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頁
寧馨笑道:「讓爸媽擔心了……對了,這件事我還想給季家和我奶奶那些寫信說一下,你看怎麼樣?」寧家那邊說倒是沒有顧忌,至於和季家說,則是這件事季寡婦遲早要知道的,與其讓她以後知道擔心冬冬,還不如提早告訴她,這也說明了她的誠心。
「應該的。」秦瞻道,「不過你懷孕了,原本計劃今年要去鄉下過年,現在不能了,那個時候你肚子很大了。」
「嗯。」寧馨點頭,「別說今年,明年應該也懸。」明年2月孩子出生,過年才十個月,大冬天的在這個交通不方便的年代回鄉下也不放心。
兩人聊了一會兒,寧馨對冬冬道:「冬冬,媽媽要給你季家奶奶寫信,你現在也學會寫字了,也給你季家奶奶寫一封信。」
「好的呀。」冬冬自然是願意的,「媽媽,我要怎麼給奶奶寫信啊?」從來沒有寫過信的冬冬,第一次寫信,當然很高興,可是他不知道要怎麼寫。
寧馨道:「你可以寫自己每天的生活,比如你讀幾年了,考試考了多少分……你想寫的都可以寫。」
「我知道啦媽媽。」冬冬想著自己每天的生活,感覺自己有很多很多東西想要寫,「媽媽,我要下午放學了再寫,我的筆和本子都在學校里。」
寧馨:「那好,你下午放學了再寫。」
對於給奶奶寫信這件事,冬冬很看重,所以等放學回來,一吃了晚飯寫完作業,冬冬就開始一門心思的寫信了。
從來沒有寫過信的冬冬,寫的非常認真,碰到不會寫的字,他就用拼音,小孩子一筆一畫,寫的字比寫作業的時候還要工整。
等寫完信,都已經是大晚上了,冬冬檢查了一遍,沒有錯別字之後,才滿意的摺疊好,然後交給媽媽。
寧馨雖然好奇兒子的信,但她也尊重兒子,小孩子的日記和信件,在正常情況下,她都是不會去看的。
等到第二天中午,就讓秦瞻騎著自行車拿去郵政局寄了。
其實在部隊這邊也可以寄出,等郵遞員來送信件包裹的時候可以交給郵遞員,但郵遞員不是每天都會來的,一般都是幾天來一次的,具體幾天得看送往部隊的信件和包裹多不多。
所以還是自己送去郵政局寄方便。
信送出去之後,冬冬就開始每天期待奶奶的回信了。
在冬冬期待奶奶回信的日子裡,寧馨懷孕的事情大概整個家屬院都知道了。本來嘛,寧馨二婚嫁團長這件事在家屬院裡就非常的出名,人人都說她命好。只不過,她畢竟是二嫁,還帶著前頭的孩子,且結婚快一年了,肚子一直沒有消息,大家暗中也八卦,現在有了孩子,於是八卦又變了,有些人暗中覺得冬冬以後得日子會不好過。
這些閒言碎語倒是沒有傳開,畢竟秦瞻是團長,八卦的人也不是都沒腦子的,誰會傳團長家的閒話。而且蔣紅娟等婦女幹部對於家屬院的管理一直很好,以至於家屬院的是非很少,嘴皮子碎的也很少,這讓寧馨覺得,那些小說里描寫的家屬院裡極品多的基本都是扯淡的。
到了六月底,學校里快放假的時候,季家和寧家終於收到了部隊寄過去的信和包裹。
同時,季家和寧家收到了寧馨季過來的信。
這天季寡婦像往常一樣,坐在屋檐下的草蓆上縫補衣服,農忙的季節,季老三和季老三的兩口子都很忙,別說孩子們的衣服破了季老二媳婦和季老三媳婦沒時間縫補,就是大人的,她們也沒時間縫補。畢竟每戶五口人,全靠他們兩大的上工掙口吃的。
