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頁
「她不是那樣……」謝不渝有心為辛湄辯解,被老曹從後方一把拽下來,屈膝跪下後,拱手行禮,「王爺英明!」
*
臘月初一,永安城迎來了入冬後的第二場雪,雪勢不大,席捲一夜後,堪堪能覆上半指厚的銀白。
辛湄下朝回來,歇在含章
殿內,大抵是癸水快來了,加上枯坐一大早,腰有些酸脹。果兒趕緊過來為她按摩,心疼道:「陛下登基以來,每日五更天便要起身,往龍椅上一坐便是兩三個時辰,下朝以後,又還得廢寢忘食,及時批閱大臣們送上來的奏摺……這樣折騰下去,龍體如何受得住?」
辛湄趴在紫玉珊瑚屏榻上,下頷抵著軟枕,回顧這大半個月來的新帝生涯,是有些力不從心,便道:「傳召徐才章
。」
不久,身著正二品朝服的徐才章
被內侍領進來,見辛湄趴在槅扇後的屏榻上,便不敢抬頭,垂著眼皮問陛下有何垂詢。
辛湄道:「回去轉告范慈雲,他交上來的辭呈,朕是不會批的。叫他趕緊回來處理政務,否則,便把台閣內積壓的那一堆奏摺送到范府去。」
「……」徐才章
諾諾應下。如今新帝登基,又要翻舊案,又要推新政,再兼以收拾上一任留下來的各種爛攤子,忙得可謂是焦頭爛額。范慈雲在這種時候撂下台閣的政務躲在府里,頗有忤逆之意,眾人原以為辛湄會順勢罷黜他,另則親信替補尚書令一職,可是看目前形勢,范慈雲的宰相一位是撼不動的。
也是,論輔君之才,如今朝堂上難有及范慈雲者。楊度、林彥和之流已被外放出京,畢竟是先前那一位倚重之人,辛湄不可能再用。但范慈雲不一樣,同為「誅賊」人,也算是殊途同歸。再者,當初他能成功上位,取代梁文欽成為一朝宰相,辛湄是出過力的。
所以,堅持重用范慈雲,不僅可以解燃眉之急,為辛湄分憂解勞,還能使她在天下人面前博得一個「為賢是舉」、「襟懷磊落」的美名,何樂而不為?
徐才章
拱手一拜:「陛下放心,微臣一定不負所托!」
辛湄點頭,屏退徐才章
,復問果兒:「那人呢?仍舊沒有消息?」
這一次,問的乃是冬至次日一走便杳無音信的謝不渝。
果兒為她揉腰的動作微頓,尷尬笑笑:「戚統領說,那天謝大將軍一行離開皇城後,緊跟著便馳出望春門,往西州方向去了,想來是那邊有緊急要事。待謝大將軍處理完後,一定會趕回來向陛下復命的!」
辛湄疑信參半,那日謝不渝走時,她問他究竟怎麼回事,他沒提,只推說是有軍務,後來便這樣一走了之了,半句口信也無。
起初,辛湄是很生氣的,氣他不告而別,她派人追出城去幾十里也追不上人。後來,又氣他總是在她需要他的時候缺席,攀月樓是這樣,登基大典也是這樣。難不成,是不願意親眼看見她登上皇位,野心得逞,所以一走了之,眼不見為淨?那為何又要在金鑾殿裡對她說那樣的話?什麼初次見她,認為她很美,美在眼裡的不甘與欲望;什麼她是他所愛之人,她無需自證……既然口口聲聲說愛,又為何不告而別?
辛湄順著回憶一想,又開始有些氣了,伸手摁住心口,道:「朕如今已是天下之主,他這般行事,就不怕朕棄他如敝履,另尋新歡嗎?」
「當然怕呀!」果兒立刻道,「所以,這一次必然是有天大的要緊事,否則,謝大將軍絕對不捨得匆匆離開陛下的!」
辛湄眉心微動,順著「天大的要緊事」想——莫非是關城戰事?沒聽說。那便是英王出事了?病危?難不成,真是薨了?
