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頁
所以她不能坐在高位,只要她留在京城一日,徐家就一日站在她身後,避不開京城的風雲詭譎,也避不開難測又多疑的君心。
只有她放棄這個皇后之位,讓徐家繼續先祖的遺願,偏安江南一隅,遠離京城紛爭,才是破局最好的法子。
話說到這個份上,沈祁若不想他們之間的情誼最後變得面目全非,也該答應她了,誰知他無言半晌,又像承諾般同她道:「我全然相信你,不會動徐家。」
「殿下真的全心全意信任我嗎?」徐清反問時臉上沒有憤怒,也沒有失望,全是無奈,「那為何你要讓宋太傅與我分權,著他去拉攏世家?又為何讓沈瑜出面,將朝事包攬,最後處理完了再給我看上一眼呢?」
「因為你確定了沈瑜沒有與你相爭之心,你將宋陽帶走,宋太傅在京中也不敢輕舉妄動。只有我,你怕我若獨攬了大權,會在你離京這段時日,在朝中布上我的人,將世家和布衣小官都拉攏過來,既得世家之心又得民心,對嗎?」
「我沒有!」沈祁矢口否認,面色有些著急,「我從未如此想過,早在舒州時,我就不再疑心你了,我將權交給你,是真的信你能處理好京中的事,至於宋太傅和四……」
「好,」徐清打斷他,好像是信了他的話,又好像沒信,她面色平靜地又拋出一問:「就算是這樣,就算是你如今是全然信任我的,那往後呢?」
她倏然扯唇笑了笑,「如今這朝堂上,柳聞依和葉然與我私交甚密,一半要官是我擢拔上來的,吏部尚書蘭奕郴是我舅父,蘭垣鄰是我表兄,還有邊境的齊家,只要棲枝一日在我徐家,齊家便一日與我站在一處,如今林家也翻了案,前不久你才說小滿立了功,會予她封賞……」
「就是這般,你往後真的能全然信我嗎?你敢真的信我嗎?」
沈祁在她列出的一長串關係網中止不住地沉默,聽著她後兩句宛若質問的話又忍不住反問:「那你呢?你會與我為敵嗎?」
「我不知道。」徐清搖了搖頭,神情與語氣一樣真摯又認真,「我也不能確定,未來的事誰又能確定呢?」
隨即她又抬眼沖沈祁笑了下,開玩笑般道:「若是你哪日你突然起了疑心,或是要動徐家,我總要反擊的吧?」
到時就定然是對立的局面了。
徐清不想到那步,沈祁也不想。
梁文帝在十年前以忠將的鮮血布了一個局,在十年後他期望他眼中最像他的這個兒子能接過重任,徹底剷除世家,重新培育一批乾淨的忠臣繼續效忠沈氏,為大梁續命。
可惜如此恢宏的棋局,每一步都分毫不差地按照他的預想走下去,可他偏偏算遺漏了最後一步。
沈祁和徐清都沒想過要重蹈他與柳青瓷的結局。
這場世家之局下,徐氏如願全身而退,林家葉家和柳家有卷土重振之望,宋家雖受創卻仍安在。
這場大殿之前的博弈,最終沒有贏家。
徐清將手中的雲子盡數放回棋盅中,扯了扯垂落在一旁的裙擺,無奈又好笑地攤手,「這複雜繁重的衣裙我真是穿不了,揮扇弄武慣了,我還是喜歡輕便些的衣裙。」
相比於野心和權勢,她還是更喜歡自由自在。
京城這片天不適合她。
沈祁最終還是應了徐清,傳令到禮部取消了封后大典。
徐清是在沈祁登基大典的時候離開京城的,晨起時,她含笑替沈祁戴上冕旒,看著沈祁一步三回頭,似是不舍般地離開後,她才接上鍾芸熙和趙似嫻,一路暢通無阻地走出城門門,與早已候在城門外的徐妗會和。
新帝登基,大赦天下,舉國同樂,京城更是熱鬧非凡。
馬車穿過喧鬧的集市,駛出城門,車輪滾滾捲起沙塵。
徐清撩起車簾探頭回首,看巍峨城牆越來越遠。
她腦中忽的想起她在離京前最後一次去京郊林宅,與林蓉雙對峙般爭吵完,出來後看見林嶸舟坐在滿是青苔的衰敗庭院中,他看著她,像是在解釋,又像是在感嘆,滿目瘡痍道了一句:「一紙功名,半生風雪。」
為了這一紙功名,半生都浸潤在風雪之中。
這說的不僅僅是林家,更是所有世家。
如今她再回看這十幾年,仍覺恍惚。
幼時長於江南,也曾隨外祖父走過河山萬里。及笄後因一紙賜婚百里入京,也曾野心勃勃,心懷丘壑。
只是時過經年,諸事皆定,一顆心也仿若冷卻了下來。
江山百年,數代帝王。功臣世家起落湮滅,王朝由盛轉衰,天下再易主,這些像難逃的宿命,難改的定律。
天下為局,他們身在其中,被歷史的浪潮挾裹,不得不籌謀相爭,你死我活。在百年後,史書一筆,寥寥數語,寫盡一生。
高樓誰與上?
