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頁
皇帝頹然地跌坐到椅子上,徹底慌了神兒,「太傅呢,太傅他們在何處?!」
賈公公說不出話來。
郭太后臉色發白道:「不可能的!他李珣不可能什麼都知道!」
皇帝哆嗦道:「快!快把大門關上!快!」
宮女內侍們連忙把殿門關上,外頭守了不少禁軍護衛,皆嚴陣以待。
這場廝殺,最先被滅掉的是崇陽門的李平策等人,盡數射殺,無一人生還。
把他們屠殺後,那群禁軍將士隨後趕去協助李珣等人屠殺薛義部下。
變故來得太突然,李珣先下手為強,打得燕王和宮中措手不及。
李政被纏在華清門,自身難保,無暇顧及宮中。
一眾人拼死突圍,迅速撤離,不料中途遇到黃覽率軍而來,近千名將士與李政等人展開了血腥廝殺。
待到子夜時分,燕王李政被伏誅。
黃覽親自割下李政頭顱進宮與李珣匯合。
護在李珣身邊的皆是精銳舊部,他一身孝服上沾滿了鮮血,手持利劍,提著薛義的頭顱逼近皇帝的寢宮。
聽到外頭的搏殺,皇帝和郭太后等人全都抱成一團,被嚇得瑟瑟發抖。
宮女內侍們死死地抵住殿門,不敢有任何鬆懈。
待外頭的混戰持續了半個時辰左右,殿門被黃覽等人強行撞開。
裡頭的人們驚聲尖叫,全都恐懼地跪拜到地上,大氣不敢出。
火把照亮了整個夜空,李珣站在大殿門口,滿身鮮血,好似從阿鼻地獄裡爬出來的惡鬼。
皇帝看到他那模樣,頓時癱軟成一灘爛泥。
將士們紛紛衝進去把一干人趕到了大殿中央。
李珣右手提著利劍,左手提著薛義的頭顱緩緩走進大殿,面無表情地把那顆頭顱扔到了皇帝的腳下。
它骨碌碌地滾了過去,郭太后被當場嚇暈厥,皇帝則被嚇尿了褲子。
李珣居高臨下地看著他,神情是冷漠的,「燕王帶兵進宮欲圖謀不軌,臣救駕來遲,還請陛下莫要怪罪。」
李政的頭顱被黃覽扔了過去,皇帝嚇得蜷縮成了一團,牙齒咬得咯咯作響。
李珣審視全場,指了指賈公公。
黃覽立馬上前將他拽到李珣面前,強行將他按到地上跪下。
李珣拿劍尖抵到賈公公的咽喉上,低沉嗓音好似催命符,「賈總管你伺候三朝帝王,往日我念你辛勞,留你在陛下身邊侍奉,卻不想竟是個惑主的東西。」
視線落到皇帝身上,他抬了抬下巴,問:「陛下,這狗東西該不該殺?」
皇帝白著臉沒有說話。
李珣乾淨利落地把賈公公殺了。
濃郁的血腥氣息刺激著皇帝敏感的神經,似聞不了那腥惡,他開始狼狽乾嘔。
李珣輕輕蹙眉,語調溫柔得不像話,「臣是粗人,嚇著陛下了。」
皇帝受不了那個死變態,恐懼道:「李珣你殺了朕吧。」
李珣抿嘴笑,語重心長道:「臣跟燕王不一樣,臣是陛下的叔父,哪有叔父殺侄兒的道理?」
皇帝脫口道:「你莫要裝了!朕知道你早就容不下朕,早就想殺朕了!」
李珣沒有說話,只看著他笑。
皇帝不由得毛骨悚然。
稍後趙太傅被扔了進來,皇帝急道:「太傅!」
李珣瞥了趙太傅一眼,他倒是有幾分骨氣,怒目圓瞪道:「晉王狗賊,狼子野心,當該誅殺以震朝綱!」
李珣失笑,慢條斯理道:「趙太傅,我平日裡可虧待了你?」
趙太傅「哼」了一聲。
李珣繼續道:「我叔侄原本是能和睦相處的,結果被你等挑撥離間,平白生出嫌隙來,你讓我如何是好?」
趙太傅凜然道:「成王敗寇,要殺要剮悉聽尊便!」
皇帝紅眼道:「五皇叔,此事與趙太傅無關,是朕的主意,全是朕的主意!」
趙太傅:「陛下!」
皇帝跪求道:「請五皇叔饒了太傅!」
李珣平靜地看著他,緩緩開口問:「臣今日饒過趙太傅,明日他又可會饒過臣?」
皇帝被噎住了。
李珣道:「當初陛下九歲時曾問過臣,會不會像齊王殺先帝那樣殺陛下,臣說不會。」停頓片刻,「臣也問過陛下會不會殺臣,陛下說不會。臣信了,臣記得,那時候陛下還與臣拉過勾。」
