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頁
魏讓跟隨在李謖身邊,時間一長,便也沾染幾分他的氣度,今日審問幾個採買的管事,倒真將幾人唬住了。
魏讓聽人跟隨來的內侍一一問話,一面翻閱王府近幾個月採買的帳冊,果然教他發現有異。
魏讓指著帳冊上幾個字道:「帳中所記合。歡散是何人所要?」
這合。歡散的功效魏讓倒有耳聞,此物一貫是秦樓楚館在用。
聽聞不論男女,若服用了此物都會意亂情迷。
「這……這……」
三個管事面面相覷,都不敢開口。
魏讓翻閱了幾本帳冊,只記有一月前購買合。歡散的記錄,又見幾人不說話,便高聲道:「來人,將這三人帶下去杖打二十大板再帶回來問話。」
說罷守在殿外的幾人便要來將人下去。
「小人說!小人說!」一名管事一邊叩頭一邊回話。
魏讓勾了勾唇角,端起案上一盞茶,不急不緩吃了,將茶盞放回案上,這才道:「說罷。」
那名管事先是左右看了看另外兩人,伏地道:「這合。歡散是咱們王爺要的。」
魏讓瞪大了眼睛,意識到自己失態便又不動聲色地打量著跪地之人:「怎的這麼巧合?一月前端王府購入了此物,昨個兒公主又在你們王府出事,世上哪裡會有這麼巧合的事?莫非當真是你們王府有人給公主下藥?」
幾人頭搖得的似撥浪鼓。
魏讓卻不著急,暗道:只要一人開了口,不怕其餘人不說。
果然,聽前面那人回話,另一名管事想既已經說了,也不怕多說,只怕自己不開口,板子落在自己身上,便也交代:「回內侍的話,此物一直是王爺在用,小人們從不……從不沾手啊!」
「一直?」魏讓察覺此言有異,微眯起眼。
一人忙解釋道:「王爺自收用了薛娘子,便一直在用此物,只是王爺先前有過吩咐,不允小人們將此物記在帳冊上。這次帳冊記上了這筆帳全賴新來的人不懂規矩。小人幾個耍了個懶,想著王妃和王爺從不看帳冊,便也放任一次。」
「原來如此。」魏讓思忖,又好奇問道:「薛娘子是何人?」
一人搶回道:「是去年宮中分下來的罪奴,原先只在院外做灑掃的夥計,偶有一次,王爺撞見薛娘子,聽聞她識字,便將薛娘子調入書房服侍。」
「罪奴?」魏讓暗自呢喃,又問道:「她是個什麼來頭?」
此事三人便不知情了。
魏讓便問:「此物一直在何處收著?」
「王爺如今常宿薛娘子房中,想是被薛娘子收著罷!」
魏讓心下一動,叫人將三人扣押住。
自己則去回稟了莊姝。
莊姝那邊也尋到了些苗頭,婢女們的證詞一一指向那位薛娘子。
待魏讓前來將幾個管事的話回稟了,莊姝心道此人嫌疑最大,便喚人將薛三娘捉了。
莊姝在端王府一直待到日暮。
雖然薛三娘有嫌疑,卻沒有實質的證據,也只能將她扣押在端王府。
幾人回了宮。
莊姝記掛薛三娘一事,又聽說是罪奴,便讓魏讓去查她的身世。
魏讓應下回道:「既是宮中分下去的,宮中定有記檔,待奴婢有了結果再來回稟良娣。」
莊姝頷首,淺笑:「今日有勞魏內侍。」
魏讓受寵若驚,忙笑道:「奴婢能得良娣吩咐便是奴婢的榮幸。」
莊姝道:「想必殿下還在等內侍回去回話,咱們就此分別。我今日身子乏,先回宜秋宮。」
魏讓聽到她說身子乏,哪裡還敢耽誤她,忙拜別了莊姝。
莊姝回道宜秋宮,匆匆梳洗一番便上榻睡了。
今日勞心費神,著實累了,莊姝躺在床榻,不多時便陷入沉睡。
李謖回來時,莊姝尚在沉睡。
他在榻邊靜坐了一會兒,借著案上夜明珠的光端詳著莊姝的睡顏。
這幾日兩人各自有事,算起來,已有一日一夜未見。
李謖正欲離開,莊姝卻似有察覺般,微微睜開了眼。
莊姝迷迷糊糊似見了太子,含糊喊了一聲:「殿下?」
李謖見她醒了,有些懊惱:「孤吵醒你了?」
莊姝起初還以為做夢呢,眼下伸手被他拉住,才知一切不是夢。
