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頁
陛下的行事狠毒絕情,絕對不是說笑的,他不能拿蘇仁意的命當賭注。
算了吧。
另一邊,秦是房間裡,蘇仁意正在幫他倒水。
「聽說你被陛下責罰,我特地來瞧瞧,這還是頭一回見你被陛下責罰。」
「往常都是一嘯幫我頂著罪。孩子大了,不樂意了,心寒。」秦是接過他手裡的水,「你瘦了好多。」
蘇仁意垂下那雙灰暗的眸子,用幾綹髮絲擋住自己的神色,輕聲說道:「我終於找到從江的墓地。」
蘇家這位長公子,蘇家沒了從前的輝煌,曾經意氣風發的少爺,如今瞧著有幾分寥落與滄桑,看得秦是心裡很不是滋味。
這幾個小孩,都是他看著長大的,就像自己的親弟弟那般疼愛,但一個個都不省心。
從江前幾日還在苦苦懇求他,萬萬不能告訴蘇仁意自己還活著的事。
秦是憋在心裡,不敢說出半句。
他暗示道:「說不定,他還某個地方快樂地活著。你別傷心,更何況,你沒有對不起他。」
蘇仁意聽到這話,狠狠扇了自己一巴掌。
秦是嚇得拽住他的手,「仁意,你不要。」
「你說那晚在酒樓,我要是早點認出來是他,他會不會還活著?秦哥,要怪我的,」蘇仁意眼眶發紅,聲音顫抖。
這陣子,蘇仁意夜裡總是睡不好,眼睛裡時常出現一道黑色幻影。他喝了好多酒,還是睡不著,頭疼欲裂。
弟弟失蹤,父親病倒,從江死去,他卻無能為力,只能眼睜睜地看著自己愛的人從自己手裡消失。
他簡直是個廢物。
「當年,我要是不跑,會不會……一切都不同。我那時候還小,什麼都不懂。等懂的時候,他卻一直不理我。你說,怎麼有這麼過分的人?我做錯什麼了?我還小啊……我哪裡懂……」
秦是取了張帕子,擦擦他的眼淚,欲言又止的,嘴巴忍不住又要當大漏勺,「其實吧,從江……沒找到屍體,說不定……他要是活著,肯定偷偷跑去看你的。」
「真的?」蘇仁意垂下腦袋,擦擦眼淚,深深地吸了一口氣,苦笑說,「對不起,秦哥,我失態了。」
「你要記住,不是你的錯。緣分到了,自然就能再續前緣。」
「秦哥,那你能幫我打探弟弟的下落嗎?」
「你還真是不客氣啊。」秦是戳戳他的肩膀,「等著,哥寵你一回,幫你打探。陛下十分討厭林慕遙,你弟弟與林慕遙是陛下親手督辦的,連一嘯都不知道他們在那裡。沒消息才是好消息。你答應我,你不許再扇自己,更不許傷害自己。」
蘇仁意連連點頭:「謝謝你,秦哥。」
天降災異,近來淫雨不絕,老天爺像是鐵了心跟林見山作對。
每日面對那群怨聲載道的群臣,林見山心中惱火不已,忍不住破口大罵,指責他們思想迂腐陳舊,不將造福百姓的大事放在心上,反倒是一門心思,淨想著插手管他的閒事。
宮外大門口,擠滿城中百姓。他們不畏風雨,只為能感動林見山,求他賜蕭韞一死。
真是可笑。
蕭韞不清楚外面發生什麼事,就連扶柳都被禁止出門。
寢宮內,燭火搖曳間,瀰漫著一股陰森而又壓抑的氣息,光線幽暗得讓人心裡發毛。從白晝到夜幕低垂,數十盞燭燈長明不熄。明明散發著光芒,卻依舊驅不散這一室的陰森寒意。
