子竟然如此膽大包天,為了立功,竟通敵殘害自己的百姓。

  天元帝臉色難看,怒急攻心,竟然直接在朝堂上吐出了一口鮮血。

  「五皇子勾結外敵,通敵賣國,生生把陛下氣吐血了!」

  五皇子黨的人一片愁雲慘霧,而太子黨,若不是不合時宜,都想仰頭大笑了。

  得知天元帝病重的消息,五皇子再也顧不上趙豐年,直接帶著人馬回京。

  而趙豐年也收到了詔令,準備回京城了。

  第89章

  趙豐年幾乎是前腳剛回到京城,後腳京城就戒嚴了。

  「陛下被五皇子氣得吐血,五皇子幾乎是無緣那個位置了,剛到京城就被控制了起來,如今五皇子府被圍得水泄不通,只等陛下醒過來裁決。」

  顧子升星夜而來,告訴了趙豐年朝中情況。

  「太醫怎麼說?」

  「說是將養好了,許是能熬過年節,只是往後不能再處理朝政了。」

  天元帝年紀上去後,對權利的渴望把控都到達了極點,想讓他撒手不管朝政,無疑是在他的痛點上踩上一腳。

  朝中風雨欲來,趙豐年本想避開,卻被宣召入了宮。

  天元帝瞧著氣色很不好,精神不濟,趙豐年匆匆一眼,便低頭順目了。

  「趙愛卿,五皇子在西北一事,可屬實?」

  「回陛下的話,人證物證俱在,常勝也已招供,征西大將軍親自審的人,料想不會有錯。」

  這些東西早就送回了京城,趙豐年不相信天元帝不知道此事,帝王心,海底針,他不知道天元帝是想要遷怒他這個找出真相的人,還是憤怒於五皇子的欺君殘暴。

  「你可知,起初聽聞有你這一號人之時,朕曾想過直接點了你官職?」

  趙豐年俯身,「陛下素來愛惜人才,敢為人所不敢,不懼流言,又對臣有知遇之恩,臣感激不盡!」

  「好一個不懼流言,朕確實想過,倘若你當真如傳聞一般天才,就不顧反對之聲讓徐鈺帶你入京為官,但是徐鈺跟傅青云為你求了情,言你走科舉正途才能走得更遠,為了將來太子能有幫手,朕放棄了,後來,你果然不負眾望走到了京城,立下了種種大功,外頭都說,你收服戎族,有封侯之功,但你猜,為何朕對你沒有大肆封賞?」

  「陛下對臣的一番關切愛護,臣都銘記在心,忠君報國這些本就是臣的本分,在其位謀其事,陛下已經賞賜臣很多了,再賞賜臣,怕是引其他人側目不滿,也是出於對臣的保護,臣感激都來不及,安敢再求封賞?」

  天元帝沒說話。

  又過了一會兒。

  「所以,這次朕依舊並不大算封賞於你,你可有異議?」

  趙豐年叩首,「職責所在,不敢求封賞,只願陛下保重龍體。」

  「老五這事,傳出去有損皇家顏面,你可知怎麼做?」

  趙豐年肅了表情,「陛下可知,勾戎縣人口幾何?」

  「朕自會懲治他。」

  「兩萬五千四百五十二,這是勾戎縣的人口,那是個小縣城,地處西北,生存環境惡劣,可他們依舊堅持落葉歸根,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只想過好自己的小日子,陛下,他們是大夏子民,只是拿起了拳頭捍衛自己的家園,又有何之錯?」

  趙豐年感覺到一股視線正如炬般盯著自己,額角不自覺冒出冷汗。

  良久。

  「跪安吧。」

  「是,陛下。」

  從養心殿剛出來,趙豐年才感覺到後背已經濕透了,而後就看到了太子殿下。

  「微臣參見太子殿下。」

  「趙大人何必多禮,趙大人也看過父皇了,這是準備要出宮了?孤送送趙大人吧。」

  兩人走在長街上,一如過往。

  「父皇還是想保下五弟?」

  「殿下不是已經將此事傳了出去嗎,陛下怕是保不住人。」

  太子殿下笑,「我就知道,阿年懂我!你在西北一切可還順利?」

  「托殿下的福,算是全須全尾地回來了。」

  兩人一個對視,太子殿下就明白了趙豐年已經知道選了他去西北的真相了。

  「阿年啊,並非我有意欺瞞你,這不是,還沒證據的事嘛,再說了,誰不知道你是我的人,我那五弟對你可是懷恨已久啊。」

  趙豐年嘴角直抽,「這原也是托殿下的福了。」

  「好說好說。」

  行至宮門口,太子殿下正了色。

  「我知你心中所優,你放心,無論是出自什麼目的,我絕不會拿平民百姓的性命博弈,我也是有自己的底線的,你可以不信,但是不妨好好看看,看看我是否能成為你理想中的君王。」

  趙豐年已經信了,勾唇一笑。

  「殿下,這還沒出宮門呢,這話就不怕被彈劾?」

  太子也笑,「徐鈺忙著彈劾五弟了,哪裡還顧得了我。」

  就在滿朝文武都在擔心著天元帝的病的時候,第二天,天元帝竟然上朝了,看著精神也尚可,這個時候,都察院的御史就站出了列。

  朝會主旨只有一個,那就是懲戒五皇子。

  天元帝高高在上,看不清神情,沒說可也沒說不可。

  「陛下膝下空虛,除了太子殿下還有五皇子兩位皇子,其他的皇子要麼沒長成,要麼還在襁褓,最大的也才五歲,而陛下的身體,怕是等不到九皇子長大成人了。」

  趙豐年聽著眾位大人的議論,並不發聲。

  「趙大人——」

  趙豐年回頭望過去,竟是張謙。

  「張大人,一向可好?」

  「都好,趙大人也安好?下官老家之人前些日子送了些懷江府特產來,本想給大人府上送去,卻想著大人不在京城,怕是驚擾了府上,如今大人回來了,可算是能給大人送過去了。」

  趙豐年瞭然,「張大人有心了,本官確實許久不曾吃過家鄉特產了,那今日下值後,本官就在府上等著了。」

  「不敢不敢。」

  「張謙這是要站隊了?」看到這一幕的官員不禁思索。

  「他們二人本就都是懷江府人士,天然就是一體,咱們這些人想要靠上去還不容易呢,張侍郎倒是個運氣好的。」<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