聽到這話,皇帝的心被扎了一下。
李珣幽幽道:「陛下今日食言了,可是臣,不會食言。」
皇帝羞愧地垂下頭。
見他軟弱,趙太傅急道:「陛下,莫要聽信李珣花言巧語,他最會……」
話還未說完,就被李珣一劍給捅死了。
鮮血濺了一手,李珣嫌棄地丟開劍柄,說道:「去打盆水來,我要洗手。」
第172章
李珣拿到詔書後,親自坐鎮宮中清除叛黨餘孽。
城內更是大肆搜捕,查殺。
百姓們聽到外頭的馬蹄和混亂聲,皆緊閉門窗不敢弄出聲響。
膽子大一些的則好奇地趴到門縫往外頭看,只見火光沖天中,士兵官差提著兵器在街道上匆匆忙忙。
屋裡的一家老小全都繃緊了神經,小聲詢問。
當家的輕聲道:「看裝束像是禁軍,還有巡防。」
老人道:「莫不是宮中出了什麼事?」
「興許是的。」
屋內一陣沉寂,不敢再繼續探尋下去。因為他們忽然想起當年的齊王案,也是像今日這般風聲鶴唳。
待到寅時,宮中餘孽被盡數斬殺。
城中搜捕如火如荼。
京兆府賀倪掏出早就備好的小冊子一個個的抓,一個個的查殺。
禁軍,玄甲營,京兆府三方協作清查逆黨,他們的辦事效率奇高,因為經驗豐富。
晨鐘響起時,李珣回了趟王府,給自家女人報平安。
他知道林二娘膽子小,特地把一身血腥洗得乾乾淨淨,從頭髮絲到腳底板都弄乾淨了才回去的。
林秋曼昨晚一宿沒睡,那些廝殺聲炸得她腦殼痛,直到凌晨時她才稍稍眯了會兒。
迷迷糊糊中,有人蹭了蹭她的臉。
她被蹭醒,看到李珣在沖她笑。
鼻息間聞到的是淡淡的松木香,李珣依舊一身縞素。
林秋曼像是做夢一樣眯眼看了會他,她先是看他的手,而後又看他的臉,像狗一樣嗅他身上的氣息。
李珣抿嘴笑問:「你看什麼呢?」
林秋曼渾渾噩噩地坐起身,睡眼惺忪道:「殿下回來了?」
李珣輕輕的「嗯」了一聲。
林秋曼道:「昨晚上……」
李珣溫和道:「有點嘈。」
林秋曼:「……」
李珣:「以後不會這麼嘈了。」
林秋曼神色複雜地看著他,李珣把她摟進懷裡,親昵道:「讓我好好抱會兒。」
他身上的氣息是她平日裡熟悉的松木香,乾乾淨淨的,清清爽爽。
在某一瞬間,林秋曼不禁產生了錯覺,仿佛這只是一個平常的日子,他剛從政事堂回來。
她憋了憋,問道:「殿下不歇會兒嗎?」
李珣輕聲道:「不歇,還要去忙。」
林秋曼「哦」了一聲。
李珣又道:「這兩天都不要出門,外頭有點亂。」
林秋曼沒有說話。
李珣陪了她一刻鐘才離去了。
在她面前,他總會展現出最好的一面給她,因為她膽子小,經不起嚇,他也不願讓她看到他陰暗殺戮的一面。
今日出門的百姓很少,大多數都待在家裡,因為外頭全是官兵在抓人,鬧得人心惶惶。
人們並不知道昨晚發生了什麼,只隱約聽到燕王謀逆什麼的,但具體情形皆不清楚。
此事牽連甚廣,趙太傅那幫策劃者盡數被捕殺,永安侯府,忠毅伯府,平昌館,春福樓等全被查封。
宮中禁軍和燕王一黨被斬殺的共計兩千多人。
華清門前早已沒有血腥,被沖洗得乾乾淨淨,仿佛昨晚上什麼都沒有發生過似的。
京中的地牢里一下子塞了不少人。
接連數日清查抓捕,李珣這個漁夫滿載而歸。
對於他來說,皇帝不聽話,那就把他的利爪和毒牙都拔掉好了。
現在皇帝成為了真正的傀儡,他身邊能出主意的人全都被殺光了。
以往他忌諱江都燕王,如今燕王也被他以謀逆的罪名幹掉了。
不僅如此,江都老巢也被雲州和潭陽圍剿。
若論權術,李珣無疑是非常上道兒的,深得他老子武帝精髓。
武帝的幾個兒子中,也只有李珣更像他。
或許武帝不是一個好丈夫好父親,但在國政上卻有雄才偉略。