李謖扶著她坐起來,「阿姊一事明日交魏讓去查辦,你身子重,還是在宮中休息罷。」
「不。」莊姝拒絕道:「有始有終,妾想幫阿姊將此事徹查到底。」
「此事你已做得很好。」李謖對她一向不吝誇讚。
莊姝被他這樣一夸便笑了笑。
「殿下扶妾起來罷。」說罷,莊姝沖他伸出另一支手。
李謖牢牢抓住,扶著她下了榻。
第90章
陸臨謀害公主者,殺之。
二人正在用膳,雲映自外進來道:「殿下,良娣,魏內侍來了。」
莊姝心想怕是薛三娘身份有了結果,便喚了魏讓進來回話。
魏讓進殿給二人行了禮。
莊姝見他手上捧著一個冊子,便問:「可是薛三娘身份有結果了?」
魏讓一早做了準備,聽莊姝這般問,忙將冊子翻開躬身遞了上去,「這是《宮人冊》,請良娣過目。」
雁遠接過,攤開在莊姝面前讓她看。
莊姝見上面標註薛氏女意桐,因父犯貪墨罪,於元義十八年十月廿八日貶為官奴。
魏讓在旁補充道:「這薛三娘正是罪臣薛昂的女兒,薛昂去歲因晉陵水災一案判了流放。」
莊姝與李謖對視一眼。
莊姝先前便在猜測薛三娘的身份,如今聽魏讓道來,知此事定是薛三娘故意為之,便道:「薛三娘意圖謀害公主,還勞魏內侍再走趟端王府,先將人提
去刑部,待明日我們再去審問。」
「是。」魏讓領命退下。
魏讓離去後二人便都起身。
莊姝拿不定主意:「殿下,薛三娘一事可要告訴公主?」
李謖難得嘆了口氣:「此事只怕想瞞怕也瞞不住。」
李謖所言不虛,翌日成鈺便得知薛三娘一事,當即去往刑部拿人。
魏讓留了人在刑部,得知成鈺公主一早便說要提審薛三娘,忙進宮稟了魏讓。
宮裡頭魏讓得了信,遂稟明太子,「殿下,可要奴婢將此事稟告給良娣?」
李謖想到昨日莊姝一臉倦意,不忍心讓她來回奔波。
「你去宜秋宮向良娣回稟此事,只說阿姊去了刑部,讓她不必去刑部了。」又道:「既然阿姊知道了,薛三娘便交由她處置。你務必留人在旁看守,切莫鬧出人命。」
「是。」魏讓應下,帶著兩名內侍往宜秋宮趕去。
雁遠適才服侍莊姝起來,剛退出內室便聽殿外宮女來報,說魏內侍有事求見良娣。
雁遠蹙了蹙眉,魏內侍怎來的這般早?如此下去,良娣身子如何能遭得住?
此時阿福正帶四名宮婢提著早膳趕來,見雁遠站在門口,便沖她打了個招呼。
阿福見雁遠滿臉不高興,便問:「雁遠姐姐怎的了?一早便板著張臉。」
雁遠嗔了阿福一眼,又在嘴上做了個噤聲的手勢。
阿福點點頭,討好地對她笑了笑。
雁遠見她笑盈盈似個小太陽,便說:「你且進去陪良娣用膳,我前頭有點事。」
阿福應下,笑道:「姐姐去吧,我進去服侍良娣用膳。」
雁遠拍了拍阿福的肩,帶著兩名宮婢走了出去。
雁遠出來,只見魏讓正等在殿外,便對他福了一禮,「魏內使有何事?良娣眼下還在用膳,請內使稍候。」
魏讓聽聞莊姝在用早膳,笑說:「不打緊,殿下有話讓我來傳給良娣,我在此稍候便是。」
雁遠聽他這麼說,也不好說什麼,便請了魏讓進偏殿等莊姝。
直至莊姝用過膳,雁遠才將魏讓求見一事說了。
莊姝聽罷看了眼雁遠,道:「怎不早些通傳?快讓他進來。」
雁遠便叫人將魏讓請來。
莊姝問道:「殿下有何吩咐?」
魏讓便將李謖的話轉述給她,又說起今晨成鈺公主去刑部一事。
「阿姊知道了?」
魏讓點點頭,「恐怕是端王府傳過去的風聲。」
莊姝面上露出些擔憂之色,「眼下如何?」
魏讓道:「奴婢還不清楚,奴婢這邊給良娣回了話便去刑部走一趟。」
莊姝沉吟片刻,到底沒有違抗李謖,便說:「也好,內侍去罷,若有甚麼事,定派人來宜秋宮回話。」
「奴婢遵命。」魏讓不迭應下。
雁遠和雲映本就十分擔心莊姝身子,對此自然樂見其成。
雁遠喚長琴將阿白抱來,勸慰道:「良娣只管在宮裡等消息罷。」
莊姝望著遠處失神,聽見了雁遠的話,只輕輕嗯了一聲。
