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頁
可卜卦說來說去,也是以自身以及想要知道事物的契機來算,預知可便是在不少傳聞中類似仙人才能做到的事。
這種能力實在是太過於可怕,有人想要提前扼殺,以免此等能力對自己不利,自然也有人想要據為己有,為自己所用。
一場隱藏真相的殺戮就此開始。
那這眼球的主人是否早就預料到自己的死亡
正魔大戰了無數次,鬼修一般也沒少橫插一腳,加入混戰之中,就連妖族也都湊過無數次熱鬧,可大家打來打去,可曾再打出一個遺棄之地。
大家都說會出現遺棄之地這麼個地方是因為後來的靈氣復甦,而靈氣之所以會來得如此之快,便是因為他們吸取了遺棄之地的靈氣與養分,以這偌大地域的犧牲換取整個修真界的飛升熱潮,這理由有些牽強,但也的確算解釋了遺棄之地與靈氣復甦的可能。
蕭瑜對於這段過往沒啥太大興趣,也多是道聽途說,此時瞧見這顆可預知未來的眼珠,蕭瑜又有點懷疑這一切都是曾經的那位預言者布下。
可預知未來的眼睛,那這位許是從小到大看了不少的東西,也早就預知到了自己是因什麼而死亡。
曾有人說過能夠預知到的未來便是天道所選好的走向,不論世人怎麼改變也無法改變天意。
蕭瑜自問自己要是早早預知到了此等東西,他一定會提早謀劃,將所有的東西算好,看似順應天道的意願,實則早就按照他所想要的走向進行。
想來那位預知者也是一樣的想法,可惜不太幸運的是他好像失敗了,他的一切謀劃都化作了一棵枯樹的養料。
說不定正是天道讓其看見了另一種走向,從而讓他完成天道所想要他走的路。
未來纏纏繞繞,不過是借用無數手法讓其完成所謂的既定走向,像那時的正魔之爭,又像如今的白芷。
說來說去,無非便是用無數的事將其推向一個本來該有的走向。
自打蕭瑜發現這顆珠子時,他就能感受到那顆珠子對他的吸引,他只要擁有這顆珠子也許便能參破時間的奧秘,他或許可以藉助這麼顆珠子收穫遠比以往還要更加強大的幻術力量。
曾經無數人爭奪的至寶就在他的眼前。
蕭瑜或許是該心動的,他看著那顆珠子,對著珠子左右打量著。
瑩潤微光中,他的眼前浮現了一道場景,他一手持劍,那是他慣愛的劍,上面鑲嵌著漂亮的紅寶石,此時紅寶石染上血跡,只因他將這長劍深深插入了另一人的胸口之上。
白衣沾染上血跡,仙尊的神情算不得憤恨,他只是淡淡地,淡得好似在看一個再普通不過的人。
這便是未來的走向,或者該說這便是白芷口中他們會走向的可能。
眼珠上白光又是一閃,關於另一種未來呈現在他的眼前,他似乎高坐於上首,下面是無數仙氣飄飄,一身華衫的美貌女子,瓊漿玉液擺在他的眼前,隨便一個都能成為一方絕色的美人為他獻舞,再看修為,以蕭瑜目前的眼力來說竟也只能感受高深莫測幾個字。
這似乎是他飛升之後的未來。
眼珠上白光又是一轉,左右都是他未來的無限可能。
蕭瑜心念微動,調動周遭氣機,古樹以為蕭瑜還想藉助眼珠看破什麼,壓根就不願意給蕭瑜機會,他催動著樹枝藤蔓掙脫閆遙的控制,上面來不了,它還可以來下面,地動山搖中,蕭瑜手中不緊不慢地施展著魔氣。
遠在地面的白衣女子身體內插。入了更多的樹枝,她無所謂地掰動著身上的樹枝,並不在意此地的地動山搖,蕭瑜與閆遙發現了這枯樹最大的秘密,枯樹哪能不慌。
直到她感受到某股氣息的變化,眼中方才多了點別的神色,那人竟是想要去煉化那顆眼珠!
