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1頁
“嗯,媽媽你去吧,你好好工作賺錢,我好好學習努力長大。”冉佳怡鼓勵道,若她知道,許惠就連外出找工作都得替自己找個理由,一定會十分悲哀。
許惠被逗笑了,摟著女兒回憶起了仿佛已經很久遠的記憶。
--------------------
竹里:突然想起還申請了榜單,不過沒關係,應該輪不到我,這麼一想有點小傷心呢。
第537章 第四十一個故事
兩人結婚後, 羅傑的努力漸漸有了成效,工資升上來,足以養活一家三口, 而她的責任自然而然固定在全職主婦上, 照顧好丈夫和孩子, 成為她最大的責任。
可每日裡重複的瑣事,消磨了她所有的想法,偶爾, 她也會想起那短暫的只持續了一年的工作,那是她從學校走向社會的開始。
身處其中時只有滿滿的疲憊感,可是當跨過那個階段, 又覺是美好的回憶,每日裡裝扮好自己去上班, 地鐵的玻璃上能清晰印出精緻的五官輪廓, 每日的下午茶時間談天說地,完成一個項目後滿滿的成就感。
一份職業,帶給人的本就不只有金錢和勞累,還有很多很多,是家庭主婦永遠也體驗不了的。
因為一整天都在家裡, 她基本不再化妝,也很少買衣服, 不會將自己收拾地漂漂亮亮,也失去了與外界溝通的橋樑,只為這一畝三分地打轉。
然而現在, 她離婚了。
這份婚姻賦予她的並不美好的職業, 或許終於可以終止。
不可避免地, 許惠有些興奮, 卻又有些害怕,社會從來不會等待一個人慢慢成長,居家幾年的她恐怕早已與如今的社會脫節,這樣的她,如果去找工作,會有單位願意要她嗎?
還有,孩子該怎麼辦,幼兒園上班時間短,早上太晚、晚上太早,沒有哪一份工作能支持這樣的作息。
許惠想到了自己的父母,卻很快打消了主意,因為當年結婚時自己不願意回老家、而是選擇留在大城市,兩邊幾乎就鬧翻了,這幾年交往本就少,兼之大哥家的孩子也還小,父母不可能過來。
如此,只能去找合適的託兒所,把上下學時間延長。
說干就干,許惠渾身充滿了幹勁,一個下午就跑遍了周邊大大小小的託兒所,又仔細考察的資質,終於找到一家靠譜的,早8晚6,如果加錢還可以延長時間。
唯一需要擔心的是,孩子適不適合這麼長時間的在校生活。
許惠仔細盤點了下自己的資產,說是資產,其實就是離婚分到的財產,她結婚這幾年是沒有賺過錢的,名下剛過戶的房子貸款已經還清,另外就是一些現金。
保險起見,她將一半的現金存了定期,算是母女倆的一個保障,剩下一半則作為暫時的生活費。
暫時沒有太大的經濟壓力,許惠跟女兒商量過後,就給女兒辦了轉校。
小孩外表、成年人內心的冉佳怡自然能無縫對接,在新幼兒園裡玩得風生水起。
另一邊,許惠的求職之路可就不太順利了,大齡單親媽媽的身份本就不在HR的選擇範圍內,一開始許惠還想著找專業內的工作,無果,降低要求選擇了簡單的文職,依舊無果。
面試過幾輪,一清楚她是單親媽媽就直接被拒絕,仿佛這個身份是多大的麻煩。
儘管清楚這個身份平時可能會有點麻煩,人家HR也是要計算成本的,可難言的沮喪還是席捲了許惠的內心,一次次的拒絕仿佛在嘲笑她當初的幻想,甚至還心急地給女兒轉了學校。
“沁沁,你說媽媽是不是很失敗。”
空蕩蕩的餐廳里,只有母女倆的身影,明知女兒什麼也不懂,可許惠還是忍不住詢問,除了女兒她也沒有其他溝通的對象了。
“怎麼會呢,媽媽很厲害的。”
“是嗎,媽媽哪裡厲害了?婚姻、婚姻失敗,工作、工作找不到,我都擔心以後養不活你。唉,或許我就不應該離婚。“許惠想到這麼多天的徒勞無功,重重嘆了口氣。
“媽媽,你會做好吃的飯、會洗乾淨那麼多衣服、還會收拾家裡,總之,就是很、很、很能幹。”
小孩子年幼無知,還不知道這些活是個大人都能幹好,可許惠還是受到了鼓勵,“那媽媽就繼續試一試。”
夜晚,收拾好一切,孩子興致勃勃地看動畫片,許惠在一旁邊瀏覽招聘網站,邊寫寫畫畫。