這兩日魏讓著實忙得夠嗆。<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魏讓聽人跟隨來的內侍一一問話,一面翻閱王府近幾個月採買的帳冊,果然教他發現有異。
魏讓指著帳冊上幾個字道:「帳中所記合。歡散是何人所要?」
這合。歡散的功效魏讓倒有耳聞,此物一貫是秦樓楚館在用。
聽聞不論男女,若服用了此物都會意亂情迷。
「這……這……」
三個管事面面相覷,都不敢開口。
魏讓翻閱了幾本帳冊,只記有一月前購買合。歡散的記錄,又見幾人不說話,便高聲道:「來人,將這三人帶下去杖打二十大板再帶回來問話。」
說罷守在殿外的幾人便要來將人下去。
「小人說!小人說!」一名管事一邊叩頭一邊回話。
魏讓勾了勾唇角,端起案上一盞茶,不急不緩吃了,將茶盞放回案上,這才道:「說罷。」
那名管事先是左右看了看另外兩人,伏地道:「這合。歡散是咱們王爺要的。」
魏讓瞪大了眼睛,意識到自己失態便又不動聲色地打量著跪地之人:「怎的這麼巧合?一月前端王府購入了此物,昨個兒公主又在你們王府出事,世上哪裡會有這麼巧合的事?莫非當真是你們王府有人給公主下藥?」
幾人頭搖得的似撥浪鼓。
魏讓卻不著急,暗道:只要一人開了口,不怕其餘人不說。
果然,聽前面那人回話,另一名管事想既已經說了,也不怕多說,只怕自己不開口,板子落在自己身上,便也交代:「回內侍的話,此物一直是王爺在用,小人們從不……從不沾手啊!」
「一直?」魏讓察覺此言有異,微眯起眼。
一人忙解釋道:「王爺自收用了薛娘子,便一直在用此物,只是王爺先前有過吩咐,不允小人們將此物記在帳冊上。這次帳冊記上了這筆帳全賴新來的人不懂規矩。小人幾個耍了個懶,想著王妃和王爺從不看帳冊,便也放任一次。」
「原來如此。」魏讓思忖,又好奇問道:「薛娘子是何人?」
一人搶回道:「是去年宮中分下來的罪奴,原先只在院外做灑掃的夥計,偶有一次,王爺撞見薛娘子,聽聞她識字,便將薛娘子調入書房服侍。」
「罪奴?」魏讓暗自呢喃,又問道:「她是個什麼來頭?」
此事三人便不知情了。
魏讓便問:「此物一直在何處收著?」
「王爺如今常宿薛娘子房中,想是被薛娘子收著罷!」
魏讓心下一動,叫人將三人扣押住。
自己則去回稟了莊姝。
莊姝那邊也尋到了些苗頭,婢女們的證詞一一指向那位薛娘子。
待魏讓前來將幾個管事的話回稟了,莊姝心道此人嫌疑最大,便喚人將薛三娘捉了。
莊姝在端王府一直待到日暮。
雖然薛三娘有嫌疑,卻沒有實質的證據,也只能將她扣押在端王府。
幾人回了宮。
莊姝記掛薛三娘一事,又聽說是罪奴,便讓魏讓去查她的身世。
魏讓應下回道:「既是宮中分下去的,宮中定有記檔,待奴婢有了結果再來回稟良娣。」
莊姝頷首,淺笑:「今日有勞魏內侍。」
魏讓受寵若驚,忙笑道:「奴婢能得良娣吩咐便是奴婢的榮幸。」
莊姝道:「想必殿下還在等內侍回去回話,咱們就此分別。我今日身子乏,先回宜秋宮。」
魏讓聽到她說身子乏,哪裡還敢耽誤她,忙拜別了莊姝。
莊姝回道宜秋宮,匆匆梳洗一番便上榻睡了。
今日勞心費神,著實累了,莊姝躺在床榻,不多時便陷入沉睡。
李謖回來時,莊姝尚在沉睡。
他在榻邊靜坐了一會兒,借著案上夜明珠的光端詳著莊姝的睡顏。
這幾日兩人各自有事,算起來,已有一日一夜未見。
李謖正欲離開,莊姝卻似有察覺般,微微睜開了眼。
莊姝迷迷糊糊似見了太子,含糊喊了一聲:「殿下?」
李謖見她醒了,有些懊惱:「孤吵醒你了?」
莊姝起初還以為做夢呢,眼下伸手被他拉住,才知一切不是夢。
李謖扶著她坐起來,「阿姊一事明日交魏讓去查辦,你身子重,還是在宮中休息罷。」
「不。」莊姝拒絕道:「有始有終,妾想幫阿姊將此事徹查到底。」
