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頁
當時語文老師講古詩,我盯著車水馬龍的街道,突然就有了這句話。
我當時覺得這就是懸想。
所以回到文中,黎柯也是和我當時一樣大的普通高中生,本來只是隨手寫下的日記,我覺得這也無傷大雅,恰好也是青春期里因為上課沒理解到位的一個可愛的誤會。
那麼如果用黎柯的邏輯看來他的全部日記,到最後的結局。
其實也算是大家的一種懸想。
因為自己現實生活中並沒有得到圓滿的結局,所以就寫自己有了圓滿的結局。
也就是說,其實明明我暗戀你三年。
但是我非要寫,是你暗戀我三年。
不知道這麼說,大家能不能明白我說的話。
按下不表,我們重新回到結局。
在原有的故事基礎上。
我並沒有改動原本已經設定好的結局。
而是偏向暗示性地寫出了這個故事是 he,在卓婷的番外里,黎柯結婚了並且是高中一直喜歡的女生。
看到這裡,我想大家也就明白了。
最終黎柯和顧筱貝還是圓滿地在一起了。
因為大家對他們倆的後續呼聲很高,所以我在很多人物番外後邊還是加了一個小彩蛋,算是添上一個幸福的句號。
至於覺得他們倆並不能在一起的各位同學,就讓結局止步於那通電話,到底能不能再一次,就看各位自己心裡的評斷了。
扯完了關於書里的故事。
講一講我自己的故事吧。
我還在讀高中的時候,喜歡過一個學長。
老實說學長並沒有黎柯那麼優秀。
他個子不算高,白白瘦瘦的,但是聲音很好聽。
我們倆只能算點頭之交吧。
甚至有時候我碰到他了還會避開,躲躲閃閃又小心翼翼。
最喜歡他的時候,我就迷上了寫東西,每天寫一堆亂七八糟的。
大概喜歡一個人的時候總是感覺閃著光的,而自己是灰暗的,難免會自卑。
我一會否定自己,一會又覺得自己其實也沒那麼差。就在忙忙碌碌的那段日子裡,我也只敢在空隙的時間裡,悄悄趴在我們班的陽台上,看著他們那棟教學樓發呆。
記得高中有過一次值周經歷。
我跨越了兩棟樓,爬上他們班在的教室,裝作不經意走過去然後躲在後門悄悄看他一眼又走掉。
運動會的時候我也是臨時上場,去候場的時候也看到了他,我們打了招呼就各奔向自己要去的方向。
跑到一半的時候,我聽見有人給我說了一身加油。
聲音很像他的,而跑到終點的我已經沒有力氣再折返和回頭看看聲音的主人了。
其實到現在,我也並不能確定,那個聲音就是來自於他。
而在飯堂搜尋他的影子,在升旗隊伍里一次一次看找他,表演完節目就想和他偶遇,這些想來,大家應該都一樣,我也不必贅述。
暗戀全世界的人都是一樣的
只不過是結局走向卻不一樣。
和黎柯顧筱貝故事的結局不一樣的是。
我們並沒有什麼所謂的句號。
每一屆高三的畢業生都會在臨走前把自己書低價賣給學弟學妹們。
那個學長在臨走前的最後一個下午,太陽剛落下沒多久,天邊都是成片的晚霞,晚自習還有五六分鐘就上了。
我坐在位置上,我們班的一個同學遞給我一摞書,最上面是一張明信片,下面壓了一張地圖,然後就是一些資料。
我問是誰給的。
送書的同學說不知道,就說是一個學長讓遞給我。
然後那個學長就急匆匆走了。
我跑到陽台上,只看了一個背影。
我拿起明信片,沒有署名,也沒有什麼特別的內容。
只是一句很普通的激勵的話語。
除此之外,再無其他。
那就是我們的最後一面。
一個背影,僅此而已。
後來最後一次聽到有關他的消息就是在畢業生去留的榜上。
一個年級一千多個人,我在這雜亂無章的一個又一個名字里試圖尋找一絲絲他留下的痕跡。
他考得並不太好,我最後站在有他名字的那個榜前。愣神了好久。
這就是我們故事的全部了。
我沒有什麼遺憾的,很久以後我覺得自己當時其實只是一種青春期獨有的悸動,朦朦朧朧的喜歡。
這份喜歡其實挺大程度地讓我成長並且激勵我逐漸成為更好的自己。
這就是他存在的意義了。
並不是所有的故事都要畫上句號,我隱去的枝葉,並不那麼嚴謹發構成了一段獨屬於我的青春 be 美學。
其實還有很多想要說的話,總感覺有些詞不達意。
除了感謝一直陪伴著我的家人朋友和耐心的編輯,還有最最重要的一直以來支持著我的讀者朋友們。
沒有你們,或者也沒有黎柯和顧筱貝。
我想過到底要用什麼句子來作為這全書的最後話。
最後我想到了席慕蓉老師的《青春》。
以此詩,作為結束的話語吧!
