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頁
齊晉接過饃饃,心中浮起暖意。
崔娘子這樣好,醫術好,品性好,有讀過書,還會過日子……長的也好看,軟軟的像塊桂花糕。
齊晉想著,一時不注意腳下。
「嘭!」
齊晉抱著饃饃,在屋門口被石頭絆倒,摔了個四腳朝天。
見狀,榴兒拉著崔雅貞衣角,幸災樂禍般說道:「娘!你看齊伯伯怎麼摔成這樣了啊。」
崔雅貞不過瞥了榴兒一眼,便知曉是她搗的鬼。
「榴兒…」她嘆息,便要上前去扶齊晉。
齊晉心中十分窘迫,一溜煙離開了。
外人走了,崔雅貞終於可以好好教教孩子了。
「榴兒,那石頭是你放的吧。」她的語氣極為篤定。
「娘,我不想齊叔叔做我爹,我爹只有地里那個。」
聞言,崔雅貞心中閃過一絲心虛,不過五年過去她早已成長,面不改色道:「榴兒,娘沒有要給你尋新爹的意思,只是我們要懂得尊重他人,下回不准這樣戲弄齊叔叔了,好不好。」
榴兒懵懵懂懂地點了點頭。
又想起早些時候自己對孩子的遷怒,崔雅貞頓了頓又道:
「榴兒,娘不是不想教你去建康,只是建康並不如你想像的那般好。娘覺得現在的生活就很好,等你大一些,娘帶你去別的地方好不好?」
榴兒很懂事,點了點頭,解釋道:「既然娘不想讓我去,那我便不去。」
瞧著女兒水盈盈的眼眸,崔雅貞心中一塞。
自己這般…是不是太自私了。
頓了頓,崔雅貞又道:「明日,娘帶你去給齊叔叔道個歉,好嗎?」
榴兒沉默地動了動眼珠,說道:「我聽娘的。但是我討厭他糾纏娘,娘就像一個錦囊,他就像粗糙的石頭,石頭與錦囊不配,石頭也不能放到錦囊里,錦囊里應該放的是銀子或是首飾。」
低下頭,瞧著自家扁著嘴的女兒,崔雅貞無奈道:「世上哪有那麼多配與不配。更何況娘也不是錦囊,齊叔叔也不是石頭。」
榴兒不說話,還是覺得錦囊里應該裝好的東西。
倏然,她話鋒一轉,問道:「娘你什麼時候帶我去看看爹,我聽張嬸說我爹的墳頭草長得都快比我高了。」
小孩子話頭轉的快也正常,崔雅貞數了數日子,說道:「明日若是無事娘便帶你去,前提是你隨我去給齊叔叔道歉。」
當年她生下榴兒便自稱是在回家探親的路上,遇見走蛟沒了夫君,至此也不敢回婆家便在清河鎮安了家。
至於她那早死的夫君,她便道,他是個良善的讀書人。
日子久了,她都快忘了,那人的忌日。
誰知榴兒竟記得這般清楚。
「好!」榴兒聲音甜甜。
崔雅貞這些年醫術精進許多,不僅能獨立行醫,有時還幫著鎮上的大夫教教學徒。
這日給「亡夫」掃完墓,崔雅貞便回到醫館教著學徒認藥材。
「娘娘娘,你看!」伴著一陣稚嫩的笑聲,榴兒蹦蹦跳跳地走進醫館,手裡還拿著一隻紙鳶。
崔雅貞抬頭隨意瞟了眼榴兒手上的紙鳶,覺得有些眼熟,隨即又想到紙鳶的模樣好似都是大差不差。
她不在意,囑咐榴兒幾句,便繼續教著學徒。
崔雅貞平靜如常。
醫館門後,
一個身著錦袍的郎君輕輕嘆息,好似解脫,明知是如此結果,他卻仍抱有希冀。
如此也好。
輕聲嘆息:「她心中果然沒有我。」
第66章
門外, 趙弘側身隱在門後,聽見屋內母女二人的對話,駐足片刻後抬步進入。
聽見門口的聲響, 院中的女子抬起下頜, 視線從眼前的女兒轉至那個門口那道身影。
玉冠錦袍,一如當年。
只是已是帝王的趙弘身上多了幾分威嚴與肅殺之氣。
他氣質非凡在這質樸的小院中, 愈發惹眼。
崔雅貞面上略顯訝然, 轉而囑咐學徒照看好榴兒。
「郎君, 請跟我來。」她聲音輕柔如故年。
趙弘沒有多言, 跟著崔雅貞, 主動落了一段距離。
入屋內, 崔雅貞主動為趙弘倒水,只是這般粗糙的杯具, 已經是她這裡能拿來中最好的了。
多年未見,崔雅貞不知說些什麼好。