辛湄回想謝不渝走前的神色,猜測多半是後者,心不由揪起,為已不會對自己構成威脅的王叔擔憂。
「馬上年關了,派人備下厚禮送往西州,替朕慰問王叔。」
「是。」果兒應下,旋即想起一事,「那賜封『西寧侯』的聖旨是否也要一併送去?」
「不必。」辛湄頭腦清醒,道,「謝家蒙冤多年,這樣重要的旨意,還是等他回來以後,朕親自頒給他的好。」
這便是要用賜封聖旨做換回謝不渝的籌碼了。果兒心知肚明,盼望著謝不渝處理完要事以後儘快回來。
*
殊不知,這一頭等著一方忙完以後回來領旨,另一頭則在翹首以盼聖旨蒞臨,以便名正言順地從英王眼皮底下開溜。
老曹從城外巡防回來,一進屋便開始烤火,順便敲開銅鑼一樣的嗓門:「六郎,這都大半個月了,賜封你為『西寧侯』的聖旨還沒到嗎?」
孔屏坐在火盆旁烤地瓜,聞言額頭青筋一跳,趕緊插嘴:「急什麼?近日雪那麼大,指不定官道上都封路了,宮裡來的傳旨公公又不是你我這等皮糙肉厚之人,萬一被風雪吹飛了,你我也擔待不起呀!」
說罷,回頭去看,但見謝不渝坐在沙盤前,手裡拿著一桿小旗,沉思不語。
老曹眉一聳,翻烤手背:「那要等到什麼時候?再不來,可就要翻年了,總不能叫六郎大過年的趕去永安城謝恩罷?」
孔屏火急火燎,撇嘴:「二哥都不急,你急什麼?咸吃蘿蔔淡操心!」
老曹「嘁」一聲:「我咸吃蘿蔔淡操心?要不是過命的兄弟,誰稀罕操這閒心?王爺可都說了,能殺上皇位的女人,沒有幾分柔情!再說那什麼開國縣公,長得可是跟六郎一模一樣,再這樣等下去,她還能想得起真六郎來?怕是早就跟著另一個花前月下,海誓山盟了!」
孔屏急得抓耳撓腮,掏出火盆里的地瓜扔進他懷裡,老曹被燙得上躥下跳。
送走老曹,孔屏踱至案前,搓手道:「二哥,要不還是給聖上送個信?」
謝不渝轉著手裡的小旗幟,垂眼道:「送了。」
「送了?何時送的?」孔屏意外,他前些天輾轉反側,糾結著要不要以替謝不渝陳情的緣由給戚雲瑛修書一封,沒承想謝不渝竟然一聲不吭地往那邊傳信了。
謝不渝撩起眼皮,目光質詢,表達著「要向你匯報?」的反問之意。孔屏一看就知道老曹那話還是被他聽進去了,眼下正氣著呢,不敢觸他霉頭,笑道:「沒事,送了便行,待聖上知曉你不告而別的緣由,一定會派人前來傳旨,接你回去的!」
謝不渝眼底郁色稍霽,指尖一挑,那杆小旗幟穩噹噹落回沙盤上。
懷揣著這份期望,謝不渝又耐心等了半個多月,廿三這日,突然有人匆匆來報,稱是宮裡來人了,要在王府內傳旨。
謝不渝二話不說,策馬趕往王府,孔屏也迫不及待,緊緊跟上。
待得進門,兩人正好跟離開的宣諭使一行錯肩而過,孔屏剎住腳步,呆呆看著揚長而去的那行人,錯愕道:「怎……怎麼走了?二哥才來呢!」
老曹看熱鬧不嫌事大,哼道:「要過年了,人家是奉旨來慰問王爺的,又沒你家二哥的事,自然便走了!」
孔屏難以置信,瞪向老曹。
「瞪我作甚?我又沒造謠!」老曹鼻孔朝天,伸手指旁側眾人,「大夥可都聽得明明白白的,不信你問問!」
眾人訕訕點頭,看向謝不渝的目光里飽含同情。
謝不渝一聲不吭,霍然踅身,闊步走出王府。
