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頁
彼時今上還未染病,且魏雪沁又只帶著兒子歸京,所以帝京眾人沒將此事放在心上,唯獨宋音暗暗留心此事。
譚明錚得知後,皺眉道:「會不會是你想太多了?」
畢竟眼下端陽公主病重,魏雪沁這個孫女回京為其侍疾,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
宋音道:「眼下朝中這個局勢,我想多了總比想少了好吧,反正你多留心些總沒壞處。」
譚明錚沉默須臾後頷首。
之後的魏雪沁仿佛此番真的只是單純回來為端陽公主侍疾似的,除了剛回來時攜子入宮去見了陛下之外,其他時候她都待在國公府里,一心一意侍奉在端陽公主。
以至於宋音都開始納悶:「難不成真是我想多了?」
但很快,當今上風寒反覆無常,以到纏綿病榻時,宋音才意識到,真不是她想多了。
魏雪沁能在這個節骨眼兒回來,或許一半真心是為了端陽公主,而另一半應當是為了那把龍椅。
自打今上病了之後,幾個皇子爭相在陛下面前侍疾的同時,私下也在相互攻訐。但他們卻都十分默契,絲毫沒人向今上建議,要將遠在朔州的四皇子召回來。
而魏雪沁似乎也全然不在乎此事,只默然帶著兒子待在國公府中,一心一意的照顧端陽公主。
漸漸的,隨著今上的身體每況愈下,皇子們之間斗的你死我活,一時也忘了魏雪沁的存在。
而在他們遺忘魏雪沁的時候,自來了帝京後,就一直在蟄伏的魏雪沁,這會兒也趁亂開始私下為四皇子走動起來了。
不過魏雪沁這人十分謹慎,她暗中約見或者拋出楊柳枝的人,都是她精心挑選過的。
而這其中也包括譚明錚。
從前的魏雪沁總是會眉眼歡喜喚他明錚哥哥,但如今她摘下兜帽,看向譚明錚的目光里卻是一派平靜,她唇畔還噙著客氣疏離的笑容:「一別數年,譚將軍可安好?」
譚明錚頷首。
魏爍知道魏雪沁有話單獨要同譚明錚說,遂將人帶到後便退了出去。
房中頓時就只剩下了譚明錚和魏雪沁兩個人。
如今的魏雪沁看向譚明錚的目光里,已經沒有從前少女時的情愫了。她沉默須臾後,不再拐彎抹角,而是直接說明來意:「譚將軍,我知道在我來尋你之前,幾位皇兄定然已經來尋過你了。所以客套話我便不說了。我今日來只想問你一句,你可願站在我夫這一邊?」
今上自身體每況愈下後,性情便愈發多疑起來,拱衛皇城執掌宮禁的都指揮使已經被他換了好幾個,如今坐在這個位置上的人是譚明錚。
譚明錚以軍功升上來之後,從不結黨營私也不站隊,是以今上格外信任他。
而誠如魏雪沁所說,在她來之前,其他幾位皇子都曾先後出面拉攏過他,但譚明錚卻都未曾應允。
而魏雪沁沒有像之前那些皇子那樣,對譚明錚許下高官厚祿的承諾,她只問他,你可願站在我夫這邊。
譚明錚知道,魏雪沁有問這話的底氣。
她是重生的,無論是在奪嫡的布局上,還是在拉攏的人選上,她都比其他幾位皇子多了先機。
譚明錚沉默須臾後,並未立刻給魏雪沁答案,而是道:「此事容我考慮幾日。」
「好。」魏雪沁應的很乾脆。
很快,譚明錚的身影便消失在了夜色中。
魏爍送走譚明錚後,又回到房中,魏雪沁正獨自坐在桌畔喝茶。
魏爍年長魏雪沁十歲,在他的印象里,魏雪沁一直是國公
府那個笑容明媚,備受父兄疼愛的小姑娘。但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這個小姑娘突然就變得十分有主意起來。
五年前,她不顧父兄的反對,執意要嫁四皇子。
成婚後,又頭也不回的跟著四皇子去了封地。這些年,他們兩口子在封地的種種,魏爍也有所耳聞。
想到昔年那個五穀不分的妹妹,在封地施粥贈冬衣,帶頭修建安濟院等等事情後,魏爍心裡一時有些五味雜全。
而最讓魏爍震驚的是,在陛下身體每況愈下後,魏雪沁才同他們說,她此番回京一是為了為端陽公主侍疾,二是為了替四皇子謀奪那個位置。除此之外,魏雪沁還將她已經拉攏到的官員名單告訴了他們。