她當初學的是建築設計,錯過了畢業後最好的學習階段,很多東西一知半解,如今再想拾起卻沒那麼容易,許惠乾脆去掉了這一行。
再則,簡單的文員工作,公司其實都更願意招些剛畢業的年輕小姑娘,嫌棄她們這些年紀大的反應慢、要的錢還高,她看得上的看不上自己,劃掉。
刷刷刷,許惠一划就是很多,最後,完好留在頁面上的只剩下了一個銷售,想想天天給人打電話推銷東西的場景,她有些不太能接受,再瞅一眼被自己去掉的,又覺自己也沒有其他選擇了。
如果說世界上有什麼崗位常年缺人,除去真正的高端技術人才外,可能就是銷售了,最最重要的是,他們基本上不挑人,當然,那是因為底薪加提成的方式足夠淘汰掉不合適的人。
許惠咬咬牙,往幾家看好的地產公司投遞了簡歷。
這一次的反響出乎意料的好,第二天,許惠就接連接到了五六家公司的電話,都是邀請她去參加面試的,這可比之間投簡歷如石沉大海的情況好了不少。
當天緊急補了一些地產營銷知識,又背了一些面試常見問題,許惠鬥志滿滿地去參加面試,然後勝利而歸。
結果相當不錯,有四家當場表示她可以直接入職,還有兩家慣例說回去等消息。
最後,許惠拿到了五份offer,高興是高興,可卻又沒有太大的高興,總覺得這一個個都是坑,自己還主動往裡面跳;又擔心自己像是即將招搖過市的大白菜,一著不慎就會露餡。
可,也沒辦法了,不是嗎?許惠想,總不能真的一直靠那個男人養,他總會結婚、總會有別的孩子,甚至可能單純的因為不耐煩而不想給錢,她不想跟過去一樣,縮在自己小小的龜殼裡,逃避一切、搖尾乞憐。
從五份offer選出一份最合適的,許惠慎重給自己買了職業套裝,新的周一,將女兒送到幼兒園,她則乘著地鐵去了新公司。
————-
新公司是一家業內知名的地產公司,而她去的僅是其中一家分公司。
簽了合同以及一堆亂七八糟的東西,被帶到銷售部門參加培訓的時候,許惠才明白自己的工資構成,3000的底薪加上提成,五險一金都給交,提成的計算方式則是按照他們的成交量,總而言之,勉強過得去。
緊接著就是密集的培訓課程,這些徹底打破了許惠一直對銷售業務的偏見,原本她只覺得不過都是誰都能上手的工作,也談不上什麼專業知識,但培訓老師的教導很快打破了她的固有認知。
從簡單的人際交往、商務禮儀、到心理學、再到地產專業知識、營銷策略......一周課程結束,許惠甚至都覺得自己算半個消費者行為專家了。
或許是覺得夠用了,許惠他們這一批很快就被投入了實踐,內容也不是她以為的直接打電話騷擾,而是地推。
新項目開盤,整座城市展開了鋪天蓋地的地推,許惠幾乎跑遍了每一個地鐵口和商圈,發了無數份印有自己聯繫方式的宣傳單,它們中有的被人握在手中逐漸走遠,也有的直接被丟進了垃圾箱,更有乾脆拒絕的。
一天天下來,許惠累得夠嗆,地推結束,她開始了主動給客戶打電話,都是公司不知道怎麼弄來的客戶群體,有時候會被直接掛斷,有的也會傾聽幾句。
如此約莫幾天後,她偶爾也能接到客戶的電話,不管早晚,只要客戶有時間,她就得帶著客戶去看房子,介紹、推銷,一整套話術她已經能熟練背誦。
第一次開單是在入職一個月後,僅僅一間房子的銷售,她整整拿了一萬多的提成,可謂收穫豐厚,也是這時候她才明白為什麼這麼多人往銷售的行業鑽。
當然,現實很快教她做人,接下來兩個月的成績都不甚理想,每個月幾乎只拿了少少的提成,就靠底薪撐著,到手不夠兩千,人倒是累得夠嗆。
但許惠沒有放棄,想到女兒、想到自己的以後,她明白這是如今最簡單的出路,其他的路她沒有那麼多時間去重新耕耘。
半年後,許惠已經能對地產行業說得頭頭是道,同一個部門裡,有人志得意滿升職、有人受不了黯然離場,人來了走、走了又來,熟悉的其實就那麼幾個。
許惠已經算其中很能堅持的,這也與她業績還可以的緣故,或許得益於不錯的親和力和用心程度,她與客戶們間的相處還算愉快,總能給人們尋找到合適的房屋,而不是簡單的為了賣房而賣房,隨著時間累計了不錯的口碑,收入也趨於穩定。<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許惠被逗笑了,摟著女兒回憶起了仿佛已經很久遠的記憶。