「二哥!」
孔屏放心不下,拔腿去追。
英王府外,一行車隊被快馬截停,謝不渝翻身下馬,走至馬車前。躲在車廂內的宣諭使早料著會有這一遭,當下掀開車簾走下來,賠笑道:「謝大將軍可是有話要托老奴轉告聖上?」
謝不渝原本有一腔困惑要問,看宣諭使已是心知肚明,便也不再厚顏開口,道:「十月初三。」
「?」宣諭使費解。
謝不渝眉宇沉沉,道:「問她是否記得便是了。」
*
開年後,宣諭使一行趕回皇城,待面聖復命後,趕緊提起謝不渝委託的那句「十月初三」。
辛湄顰眉:「什麼?」
宣諭微笑:「謝大將軍說,只需提一提這個日子,再問陛下是否記得便是了。」
「……」辛湄往含章
殿梁頂上的藻井一瞥,什麼東西?
宣諭使笑意一僵。看來,陛下並不記得呢。
「他沒說何時回來嗎?」辛湄眼皮落下來。
宣諭使搖頭,思及在英王府宣旨後聽見的些許閒言碎語,猜測道:「謝大將軍畢竟仍是朔風軍主帥,屬英王麾下大將,若無陛下的旨意,怕是也不能隨便離開西州呢。」
辛湄心裡哼一聲,原來是被英王扣下了,那他先前傳信來時為何一字不提?還要替英王遮掩,說是得了他病危的消息才趕回去的,可是宣諭使抵達西州看了,英王壓根沒有病危過的痕跡。
他匆匆離開,怕不是以所謂「病危」為藉口,及時撤走朔風軍,以防她過河拆橋,剷除異己呢。
<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
臘月初一,永安城迎來了入冬後的第二場雪,雪勢不大,席捲一夜後,堪堪能覆上半指厚的銀白。
辛湄下朝回來,歇在含章
殿內,大抵是癸水快來了,加上枯坐一大早,腰有些酸脹。果兒趕緊過來為她按摩,心疼道:「陛下登基以來,每日五更天便要起身,往龍椅上一坐便是兩三個時辰,下朝以後,又還得廢寢忘食,及時批閱大臣們送上來的奏摺……這樣折騰下去,龍體如何受得住?」
辛湄趴在紫玉珊瑚屏榻上,下頷抵著軟枕,回顧這大半個月來的新帝生涯,是有些力不從心,便道:「傳召徐才章
。」
不久,身著正二品朝服的徐才章
被內侍領進來,見辛湄趴在槅扇後的屏榻上,便不敢抬頭,垂著眼皮問陛下有何垂詢。
辛湄道:「回去轉告范慈雲,他交上來的辭呈,朕是不會批的。叫他趕緊回來處理政務,否則,便把台閣內積壓的那一堆奏摺送到范府去。」
「……」徐才章
諾諾應下。如今新帝登基,又要翻舊案,又要推新政,再兼以收拾上一任留下來的各種爛攤子,忙得可謂是焦頭爛額。范慈雲在這種時候撂下台閣的政務躲在府里,頗有忤逆之意,眾人原以為辛湄會順勢罷黜他,另則親信替補尚書令一職,可是看目前形勢,范慈雲的宰相一位是撼不動的。
也是,論輔君之才,如今朝堂上難有及范慈雲者。楊度、林彥和之流已被外放出京,畢竟是先前那一位倚重之人,辛湄不可能再用。但范慈雲不一樣,同為「誅賊」人,也算是殊途同歸。再者,當初他能成功上位,取代梁文欽成為一朝宰相,辛湄是出過力的。
所以,堅持重用范慈雲,不僅可以解燃眉之急,為辛湄分憂解勞,還能使她在天下人面前博得一個「為賢是舉」、「襟懷磊落」的美名,何樂而不為?