那時魏爍才知道,從回京前,魏雪沁便將所有事情都計劃好了。
這一刻,望著魏雪沁的身影,魏爍突然問了一個問題:「若是譚兄不肯站在我們這邊呢?」
關於此事,魏雪沁其實有七成把握,但魏爍既這麼問了,她沉默片刻後,開口:「若他不能為我們所用,我也不會讓他為他人所用。」
魏雪沁說這話時,神色很平靜,但魏爍卻沒錯過她眼底一閃而過的殺意。
魏爍瞳孔猛地一縮,好半天都沒能再說出一句話。
這個妹妹,真的跟從前很不一樣了。
而當天夜裡,譚明錚便將此事告訴了宋音。
一開始宋音因魏雪沁是重生的緣故,便一直極力贊成譚明錚站在四皇子那邊。但隨著帝京的形勢風雲變幻之後,宋音又不那麼篤定了。
「你怎麼想的?」宋音問。
如今帝京的三位皇子裡,二皇子前段時間已經出局了,只剩下大皇子和三皇子正斗得你死我活。
大皇子乾綱獨斷為人還十分好大喜功,三皇子表面上節儉仁孝,實則卻殘暴荒唐,這兩人都非明君之相。而那位四皇子,之前他尚未去封地前,譚明錚曾與他打過幾次交道。
四皇子雖性子沉悶不多言,但在那為數不多的交談中,譚明錚卻覺得他這人心性平和腹有乾坤。
「四皇子離京前,我與他在公務上打過幾次交道,而他離京後在封地上的種種我也皆有所耳聞。他若登基應會是心繫百姓且知人善用的明君。」
宋音一聽譚明錚這話,便知他也傾向於站在四皇子這邊。
宋音沒有譚明錚為國為民這種高尚情操,她只想著明君不會過河拆橋。她不奢望譚明錚能步步高升,她只希望後半輩子能平安順遂就行了。
宋音道:「那你回頭給魏雪沁一個準話。」
譚明錚頷首,目光落在宋音放在一旁的信上。
宋音道:「這信是從清溪寄來的,鄔師弟守了這麼多年,如今可算是得償所願了。他和婉瑩一同來信,說他們將於下月初八成婚,邀我們前去觀禮。」
李婉瑩之前已與李父徹底斷絕了父女關係,眼下只有宋音和閔寶珠暫且算是她半個娘家人。
但如今閔寶珠又有了身孕,前幾日她去永樂侯府探望時,正好聽見大夫叮囑,說閔寶珠這一胎胎相不穩,讓閔寶珠平日儘量臥床休養。以她如今的情形,屆時定然無法前去觀禮了。
那就只剩下宋音了。
「你要去?」譚明錚問。
「如今寶珠是去不了,我若也不去,就有些不成樣子了。」李婉瑩這一路的艱難宋音皆看在眼裡,如今她既來信誠心相邀,宋音便想著去一趟。說完,宋音又看向譚明錚。
成婚是一生的大事之一,鄔佑安又是他的師弟,若是不忙時,譚明錚定然要去觀禮的。但眼下帝京這種情形,譚明錚是決計走不開的。
譚明錚道:「明日我去國子監為兩個孩子告假,到時你帶他們同去。」
宋音一愣,旋即就明白譚明錚這麼安排的緣由了。
既然魏雪沁也出手了,那便意味著,今上的殯天之日不遠了。屆時帝京定然會有一場混戰,他們留在帝京反倒不太平,倒不如趁這個機會出去躲一躲。
「好。」宋音應了。
第二日,譚明錚便去國子監替雙生子姐弟告了長假。
雙生子姐弟倆一聽是要回清溪,神色都變得有些抗拒。
譚琢:「阿娘,我們能不能不回去啊?」
「我們是要回去見祖母他們麼?」譚月問。
雖說七年前,雙生子姐弟都還年紀尚小,但關於譚有良一家子欺負他們母子三人的事情,雙生子姐弟仍記憶猶新。
「不是,是你們鄔師叔要成婚了,他們寫信來邀我們回去觀禮。你爹爹不得空,但他又覺得我一個人回去不妥,便讓你們姐弟倆陪我一同回去。」
雙生子姐弟一聽是這個原因,頓時一掃先前的不情願,當即異口同聲應允了。
閔寶珠十分想去觀禮,但礙於她的身體,最終只得作罷。只是在宋音離京前,她曾讓謝小侯爺親自登門,拜託宋音將她的親筆書信和賀禮帶給李婉瑩。
宋音笑著應下了。
之後在一個風和日麗的日子,宋音攜著雙生子姐弟悄然離開了帝京。
七年前,宋音他們母子三人從清溪縣來帝京時,滿心都是即將開始新生活的歡喜。如今再順著這條路往清溪去時,宋音心中卻皆是擔憂。
譚明錚已經決定站在四皇子那邊了。