一顆不受控制無端出現無數場景的眼珠,固然會讓蕭瑜看見許多東西,但這些都不是他真正想要知道的,他想要知道遺棄之地禁飛禁神識探出等一系列的真正原因,他想要斬掉這麼棵煩人的枯樹,他還想要將未來握在自己手中,而不是動不動就來個人說他的未來應是如何如何。
那眼珠本就是天生靈物,經過無數血腥澆灌,更是通了靈性,感受到蕭瑜想要煉化它,它甚至以著未來景象想與蕭瑜溝通,保下自己的這點神識。
曾有無數人說萬物皆有靈,不必趕盡殺絕,可能這靈物還會回饋福報給放過他的人。
但在蕭瑜看來這種被人使用的工具就不該有自己的想法,最緊密相連的道具武器若是有了自己的想法,那對於使用者無意是個噩夢。
這事也曾有記載,一位劍修的劍生出靈智,劍修極為高興,可誰知最後他的靈劍竟是愛上了一名為他溫養靈劍的爐鼎,後幫著爐鼎要了自己主人的性命。
成百上千年的感情尚且如此,蕭瑜可不覺得這與他剛剛認識的眼珠,不會因為他想要煉製,抹殺他的靈智而對他懷恨在心。
他引動的火焰更多,火焰與魔氣交纏,將眼珠完全地困於其中,蕭瑜在這期間不斷地加入一些東西,與那眼珠一同煉化,實不相瞞他並不想自己的靈寶中有個像眼珠一樣的東西,他不斷地丟入東西,便是想要將這眼珠稍微改造一下。
枯樹容不得自己珍藏的寶貝在火中不斷翻滾,它藤蔓亂甩,不斷向著蕭瑜攻去,想要阻止對方這樣的行為。
可他的藤蔓每次一靠近蕭瑜便會被凍住,枯樹不信邪地繼續靠近,這擅長冰凍之力的人修竟是不再單純使用冰凍之力。
是劍氣!
枯樹早前並未感受過多少劍氣,也就在眼珠那看得多,後面闖入它地盤的修士里不乏劍修,但只要在遺棄之地呆久一點,它的幻境攻擊,再加上空間寶物的丟失,修士損耗靈氣的速度會大幅度增加,等到與它對上時,大多數修士使出的劍氣已經軟綿綿。
枯樹前面也不是沒有感受到蕭瑜與閆遙的些許劍氣,但此前從未有這般過,或許那不該叫劍氣,而該叫劍意。
蕭瑜之所以想要煉製眼珠,本質上便是他想要看自己想看的東西,這種珠子除去能看未來外,稍加改造自然也是能夠看見過去。
他要煉製這眼珠的心實在是太過於強烈,讓這麼一顆眼珠子也慌了起來。
它忙不迭地問蕭瑜想要看什麼。
蕭瑜隨口吐出一個答案。
馬上他的面前就浮現了那段過去。
那關於這眼珠主人以及這枯樹的過去。
蕭瑜看著看著竟是突兀的笑了起來,原竟是如此。
聰明之人往往也會被聰明耽誤。
誰能想到這擁有預言眼珠的人竟是個劍修,而這枯樹便是他尋來想要守護溫養自己死後靈魂的東西。
第77章
預言者這樣的行為算不得錯,樹本就是極為溫養靈魂的存在,更不要說這位修士也是木系。
他死後樹木為求生搶奪他靈魂為養料的可能性他也想到了,所以他找的樹並非什麼萬年檀木桃樹等生來具靈的樹,而是在他看來最為安全的樹。
柳樹,留。
謹慎起見,他甚至將柳樹燒成了枯樹,枯樹生機散盡,雖說不會搶奪他靈魂為養料,但也極有可能無法起到溫養作用。
所以他還耗盡心血在此地布下一個大陣,以血煞之氣滋養柳樹之靈,讓其保留幾分生機與靈氣。
劍修的擔心與種種特意儲備的手段都沒有問題,問題出就出在他太謹慎了,卻又忘了戰場本就是變化多端。
看似極為謹慎的提前布好精密大陣反倒是成了他最大的錯誤。
魔修與正道同戰,劍修所預想的血煞之氣的確滋養了乾枯的柳樹,但同樣的打鬥之間的靈氣打亂了原本精妙的陣法。
陣法這東西本就是玄之又玄,些許的差別都可能形成天上地上的差別,
正是那打亂的陣法,令此地血煞之氣過於充足,陣法本就有以血煞之氣為柳樹續命的想法,出了亂子的陣法令血煞之氣濃度高到幾乎令人窒息的地步,枯樹一開始險些被血煞之氣撐到爆炸,不得已只能吸引周遭的所有生機來滋養己身。
預言者想以柳樹溫養自己的神魂,卻到底被只有些許求生念頭的柳樹吸收消化了所有的神魂。