其實她早就料想到了,當年她能如此順利的離開, 定是有某位大人物的幫助。
她也猜測過那人便是趙弘, 沒想到竟真是他。
「阿貞,你這些年過的還好嗎?」趙弘對上她琥珀色的眸子,緩緩問道。
崔雅貞彎起嘴角, 面上漾起的淺笑便是一種答案, 她篤定道:「這些年我很好。行醫救人,還有榴兒陪著我。」
遲疑片刻,她又道:「陛下,當年的事, 還要多謝您。」
倏然,趙弘覺得一切再也回不到從前了。
起初, 他本想解釋當年的事情,現下他只覺得沒有必要。
「阿貞你從前不是喜歡讀遊記,想踏遍大江南北,寫屬於你自己的遊記嗎?」
崔雅貞遲頓幾秒,帶著掩飾似的笑意說道:「人都是會變的,許是我現在有了心安處,也不想再離開了。」
「……」沒有回應。
見他不言語,崔雅貞主動開口,「陛下,他還好嗎?」
趙弘嘴角不可察地微微抽搐,回想到衛暄現在那副模樣,他搖了搖頭,回應道:「不太好。」
「阿貞你想見他嗎?」他試探般問道。
崔雅貞眼神一頓,笑著拒絕道:「多謝陛下,不過那都是過去的事情了。」
建康近來有件大事,中書令三子竟在髮妻孕中寵妾滅妻,把那髮妻逼得見了紅。
而那髮妻出自衛家,並不是什么小門小戶。
因此事中書令在朝中屢次被彈劾。
疼愛幼女的衛將軍氣急攻心,竟直接暈了過去。
這事傳到衛暄的院中已是一日以後。不料,衛暄聽聞後,不置一詞,轉身換了席衣衫便前去周家。
鵝黃色的斗篷裹著,僅僅漏出下半張臉。
在輕微地搖晃中,衛越溪嗅見微弱的檀香與酒氣,費力地睜開眼。
她眼裡氤氳著霧氣,恍惚間認清了眼前人,是七兄。
是夢嗎?又是那個夢嗎?好幾次她都夢見自己重回年少時,回到邊塞,回到衛家,回到那年與貞娘一同潛入燈海的夜。
痛,好痛。
她倏然意識到自己的身下還在淌血。
衛越溪翕動著泛白的唇瓣想要說些什麼,只是片刻的清醒已用盡她所有力氣。
陷入黑暗的前一刻,她倏然發覺,她曾經最仰慕的堂兄,竟這樣早就生了白髮。
最後竟是七兄來接的她,她是不是錯了,是不是不該隱瞞七兄。
無聲的淚滑過眼角落入唇畔。
衛越溪剛回到衛家不久,就有一紅腫著眼睛的婦人,帶著人接走了她。
臨走之際,她給衛暄留下了一封書信。
那封信很快地被木樾送到了衛暄手上。
衛暄重重地摩挲著手中的薄紙,指節因用力而泛出青白。
紙上的"貞娘"二字被水珠氤氳開來。
他忽然覺得喉間泛起鐵鏽味,心如刀割。
他竟流淚了。
貞娘還活著。
半個時辰後,他命木樾叫來衛珍,
「收拾好包裹,我們明日便去找你娘。」他語氣如常。
衛珍以一種詫異的眼神看著他,想問又不敢多說,最後只憋出一句:「是,父親。」
他的父親又入魔了。
衛暄帶著衛珍,接連七日,不分晝夜,趕往清河鎮。
這回他已想好,他什麼也不要了,這回就扮做一個窮書生,慢慢接近她,乞求她的原諒。
現下,他只想親眼看看她。
行至鎮口,已是傍晚,衛暄尋村口老伯過問。
老伯給他指去一個方向。
他瞧見那處天邊濃煙直衝雲霄,他周圍百姓議論紛紛。
他聽見有人說:「那不是崔娘子所居之處?」
一瞬,他的瞳孔猛地收縮,將衛珍脫給街邊老伯。
策馬直衝那處,遠遠望見他妻所居之處,將要倒塌。
「貞娘!」他的呼喊愈發無力。
五年前城郊也是這樣的大火。
馬蹄砸在地上的聲音嗒嗒,周圍百姓議論紛紛。
「讓開!」
衛暄揮開攔阻的木樾與木橦,衝進火海,素色的錦袍在熱浪中獵獵翻飛。
斷裂的房梁轟倒塌。
他抬臂擋開灼燙的木屑,後背重重地撞在焦黑廊柱上。
這些年他身體愈發不好了,特別是用了五石散後,他能一口氣趕至這處,已經是用盡了全身力氣。
火中,衛暄被濃煙嗆得雙目赤紅
「貞娘!貞娘!」他接近嘶吼,一步步深入。