雖說魏雪沁是重生回來的,但她在重生前畢竟是一直待在後宅深處的女眷,她只知道最後問鼎帝位的人是四皇子,至於其他的她未必知道。<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譚明錚得知後,皺眉道:「會不會是你想太多了?」
畢竟眼下端陽公主病重,魏雪沁這個孫女回京為其侍疾,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
宋音道:「眼下朝中這個局勢,我想多了總比想少了好吧,反正你多留心些總沒壞處。」
譚明錚沉默須臾後頷首。
之後的魏雪沁仿佛此番真的只是單純回來為端陽公主侍疾似的,除了剛回來時攜子入宮去見了陛下之外,其他時候她都待在國公府里,一心一意侍奉在端陽公主。
以至於宋音都開始納悶:「難不成真是我想多了?」
但很快,當今上風寒反覆無常,以到纏綿病榻時,宋音才意識到,真不是她想多了。
魏雪沁能在這個節骨眼兒回來,或許一半真心是為了端陽公主,而另一半應當是為了那把龍椅。
自打今上病了之後,幾個皇子爭相在陛下面前侍疾的同時,私下也在相互攻訐。但他們卻都十分默契,絲毫沒人向今上建議,要將遠在朔州的四皇子召回來。
而魏雪沁似乎也全然不在乎此事,只默然帶著兒子待在國公府中,一心一意的照顧端陽公主。
漸漸的,隨著今上的身體每況愈下,皇子們之間斗的你死我活,一時也忘了魏雪沁的存在。
而在他們遺忘魏雪沁的時候,自來了帝京後,就一直在蟄伏的魏雪沁,這會兒也趁亂開始私下為四皇子走動起來了。
不過魏雪沁這人十分謹慎,她暗中約見或者拋出楊柳枝的人,都是她精心挑選過的。
而這其中也包括譚明錚。
從前的魏雪沁總是會眉眼歡喜喚他明錚哥哥,但如今她摘下兜帽,看向譚明錚的目光里卻是一派平靜,她唇畔還噙著客氣疏離的笑容:「一別數年,譚將軍可安好?」
譚明錚頷首。
魏爍知道魏雪沁有話單獨要同譚明錚說,遂將人帶到後便退了出去。
房中頓時就只剩下了譚明錚和魏雪沁兩個人。
如今的魏雪沁看向譚明錚的目光里,已經沒有從前少女時的情愫了。她沉默須臾後,不再拐彎抹角,而是直接說明來意:「譚將軍,我知道在我來尋你之前,幾位皇兄定然已經來尋過你了。所以客套話我便不說了。我今日來只想問你一句,你可願站在我夫這一邊?」
今上自身體每況愈下後,性情便愈發多疑起來,拱衛皇城執掌宮禁的都指揮使已經被他換了好幾個,如今坐在這個位置上的人是譚明錚。
譚明錚以軍功升上來之後,從不結黨營私也不站隊,是以今上格外信任他。
而誠如魏雪沁所說,在她來之前,其他幾位皇子都曾先後出面拉攏過他,但譚明錚卻都未曾應允。
而魏雪沁沒有像之前那些皇子那樣,對譚明錚許下高官厚祿的承諾,她只問他,你可願站在我夫這邊。
譚明錚知道,魏雪沁有問這話的底氣。
她是重生的,無論是在奪嫡的布局上,還是在拉攏的人選上,她都比其他幾位皇子多了先機。
譚明錚沉默須臾後,並未立刻給魏雪沁答案,而是道:「此事容我考慮幾日。」
「好。」魏雪沁應的很乾脆。
很快,譚明錚的身影便消失在了夜色中。
魏爍送走譚明錚後,又回到房中,魏雪沁正獨自坐在桌畔喝茶。
魏爍年長魏雪沁十歲,在他的印象里,魏雪沁一直是國公
府那個笑容明媚,備受父兄疼愛的小姑娘。但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這個小姑娘突然就變得十分有主意起來。
五年前,她不顧父兄的反對,執意要嫁四皇子。
成婚後,又頭也不回的跟著四皇子去了封地。這些年,他們兩口子在封地的種種,魏爍也有所耳聞。
想到昔年那個五穀不分的妹妹,在封地施粥贈冬衣,帶頭修建安濟院等等事情後,魏爍心裡一時有些五味雜全。
而最讓魏爍震驚的是,在陛下身體每況愈下後,魏雪沁才同他們說,她此番回京一是為了為端陽公主侍疾,二是為了替四皇子謀奪那個位置。除此之外,魏雪沁還將她已經拉攏到的官員名單告訴了他們。
那時魏爍才知道,從回京前,魏雪沁便將所有事情都計劃好了。
這一刻,望著魏雪沁的身影,魏爍突然問了一個問題:「若是譚兄不肯站在我們這邊呢?」