所以,季寡婦就把縫補衣服的活兒承包了。
說起來,自從寧馨回來過後,家裡的氣氛一直都很和諧。尤其是季老二兩口子收到了寧馨給的二十塊錢照顧季寡婦的勞務費之後,這氣氛就更和諧了。輪到季老三這房照顧季寡婦的時候,季老三媳婦也是盡心盡力的,畢竟二十塊錢的吸引力實在太大了。
他們每房只有兩個大人,靠他們上工,每天一家也就18個工分,眼光生產大隊的工分不值錢,一個工分一分錢,18個工分就是1毛8分,這樣兩口子一個月也就5塊4毛,一年算作55塊好了,但這55塊錢的工分里,還要扣除換糧食的工分,也就是說一年到頭能存下的估計還沒有20塊錢。
相比起來,照顧好季寡婦隔年就能掙20塊錢,對他們來說,是相當輕鬆的了。
這年頭,鄉下能存的下錢的,基本都是家裡大人多的又還沒分家的,這樣上工的人多,掙的錢都集中在公婆的手裡,才能存的下錢。
而季家如今這氣氛,大隊裡誰不說一句團結之家啊。
「季嬸子,信和包裹你收好,那我回去了。」郵遞員把信和包裹放到季寡婦的蓆子旁就走了。
「謝謝同志了。」季寡婦看到大兒媳婦寄來的信和包裹,心裡眼裡都高興。長子剛沒了的時候,她是怎麼都沒有想過會有現在這日子的。
季寡婦拿錢剪刀,先把信拆開了。她現在也是認得幾個字的老太太了。本來自信滿滿的打算看信,可是拆開信之後,一句話十個字里,她有七個字是看不懂的。尤其是還有一張信紙里,有很多她看不懂的符號(冬冬的拼音),頓時,季寡婦一個頭兩個大了。
哎……
終究是她認識的字不夠都,還得繼續認字,她是個有想法的老太太。
第160章 季寡婦的想法
季寡婦看不懂的信放到一邊,又看了信紙里的幾張票據,是兩張半斤的肉票,兩張半斤的糖票,還有兩張一斤的糧票、半斤一張的油票。鄉下只有年底殺豬的時候才能吃到肉,平時要吃到肉就只能是殺家裡的老母雞了,因為鄉下老百姓搞不到肉票。而大兒媳給她寄肉票,無疑在農忙的季節家裡可以買肉給老二兩口子、老三兩口子補一補身體了。
雖然季寡婦花在小孫子的心思最多,但對二房和三房也是關心的,再加上現在一家子和諧,她就只會關心他們。
季寡婦把票藏好,開始拆包裹。她倒不是在意包裹,只要大兒媳婦給她寫信,告訴她孫子的事情,她就很滿足了。
包裹雖然不大,但裡面的東西也不少。季寡婦一件一件的拿出來,眼眶漸漸的濕潤了。坦白說,她活到這個年紀了,一隻腳都要踏進墳堆里了,但收到的東西都沒有大兒媳婦給寄的多的。
只見這包裹里有兩塊勞動布,兩件白色的棉布背心,還有四條白色的內褲。季寡婦不用猜也知道這內褲是給她的。她因為癱瘓,雖然每天身邊會有一個孫子孫女照顧她,以防她要喝水或者上茅廁,但在上茅廁的時候,總有等不及兒媳婦從地里趕來,以至於她失禁的時候,也因此,她特別費內褲。
季寡婦暖心大兒媳的貼心。
此外,還有一包水果糖,大概有一斤。
「奶奶,你在看什麼啊?」在季寡婦感慨的時候,今年11歲的大孫女季陽光背著背簍回來了,季陽光作為大姐,雖然才11歲,但性格文靜之中比較內斂,一雙眼睛透著聰慧,看著是隨了季老二媳婦。
今天季陽光值班照顧奶奶,值班的孩子因為閒著,都會去山上挖野菜、挖筍、撿柴。不過每次去山上的時候,都是一個多小時就回來一次,以防奶奶在家裡出事或者需要他們幫忙。