被熊熊烈火環繞,眼前只有無盡的紅黑,他看不到一寸衣角。<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崔娘子這樣好,醫術好,品性好,有讀過書,還會過日子……長的也好看,軟軟的像塊桂花糕。
齊晉想著,一時不注意腳下。
「嘭!」
齊晉抱著饃饃,在屋門口被石頭絆倒,摔了個四腳朝天。
見狀,榴兒拉著崔雅貞衣角,幸災樂禍般說道:「娘!你看齊伯伯怎麼摔成這樣了啊。」
崔雅貞不過瞥了榴兒一眼,便知曉是她搗的鬼。
「榴兒…」她嘆息,便要上前去扶齊晉。
齊晉心中十分窘迫,一溜煙離開了。
外人走了,崔雅貞終於可以好好教教孩子了。
「榴兒,那石頭是你放的吧。」她的語氣極為篤定。
「娘,我不想齊叔叔做我爹,我爹只有地里那個。」
聞言,崔雅貞心中閃過一絲心虛,不過五年過去她早已成長,面不改色道:「榴兒,娘沒有要給你尋新爹的意思,只是我們要懂得尊重他人,下回不准這樣戲弄齊叔叔了,好不好。」
榴兒懵懵懂懂地點了點頭。
又想起早些時候自己對孩子的遷怒,崔雅貞頓了頓又道:
「榴兒,娘不是不想教你去建康,只是建康並不如你想像的那般好。娘覺得現在的生活就很好,等你大一些,娘帶你去別的地方好不好?」
榴兒很懂事,點了點頭,解釋道:「既然娘不想讓我去,那我便不去。」
瞧著女兒水盈盈的眼眸,崔雅貞心中一塞。
自己這般…是不是太自私了。
頓了頓,崔雅貞又道:「明日,娘帶你去給齊叔叔道個歉,好嗎?」
榴兒沉默地動了動眼珠,說道:「我聽娘的。但是我討厭他糾纏娘,娘就像一個錦囊,他就像粗糙的石頭,石頭與錦囊不配,石頭也不能放到錦囊里,錦囊里應該放的是銀子或是首飾。」
低下頭,瞧著自家扁著嘴的女兒,崔雅貞無奈道:「世上哪有那麼多配與不配。更何況娘也不是錦囊,齊叔叔也不是石頭。」
榴兒不說話,還是覺得錦囊里應該裝好的東西。
倏然,她話鋒一轉,問道:「娘你什麼時候帶我去看看爹,我聽張嬸說我爹的墳頭草長得都快比我高了。」
小孩子話頭轉的快也正常,崔雅貞數了數日子,說道:「明日若是無事娘便帶你去,前提是你隨我去給齊叔叔道歉。」
當年她生下榴兒便自稱是在回家探親的路上,遇見走蛟沒了夫君,至此也不敢回婆家便在清河鎮安了家。
至於她那早死的夫君,她便道,他是個良善的讀書人。
日子久了,她都快忘了,那人的忌日。
誰知榴兒竟記得這般清楚。
「好!」榴兒聲音甜甜。
崔雅貞這些年醫術精進許多,不僅能獨立行醫,有時還幫著鎮上的大夫教教學徒。
這日給「亡夫」掃完墓,崔雅貞便回到醫館教著學徒認藥材。
「娘娘娘,你看!」伴著一陣稚嫩的笑聲,榴兒蹦蹦跳跳地走進醫館,手裡還拿著一隻紙鳶。
崔雅貞抬頭隨意瞟了眼榴兒手上的紙鳶,覺得有些眼熟,隨即又想到紙鳶的模樣好似都是大差不差。
她不在意,囑咐榴兒幾句,便繼續教著學徒。
崔雅貞平靜如常。
醫館門後,
一個身著錦袍的郎君輕輕嘆息,好似解脫,明知是如此結果,他卻仍抱有希冀。
如此也好。
輕聲嘆息:「她心中果然沒有我。」
第66章
門外, 趙弘側身隱在門後,聽見屋內母女二人的對話,駐足片刻後抬步進入。
聽見門口的聲響, 院中的女子抬起下頜, 視線從眼前的女兒轉至那個門口那道身影。
玉冠錦袍,一如當年。
只是已是帝王的趙弘身上多了幾分威嚴與肅殺之氣。
他氣質非凡在這質樸的小院中, 愈發惹眼。
崔雅貞面上略顯訝然, 轉而囑咐學徒照看好榴兒。
「郎君, 請跟我來。」她聲音輕柔如故年。
趙弘沒有多言, 跟著崔雅貞, 主動落了一段距離。
入屋內, 崔雅貞主動為趙弘倒水,只是這般粗糙的杯具, 已經是她這裡能拿來中最好的了。
多年未見,崔雅貞不知說些什麼好。
其實她早就料想到了,當年她能如此順利的離開, 定是有某位大人物的幫助。