「此事你已做得很好。」李謖對她一向不吝誇讚。
莊姝被他這樣一夸便笑了笑。
「殿下扶妾起來罷。」說罷,莊姝沖他伸出另一支手。
李謖牢牢抓住,扶著她下了榻。
第90章
陸臨謀害公主者,殺之。
二人正在用膳,雲映自外進來道:「殿下,良娣,魏內侍來了。」
莊姝心想怕是薛三娘身份有了結果,便喚了魏讓進來回話。
魏讓進殿給二人行了禮。
莊姝見他手上捧著一個冊子,便問:「可是薛三娘身份有結果了?」
魏讓一早做了準備,聽莊姝這般問,忙將冊子翻開躬身遞了上去,「這是《宮人冊》,請良娣過目。」
雁遠接過,攤開在莊姝面前讓她看。
莊姝見上面標註薛氏女意桐,因父犯貪墨罪,於元義十八年十月廿八日貶為官奴。
魏讓在旁補充道:「這薛三娘正是罪臣薛昂的女兒,薛昂去歲因晉陵水災一案判了流放。」
莊姝與李謖對視一眼。
莊姝先前便在猜測薛三娘的身份,如今聽魏讓道來,知此事定是薛三娘故意為之,便道:「薛三娘意圖謀害公主,還勞魏內侍再走趟端王府,先將人提
去刑部,待明日我們再去審問。」
「是。」魏讓領命退下。
魏讓離去後二人便都起身。
莊姝拿不定主意:「殿下,薛三娘一事可要告訴公主?」
李謖難得嘆了口氣:「此事只怕想瞞怕也瞞不住。」
李謖所言不虛,翌日成鈺便得知薛三娘一事,當即去往刑部拿人。
魏讓留了人在刑部,得知成鈺公主一早便說要提審薛三娘,忙進宮稟了魏讓。
宮裡頭魏讓得了信,遂稟明太子,「殿下,可要奴婢將此事稟告給良娣?」
李謖想到昨日莊姝一臉倦意,不忍心讓她來回奔波。
「你去宜秋宮向良娣回稟此事,只說阿姊去了刑部,讓她不必去刑部了。」又道:「既然阿姊知道了,薛三娘便交由她處置。你務必留人在旁看守,切莫鬧出人命。」
「是。」魏讓應下,帶著兩名內侍往宜秋宮趕去。
雁遠適才服侍莊姝起來,剛退出內室便聽殿外宮女來報,說魏內侍有事求見良娣。
雁遠蹙了蹙眉,魏內侍怎來的這般早?如此下去,良娣身子如何能遭得住?
此時阿福正帶四名宮婢提著早膳趕來,見雁遠站在門口,便沖她打了個招呼。
阿福見雁遠滿臉不高興,便問:「雁遠姐姐怎的了?一早便板著張臉。」
雁遠嗔了阿福一眼,又在嘴上做了個噤聲的手勢。
阿福點點頭,討好地對她笑了笑。
雁遠見她笑盈盈似個小太陽,便說:「你且進去陪良娣用膳,我前頭有點事。」
阿福應下,笑道:「姐姐去吧,我進去服侍良娣用膳。」
雁遠拍了拍阿福的肩,帶著兩名宮婢走了出去。
雁遠出來,只見魏讓正等在殿外,便對他福了一禮,「魏內使有何事?良娣眼下還在用膳,請內使稍候。」
魏讓聽聞莊姝在用早膳,笑說:「不打緊,殿下有話讓我來傳給良娣,我在此稍候便是。」
雁遠聽他這麼說,也不好說什麼,便請了魏讓進偏殿等莊姝。
直至莊姝用過膳,雁遠才將魏讓求見一事說了。
莊姝聽罷看了眼雁遠,道:「怎不早些通傳?快讓他進來。」
雁遠便叫人將魏讓請來。
莊姝問道:「殿下有何吩咐?」
魏讓便將李謖的話轉述給她,又說起今晨成鈺公主去刑部一事。
「阿姊知道了?」
魏讓點點頭,「恐怕是端王府傳過去的風聲。」
莊姝面上露出些擔憂之色,「眼下如何?」
魏讓道:「奴婢還不清楚,奴婢這邊給良娣回了話便去刑部走一趟。」
莊姝沉吟片刻,到底沒有違抗李謖,便說:「也好,內侍去罷,若有甚麼事,定派人來宜秋宮回話。」
「奴婢遵命。」魏讓不迭應下。
雁遠和雲映本就十分擔心莊姝身子,對此自然樂見其成。
雁遠喚長琴將阿白抱來,勸慰道:「良娣只管在宮裡等消息罷。」
莊姝望著遠處失神,聽見了雁遠的話,只輕輕嗯了一聲。
這兩日魏讓著實忙得夠嗆。<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