徐才章
拱手一拜:「陛下放心,微臣一定不負所托!」
辛湄點頭,屏退徐才章
,復問果兒:「那人呢?仍舊沒有消息?」
這一次,問的乃是冬至次日一走便杳無音信的謝不渝。
果兒為她揉腰的動作微頓,尷尬笑笑:「戚統領說,那天謝大將軍一行離開皇城後,緊跟著便馳出望春門,往西州方向去了,想來是那邊有緊急要事。待謝大將軍處理完後,一定會趕回來向陛下復命的!」
辛湄疑信參半,那日謝不渝走時,她問他究竟怎麼回事,他沒提,只推說是有軍務,後來便這樣一走了之了,半句口信也無。
起初,辛湄是很生氣的,氣他不告而別,她派人追出城去幾十里也追不上人。後來,又氣他總是在她需要他的時候缺席,攀月樓是這樣,登基大典也是這樣。難不成,是不願意親眼看見她登上皇位,野心得逞,所以一走了之,眼不見為淨?那為何又要在金鑾殿裡對她說那樣的話?什麼初次見她,認為她很美,美在眼裡的不甘與欲望;什麼她是他所愛之人,她無需自證……既然口口聲聲說愛,又為何不告而別?
辛湄順著回憶一想,又開始有些氣了,伸手摁住心口,道:「朕如今已是天下之主,他這般行事,就不怕朕棄他如敝履,另尋新歡嗎?」
「當然怕呀!」果兒立刻道,「所以,這一次必然是有天大的要緊事,否則,謝大將軍絕對不捨得匆匆離開陛下的!」
辛湄眉心微動,順著「天大的要緊事」想——莫非是關城戰事?沒聽說。那便是英王出事了?病危?難不成,真是薨了?
辛湄回想謝不渝走前的神色,猜測多半是後者,心不由揪起,為已不會對自己構成威脅的王叔擔憂。
「馬上年關了,派人備下厚禮送往西州,替朕慰問王叔。」
「是。」果兒應下,旋即想起一事,「那賜封『西寧侯』的聖旨是否也要一併送去?」
「不必。」辛湄頭腦清醒,道,「謝家蒙冤多年,這樣重要的旨意,還是等他回來以後,朕親自頒給他的好。」
這便是要用賜封聖旨做換回謝不渝的籌碼了。果兒心知肚明,盼望著謝不渝處理完要事以後儘快回來。
*
殊不知,這一頭等著一方忙完以後回來領旨,另一頭則在翹首以盼聖旨蒞臨,以便名正言順地從英王眼皮底下開溜。
老曹從城外巡防回來,一進屋便開始烤火,順便敲開銅鑼一樣的嗓門:「六郎,這都大半個月了,賜封你為『西寧侯』的聖旨還沒到嗎?」
孔屏坐在火盆旁烤地瓜,聞言額頭青筋一跳,趕緊插嘴:「急什麼?近日雪那麼大,指不定官道上都封路了,宮裡來的傳旨公公又不是你我這等皮糙肉厚之人,萬一被風雪吹飛了,你我也擔待不起呀!」
說罷,回頭去看,但見謝不渝坐在沙盤前,手裡拿著一桿小旗,沉思不語。
老曹眉一聳,翻烤手背:「那要等到什麼時候?再不來,可就要翻年了,總不能叫六郎大過年的趕去永安城謝恩罷?」
孔屏火急火燎,撇嘴:「二哥都不急,你急什麼?咸吃蘿蔔淡操心!」
老曹「嘁」一聲:「我咸吃蘿蔔淡操心?要不是過命的兄弟,誰稀罕操這閒心?王爺可都說了,能殺上皇位的女人,沒有幾分柔情!再說那什麼開國縣公,長得可是跟六郎一模一樣,再這樣等下去,她還能想得起真六郎來?怕是早就跟著另一個花前月下,海誓山盟了!」
