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我仰頭看著面容憔悴,還強撐著帝王氣度的齊昭,突然想起沈如霜同我說過的那句,我不該見她。
那天我渾渾噩噩的,不明白她的話,如今我明白了。
只要她的身份被查清,只要我見了她,無論她有沒有告訴我那些舊事,都不重要了。
疑心一旦被種下,就會成為頸側利刃,隨時可以要了我的命。
既已生了疑,就不必彼此抓著那層粉飾太平的布了。
在威嚴的鴻寧殿內,我回答了齊昭的問題。
「知道。」我說:「是沈如霜。」
第18章 .
我的回答,使得齊昭的臉色瞬間冷了下去。
「沈如霜和你說了什麼?」齊昭的身子微微前傾,冷肅問道。
「詔書真假,齊曄謀逆,先皇手書,皇子府失火,她都同臣妾說了。」
「你……」齊昭的胸膛正在快速地起伏著,似是未曾想到我會如此坦然地承認,才使得自己語氣微頓。
我若隱瞞,齊昭仍舊會懷疑。
我若坦然,齊昭和我,彼此都痛快些。
「皇上心中想的是什麼,沈如霜就告訴了臣妾什麼,所以皇上又打算如何?像當初處死沈如霜一樣,也殺了臣妾嗎?」我悽然一笑,接過齊昭的話,接著說道。
我也曾疑心沈如霜所說並非真話,可事到如今,孰真孰假,已不必再多言說。
我與齊昭的眼中,都像盛了破碎的冰。
自嫁給齊昭以來,我只同他爭執過兩次,一次是為了他疑心我害了孟丹卿,一次就是現在。
「你覺得,朕會殺了你?」齊昭被我問得一愣,再說話時,他的語氣中已經染上了幾分不可置信。
我沒有回答他的問題。
而我的沉默,也徹底刺痛了齊昭。
齊昭用沒有受傷的那隻手撐著桌案,慢慢地站了起來,手指也直直地指向了我,難以置信地問道:「你是朕的髮妻,朕向來對你處處優容,你竟然疑心朕要殺你?」
「皇上忘了,臣妾是容貴妃。」
我早已,不是齊昭的妻了。
「雲兒,你從前從不會這樣忤逆朕。」齊昭凝視著我,臉上逐漸浮現出一種愕然的,複雜的神色:「你是在恨朕嗎?因為一個沈如霜,你就狠上朕了嗎?」
我看著齊昭一步步走下台階,他的腿傷比我嚴重許多,走起路來甚是吃力,可他還是走到了我的面前。
我跪著,他站著,我平視前方時,正好看見他衣袍上金線繡成的龍紋,燦燦金色,華貴無匹。
齊昭伸手捏住了我的下巴,使得我被迫與他對視,他離得近了,我便愈發覺得他消瘦。
他指尖的溫度透過皮肉,涼得讓我心驚。
「你我成親十餘年,朕可曾苛待過你?」
「未曾。」
父兄離世後,是齊昭一肩擋下了外界的風雨。
我話音剛落,齊昭就鬆開了鉗制住我下巴的那隻手。
我隱約可瞧見他眼底的一絲光,只是我實在分不清,那是淚花,還是鴻寧殿裡的燭光。
「當年父皇與母后離心,父皇偏寵齊曄,嫌我守舊,母后母族式微,只有舅舅能幫扶朕一二,莊將軍戰死沙場,朕在朝堂之上屢屢被打壓,朕當初要是不爭,那在父皇駕崩後,這皇城中的第一道喪鐘,就會是為朕而敲!這些事……你難道都不知道嗎?」
我當然知道。
自莊府落敗後,齊昭在朝堂之上舉步維艱,那時我與齊昭情意繾綣,他也正是意氣風發絕不肯認輸的年紀,他不願退讓,執意保全了我太子正妃的位置,我無以為報,只能在東宮處處謹慎,替他打點好瑣事。
後來齊昭步步為營,得孟太傅青眼,借孟氏之力得以與齊曄相抗。
而我與齊昭那段人人艷羨的年少之情,也在京都權力傾軋與時間磋磨下日漸平淡。
再後來,他遇見了孟丹卿,一個出身孟氏,將齊昭再次照亮的人,所以我情願孟丹卿成為皇后,情願自己退居築蘭宮。
那時我以為,這是成全了我們三個人的體面,卻沒想到會一步步,變成如今的模樣。
「臣妾知道,若沒有皇上當年的種種籌謀,如今的我,就會是第二個沈如霜,所以臣妾從未恨過皇上。」
我忽覺自己眼底有淚,漸漸模糊了視線。
「臣妾只是怨,怨世事紛擾,再濃烈的情意也會變得淡薄,怨命運弄人,誰也沒被放過,怨自己無用,所珍視之人,一個也留不住,更怨自己心非木石,縱然事事都能理解,卻總還是會心痛。」
所珍重之人,相繼離去,活著的人,也早已離心。