這位預言者少說也是渡劫期修為,就算當年一戰再如何激烈,他殘留下來的神魂那也是極為強大,在被這柳樹吞噬吸收後,直接孕育了一個新的神智。
它將這顆可預言成為它把柄的眼珠仔細藏住,又結合劍修的上千年記憶,成就了那高深莫測的幻境。
難怪此後進來的人幾乎都有來無回,實在是就算沒被這枯樹的幻境欺騙,自身的靈氣也未必能撐到與枯樹一戰,還不落下方,他們這些修士近乎全化作了枯樹的養料。
那為數不多幾個能從中出來的人也對此諱莫如深。
為何不告訴後人遺棄之地中到底有什麼。
自然是未知遠比這些大能將事情攤開了,擺在明面上好。
這種能力實在是太過於可怕,有人想要提前扼殺,以免此等能力對自己不利,自然也有人想要據為己有,為自己所用。
一場隱藏真相的殺戮就此開始。
那這眼球的主人是否早就預料到自己的死亡
正魔大戰了無數次,鬼修一般也沒少橫插一腳,加入混戰之中,就連妖族也都湊過無數次熱鬧,可大家打來打去,可曾再打出一個遺棄之地。
大家都說會出現遺棄之地這麼個地方是因為後來的靈氣復甦,而靈氣之所以會來得如此之快,便是因為他們吸取了遺棄之地的靈氣與養分,以這偌大地域的犧牲換取整個修真界的飛升熱潮,這理由有些牽強,但也的確算解釋了遺棄之地與靈氣復甦的可能。
蕭瑜對於這段過往沒啥太大興趣,也多是道聽途說,此時瞧見這顆可預知未來的眼珠,蕭瑜又有點懷疑這一切都是曾經的那位預言者布下。
可預知未來的眼睛,那這位許是從小到大看了不少的東西,也早就預知到了自己是因什麼而死亡。
曾有人說過能夠預知到的未來便是天道所選好的走向,不論世人怎麼改變也無法改變天意。
蕭瑜自問自己要是早早預知到了此等東西,他一定會提早謀劃,將所有的東西算好,看似順應天道的意願,實則早就按照他所想要的走向進行。
想來那位預知者也是一樣的想法,可惜不太幸運的是他好像失敗了,他的一切謀劃都化作了一棵枯樹的養料。
說不定正是天道讓其看見了另一種走向,從而讓他完成天道所想要他走的路。
未來纏纏繞繞,不過是借用無數手法讓其完成所謂的既定走向,像那時的正魔之爭,又像如今的白芷。
說來說去,無非便是用無數的事將其推向一個本來該有的走向。
自打蕭瑜發現這顆珠子時,他就能感受到那顆珠子對他的吸引,他只要擁有這顆珠子也許便能參破時間的奧秘,他或許可以藉助這麼顆珠子收穫遠比以往還要更加強大的幻術力量。
曾經無數人爭奪的至寶就在他的眼前。
蕭瑜或許是該心動的,他看著那顆珠子,對著珠子左右打量著。
瑩潤微光中,他的眼前浮現了一道場景,他一手持劍,那是他慣愛的劍,上面鑲嵌著漂亮的紅寶石,此時紅寶石染上血跡,只因他將這長劍深深插入了另一人的胸口之上。
白衣沾染上血跡,仙尊的神情算不得憤恨,他只是淡淡地,淡得好似在看一個再普通不過的人。
這便是未來的走向,或者該說這便是白芷口中他們會走向的可能。
眼珠上白光又是一閃,關於另一種未來呈現在他的眼前,他似乎高坐於上首,下面是無數仙氣飄飄,一身華衫的美貌女子,瓊漿玉液擺在他的眼前,隨便一個都能成為一方絕色的美人為他獻舞,再看修為,以蕭瑜目前的眼力來說竟也只能感受高深莫測幾個字。
這似乎是他飛升之後的未來。
眼珠上白光又是一轉,左右都是他未來的無限可能。
蕭瑜心念微動,調動周遭氣機,古樹以為蕭瑜還想藉助眼珠看破什麼,壓根就不願意給蕭瑜機會,他催動著樹枝藤蔓掙脫閆遙的控制,上面來不了,它還可以來下面,地動山搖中,蕭瑜手中不緊不慢地施展著魔氣。
遠在地面的白衣女子身體內插。入了更多的樹枝,她無所謂地掰動著身上的樹枝,並不在意此地的地動山搖,蕭瑜與閆遙發現了這枯樹最大的秘密,枯樹哪能不慌。
直到她感受到某股氣息的變化,眼中方才多了點別的神色,那人竟是想要去煉化那顆眼珠!