季陽光是八歲上一年級的,所以現在是三年級了,等到今年9月份就要上四年級了。
「在看你二姑的信。」季寡婦一邊道,一邊對著大孫女招手,「陽光你過來看看,這信里有很多字奶奶都不認識,奇怪的圖。」
季寡婦讓季老二兩口子和季老三兩口子叫寧馨姐,所以家裡的孫子孫女就跟著叫姑。因為她前頭還有一個長女,比寧馨和季愛華大,於是寧馨就成了二姑。
一聽是二姑的信,季陽光趕忙過去,家裡為數不多的期盼,就是等二姑的來信了。
「奶奶,我來了,二姑的信呢?」
季寡婦把信給她,又給了她一塊水果糖:「陽光,先吃塊糖,這是你二姑寄來的。」季寡婦不僅給孫女遞了一塊水果糖,自己也剝開吃了一塊。她也是很久沒吃到糖了,這一吃,只覺得滿口都是甜滋滋的。
「哎。」季陽光接了奶奶給的糖,她看奶奶吃了,她也帶著燦爛的笑容剝開吃了。但她沒有整塊都吃了,而是咬下了其中的一個角落,剩下的打算給大哥季春和弟弟季秋一起吃。
季寡婦見狀,也沒有說,她到時候自然會給兩個孫子,但孫女對兄弟好,她也不會阻止。季寡婦也是重男輕女的,可在這種小事情上,她還是端的很平的。她的重男輕女體現在大事上,比如家裡的家產,會給孫女會準備嫁妝,但家產肯定要留給孫子。這也是很多老百姓的傳統思想。
季陽光雖然應聲了,但剩下的還是沒吃,就算哥哥和弟弟有了,她也要藏著,等明天也可以再吃。
季寡婦看著孫女,心裡有些酸澀,她也是從小姑娘過來的,那個時候也是什麼都捨不得吃,現在還有糖吃,而她那個時候,連糖都沒得吃。不過日子肯定是越來越好的,而她現在也想開了。用現代的話來說,那就是她不會內耗了。<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應該的。」秦瞻道,「不過你懷孕了,原本計劃今年要去鄉下過年,現在不能了,那個時候你肚子很大了。」
「嗯。」寧馨點頭,「別說今年,明年應該也懸。」明年2月孩子出生,過年才十個月,大冬天的在這個交通不方便的年代回鄉下也不放心。
兩人聊了一會兒,寧馨對冬冬道:「冬冬,媽媽要給你季家奶奶寫信,你現在也學會寫字了,也給你季家奶奶寫一封信。」
「好的呀。」冬冬自然是願意的,「媽媽,我要怎麼給奶奶寫信啊?」從來沒有寫過信的冬冬,第一次寫信,當然很高興,可是他不知道要怎麼寫。
寧馨道:「你可以寫自己每天的生活,比如你讀幾年了,考試考了多少分……你想寫的都可以寫。」
「我知道啦媽媽。」冬冬想著自己每天的生活,感覺自己有很多很多東西想要寫,「媽媽,我要下午放學了再寫,我的筆和本子都在學校里。」
寧馨:「那好,你下午放學了再寫。」
對於給奶奶寫信這件事,冬冬很看重,所以等放學回來,一吃了晚飯寫完作業,冬冬就開始一門心思的寫信了。
從來沒有寫過信的冬冬,寫的非常認真,碰到不會寫的字,他就用拼音,小孩子一筆一畫,寫的字比寫作業的時候還要工整。
等寫完信,都已經是大晚上了,冬冬檢查了一遍,沒有錯別字之後,才滿意的摺疊好,然後交給媽媽。
寧馨雖然好奇兒子的信,但她也尊重兒子,小孩子的日記和信件,在正常情況下,她都是不會去看的。