孔屏急得抓耳撓腮,掏出火盆里的地瓜扔進他懷裡,老曹被燙得上躥下跳。
送走老曹,孔屏踱至案前,搓手道:「二哥,要不還是給聖上送個信?」
謝不渝轉著手裡的小旗幟,垂眼道:「送了。」
「送了?何時送的?」孔屏意外,他前些天輾轉反側,糾結著要不要以替謝不渝陳情的緣由給戚雲瑛修書一封,沒承想謝不渝竟然一聲不吭地往那邊傳信了。
謝不渝撩起眼皮,目光質詢,表達著「要向你匯報?」的反問之意。孔屏一看就知道老曹那話還是被他聽進去了,眼下正氣著呢,不敢觸他霉頭,笑道:「沒事,送了便行,待聖上知曉你不告而別的緣由,一定會派人前來傳旨,接你回去的!」
謝不渝眼底郁色稍霽,指尖一挑,那杆小旗幟穩噹噹落回沙盤上。
懷揣著這份期望,謝不渝又耐心等了半個多月,廿三這日,突然有人匆匆來報,稱是宮裡來人了,要在王府內傳旨。
謝不渝二話不說,策馬趕往王府,孔屏也迫不及待,緊緊跟上。
待得進門,兩人正好跟離開的宣諭使一行錯肩而過,孔屏剎住腳步,呆呆看著揚長而去的那行人,錯愕道:「怎……怎麼走了?二哥才來呢!」
老曹看熱鬧不嫌事大,哼道:「要過年了,人家是奉旨來慰問王爺的,又沒你家二哥的事,自然便走了!」
孔屏難以置信,瞪向老曹。
「瞪我作甚?我又沒造謠!」老曹鼻孔朝天,伸手指旁側眾人,「大夥可都聽得明明白白的,不信你問問!」
眾人訕訕點頭,看向謝不渝的目光里飽含同情。
謝不渝一聲不吭,霍然踅身,闊步走出王府。
「二哥!」
孔屏放心不下,拔腿去追。
英王府外,一行車隊被快馬截停,謝不渝翻身下馬,走至馬車前。躲在車廂內的宣諭使早料著會有這一遭,當下掀開車簾走下來,賠笑道:「謝大將軍可是有話要托老奴轉告聖上?」
謝不渝原本有一腔困惑要問,看宣諭使已是心知肚明,便也不再厚顏開口,道:「十月初三。」
「?」宣諭使費解。
謝不渝眉宇沉沉,道:「問她是否記得便是了。」
*
開年後,宣諭使一行趕回皇城,待面聖復命後,趕緊提起謝不渝委託的那句「十月初三」。
辛湄顰眉:「什麼?」
宣諭微笑:「謝大將軍說,只需提一提這個日子,再問陛下是否記得便是了。」
「……」辛湄往含章
殿梁頂上的藻井一瞥,什麼東西?
宣諭使笑意一僵。看來,陛下並不記得呢。
「他沒說何時回來嗎?」辛湄眼皮落下來。
宣諭使搖頭,思及在英王府宣旨後聽見的些許閒言碎語,猜測道:「謝大將軍畢竟仍是朔風軍主帥,屬英王麾下大將,若無陛下的旨意,怕是也不能隨便離開西州呢。」
辛湄心裡哼一聲,原來是被英王扣下了,那他先前傳信來時為何一字不提?還要替英王遮掩,說是得了他病危的消息才趕回去的,可是宣諭使抵達西州看了,英王壓根沒有病危過的痕跡。
他匆匆離開,怕不是以所謂「病危」為藉口,及時撤走朔風軍,以防她過河拆橋,剷除異己呢。
<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