我的所有想說的話,都包裹在這首詩裡面了。
青春,
所有的結局都已寫好。
所有的淚水也都已啟程。
卻忽然忘了是怎麼樣的一個開始。
在那個古老的不再回來的夏日。
無論我如何地去追索。
年輕的你只如雲影掠過。
而你微笑的面容極淺極淡。
逐漸隱沒在日落後的群嵐。
遂翻開那發黃的扉頁。
命運將它裝訂得極為拙劣。
含著淚我一讀再讀。
卻不得不承認。
青春是一本太倉促的書。<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我當時覺得這就是懸想。
所以回到文中,黎柯也是和我當時一樣大的普通高中生,本來只是隨手寫下的日記,我覺得這也無傷大雅,恰好也是青春期里因為上課沒理解到位的一個可愛的誤會。
那麼如果用黎柯的邏輯看來他的全部日記,到最後的結局。
其實也算是大家的一種懸想。
因為自己現實生活中並沒有得到圓滿的結局,所以就寫自己有了圓滿的結局。
也就是說,其實明明我暗戀你三年。
但是我非要寫,是你暗戀我三年。
不知道這麼說,大家能不能明白我說的話。
按下不表,我們重新回到結局。
在原有的故事基礎上。
我並沒有改動原本已經設定好的結局。
而是偏向暗示性地寫出了這個故事是 he,在卓婷的番外里,黎柯結婚了並且是高中一直喜歡的女生。
看到這裡,我想大家也就明白了。
最終黎柯和顧筱貝還是圓滿地在一起了。
因為大家對他們倆的後續呼聲很高,所以我在很多人物番外後邊還是加了一個小彩蛋,算是添上一個幸福的句號。
至於覺得他們倆並不能在一起的各位同學,就讓結局止步於那通電話,到底能不能再一次,就看各位自己心裡的評斷了。
扯完了關於書里的故事。
講一講我自己的故事吧。
我還在讀高中的時候,喜歡過一個學長。
老實說學長並沒有黎柯那麼優秀。
他個子不算高,白白瘦瘦的,但是聲音很好聽。
我們倆只能算點頭之交吧。
甚至有時候我碰到他了還會避開,躲躲閃閃又小心翼翼。
最喜歡他的時候,我就迷上了寫東西,每天寫一堆亂七八糟的。
大概喜歡一個人的時候總是感覺閃著光的,而自己是灰暗的,難免會自卑。
我一會否定自己,一會又覺得自己其實也沒那麼差。就在忙忙碌碌的那段日子裡,我也只敢在空隙的時間裡,悄悄趴在我們班的陽台上,看著他們那棟教學樓發呆。
記得高中有過一次值周經歷。
我跨越了兩棟樓,爬上他們班在的教室,裝作不經意走過去然後躲在後門悄悄看他一眼又走掉。
運動會的時候我也是臨時上場,去候場的時候也看到了他,我們打了招呼就各奔向自己要去的方向。
跑到一半的時候,我聽見有人給我說了一身加油。
聲音很像他的,而跑到終點的我已經沒有力氣再折返和回頭看看聲音的主人了。
其實到現在,我也並不能確定,那個聲音就是來自於他。
而在飯堂搜尋他的影子,在升旗隊伍里一次一次看找他,表演完節目就想和他偶遇,這些想來,大家應該都一樣,我也不必贅述。
暗戀全世界的人都是一樣的
只不過是結局走向卻不一樣。
和黎柯顧筱貝故事的結局不一樣的是。
我們並沒有什麼所謂的句號。
每一屆高三的畢業生都會在臨走前把自己書低價賣給學弟學妹們。
那個學長在臨走前的最後一個下午,太陽剛落下沒多久,天邊都是成片的晚霞,晚自習還有五六分鐘就上了。
我坐在位置上,我們班的一個同學遞給我一摞書,最上面是一張明信片,下面壓了一張地圖,然後就是一些資料。
我問是誰給的。
送書的同學說不知道,就說是一個學長讓遞給我。
然後那個學長就急匆匆走了。
我跑到陽台上,只看了一個背影。
我拿起明信片,沒有署名,也沒有什麼特別的內容。
只是一句很普通的激勵的話語。
除此之外,再無其他。
那就是我們的最後一面。
一個背影,僅此而已。
後來最後一次聽到有關他的消息就是在畢業生去留的榜上。
一個年級一千多個人,我在這雜亂無章的一個又一個名字里試圖尋找一絲絲他留下的痕跡。
他考得並不太好,我最後站在有他名字的那個榜前。愣神了好久。
這就是我們故事的全部了。
我沒有什麼遺憾的,很久以後我覺得自己當時其實只是一種青春期獨有的悸動,朦朦朧朧的喜歡。
這份喜歡其實挺大程度地讓我成長並且激勵我逐漸成為更好的自己。
這就是他存在的意義了。
並不是所有的故事都要畫上句號,我隱去的枝葉,並不那麼嚴謹發構成了一段獨屬於我的青春 be 美學。
其實還有很多想要說的話,總感覺有些詞不達意。
除了感謝一直陪伴著我的家人朋友和耐心的編輯,還有最最重要的一直以來支持著我的讀者朋友們。
沒有你們,或者也沒有黎柯和顧筱貝。
我想過到底要用什麼句子來作為這全書的最後話。
最後我想到了席慕蓉老師的《青春》。
以此詩,作為結束的話語吧!
我的所有想說的話,都包裹在這首詩裡面了。
青春,
所有的結局都已寫好。
所有的淚水也都已啟程。
卻忽然忘了是怎麼樣的一個開始。
在那個古老的不再回來的夏日。
無論我如何地去追索。
年輕的你只如雲影掠過。
而你微笑的面容極淺極淡。
逐漸隱沒在日落後的群嵐。
遂翻開那發黃的扉頁。
命運將它裝訂得極為拙劣。
含著淚我一讀再讀。
卻不得不承認。
青春是一本太倉促的書。<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