等到第二天中午,就讓秦瞻騎著自行車拿去郵政局寄了。
其實在部隊這邊也可以寄出,等郵遞員來送信件包裹的時候可以交給郵遞員,但郵遞員不是每天都會來的,一般都是幾天來一次的,具體幾天得看送往部隊的信件和包裹多不多。
所以還是自己送去郵政局寄方便。
信送出去之後,冬冬就開始每天期待奶奶的回信了。
在冬冬期待奶奶回信的日子裡,寧馨懷孕的事情大概整個家屬院都知道了。本來嘛,寧馨二婚嫁團長這件事在家屬院裡就非常的出名,人人都說她命好。只不過,她畢竟是二嫁,還帶著前頭的孩子,且結婚快一年了,肚子一直沒有消息,大家暗中也八卦,現在有了孩子,於是八卦又變了,有些人暗中覺得冬冬以後得日子會不好過。
這些閒言碎語倒是沒有傳開,畢竟秦瞻是團長,八卦的人也不是都沒腦子的,誰會傳團長家的閒話。而且蔣紅娟等婦女幹部對於家屬院的管理一直很好,以至於家屬院的是非很少,嘴皮子碎的也很少,這讓寧馨覺得,那些小說里描寫的家屬院裡極品多的基本都是扯淡的。
到了六月底,學校里快放假的時候,季家和寧家終於收到了部隊寄過去的信和包裹。
同時,季家和寧家收到了寧馨季過來的信。
這天季寡婦像往常一樣,坐在屋檐下的草蓆上縫補衣服,農忙的季節,季老三和季老三的兩口子都很忙,別說孩子們的衣服破了季老二媳婦和季老三媳婦沒時間縫補,就是大人的,她們也沒時間縫補。畢竟每戶五口人,全靠他們兩大的上工掙口吃的。
所以,季寡婦就把縫補衣服的活兒承包了。
說起來,自從寧馨回來過後,家裡的氣氛一直都很和諧。尤其是季老二兩口子收到了寧馨給的二十塊錢照顧季寡婦的勞務費之後,這氣氛就更和諧了。輪到季老三這房照顧季寡婦的時候,季老三媳婦也是盡心盡力的,畢竟二十塊錢的吸引力實在太大了。
他們每房只有兩個大人,靠他們上工,每天一家也就18個工分,眼光生產大隊的工分不值錢,一個工分一分錢,18個工分就是1毛8分,這樣兩口子一個月也就5塊4毛,一年算作55塊好了,但這55塊錢的工分里,還要扣除換糧食的工分,也就是說一年到頭能存下的估計還沒有20塊錢。
相比起來,照顧好季寡婦隔年就能掙20塊錢,對他們來說,是相當輕鬆的了。
這年頭,鄉下能存的下錢的,基本都是家裡大人多的又還沒分家的,這樣上工的人多,掙的錢都集中在公婆的手裡,才能存的下錢。
而季家如今這氣氛,大隊裡誰不說一句團結之家啊。
「季嬸子,信和包裹你收好,那我回去了。」郵遞員把信和包裹放到季寡婦的蓆子旁就走了。
「謝謝同志了。」季寡婦看到大兒媳婦寄來的信和包裹,心裡眼裡都高興。長子剛沒了的時候,她是怎麼都沒有想過會有現在這日子的。
季寡婦拿錢剪刀,先把信拆開了。她現在也是認得幾個字的老太太了。本來自信滿滿的打算看信,可是拆開信之後,一句話十個字里,她有七個字是看不懂的。尤其是還有一張信紙里,有很多她看不懂的符號(冬冬的拼音),頓時,季寡婦一個頭兩個大了。
哎……
終究是她認識的字不夠都,還得繼續認字,她是個有想法的老太太。
第160章 季寡婦的想法
季寡婦看不懂的信放到一邊,又看了信紙里的幾張票據,是兩張半斤的肉票,兩張半斤的糖票,還有兩張一斤的糧票、半斤一張的油票。鄉下只有年底殺豬的時候才能吃到肉,平時要吃到肉就只能是殺家裡的老母雞了,因為鄉下老百姓搞不到肉票。而大兒媳給她寄肉票,無疑在農忙的季節家裡可以買肉給老二兩口子、老三兩口子補一補身體了。