這感覺像是坐牢。
壽帶鳥蔫蔫的,許是見不到陽光,每日軟趴趴地耷拉在蕭韞的枕邊,時常啄啄蕭韞的頭髮。
蕭韞分不清白天黑夜,只是雨打在鐵壁上的脆響,像是一道道雷聲,震著他的耳膜,讓他回到暗無天日的奴場。
夜裡,林見山到來,蕭韞不想理他,心口悶得慌,自顧自地摸著壽帶鳥長長的尾巴,懶得回應林見山。
「怎麼了?」林見山一把搶過壽帶鳥,好生哄他,「你手指傷著,不能彈琴,珠寶庫里有一把玉蕭,絕無僅有,你要不要玩玩?」
「隨便吧。」
「怎麼說話懶懨懨的?生病了嗎?」
「你能把這窗戶,這鐵壁拆了嗎?我瞧著悶。陛下,我保證下次,絕對不亂來,凡事經過你的同意。」
「晚了。」
「你總得再給我一次機會,我想去走走。」
「免談。」
「林見山,我說認真的。」蕭韞搶回壽帶鳥,藏在胸襟里,「再這樣下去,我會瘋的,你根本不愛我。」
林見山從他懷裡掏走壽帶鳥,喝道:「過陣子再說。」
「過陣子是什麼時候?你總是不考慮我的感受。」蕭韞聲音大了幾分,覺得自己快呼吸不過來,就像是在林見山手裡的小鳥,掙扎著,卻飛不出去。
林見山冷下臉,一把拽住蕭韞的脖子,「反了天了,外面人人喊著要你的命,說你是妖孽,恨不得讓你五馬分屍,你出去做什麼?想讓我守寡是吧?」
蕭韞愣了一下,「還……沒平息嗎?」
林見山狠捏他的後脖子,「你乖點,好不好?別鬧,我疼你的。」
蕭韞自覺理虧,輕笑一聲,立即站在林見山的身後,帶著幾分討好地捏捏林見山的肩膀,「陛下辛苦,我錯了,胸口悶不要緊,不礙事。」
「我已派人前去鄰國邊境,帶你族人回淮國。」
「真的?」蕭韞激動不已,抱著林見山狂親幾口,「陛下對我真好,我最愛陛下了。」
林見山冷哼一聲,嘴角微微勾起,「近來大雨,洪澇淹沒農田屋舍,我心焦神煩,哄哄我好不好?」
「你不願意我回朝堂,或許,我能為你分擔。」
「嗯?」林見山臉色頓嚴,似有不悅,「你已是後宮之人,去朝堂做什麼?」
「並肩作戰,為你效勞。洪澇一事,雖說是天災,但事在人為。開倉濟民,疏浚河方,減負節用,通漕運糧,樣樣需要人去做。朝中大臣應該會提出我所說的這些應對之策。我覺得陛下也該安民彌盜,在災難面前,凡是聚眾哄搶者,作奸犯科者,都該斬首,以儆效尤。」
「此外,疫病防治,修省天道,天壇祈晴,頒罪己詔於天下,應天之道,安撫民心。」
林見山忽然想起秦是說要開設祭壇一事,或許,這是個好由頭。
「此乃國之大事,你不用操心,我自有分寸。林慕遙做得了的事,我比他更好。」
「你還提他做什麼?」蕭韞哪裡還敢提「林慕遙」這個名字,怕某人發瘋,只好裝得不在乎。
「陛下,等我族人回國,我們一起去武廣山好不好?我想……去看看我阿父阿母。」
「只要你乖乖的,都聽你的。」
「陛下對我最好了,我會牢牢記在心裡。」
「這還差不多。」
隔天,一嘯鼻青臉腫地背著秦是上朝,引得大臣對秦是紛紛噓寒問暖,秦是尷尬不已。
「成何體統!」那大臣暗自呸了一聲,罵秦是佞臣,藐視朝綱。