一顆不受控制無端出現無數場景的眼珠,固然會讓蕭瑜看見許多東西,但這些都不是他真正想要知道的,他想要知道遺棄之地禁飛禁神識探出等一系列的真正原因,他想要斬掉這麼棵煩人的枯樹,他還想要將未來握在自己手中,而不是動不動就來個人說他的未來應是如何如何。
那眼珠本就是天生靈物,經過無數血腥澆灌,更是通了靈性,感受到蕭瑜想要煉化它,它甚至以著未來景象想與蕭瑜溝通,保下自己的這點神識。
曾有無數人說萬物皆有靈,不必趕盡殺絕,可能這靈物還會回饋福報給放過他的人。
但在蕭瑜看來這種被人使用的工具就不該有自己的想法,最緊密相連的道具武器若是有了自己的想法,那對於使用者無意是個噩夢。
這事也曾有記載,一位劍修的劍生出靈智,劍修極為高興,可誰知最後他的靈劍竟是愛上了一名為他溫養靈劍的爐鼎,後幫著爐鼎要了自己主人的性命。
成百上千年的感情尚且如此,蕭瑜可不覺得這與他剛剛認識的眼珠,不會因為他想要煉製,抹殺他的靈智而對他懷恨在心。
他引動的火焰更多,火焰與魔氣交纏,將眼珠完全地困於其中,蕭瑜在這期間不斷地加入一些東西,與那眼珠一同煉化,實不相瞞他並不想自己的靈寶中有個像眼珠一樣的東西,他不斷地丟入東西,便是想要將這眼珠稍微改造一下。
枯樹容不得自己珍藏的寶貝在火中不斷翻滾,它藤蔓亂甩,不斷向著蕭瑜攻去,想要阻止對方這樣的行為。
可他的藤蔓每次一靠近蕭瑜便會被凍住,枯樹不信邪地繼續靠近,這擅長冰凍之力的人修竟是不再單純使用冰凍之力。
是劍氣!
枯樹早前並未感受過多少劍氣,也就在眼珠那看得多,後面闖入它地盤的修士里不乏劍修,但只要在遺棄之地呆久一點,它的幻境攻擊,再加上空間寶物的丟失,修士損耗靈氣的速度會大幅度增加,等到與它對上時,大多數修士使出的劍氣已經軟綿綿。
枯樹前面也不是沒有感受到蕭瑜與閆遙的些許劍氣,但此前從未有這般過,或許那不該叫劍氣,而該叫劍意。
蕭瑜之所以想要煉製眼珠,本質上便是他想要看自己想看的東西,這種珠子除去能看未來外,稍加改造自然也是能夠看見過去。
他要煉製這眼珠的心實在是太過於強烈,讓這麼一顆眼珠子也慌了起來。
它忙不迭地問蕭瑜想要看什麼。
蕭瑜隨口吐出一個答案。
馬上他的面前就浮現了那段過去。
那關於這眼珠主人以及這枯樹的過去。
蕭瑜看著看著竟是突兀的笑了起來,原竟是如此。
聰明之人往往也會被聰明耽誤。
誰能想到這擁有預言眼珠的人竟是個劍修,而這枯樹便是他尋來想要守護溫養自己死後靈魂的東西。
第77章
預言者這樣的行為算不得錯,樹本就是極為溫養靈魂的存在,更不要說這位修士也是木系。
他死後樹木為求生搶奪他靈魂為養料的可能性他也想到了,所以他找的樹並非什麼萬年檀木桃樹等生來具靈的樹,而是在他看來最為安全的樹。
柳樹,留。
謹慎起見,他甚至將柳樹燒成了枯樹,枯樹生機散盡,雖說不會搶奪他靈魂為養料,但也極有可能無法起到溫養作用。
所以他還耗盡心血在此地布下一個大陣,以血煞之氣滋養柳樹之靈,讓其保留幾分生機與靈氣。
劍修的擔心與種種特意儲備的手段都沒有問題,問題出就出在他太謹慎了,卻又忘了戰場本就是變化多端。
看似極為謹慎的提前布好精密大陣反倒是成了他最大的錯誤。
魔修與正道同戰,劍修所預想的血煞之氣的確滋養了乾枯的柳樹,但同樣的打鬥之間的靈氣打亂了原本精妙的陣法。
陣法這東西本就是玄之又玄,些許的差別都可能形成天上地上的差別,
正是那打亂的陣法,令此地血煞之氣過於充足,陣法本就有以血煞之氣為柳樹續命的想法,出了亂子的陣法令血煞之氣濃度高到幾乎令人窒息的地步,枯樹一開始險些被血煞之氣撐到爆炸,不得已只能吸引周遭的所有生機來滋養己身。
預言者想以柳樹溫養自己的神魂,卻到底被只有些許求生念頭的柳樹吸收消化了所有的神魂。
這位預言者少說也是渡劫期修為,就算當年一戰再如何激烈,他殘留下來的神魂那也是極為強大,在被這柳樹吞噬吸收後,直接孕育了一個新的神智。
它將這顆可預言成為它把柄的眼珠仔細藏住,又結合劍修的上千年記憶,成就了那高深莫測的幻境。
難怪此後進來的人幾乎都有來無回,實在是就算沒被這枯樹的幻境欺騙,自身的靈氣也未必能撐到與枯樹一戰,還不落下方,他們這些修士近乎全化作了枯樹的養料。
那為數不多幾個能從中出來的人也對此諱莫如深。
為何不告訴後人遺棄之地中到底有什麼。
自然是未知遠比這些大能將事情攤開了,擺在明面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