我沒資格恨誰,人人都有自己的難處,明明大家都在命運洪流中掙扎,都在奮力過好自己的日子,但偏偏,就是走成了這樣不堪的模樣。
我說:「阿昭,我們許下的攜手白首之約,無法踐諾了。」
從莊氏傾頹的那一刻開始,我與齊昭,就再不復當初了。
幸好,幸好那年南苑杏花紛揚,落在烏髮之上,且作白頭。
所有的真相就這樣赤裸地攤開,讓人無處遁逃。
嚴知肅仍舊是不肯放過我,甚至再次進殿時也還在懇求齊昭,要將我下獄。
真是好一片忠君之心,只是齊昭累了,我也累了。
齊昭背對著我與嚴知肅,踉踉蹌蹌地走向了內殿。
在嚴知肅不依不饒地請旨聲中,齊昭疲累道:
「容貴妃私審死囚,擅調禁衛,著降為容妃,禁足築蘭宮,非詔不得出。」
語罷,齊昭便不再聽嚴知肅的勸告,不回頭地走進了內殿。
那年早春,我在暖融融的日光下撞進了齊昭懷中,如今深秋,齊昭一人踏進了那片陰影。
我望著齊昭的背影,挺直了脊背,又朝他離去的方向叩首行禮,我埋著頭,聽見自己說:
「臣妾,謝皇上隆恩。」
第19章 .
來時晚霞如錦,去時星斗漫天。
我先嚴知肅一步跨出了鴻寧殿,殿外早已掌起了燈,燈籠被風一吹,便輕輕晃動了起來。
「娘娘好本事,多年前能讓皇上執意留您做太子妃,多年後還能得皇上聖寵,只是降了位分,不知娘娘日後還會有什麼手段,引得皇上解了娘娘的禁足?」
夜裡風涼,我扭頭看向了身旁這個年近五十,為了齊昭費盡心血的老臣。
「嚴大人多慮了。」一語必,我收回目光,踏下了鴻寧殿的石階。
關於我被禁足的旨意,在我回到築蘭宮前就傳遍了後宮。
等我進了築蘭宮,宮門就緊緊閉合上了,外面中秋合樂的氣氛,襯得築蘭宮內甚是冷清。
我屏退了殿內眾人,拿起了念珠,想要繼續誦經,可我又突然想起方其安留下的那些東西,便又去將那個小木箱取了出來。
木箱上了鎖,但是不大穩當,我只是輕輕一撥,鎖就掉了。
我打開箱蓋,映入眼帘的是數十個木人。
小巧的木人被打磨得極好,就連木人衣服上的褶皺也被精雕細刻過,在昏黃的燭光下,木人的身上也被鍍上了一層暖色光暈。
我拿起其中一個木人,只看了一眼,就想起在去華隱寺之前,我曾打趣方其安,問他若有了心上人,他要送些什麼東西。
方其安說,除了脂粉首飾,他也只能送些自己刻的木人了。
方其安還說,他不願耽誤了別人。
如今我看到他刻的木人了,一個一個,被他小心細緻地放在這個小木箱子裡。
這些木人,刻的是我啊。
我扶著花架子,抱著小木箱,感受著胸腔中越來越大的酸楚,緩緩蹲了下去。
箱子裡的木人隨著我的動作,發出了碰撞在一起的細微聲響。
「方其安……」我低頭看著懷中的木人,那些木人或笑或靜,踏過了春夏秋冬:「方其安,值得嗎……」
吃了這麼多苦,好不容易要熬出頭了,卻為我丟了性命,成了一捧灰燼,方其安,值得嗎?
若是當初我去了封后大典,我沒有調你進築蘭宮內殿伺候,如今的你是不是還揣著對自己親姐姐的念想,好好活在這世上。
我靠在花架上,突然咳嗆了起來,一聲接著一聲,好像要把五臟六腑都咳出來。
方其安離開了這麼久,我終於為他哭了一場,哭聲擠滿了整個房間,又倒流進了我的心底。
哭得累了,我就沉沉睡了過去。
以往從未夢見過的故人在這一夜也紛紛入夢,我在夢中挽著青蘊的胳膊,對那些鮮活的面龐說,日後要歲歲常相見,年年不離分。
夢裡那般熱鬧,醒來只有冷清。
在替方其安誦經的第十三日,我將那些木人都取了出來,親手歸置在了架子上,其間還夾雜了一個當初方其安送我的,刻的是我兄長的木人。
替方其安誦經的第十四日,我鋪開畫卷,將故人的容顏一一畫了下來,從午間畫到深夜,才悉數畫好。<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那天我渾渾噩噩的,不明白她的話,如今我明白了。
只要她的身份被查清,只要我見了她,無論她有沒有告訴我那些舊事,都不重要了。
疑心一旦被種下,就會成為頸側利刃,隨時可以要了我的命。
既已生了疑,就不必彼此抓著那層粉飾太平的布了。
在威嚴的鴻寧殿內,我回答了齊昭的問題。
「知道。」我說:「是沈如霜。」
第18章 .