當年大陳差點斷送,皆是他力挽狂瀾穩固,若能再活些年頭,也許隔壁大周早就被納入大陳疆域了。<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賈公公說不出話來。
郭太后臉色發白道:「不可能的!他李珣不可能什麼都知道!」
皇帝哆嗦道:「快!快把大門關上!快!」
宮女內侍們連忙把殿門關上,外頭守了不少禁軍護衛,皆嚴陣以待。
這場廝殺,最先被滅掉的是崇陽門的李平策等人,盡數射殺,無一人生還。
把他們屠殺後,那群禁軍將士隨後趕去協助李珣等人屠殺薛義部下。
變故來得太突然,李珣先下手為強,打得燕王和宮中措手不及。
李政被纏在華清門,自身難保,無暇顧及宮中。
一眾人拼死突圍,迅速撤離,不料中途遇到黃覽率軍而來,近千名將士與李政等人展開了血腥廝殺。
待到子夜時分,燕王李政被伏誅。
黃覽親自割下李政頭顱進宮與李珣匯合。
護在李珣身邊的皆是精銳舊部,他一身孝服上沾滿了鮮血,手持利劍,提著薛義的頭顱逼近皇帝的寢宮。
聽到外頭的搏殺,皇帝和郭太后等人全都抱成一團,被嚇得瑟瑟發抖。
宮女內侍們死死地抵住殿門,不敢有任何鬆懈。
待外頭的混戰持續了半個時辰左右,殿門被黃覽等人強行撞開。
裡頭的人們驚聲尖叫,全都恐懼地跪拜到地上,大氣不敢出。
火把照亮了整個夜空,李珣站在大殿門口,滿身鮮血,好似從阿鼻地獄裡爬出來的惡鬼。
皇帝看到他那模樣,頓時癱軟成一灘爛泥。
將士們紛紛衝進去把一干人趕到了大殿中央。
李珣右手提著利劍,左手提著薛義的頭顱緩緩走進大殿,面無表情地把那顆頭顱扔到了皇帝的腳下。
它骨碌碌地滾了過去,郭太后被當場嚇暈厥,皇帝則被嚇尿了褲子。
李珣居高臨下地看著他,神情是冷漠的,「燕王帶兵進宮欲圖謀不軌,臣救駕來遲,還請陛下莫要怪罪。」
李政的頭顱被黃覽扔了過去,皇帝嚇得蜷縮成了一團,牙齒咬得咯咯作響。
李珣審視全場,指了指賈公公。
黃覽立馬上前將他拽到李珣面前,強行將他按到地上跪下。
李珣拿劍尖抵到賈公公的咽喉上,低沉嗓音好似催命符,「賈總管你伺候三朝帝王,往日我念你辛勞,留你在陛下身邊侍奉,卻不想竟是個惑主的東西。」
視線落到皇帝身上,他抬了抬下巴,問:「陛下,這狗東西該不該殺?」
皇帝白著臉沒有說話。
李珣乾淨利落地把賈公公殺了。
濃郁的血腥氣息刺激著皇帝敏感的神經,似聞不了那腥惡,他開始狼狽乾嘔。
李珣輕輕蹙眉,語調溫柔得不像話,「臣是粗人,嚇著陛下了。」
皇帝受不了那個死變態,恐懼道:「李珣你殺了朕吧。」
李珣抿嘴笑,語重心長道:「臣跟燕王不一樣,臣是陛下的叔父,哪有叔父殺侄兒的道理?」
皇帝脫口道:「你莫要裝了!朕知道你早就容不下朕,早就想殺朕了!」
李珣沒有說話,只看著他笑。
皇帝不由得毛骨悚然。
稍後趙太傅被扔了進來,皇帝急道:「太傅!」
李珣瞥了趙太傅一眼,他倒是有幾分骨氣,怒目圓瞪道:「晉王狗賊,狼子野心,當該誅殺以震朝綱!」
李珣失笑,慢條斯理道:「趙太傅,我平日裡可虧待了你?」
趙太傅「哼」了一聲。
李珣繼續道:「我叔侄原本是能和睦相處的,結果被你等挑撥離間,平白生出嫌隙來,你讓我如何是好?」
趙太傅凜然道:「成王敗寇,要殺要剮悉聽尊便!」
皇帝紅眼道:「五皇叔,此事與趙太傅無關,是朕的主意,全是朕的主意!」
趙太傅:「陛下!」
皇帝跪求道:「請五皇叔饒了太傅!」
李珣平靜地看著他,緩緩開口問:「臣今日饒過趙太傅,明日他又可會饒過臣?」
皇帝被噎住了。
李珣道:「當初陛下九歲時曾問過臣,會不會像齊王殺先帝那樣殺陛下,臣說不會。」停頓片刻,「臣也問過陛下會不會殺臣,陛下說不會。臣信了,臣記得,那時候陛下還與臣拉過勾。」
聽到這話,皇帝的心被扎了一下。