--------------------
竹里:突然想起還申請了榜單,不過沒關係,應該輪不到我,這麼一想有點小傷心呢。
第537章 第四十一個故事
兩人結婚後, 羅傑的努力漸漸有了成效,工資升上來,足以養活一家三口, 而她的責任自然而然固定在全職主婦上, 照顧好丈夫和孩子, 成為她最大的責任。
可每日裡重複的瑣事,消磨了她所有的想法,偶爾, 她也會想起那短暫的只持續了一年的工作,那是她從學校走向社會的開始。
身處其中時只有滿滿的疲憊感,可是當跨過那個階段, 又覺是美好的回憶,每日裡裝扮好自己去上班, 地鐵的玻璃上能清晰印出精緻的五官輪廓, 每日的下午茶時間談天說地,完成一個項目後滿滿的成就感。
一份職業,帶給人的本就不只有金錢和勞累,還有很多很多,是家庭主婦永遠也體驗不了的。
因為一整天都在家裡, 她基本不再化妝,也很少買衣服, 不會將自己收拾地漂漂亮亮,也失去了與外界溝通的橋樑,只為這一畝三分地打轉。
然而現在, 她離婚了。
這份婚姻賦予她的並不美好的職業, 或許終於可以終止。
不可避免地, 許惠有些興奮, 卻又有些害怕,社會從來不會等待一個人慢慢成長,居家幾年的她恐怕早已與如今的社會脫節,這樣的她,如果去找工作,會有單位願意要她嗎?
還有,孩子該怎麼辦,幼兒園上班時間短,早上太晚、晚上太早,沒有哪一份工作能支持這樣的作息。
許惠想到了自己的父母,卻很快打消了主意,因為當年結婚時自己不願意回老家、而是選擇留在大城市,兩邊幾乎就鬧翻了,這幾年交往本就少,兼之大哥家的孩子也還小,父母不可能過來。
如此,只能去找合適的託兒所,把上下學時間延長。
說干就干,許惠渾身充滿了幹勁,一個下午就跑遍了周邊大大小小的託兒所,又仔細考察的資質,終於找到一家靠譜的,早8晚6,如果加錢還可以延長時間。
唯一需要擔心的是,孩子適不適合這麼長時間的在校生活。
許惠仔細盤點了下自己的資產,說是資產,其實就是離婚分到的財產,她結婚這幾年是沒有賺過錢的,名下剛過戶的房子貸款已經還清,另外就是一些現金。
保險起見,她將一半的現金存了定期,算是母女倆的一個保障,剩下一半則作為暫時的生活費。
暫時沒有太大的經濟壓力,許惠跟女兒商量過後,就給女兒辦了轉校。
小孩外表、成年人內心的冉佳怡自然能無縫對接,在新幼兒園裡玩得風生水起。
另一邊,許惠的求職之路可就不太順利了,大齡單親媽媽的身份本就不在HR的選擇範圍內,一開始許惠還想著找專業內的工作,無果,降低要求選擇了簡單的文職,依舊無果。
面試過幾輪,一清楚她是單親媽媽就直接被拒絕,仿佛這個身份是多大的麻煩。
儘管清楚這個身份平時可能會有點麻煩,人家HR也是要計算成本的,可難言的沮喪還是席捲了許惠的內心,一次次的拒絕仿佛在嘲笑她當初的幻想,甚至還心急地給女兒轉了學校。
“沁沁,你說媽媽是不是很失敗。”
空蕩蕩的餐廳里,只有母女倆的身影,明知女兒什麼也不懂,可許惠還是忍不住詢問,除了女兒她也沒有其他溝通的對象了。
“怎麼會呢,媽媽很厲害的。”
“是嗎,媽媽哪裡厲害了?婚姻、婚姻失敗,工作、工作找不到,我都擔心以後養不活你。唉,或許我就不應該離婚。“許惠想到這麼多天的徒勞無功,重重嘆了口氣。
“媽媽,你會做好吃的飯、會洗乾淨那麼多衣服、還會收拾家裡,總之,就是很、很、很能幹。”
小孩子年幼無知,還不知道這些活是個大人都能幹好,可許惠還是受到了鼓勵,“那媽媽就繼續試一試。”
夜晚,收拾好一切,孩子興致勃勃地看動畫片,許惠在一旁邊瀏覽招聘網站,邊寫寫畫畫。
她當初學的是建築設計,錯過了畢業後最好的學習階段,很多東西一知半解,如今再想拾起卻沒那麼容易,許惠乾脆去掉了這一行。
