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石靜小時候在宮裡住過,對諸位蒙古王公家女眷並不陌生,但這回是第一次以太子妃身份在草原亮相,足足帶了兩千兩碎銀子過來,準備賞人。

  在她被診出有孕的那天,胤礽大約高興過了頭,居然封了十兩銀子封紅髮賞錢。

  普通百姓全家勞作一年,最後能攢下十兩銀子都算是老天爺賞飯吃。即便在皇宮,主子面前最體面的大宮女,月例也不過七兩銀。

  胤礽給宮裡最普通的宮女都發了十兩銀子封紅,遇上蒙古勛貴家有頭有臉的僕從過來道喜,如論如何都不能少於這個數。

  幾日過去,石靜荷包就見底。

  胤礽笑:「什麼大事,銀子沒了我去找皇上借。」

  主打一個心情好,宛若散財童子附體。

  李德福陪笑:「皇帳那邊也有人去道賀,皇上出手比太子爺還大方,都是二十兩封紅。奴才昨兒過去找梁公公傳話,還得了一個呢!」

  胤礽哈哈大笑,吩咐李德福:「趕緊去借錢,晚了怕皇上手頭也不寬裕。」

  把這撥紅包發完,石靜該見的人都見得差不多了。草原天氣轉寒,皇上還要留下狩獵,胤礽則提出帶石靜回京休養。

  皇上沒有意見,叮囑兩句便點了頭。

  來時用了一個月,回去走走停停,用了快兩個月。

  毓慶宮聽說石靜遇喜,又是一番恭賀,又是一番打賞。

  石靜這邊才安頓下來,就聽說了大福晉去世的消息。

  「大阿哥隨駕離開之後,人就不好了。」

  才混到後宮一把手,德妃鬢邊都有了白髮:「後院幾個侍妾反了營似的鬧騰,沒等到大阿哥回來,人就走了。」

  從前惠妃管著東西六宮的時候,沒見有什麼事,輪到德妃大事全來了。

  德妃哪裡管過這許多事,有心想分給榮妃和宜妃一些,人家根本不接茬。

  就可著她一個人耗。

  宮裡最講規矩,動不動就皇家顏面,宗室全是挑刺兒,好幾百雙眼睛盯著,德妃半點不敢馬虎。

  上半年累得腰也疼了,眼也花。

  下半年辦完大福晉喪事,還有恪靖公主喜事,明年又接上八阿哥喜事,九阿哥喜事,還有太子妃生產等一鍵三連。

  這會兒聽說大福晉病死都有點羨慕,恨不得跳進棺材,跟大福晉並排歇著去。

  哪知道計劃趕不上變化,大福晉去世之後,惠妃跟著病死了。

  年底又添一大宗喪事,德妃愁得白了頭。等到太后回宮看見德妃,結結實實嚇了一跳。

  「德妃不到四十歲,怎麼看上去比我白頭髮還多?」太后忍不住問石靜。

  石靜也很同情德妃:「她出身普通,在家時沒經過多少大事,進宮之後也是從宮女熬起,之後一直是協助的角色,自己沒挑過大梁。現在一道一道大梁壓下來,即便有內務府在,也夠她受的。」