她也猜測過那人便是趙弘, 沒想到竟真是他。
「阿貞,你這些年過的還好嗎?」趙弘對上她琥珀色的眸子,緩緩問道。
崔雅貞彎起嘴角, 面上漾起的淺笑便是一種答案, 她篤定道:「這些年我很好。行醫救人,還有榴兒陪著我。」
遲疑片刻,她又道:「陛下,當年的事, 還要多謝您。」
倏然,趙弘覺得一切再也回不到從前了。
起初, 他本想解釋當年的事情,現下他只覺得沒有必要。
「阿貞你從前不是喜歡讀遊記,想踏遍大江南北,寫屬於你自己的遊記嗎?」
崔雅貞遲頓幾秒,帶著掩飾似的笑意說道:「人都是會變的,許是我現在有了心安處,也不想再離開了。」
「……」沒有回應。
見他不言語,崔雅貞主動開口,「陛下,他還好嗎?」
趙弘嘴角不可察地微微抽搐,回想到衛暄現在那副模樣,他搖了搖頭,回應道:「不太好。」
「阿貞你想見他嗎?」他試探般問道。
崔雅貞眼神一頓,笑著拒絕道:「多謝陛下,不過那都是過去的事情了。」
建康近來有件大事,中書令三子竟在髮妻孕中寵妾滅妻,把那髮妻逼得見了紅。
而那髮妻出自衛家,並不是什么小門小戶。
因此事中書令在朝中屢次被彈劾。
疼愛幼女的衛將軍氣急攻心,竟直接暈了過去。
這事傳到衛暄的院中已是一日以後。不料,衛暄聽聞後,不置一詞,轉身換了席衣衫便前去周家。
鵝黃色的斗篷裹著,僅僅漏出下半張臉。
在輕微地搖晃中,衛越溪嗅見微弱的檀香與酒氣,費力地睜開眼。
她眼裡氤氳著霧氣,恍惚間認清了眼前人,是七兄。
是夢嗎?又是那個夢嗎?好幾次她都夢見自己重回年少時,回到邊塞,回到衛家,回到那年與貞娘一同潛入燈海的夜。
痛,好痛。
她倏然意識到自己的身下還在淌血。
衛越溪翕動著泛白的唇瓣想要說些什麼,只是片刻的清醒已用盡她所有力氣。
陷入黑暗的前一刻,她倏然發覺,她曾經最仰慕的堂兄,竟這樣早就生了白髮。
最後竟是七兄來接的她,她是不是錯了,是不是不該隱瞞七兄。
無聲的淚滑過眼角落入唇畔。
衛越溪剛回到衛家不久,就有一紅腫著眼睛的婦人,帶著人接走了她。
臨走之際,她給衛暄留下了一封書信。
那封信很快地被木樾送到了衛暄手上。
衛暄重重地摩挲著手中的薄紙,指節因用力而泛出青白。
紙上的"貞娘"二字被水珠氤氳開來。
他忽然覺得喉間泛起鐵鏽味,心如刀割。
他竟流淚了。
貞娘還活著。
半個時辰後,他命木樾叫來衛珍,
「收拾好包裹,我們明日便去找你娘。」他語氣如常。
衛珍以一種詫異的眼神看著他,想問又不敢多說,最後只憋出一句:「是,父親。」
他的父親又入魔了。
衛暄帶著衛珍,接連七日,不分晝夜,趕往清河鎮。
這回他已想好,他什麼也不要了,這回就扮做一個窮書生,慢慢接近她,乞求她的原諒。
現下,他只想親眼看看她。
行至鎮口,已是傍晚,衛暄尋村口老伯過問。
老伯給他指去一個方向。
他瞧見那處天邊濃煙直衝雲霄,他周圍百姓議論紛紛。
他聽見有人說:「那不是崔娘子所居之處?」
一瞬,他的瞳孔猛地收縮,將衛珍脫給街邊老伯。
策馬直衝那處,遠遠望見他妻所居之處,將要倒塌。
「貞娘!」他的呼喊愈發無力。
五年前城郊也是這樣的大火。
馬蹄砸在地上的聲音嗒嗒,周圍百姓議論紛紛。
「讓開!」
衛暄揮開攔阻的木樾與木橦,衝進火海,素色的錦袍在熱浪中獵獵翻飛。
斷裂的房梁轟倒塌。
他抬臂擋開灼燙的木屑,後背重重地撞在焦黑廊柱上。
這些年他身體愈發不好了,特別是用了五石散後,他能一口氣趕至這處,已經是用盡了全身力氣。
火中,衛暄被濃煙嗆得雙目赤紅
「貞娘!貞娘!」他接近嘶吼,一步步深入。
被熊熊烈火環繞,眼前只有無盡的紅黑,他看不到一寸衣角。<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