李珣幽幽道:「陛下今日食言了,可是臣,不會食言。」
皇帝羞愧地垂下頭。
見他軟弱,趙太傅急道:「陛下,莫要聽信李珣花言巧語,他最會……」
話還未說完,就被李珣一劍給捅死了。
鮮血濺了一手,李珣嫌棄地丟開劍柄,說道:「去打盆水來,我要洗手。」
第172章
李珣拿到詔書後,親自坐鎮宮中清除叛黨餘孽。
城內更是大肆搜捕,查殺。
百姓們聽到外頭的馬蹄和混亂聲,皆緊閉門窗不敢弄出聲響。
膽子大一些的則好奇地趴到門縫往外頭看,只見火光沖天中,士兵官差提著兵器在街道上匆匆忙忙。
屋裡的一家老小全都繃緊了神經,小聲詢問。
當家的輕聲道:「看裝束像是禁軍,還有巡防。」
老人道:「莫不是宮中出了什麼事?」
「興許是的。」
屋內一陣沉寂,不敢再繼續探尋下去。因為他們忽然想起當年的齊王案,也是像今日這般風聲鶴唳。
待到寅時,宮中餘孽被盡數斬殺。
城中搜捕如火如荼。
京兆府賀倪掏出早就備好的小冊子一個個的抓,一個個的查殺。
禁軍,玄甲營,京兆府三方協作清查逆黨,他們的辦事效率奇高,因為經驗豐富。
晨鐘響起時,李珣回了趟王府,給自家女人報平安。
他知道林二娘膽子小,特地把一身血腥洗得乾乾淨淨,從頭髮絲到腳底板都弄乾淨了才回去的。
林秋曼昨晚一宿沒睡,那些廝殺聲炸得她腦殼痛,直到凌晨時她才稍稍眯了會兒。
迷迷糊糊中,有人蹭了蹭她的臉。
她被蹭醒,看到李珣在沖她笑。
鼻息間聞到的是淡淡的松木香,李珣依舊一身縞素。
林秋曼像是做夢一樣眯眼看了會他,她先是看他的手,而後又看他的臉,像狗一樣嗅他身上的氣息。
李珣抿嘴笑問:「你看什麼呢?」
林秋曼渾渾噩噩地坐起身,睡眼惺忪道:「殿下回來了?」
李珣輕輕的「嗯」了一聲。
林秋曼道:「昨晚上……」
李珣溫和道:「有點嘈。」
林秋曼:「……」
李珣:「以後不會這麼嘈了。」
林秋曼神色複雜地看著他,李珣把她摟進懷裡,親昵道:「讓我好好抱會兒。」
他身上的氣息是她平日裡熟悉的松木香,乾乾淨淨的,清清爽爽。
在某一瞬間,林秋曼不禁產生了錯覺,仿佛這只是一個平常的日子,他剛從政事堂回來。
她憋了憋,問道:「殿下不歇會兒嗎?」
李珣輕聲道:「不歇,還要去忙。」
林秋曼「哦」了一聲。
李珣又道:「這兩天都不要出門,外頭有點亂。」
林秋曼沒有說話。
李珣陪了她一刻鐘才離去了。
在她面前,他總會展現出最好的一面給她,因為她膽子小,經不起嚇,他也不願讓她看到他陰暗殺戮的一面。
今日出門的百姓很少,大多數都待在家裡,因為外頭全是官兵在抓人,鬧得人心惶惶。
人們並不知道昨晚發生了什麼,只隱約聽到燕王謀逆什麼的,但具體情形皆不清楚。
此事牽連甚廣,趙太傅那幫策劃者盡數被捕殺,永安侯府,忠毅伯府,平昌館,春福樓等全被查封。
宮中禁軍和燕王一黨被斬殺的共計兩千多人。
華清門前早已沒有血腥,被沖洗得乾乾淨淨,仿佛昨晚上什麼都沒有發生過似的。
京中的地牢里一下子塞了不少人。
接連數日清查抓捕,李珣這個漁夫滿載而歸。
對於他來說,皇帝不聽話,那就把他的利爪和毒牙都拔掉好了。
現在皇帝成為了真正的傀儡,他身邊能出主意的人全都被殺光了。
以往他忌諱江都燕王,如今燕王也被他以謀逆的罪名幹掉了。
不僅如此,江都老巢也被雲州和潭陽圍剿。
若論權術,李珣無疑是非常上道兒的,深得他老子武帝精髓。
武帝的幾個兒子中,也只有李珣更像他。
或許武帝不是一個好丈夫好父親,但在國政上卻有雄才偉略。
當年大陳差點斷送,皆是他力挽狂瀾穩固,若能再活些年頭,也許隔壁大周早就被納入大陳疆域了。<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