我的回答,使得齊昭的臉色瞬間冷了下去。
「沈如霜和你說了什麼?」齊昭的身子微微前傾,冷肅問道。
「詔書真假,齊曄謀逆,先皇手書,皇子府失火,她都同臣妾說了。」
「你……」齊昭的胸膛正在快速地起伏著,似是未曾想到我會如此坦然地承認,才使得自己語氣微頓。
我若隱瞞,齊昭仍舊會懷疑。
我若坦然,齊昭和我,彼此都痛快些。
「皇上心中想的是什麼,沈如霜就告訴了臣妾什麼,所以皇上又打算如何?像當初處死沈如霜一樣,也殺了臣妾嗎?」我悽然一笑,接過齊昭的話,接著說道。
我也曾疑心沈如霜所說並非真話,可事到如今,孰真孰假,已不必再多言說。
我與齊昭的眼中,都像盛了破碎的冰。
自嫁給齊昭以來,我只同他爭執過兩次,一次是為了他疑心我害了孟丹卿,一次就是現在。
「你覺得,朕會殺了你?」齊昭被我問得一愣,再說話時,他的語氣中已經染上了幾分不可置信。
我沒有回答他的問題。
而我的沉默,也徹底刺痛了齊昭。
齊昭用沒有受傷的那隻手撐著桌案,慢慢地站了起來,手指也直直地指向了我,難以置信地問道:「你是朕的髮妻,朕向來對你處處優容,你竟然疑心朕要殺你?」
「皇上忘了,臣妾是容貴妃。」
我早已,不是齊昭的妻了。
「雲兒,你從前從不會這樣忤逆朕。」齊昭凝視著我,臉上逐漸浮現出一種愕然的,複雜的神色:「你是在恨朕嗎?因為一個沈如霜,你就狠上朕了嗎?」
我看著齊昭一步步走下台階,他的腿傷比我嚴重許多,走起路來甚是吃力,可他還是走到了我的面前。
我跪著,他站著,我平視前方時,正好看見他衣袍上金線繡成的龍紋,燦燦金色,華貴無匹。
齊昭伸手捏住了我的下巴,使得我被迫與他對視,他離得近了,我便愈發覺得他消瘦。
他指尖的溫度透過皮肉,涼得讓我心驚。
「你我成親十餘年,朕可曾苛待過你?」
「未曾。」
父兄離世後,是齊昭一肩擋下了外界的風雨。
我話音剛落,齊昭就鬆開了鉗制住我下巴的那隻手。
我隱約可瞧見他眼底的一絲光,只是我實在分不清,那是淚花,還是鴻寧殿裡的燭光。
「當年父皇與母后離心,父皇偏寵齊曄,嫌我守舊,母后母族式微,只有舅舅能幫扶朕一二,莊將軍戰死沙場,朕在朝堂之上屢屢被打壓,朕當初要是不爭,那在父皇駕崩後,這皇城中的第一道喪鐘,就會是為朕而敲!這些事……你難道都不知道嗎?」
我當然知道。
自莊府落敗後,齊昭在朝堂之上舉步維艱,那時我與齊昭情意繾綣,他也正是意氣風發絕不肯認輸的年紀,他不願退讓,執意保全了我太子正妃的位置,我無以為報,只能在東宮處處謹慎,替他打點好瑣事。
後來齊昭步步為營,得孟太傅青眼,借孟氏之力得以與齊曄相抗。
而我與齊昭那段人人艷羨的年少之情,也在京都權力傾軋與時間磋磨下日漸平淡。
再後來,他遇見了孟丹卿,一個出身孟氏,將齊昭再次照亮的人,所以我情願孟丹卿成為皇后,情願自己退居築蘭宮。
那時我以為,這是成全了我們三個人的體面,卻沒想到會一步步,變成如今的模樣。
「臣妾知道,若沒有皇上當年的種種籌謀,如今的我,就會是第二個沈如霜,所以臣妾從未恨過皇上。」
我忽覺自己眼底有淚,漸漸模糊了視線。
「臣妾只是怨,怨世事紛擾,再濃烈的情意也會變得淡薄,怨命運弄人,誰也沒被放過,怨自己無用,所珍視之人,一個也留不住,更怨自己心非木石,縱然事事都能理解,卻總還是會心痛。」
所珍重之人,相繼離去,活著的人,也早已離心。
我沒資格恨誰,人人都有自己的難處,明明大家都在命運洪流中掙扎,都在奮力過好自己的日子,但偏偏,就是走成了這樣不堪的模樣。