一嘯倒是光明正大,毫無芥蒂,「那怎麼了?不然秦大人怎麼上朝?爬進來,才是大不敬吧,對吧,秦大人。」
秦是瞪他,「快出去,文臣吵架,沒你什麼事。」
秦是知道,陛下需要他在朝堂上講話,這才顧不得傷口上朝奏報。
果不其然,說完其他政務之後,還是老生常談。
有位大臣道:「陛下,如今百姓冒雨聚集,懇求處理蘭石,還望陛下體恤子民,早日除去蕭韞。」
另一個大臣道:「陛下若是捨不得,何不將蕭韞送出宮門,到普光寺修行,除去身上邪氣。屆時,陛下迎娶正宮娘娘,以正後宮。」
秦是諷刺道:「張大人為陛下當媒人呢?迎娶正宮,哪樣不需要大操大辦?錢從張大人的俸祿里扣?」
張大人:「秦大人怎麼胡攪蠻纏?」
「如今暴雨成災,農田被淹,應當竭力救民,而不是總盯著後宮之人不放。陛下,自古以來,天降休祲,歷朝歷代都應當天意。臣以為陛下應親祀天壇,素服祈晴七日,以示敬畏。頒布罪己詔,撫恤流亡百姓。天災難以預料,行善積德方能求得上蒼息怒。」
另一個大臣反駁:「分明是蘭石妖孽帶來的禍難,將這蘭石之子就地正法,血肉祭奠天地。」
其他大臣紛紛贊同:「對,在天壇上,殺了蕭韞,祭拜天地,以表敬畏。」
秦是:「陛下英明,從前蕭韞在朝為官,為何不曾出現天災?」
大臣:「說明他不該待在後宮,陛下,臣以為綁了蕭韞,血肉之軀,為國獻祭,就當是蕭韞為他們蘭石族贖罪。」
「正是!」
「這法子好。」
雙方黨派吵得不可開交。
最後,還是林見山平息戰火,「既然眾大臣提議祭天,朕允了。朕親自了結蕭韞!無論什麼緣由,多日大雨,都是朕的過錯,禮部負責天壇祭祀。」
算了吧。
另一邊,秦是房間裡,蘇仁意正在幫他倒水。
「聽說你被陛下責罰,我特地來瞧瞧,這還是頭一回見你被陛下責罰。」
「往常都是一嘯幫我頂著罪。孩子大了,不樂意了,心寒。」秦是接過他手裡的水,「你瘦了好多。」
蘇仁意垂下那雙灰暗的眸子,用幾綹髮絲擋住自己的神色,輕聲說道:「我終於找到從江的墓地。」
蘇家這位長公子,蘇家沒了從前的輝煌,曾經意氣風發的少爺,如今瞧著有幾分寥落與滄桑,看得秦是心裡很不是滋味。
這幾個小孩,都是他看著長大的,就像自己的親弟弟那般疼愛,但一個個都不省心。
從江前幾日還在苦苦懇求他,萬萬不能告訴蘇仁意自己還活著的事。
秦是憋在心裡,不敢說出半句。
他暗示道:「說不定,他還某個地方快樂地活著。你別傷心,更何況,你沒有對不起他。」
蘇仁意聽到這話,狠狠扇了自己一巴掌。
秦是嚇得拽住他的手,「仁意,你不要。」
「你說那晚在酒樓,我要是早點認出來是他,他會不會還活著?秦哥,要怪我的,」蘇仁意眼眶發紅,聲音顫抖。
這陣子,蘇仁意夜裡總是睡不好,眼睛裡時常出現一道黑色幻影。他喝了好多酒,還是睡不著,頭疼欲裂。
弟弟失蹤,父親病倒,從江死去,他卻無能為力,只能眼睜睜地看著自己愛的人從自己手裡消失。
他簡直是個廢物。
「當年,我要是不跑,會不會……一切都不同。我那時候還小,什麼都不懂。等懂的時候,他卻一直不理我。你說,怎麼有這麼過分的人?我做錯什麼了?我還小啊……我哪裡懂……」