世事輪轉終成空,浮生如夢一場。
小貼士:找看好看得小說,就來呀~<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只有她放棄這個皇后之位,讓徐家繼續先祖的遺願,偏安江南一隅,遠離京城紛爭,才是破局最好的法子。
話說到這個份上,沈祁若不想他們之間的情誼最後變得面目全非,也該答應她了,誰知他無言半晌,又像承諾般同她道:「我全然相信你,不會動徐家。」
「殿下真的全心全意信任我嗎?」徐清反問時臉上沒有憤怒,也沒有失望,全是無奈,「那為何你要讓宋太傅與我分權,著他去拉攏世家?又為何讓沈瑜出面,將朝事包攬,最後處理完了再給我看上一眼呢?」
「因為你確定了沈瑜沒有與你相爭之心,你將宋陽帶走,宋太傅在京中也不敢輕舉妄動。只有我,你怕我若獨攬了大權,會在你離京這段時日,在朝中布上我的人,將世家和布衣小官都拉攏過來,既得世家之心又得民心,對嗎?」
「我沒有!」沈祁矢口否認,面色有些著急,「我從未如此想過,早在舒州時,我就不再疑心你了,我將權交給你,是真的信你能處理好京中的事,至於宋太傅和四……」
「好,」徐清打斷他,好像是信了他的話,又好像沒信,她面色平靜地又拋出一問:「就算是這樣,就算是你如今是全然信任我的,那往後呢?」
她倏然扯唇笑了笑,「如今這朝堂上,柳聞依和葉然與我私交甚密,一半要官是我擢拔上來的,吏部尚書蘭奕郴是我舅父,蘭垣鄰是我表兄,還有邊境的齊家,只要棲枝一日在我徐家,齊家便一日與我站在一處,如今林家也翻了案,前不久你才說小滿立了功,會予她封賞……」
「就是這般,你往後真的能全然信我嗎?你敢真的信我嗎?」
沈祁在她列出的一長串關係網中止不住地沉默,聽著她後兩句宛若質問的話又忍不住反問:「那你呢?你會與我為敵嗎?」
「我不知道。」徐清搖了搖頭,神情與語氣一樣真摯又認真,「我也不能確定,未來的事誰又能確定呢?」
隨即她又抬眼沖沈祁笑了下,開玩笑般道:「若是你哪日你突然起了疑心,或是要動徐家,我總要反擊的吧?」
到時就定然是對立的局面了。
徐清不想到那步,沈祁也不想。
梁文帝在十年前以忠將的鮮血布了一個局,在十年後他期望他眼中最像他的這個兒子能接過重任,徹底剷除世家,重新培育一批乾淨的忠臣繼續效忠沈氏,為大梁續命。
可惜如此恢宏的棋局,每一步都分毫不差地按照他的預想走下去,可他偏偏算遺漏了最後一步。
沈祁和徐清都沒想過要重蹈他與柳青瓷的結局。
這場世家之局下,徐氏如願全身而退,林家葉家和柳家有卷土重振之望,宋家雖受創卻仍安在。
這場大殿之前的博弈,最終沒有贏家。
徐清將手中的雲子盡數放回棋盅中,扯了扯垂落在一旁的裙擺,無奈又好笑地攤手,「這複雜繁重的衣裙我真是穿不了,揮扇弄武慣了,我還是喜歡輕便些的衣裙。」
相比於野心和權勢,她還是更喜歡自由自在。
京城這片天不適合她。
沈祁最終還是應了徐清,傳令到禮部取消了封后大典。
徐清是在沈祁登基大典的時候離開京城的,晨起時,她含笑替沈祁戴上冕旒,看著沈祁一步三回頭,似是不舍般地離開後,她才接上鍾芸熙和趙似嫻,一路暢通無阻地走出城門門,與早已候在城門外的徐妗會和。
新帝登基,大赦天下,舉國同樂,京城更是熱鬧非凡。
馬車穿過喧鬧的集市,駛出城門,車輪滾滾捲起沙塵。
徐清撩起車簾探頭回首,看巍峨城牆越來越遠。
她腦中忽的想起她在離京前最後一次去京郊林宅,與林蓉雙對峙般爭吵完,出來後看見林嶸舟坐在滿是青苔的衰敗庭院中,他看著她,像是在解釋,又像是在感嘆,滿目瘡痍道了一句:「一紙功名,半生風雪。」
為了這一紙功名,半生都浸潤在風雪之中。
這說的不僅僅是林家,更是所有世家。
如今她再回看這十幾年,仍覺恍惚。
幼時長於江南,也曾隨外祖父走過河山萬里。及笄後因一紙賜婚百里入京,也曾野心勃勃,心懷丘壑。
只是時過經年,諸事皆定,一顆心也仿若冷卻了下來。
江山百年,數代帝王。功臣世家起落湮滅,王朝由盛轉衰,天下再易主,這些像難逃的宿命,難改的定律。
天下為局,他們身在其中,被歷史的浪潮挾裹,不得不籌謀相爭,你死我活。在百年後,史書一筆,寥寥數語,寫盡一生。
高樓誰與上?
世事輪轉終成空,浮生如夢一場。
小貼士:找看好看得小說,就來呀~<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