  德妃才幹不輸惠妃,因為出身才被惠妃壓了一頭。可眼下宮裡大事成堆,別說德妃,便是身經百戰惠妃重新活過來,都不一定能搞得定。

  德妃比惠妃更能忍,所以對上德妃的時候,石靜用了「拖」字訣,拖也能把人拖死。

  石靜摸摸沒有任何起伏的小腹,再次覺得這個孩子來得太及時了。

  德妃幾次求到太后這裡,想請她出山,都被太后以太子妃要養胎為由拒絕了。

  求皇上也沒用。

  在皇上眼裡,皇子公主大婚,以及各種葬禮,都不如他嫡長孫重要。

  但皇上還是給了德妃面子,讓榮妃和宜妃給她打下手。

  榮妃資歷最老,只肯給惠妃面子,幫著操持惠妃葬禮,之後再找她便虛與委蛇。

  宜妃倒是很積極,奈何能力有限,一上場就捅了簍子,還得德妃在百忙之中為她善後。

  冬天下幾場大雪,太后免了昏省,石靜窩在毓慶宮暖閣里貓冬,整天吃吃喝喝,好不自在。

  「午膳想吃什麼?」自從石靜懷孕之後,胤礽很少外出應酬,每天應時按點回家陪她用膳。

  石靜不是禍國妖姬料,沒辦法用自己把胤礽留在身邊,她肚子裡這一個卻可以。

  她想了想說:「辣鍋子。」

  清宮裡鍋子,與後世的火鍋差不多,但都是清湯鍋,很像老北京涮羊肉,辣火鍋風潮還是石靜這個後世人帶起來的。

  芳芷聞言弱弱插嘴:「太子妃,酸湯鍋也好吃。」

  酸兒辣女,兆頭好。

  「想到一起了,我今天也想吃辣鍋。」胤礽笑著說,好像並不在意她這一胎是男是女。

  石靜吩咐芳芷:「去御膳房說一聲。」

  見太子爺不在意,芳芷終於放下心,樂呵呵出去叫人傳話。

  冬天吃上熱氣騰騰的辣鍋子,沒有比這更愜意的事了。石靜邊吃邊想起一件事:「八阿哥親事定下來了嗎?」

  胤礽不敢讓她吃太辣,先在辣鍋涮一下羊肉,立刻放進清湯鍋洗,洗完才夾給石靜:「定下來了,安親王府鬧了一場,還是定了薩仁熙。」

  果然如此。

  石靜沾著麻醬吃下肉片,聽胤礽又道:「皇上為了安撫安親王府,有意讓安親王府表姑娘給大阿哥做續弦。」

  哈?讓歷史上的八福晉給大阿哥做續弦?皇上這都不是亂點鴛鴦譜,是打算把鴛鴦燉了吃肉吧。

  八福晉幼年失怙,說是養在安親王府表小姐,其實最得安親王疼愛,也是在蜜罐里長大的,驕縱得不行。

  與薩仁熙有得一拼。

  八阿哥脾氣溫和,能容下八福晉性子,卻也被八福晉把持後院,終其一生只得一個庶出兒子。

  大阿哥脾氣不好,很不好,只不過一心想做胤礽對照組,才裝出一副溫文爾雅,禮賢下士模樣,騙過了很多人。

  大福晉是大阿哥髮妻,為大阿哥生下四個女兒,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可當大福晉病重的時候,惠妃就已經在暗戳戳給大阿哥物色續弦。

  連寶珠都知道的事,石靜不相信惠妃唯一的兒子,大阿哥本人全然不知情。

  大阿哥知情卻沒反對,這才徹底寒了大福晉心,以至再次病倒,不久撒手人寰。

  大福晉死,大阿哥要負一半以上的責任。

  對順從的髮妻尚且如此冷酷無情,對上驕縱跋扈的續弦,又怎會有什麼好臉色。

  康熙對八福晉評價是「胭脂虎」,除了胭脂,還有虎。從安親王府蜜罐,一下掉進婚姻冰窟窿,天知道八福晉會鬧出多少事來。

  「安親王府答應了?」聽胤礽措辭,石靜直覺此事還有內情。

  胤礽本來不想細說,見石靜感興趣,倒也沒有遮掩:「兩邊議親的時候,安親王府那位表姑娘見過八阿哥,不說一見鍾情,也應該很有好感。不然親事黃了,安親王府不可能那樣鬧騰。」

  差點鬧到南書房去。

  「但皇上給出補償,好言安撫,安親王府不會傻到敬酒不吃吃罰酒。」胤礽肯定道。

  老安親王病逝多年,安親王府遠沒有從前煊赫,掀不起多大浪花。

  等到天氣轉暖,石靜午後疏散筋骨去慈仁宮給太后請安,果然聽見德妃說起大阿哥訂親的事。

  送走德妃,太后坐了好一會兒,才握住石靜手道:「大福晉沒了才幾個月,惠妃也才過一百天熱孝,保清又要訂親。」

  按宮規,庶母病逝,諸皇子守孝一百天,不得剃髮,穿素服,不得宴飲娛樂。

  可大阿哥是惠妃親兒子……

  不光太后心寒,石靜早有準備,也不好受:「沒看出來,大阿哥竟是這樣的人。」

  小時候一起玩的時候,石靜就察覺到大阿哥脾氣不好,可胤礽脾氣也不好。兩相比較,倒也沒覺出什麼。

  如今再將兩者拿來對比,高下立現。

  「太皇太后在世的時候就說過保清涼薄,會裝樣子,我還不信。」太后與石靜有同感。

  不光大阿哥涼薄,皇上又何嘗不是,這句話石靜只敢在心裡想想,並未宣之於口。

  惠妃是最早幾批進宮服侍的,又是皇長子生母,四妃之首,活著的時候協理六宮,沒少給皇上分憂。

  奈何人死如燈滅,滅了就滅了。

  相比皇上和大阿哥,胤礽這個暴脾氣反而顯得有人情味多了。

  晚上見到人,石靜對胤礽格外體貼。聽他說想了,快憋不住的時候,還由著他胡鬧了一通。

  此時剛剛顯懷,胎像最穩,石靜比從前圓潤許多。胤礽從背後扶著她的腰結束時,石靜低呼,扶住胤礽手,緩慢側躺在拔步床上。

  「怎麼了?是不是哪裡不舒服?」胤礽沒有叫水,緊張地低頭詢問。

  石靜握住他的手,放在自己小腹上:「有人被吵到,踢了我一腳。」

  「人不大,脾氣不小。」胤礽舉起手掌,輕輕拍了一下。

  石靜嗔他:「還不是隨了你的狗脾氣。現在正是小傢伙睡覺的時候,你擾了人家清淨,只踢一腳都是給你面子。」

  <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