秦是取了張帕子,擦擦他的眼淚,欲言又止的,嘴巴忍不住又要當大漏勺,「其實吧,從江……沒找到屍體,說不定……他要是活著,肯定偷偷跑去看你的。」
「真的?」蘇仁意垂下腦袋,擦擦眼淚,深深地吸了一口氣,苦笑說,「對不起,秦哥,我失態了。」
「你要記住,不是你的錯。緣分到了,自然就能再續前緣。」
「秦哥,那你能幫我打探弟弟的下落嗎?」
「你還真是不客氣啊。」秦是戳戳他的肩膀,「等著,哥寵你一回,幫你打探。陛下十分討厭林慕遙,你弟弟與林慕遙是陛下親手督辦的,連一嘯都不知道他們在那裡。沒消息才是好消息。你答應我,你不許再扇自己,更不許傷害自己。」
蘇仁意連連點頭:「謝謝你,秦哥。」
天降災異,近來淫雨不絕,老天爺像是鐵了心跟林見山作對。
每日面對那群怨聲載道的群臣,林見山心中惱火不已,忍不住破口大罵,指責他們思想迂腐陳舊,不將造福百姓的大事放在心上,反倒是一門心思,淨想著插手管他的閒事。
宮外大門口,擠滿城中百姓。他們不畏風雨,只為能感動林見山,求他賜蕭韞一死。
真是可笑。
蕭韞不清楚外面發生什麼事,就連扶柳都被禁止出門。
寢宮內,燭火搖曳間,瀰漫著一股陰森而又壓抑的氣息,光線幽暗得讓人心裡發毛。從白晝到夜幕低垂,數十盞燭燈長明不熄。明明散發著光芒,卻依舊驅不散這一室的陰森寒意。
這感覺像是坐牢。
壽帶鳥蔫蔫的,許是見不到陽光,每日軟趴趴地耷拉在蕭韞的枕邊,時常啄啄蕭韞的頭髮。
蕭韞分不清白天黑夜,只是雨打在鐵壁上的脆響,像是一道道雷聲,震著他的耳膜,讓他回到暗無天日的奴場。
夜裡,林見山到來,蕭韞不想理他,心口悶得慌,自顧自地摸著壽帶鳥長長的尾巴,懶得回應林見山。
「怎麼了?」林見山一把搶過壽帶鳥,好生哄他,「你手指傷著,不能彈琴,珠寶庫里有一把玉蕭,絕無僅有,你要不要玩玩?」
「隨便吧。」
「怎麼說話懶懨懨的?生病了嗎?」
「你能把這窗戶,這鐵壁拆了嗎?我瞧著悶。陛下,我保證下次,絕對不亂來,凡事經過你的同意。」
「晚了。」
「你總得再給我一次機會,我想去走走。」
「免談。」
「林見山,我說認真的。」蕭韞搶回壽帶鳥,藏在胸襟里,「再這樣下去,我會瘋的,你根本不愛我。」
林見山從他懷裡掏走壽帶鳥,喝道:「過陣子再說。」
「過陣子是什麼時候?你總是不考慮我的感受。」蕭韞聲音大了幾分,覺得自己快呼吸不過來,就像是在林見山手裡的小鳥,掙扎著,卻飛不出去。
林見山冷下臉,一把拽住蕭韞的脖子,「反了天了,外面人人喊著要你的命,說你是妖孽,恨不得讓你五馬分屍,你出去做什麼?想讓我守寡是吧?」
蕭韞愣了一下,「還……沒平息嗎?」
林見山狠捏他的後脖子,「你乖點,好不好?別鬧,我疼你的。」
蕭韞自覺理虧,輕笑一聲,立即站在林見山的身後,帶著幾分討好地捏捏林見山的肩膀,「陛下辛苦,我錯了,胸口悶不要緊,不礙事。」
「我已派人前去鄰國邊境,帶你族人回淮國。」
「真的?」蕭韞激動不已,抱著林見山狂親幾口,「陛下對我真好,我最愛陛下了。」