我說:「阿昭,我們許下的攜手白首之約,無法踐諾了。」
從莊氏傾頹的那一刻開始,我與齊昭,就再不復當初了。
幸好,幸好那年南苑杏花紛揚,落在烏髮之上,且作白頭。
所有的真相就這樣赤裸地攤開,讓人無處遁逃。
嚴知肅仍舊是不肯放過我,甚至再次進殿時也還在懇求齊昭,要將我下獄。
真是好一片忠君之心,只是齊昭累了,我也累了。
齊昭背對著我與嚴知肅,踉踉蹌蹌地走向了內殿。
在嚴知肅不依不饒地請旨聲中,齊昭疲累道:
「容貴妃私審死囚,擅調禁衛,著降為容妃,禁足築蘭宮,非詔不得出。」
語罷,齊昭便不再聽嚴知肅的勸告,不回頭地走進了內殿。
那年早春,我在暖融融的日光下撞進了齊昭懷中,如今深秋,齊昭一人踏進了那片陰影。
我望著齊昭的背影,挺直了脊背,又朝他離去的方向叩首行禮,我埋著頭,聽見自己說:
「臣妾,謝皇上隆恩。」
第19章 .
來時晚霞如錦,去時星斗漫天。
我先嚴知肅一步跨出了鴻寧殿,殿外早已掌起了燈,燈籠被風一吹,便輕輕晃動了起來。
「娘娘好本事,多年前能讓皇上執意留您做太子妃,多年後還能得皇上聖寵,只是降了位分,不知娘娘日後還會有什麼手段,引得皇上解了娘娘的禁足?」
夜裡風涼,我扭頭看向了身旁這個年近五十,為了齊昭費盡心血的老臣。
「嚴大人多慮了。」一語必,我收回目光,踏下了鴻寧殿的石階。
關於我被禁足的旨意,在我回到築蘭宮前就傳遍了後宮。
等我進了築蘭宮,宮門就緊緊閉合上了,外面中秋合樂的氣氛,襯得築蘭宮內甚是冷清。
我屏退了殿內眾人,拿起了念珠,想要繼續誦經,可我又突然想起方其安留下的那些東西,便又去將那個小木箱取了出來。
木箱上了鎖,但是不大穩當,我只是輕輕一撥,鎖就掉了。
我打開箱蓋,映入眼帘的是數十個木人。
小巧的木人被打磨得極好,就連木人衣服上的褶皺也被精雕細刻過,在昏黃的燭光下,木人的身上也被鍍上了一層暖色光暈。
我拿起其中一個木人,只看了一眼,就想起在去華隱寺之前,我曾打趣方其安,問他若有了心上人,他要送些什麼東西。
方其安說,除了脂粉首飾,他也只能送些自己刻的木人了。
方其安還說,他不願耽誤了別人。
如今我看到他刻的木人了,一個一個,被他小心細緻地放在這個小木箱子裡。
這些木人,刻的是我啊。
我扶著花架子,抱著小木箱,感受著胸腔中越來越大的酸楚,緩緩蹲了下去。
箱子裡的木人隨著我的動作,發出了碰撞在一起的細微聲響。
「方其安……」我低頭看著懷中的木人,那些木人或笑或靜,踏過了春夏秋冬:「方其安,值得嗎……」
吃了這麼多苦,好不容易要熬出頭了,卻為我丟了性命,成了一捧灰燼,方其安,值得嗎?
若是當初我去了封后大典,我沒有調你進築蘭宮內殿伺候,如今的你是不是還揣著對自己親姐姐的念想,好好活在這世上。
我靠在花架上,突然咳嗆了起來,一聲接著一聲,好像要把五臟六腑都咳出來。
方其安離開了這麼久,我終於為他哭了一場,哭聲擠滿了整個房間,又倒流進了我的心底。
哭得累了,我就沉沉睡了過去。
以往從未夢見過的故人在這一夜也紛紛入夢,我在夢中挽著青蘊的胳膊,對那些鮮活的面龐說,日後要歲歲常相見,年年不離分。
夢裡那般熱鬧,醒來只有冷清。
在替方其安誦經的第十三日,我將那些木人都取了出來,親手歸置在了架子上,其間還夾雜了一個當初方其安送我的,刻的是我兄長的木人。
替方其安誦經的第十四日,我鋪開畫卷,將故人的容顏一一畫了下來,從午間畫到深夜,才悉數畫好。<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