再則,簡單的文員工作,公司其實都更願意招些剛畢業的年輕小姑娘,嫌棄她們這些年紀大的反應慢、要的錢還高,她看得上的看不上自己,劃掉。
刷刷刷,許惠一划就是很多,最後,完好留在頁面上的只剩下了一個銷售,想想天天給人打電話推銷東西的場景,她有些不太能接受,再瞅一眼被自己去掉的,又覺自己也沒有其他選擇了。
如果說世界上有什麼崗位常年缺人,除去真正的高端技術人才外,可能就是銷售了,最最重要的是,他們基本上不挑人,當然,那是因為底薪加提成的方式足夠淘汰掉不合適的人。
許惠咬咬牙,往幾家看好的地產公司投遞了簡歷。
這一次的反響出乎意料的好,第二天,許惠就接連接到了五六家公司的電話,都是邀請她去參加面試的,這可比之間投簡歷如石沉大海的情況好了不少。
當天緊急補了一些地產營銷知識,又背了一些面試常見問題,許惠鬥志滿滿地去參加面試,然後勝利而歸。
結果相當不錯,有四家當場表示她可以直接入職,還有兩家慣例說回去等消息。
最後,許惠拿到了五份offer,高興是高興,可卻又沒有太大的高興,總覺得這一個個都是坑,自己還主動往裡面跳;又擔心自己像是即將招搖過市的大白菜,一著不慎就會露餡。
可,也沒辦法了,不是嗎?許惠想,總不能真的一直靠那個男人養,他總會結婚、總會有別的孩子,甚至可能單純的因為不耐煩而不想給錢,她不想跟過去一樣,縮在自己小小的龜殼裡,逃避一切、搖尾乞憐。
從五份offer選出一份最合適的,許惠慎重給自己買了職業套裝,新的周一,將女兒送到幼兒園,她則乘著地鐵去了新公司。
————-
新公司是一家業內知名的地產公司,而她去的僅是其中一家分公司。
簽了合同以及一堆亂七八糟的東西,被帶到銷售部門參加培訓的時候,許惠才明白自己的工資構成,3000的底薪加上提成,五險一金都給交,提成的計算方式則是按照他們的成交量,總而言之,勉強過得去。
緊接著就是密集的培訓課程,這些徹底打破了許惠一直對銷售業務的偏見,原本她只覺得不過都是誰都能上手的工作,也談不上什麼專業知識,但培訓老師的教導很快打破了她的固有認知。
從簡單的人際交往、商務禮儀、到心理學、再到地產專業知識、營銷策略......一周課程結束,許惠甚至都覺得自己算半個消費者行為專家了。
或許是覺得夠用了,許惠他們這一批很快就被投入了實踐,內容也不是她以為的直接打電話騷擾,而是地推。
新項目開盤,整座城市展開了鋪天蓋地的地推,許惠幾乎跑遍了每一個地鐵口和商圈,發了無數份印有自己聯繫方式的宣傳單,它們中有的被人握在手中逐漸走遠,也有的直接被丟進了垃圾箱,更有乾脆拒絕的。
一天天下來,許惠累得夠嗆,地推結束,她開始了主動給客戶打電話,都是公司不知道怎麼弄來的客戶群體,有時候會被直接掛斷,有的也會傾聽幾句。
如此約莫幾天後,她偶爾也能接到客戶的電話,不管早晚,只要客戶有時間,她就得帶著客戶去看房子,介紹、推銷,一整套話術她已經能熟練背誦。
第一次開單是在入職一個月後,僅僅一間房子的銷售,她整整拿了一萬多的提成,可謂收穫豐厚,也是這時候她才明白為什麼這麼多人往銷售的行業鑽。
當然,現實很快教她做人,接下來兩個月的成績都不甚理想,每個月幾乎只拿了少少的提成,就靠底薪撐著,到手不夠兩千,人倒是累得夠嗆。
但許惠沒有放棄,想到女兒、想到自己的以後,她明白這是如今最簡單的出路,其他的路她沒有那麼多時間去重新耕耘。
半年後,許惠已經能對地產行業說得頭頭是道,同一個部門裡,有人志得意滿升職、有人受不了黯然離場,人來了走、走了又來,熟悉的其實就那麼幾個。
許惠已經算其中很能堅持的,這也與她業績還可以的緣故,或許得益於不錯的親和力和用心程度,她與客戶們間的相處還算愉快,總能給人們尋找到合適的房屋,而不是簡單的為了賣房而賣房,隨著時間累計了不錯的口碑,收入也趨於穩定。<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