林見山冷哼一聲,嘴角微微勾起,「近來大雨,洪澇淹沒農田屋舍,我心焦神煩,哄哄我好不好?」
「你不願意我回朝堂,或許,我能為你分擔。」
「嗯?」林見山臉色頓嚴,似有不悅,「你已是後宮之人,去朝堂做什麼?」
「並肩作戰,為你效勞。洪澇一事,雖說是天災,但事在人為。開倉濟民,疏浚河方,減負節用,通漕運糧,樣樣需要人去做。朝中大臣應該會提出我所說的這些應對之策。我覺得陛下也該安民彌盜,在災難面前,凡是聚眾哄搶者,作奸犯科者,都該斬首,以儆效尤。」
「此外,疫病防治,修省天道,天壇祈晴,頒罪己詔於天下,應天之道,安撫民心。」
林見山忽然想起秦是說要開設祭壇一事,或許,這是個好由頭。
「此乃國之大事,你不用操心,我自有分寸。林慕遙做得了的事,我比他更好。」
「你還提他做什麼?」蕭韞哪裡還敢提「林慕遙」這個名字,怕某人發瘋,只好裝得不在乎。
「陛下,等我族人回國,我們一起去武廣山好不好?我想……去看看我阿父阿母。」
「只要你乖乖的,都聽你的。」
「陛下對我最好了,我會牢牢記在心裡。」
「這還差不多。」
隔天,一嘯鼻青臉腫地背著秦是上朝,引得大臣對秦是紛紛噓寒問暖,秦是尷尬不已。
「成何體統!」那大臣暗自呸了一聲,罵秦是佞臣,藐視朝綱。
一嘯倒是光明正大,毫無芥蒂,「那怎麼了?不然秦大人怎麼上朝?爬進來,才是大不敬吧,對吧,秦大人。」
秦是瞪他,「快出去,文臣吵架,沒你什麼事。」
秦是知道,陛下需要他在朝堂上講話,這才顧不得傷口上朝奏報。
果不其然,說完其他政務之後,還是老生常談。
有位大臣道:「陛下,如今百姓冒雨聚集,懇求處理蘭石,還望陛下體恤子民,早日除去蕭韞。」
另一個大臣道:「陛下若是捨不得,何不將蕭韞送出宮門,到普光寺修行,除去身上邪氣。屆時,陛下迎娶正宮娘娘,以正後宮。」
秦是諷刺道:「張大人為陛下當媒人呢?迎娶正宮,哪樣不需要大操大辦?錢從張大人的俸祿里扣?」
張大人:「秦大人怎麼胡攪蠻纏?」
「如今暴雨成災,農田被淹,應當竭力救民,而不是總盯著後宮之人不放。陛下,自古以來,天降休祲,歷朝歷代都應當天意。臣以為陛下應親祀天壇,素服祈晴七日,以示敬畏。頒布罪己詔,撫恤流亡百姓。天災難以預料,行善積德方能求得上蒼息怒。」
另一個大臣反駁:「分明是蘭石妖孽帶來的禍難,將這蘭石之子就地正法,血肉祭奠天地。」
其他大臣紛紛贊同:「對,在天壇上,殺了蕭韞,祭拜天地,以表敬畏。」
秦是:「陛下英明,從前蕭韞在朝為官,為何不曾出現天災?」
大臣:「說明他不該待在後宮,陛下,臣以為綁了蕭韞,血肉之軀,為國獻祭,就當是蕭韞為他們蘭石族贖罪。」
「正是!」
「這法子好。」
雙方黨派吵得不可開交。
最後,還是林見山平息戰火,「既然眾大臣提議祭天,朕允了。朕親自了結蕭韞!無論什麼緣由,多日大雨,都是朕的過錯,禮部負責天壇祭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