關於此事,魏雪沁其實有七成把握,但魏爍既這麼問了,她沉默片刻後,開口:「若他不能為我們所用,我也不會讓他為他人所用。」
魏雪沁說這話時,神色很平靜,但魏爍卻沒錯過她眼底一閃而過的殺意。
魏爍瞳孔猛地一縮,好半天都沒能再說出一句話。
這個妹妹,真的跟從前很不一樣了。
而當天夜裡,譚明錚便將此事告訴了宋音。
一開始宋音因魏雪沁是重生的緣故,便一直極力贊成譚明錚站在四皇子那邊。但隨著帝京的形勢風雲變幻之後,宋音又不那麼篤定了。
「你怎麼想的?」宋音問。
如今帝京的三位皇子裡,二皇子前段時間已經出局了,只剩下大皇子和三皇子正斗得你死我活。
大皇子乾綱獨斷為人還十分好大喜功,三皇子表面上節儉仁孝,實則卻殘暴荒唐,這兩人都非明君之相。而那位四皇子,之前他尚未去封地前,譚明錚曾與他打過幾次交道。
四皇子雖性子沉悶不多言,但在那為數不多的交談中,譚明錚卻覺得他這人心性平和腹有乾坤。
「四皇子離京前,我與他在公務上打過幾次交道,而他離京後在封地上的種種我也皆有所耳聞。他若登基應會是心繫百姓且知人善用的明君。」
宋音一聽譚明錚這話,便知他也傾向於站在四皇子這邊。
宋音沒有譚明錚為國為民這種高尚情操,她只想著明君不會過河拆橋。她不奢望譚明錚能步步高升,她只希望後半輩子能平安順遂就行了。
宋音道:「那你回頭給魏雪沁一個準話。」
譚明錚頷首,目光落在宋音放在一旁的信上。
宋音道:「這信是從清溪寄來的,鄔師弟守了這麼多年,如今可算是得償所願了。他和婉瑩一同來信,說他們將於下月初八成婚,邀我們前去觀禮。」
李婉瑩之前已與李父徹底斷絕了父女關係,眼下只有宋音和閔寶珠暫且算是她半個娘家人。
但如今閔寶珠又有了身孕,前幾日她去永樂侯府探望時,正好聽見大夫叮囑,說閔寶珠這一胎胎相不穩,讓閔寶珠平日儘量臥床休養。以她如今的情形,屆時定然無法前去觀禮了。
那就只剩下宋音了。
「你要去?」譚明錚問。
「如今寶珠是去不了,我若也不去,就有些不成樣子了。」李婉瑩這一路的艱難宋音皆看在眼裡,如今她既來信誠心相邀,宋音便想著去一趟。說完,宋音又看向譚明錚。
成婚是一生的大事之一,鄔佑安又是他的師弟,若是不忙時,譚明錚定然要去觀禮的。但眼下帝京這種情形,譚明錚是決計走不開的。
譚明錚道:「明日我去國子監為兩個孩子告假,到時你帶他們同去。」
宋音一愣,旋即就明白譚明錚這麼安排的緣由了。
既然魏雪沁也出手了,那便意味著,今上的殯天之日不遠了。屆時帝京定然會有一場混戰,他們留在帝京反倒不太平,倒不如趁這個機會出去躲一躲。
「好。」宋音應了。
第二日,譚明錚便去國子監替雙生子姐弟告了長假。
雙生子姐弟倆一聽是要回清溪,神色都變得有些抗拒。
譚琢:「阿娘,我們能不能不回去啊?」
「我們是要回去見祖母他們麼?」譚月問。
雖說七年前,雙生子姐弟都還年紀尚小,但關於譚有良一家子欺負他們母子三人的事情,雙生子姐弟仍記憶猶新。
「不是,是你們鄔師叔要成婚了,他們寫信來邀我們回去觀禮。你爹爹不得空,但他又覺得我一個人回去不妥,便讓你們姐弟倆陪我一同回去。」
雙生子姐弟一聽是這個原因,頓時一掃先前的不情願,當即異口同聲應允了。
閔寶珠十分想去觀禮,但礙於她的身體,最終只得作罷。只是在宋音離京前,她曾讓謝小侯爺親自登門,拜託宋音將她的親筆書信和賀禮帶給李婉瑩。
宋音笑著應下了。
之後在一個風和日麗的日子,宋音攜著雙生子姐弟悄然離開了帝京。
七年前,宋音他們母子三人從清溪縣來帝京時,滿心都是即將開始新生活的歡喜。如今再順著這條路往清溪去時,宋音心中卻皆是擔憂。
譚明錚已經決定站在四皇子那邊了。
雖說魏雪沁是重生回來的,但她在重生前畢竟是一直待在後宅深處的女眷,她只知道最後問鼎帝位的人是四皇子,至於其他的她未必知道。<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