雖然季寡婦花在小孫子的心思最多,但對二房和三房也是關心的,再加上現在一家子和諧,她就只會關心他們。
季寡婦把票藏好,開始拆包裹。她倒不是在意包裹,只要大兒媳婦給她寫信,告訴她孫子的事情,她就很滿足了。
包裹雖然不大,但裡面的東西也不少。季寡婦一件一件的拿出來,眼眶漸漸的濕潤了。坦白說,她活到這個年紀了,一隻腳都要踏進墳堆里了,但收到的東西都沒有大兒媳婦給寄的多的。
只見這包裹里有兩塊勞動布,兩件白色的棉布背心,還有四條白色的內褲。季寡婦不用猜也知道這內褲是給她的。她因為癱瘓,雖然每天身邊會有一個孫子孫女照顧她,以防她要喝水或者上茅廁,但在上茅廁的時候,總有等不及兒媳婦從地里趕來,以至於她失禁的時候,也因此,她特別費內褲。
季寡婦暖心大兒媳的貼心。
此外,還有一包水果糖,大概有一斤。
「奶奶,你在看什麼啊?」在季寡婦感慨的時候,今年11歲的大孫女季陽光背著背簍回來了,季陽光作為大姐,雖然才11歲,但性格文靜之中比較內斂,一雙眼睛透著聰慧,看著是隨了季老二媳婦。
今天季陽光值班照顧奶奶,值班的孩子因為閒著,都會去山上挖野菜、挖筍、撿柴。不過每次去山上的時候,都是一個多小時就回來一次,以防奶奶在家裡出事或者需要他們幫忙。
季陽光是八歲上一年級的,所以現在是三年級了,等到今年9月份就要上四年級了。
「在看你二姑的信。」季寡婦一邊道,一邊對著大孫女招手,「陽光你過來看看,這信里有很多字奶奶都不認識,奇怪的圖。」
季寡婦讓季老二兩口子和季老三兩口子叫寧馨姐,所以家裡的孫子孫女就跟著叫姑。因為她前頭還有一個長女,比寧馨和季愛華大,於是寧馨就成了二姑。
一聽是二姑的信,季陽光趕忙過去,家裡為數不多的期盼,就是等二姑的來信了。
「奶奶,我來了,二姑的信呢?」
季寡婦把信給她,又給了她一塊水果糖:「陽光,先吃塊糖,這是你二姑寄來的。」季寡婦不僅給孫女遞了一塊水果糖,自己也剝開吃了一塊。她也是很久沒吃到糖了,這一吃,只覺得滿口都是甜滋滋的。
「哎。」季陽光接了奶奶給的糖,她看奶奶吃了,她也帶著燦爛的笑容剝開吃了。但她沒有整塊都吃了,而是咬下了其中的一個角落,剩下的打算給大哥季春和弟弟季秋一起吃。
季寡婦見狀,也沒有說,她到時候自然會給兩個孫子,但孫女對兄弟好,她也不會阻止。季寡婦也是重男輕女的,可在這種小事情上,她還是端的很平的。她的重男輕女體現在大事上,比如家裡的家產,會給孫女會準備嫁妝,但家產肯定要留給孫子。這也是很多老百姓的傳統思想。
季陽光雖然應聲了,但剩下的還是沒吃,就算哥哥和弟弟有了,她也要藏著,等明天也可以再吃。
季寡婦看著孫女,心裡有些酸澀,她也是從小姑娘過來的,那個時候也是什麼都捨不得吃,現在還有糖吃,而她那個時候,連糖都沒得吃。不過日子肯定是越來越好的,而她現在也想開了。用現代的話來說,那就是她不會內耗了。<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