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傍晚,林多福在密室記錄手術過程。

  燭光搖曳中,她的影子被拉得老長。

  孟鶴雲推門進來,端著碗桂圓蓮子羹:「累了吧?吃點東西。」

  林多福接過碗,忽然想起什麼:「對了,給小四準備的羊奶粥熬好了嗎?」

  孟鶴雲點頭:「平香嫂子正在熬,還加了些碎人參。」

  林多福喝完粥,從懷中掏出個錦囊:「這是給小四準備的平安符,明日給他戴上。」

  孟鶴雲接過錦囊,聞到淡淡的艾草香:「多福,辛苦你了。」

  林多福靠在他肩頭:「只要小四能好起來,一切都值得。」

  ......

  太極殿東暖閣內,鎏金博山爐裊裊騰起龍涎香氣。

  皇帝斜倚在紫檀美人榻上,玄色錦襪下纏著滲藥的素白紗布。華恬與徐繁跪在猩紅氈毯上,銅漏滴答聲在寂靜中愈發清晰。

  「今日福雲宅的手術,究竟如何?」皇帝指尖摩挲著《千金方》泛黃的書頁,目光卻落在徐繁腰間的藥囊上。

  窗外北風卷著碎雪拍打窗紙,案頭青玉盞里的人參須在熱水中緩緩舒展。

  徐繁將銀針包推前三寸:「回陛下,林縣君施術時發現多指處生有微血管,當機立斷用細羊腸線縫合。」他想起手術台上那柄刻著「濟世」的柳葉刀,刀刃切入皮膚時竟不聞小兒啼哭,「臣等用五毒麻醉散敷穴,縣君卻用西域曼陀羅花配火麻子仁,熬出琥珀色藥湯,餵服後一刻鐘便無知覺。」

  華恬從懷中取出染血的紗布:「術後敷了接骨木藥膏,又餵了參湯。」他的目光掠過皇帝搭在榻邊的腳,見襪角處隱約洇著暗黃藥漬,「縣君獨創的止血法,較臣等常用的金瘡散快三倍。」

  紗布展開時,雪粒從窗縫鑽入,在燭火下映出點點血花。

  皇帝忽然劇烈咳嗽,案頭鎮紙滾落。

  華恬眼疾手快接住,卻見皇帝掀開狐裘時,襪底繡著的金線竟結成扭曲的紋路——那是專治筋脈攣縮的《黃帝內經》取**。龍袍下擺滑落的瞬間,他瞥見半截畸形腳趾,第五跖骨向內彎曲成詭異弧度,皮膚下紫黑色血管如藤蔓纏繞。

  「後遺症?」皇帝扯過狐裘蓋住雙腳,語氣裡帶著不易察覺的顫抖。

  「回陛下,」華恬將紗布收入藥箱,「縣君已用溫泉水配了祛腐生肌湯,每日熏蒸患處。」他想起密室里那套精鐵手術器械,刀刃在燭火下泛著幽藍冷光,「至於五趾屈伸......」

  「夠了!」皇帝突然拍案,青玉盞翻倒,人參須在金絲毯上蜿蜒如血。

  暖閣突然陷入死寂,唯有博山爐里的香灰簌簌墜落。

  「再過一月,你們二人,再來和朕稟報那孟家小四是否有後遺症,出去吧。」

  兩人退至廊下時,徐繁袖中銀盒滾落,林多福贈送的九根青銅指套叮噹墜地,每根內側都刻著不同的人體穴位圖。

  華恬俯身撿拾,發現指套底部皆有細小劃痕——正是林多福今日用的止血鉗齒印。

  「徐大人可曾見過如此精妙的器具?」華恬將指套浸入雪中,冰碴瞬間凝結在銅紋上,「這刻痕深淺,分明是用柳葉刀削出的弧度。」他想起手術當日,林多

  福持刀的手比鎏金佛像還穩,刀刃遊走在幼嫩指節間,仿佛在雕琢一塊和氏璧。

  看似無奇的醫道革新,實則暗合《黃帝內經》的上古針法。

  徐繁從懷中取出絹布,上面繪著林多福改良的麻沸散配方:「縣君在曼陀羅花中加入冰蠶毒液,止痛效果是祖傳麻藥的三倍。」他的指尖划過「附子」二字,忽然想起皇帝裹腳布上的藥漬,與林多福給小四敷的接骨木膏氣味相近。

  「皇帝登基這些年,還未有健康嬰孩出生,皇后娘娘與陛下新婚兩月,不知何時有孕,又能否平安產下?」

  廊下十二盞宮燈映著積雪,恍若撒了滿地碎銀。

  華恬忽然輕笑:「徐大人可知,縣君新宅門前的石獅含著夜明珠?」他的目光投向太極殿飛檐,見銅鈴在風中輕晃,「那是用溫泉莊子換的,說是給孩子們夜間照明。」

  「才與財,有一者,就可讓皇家忌憚。縣君偏偏兩者都占了。」

  第104章 皇后召見

  騾車車輪碾過結霜的官道,劉氏掀起青布簾,望見京城城樓在暮色中若隱若現。城門口兩盞八角琉璃燈映著「天下第一關」匾額,牛大勇、孟賀、孟沙等人裹著厚厚的棉袍騎在馬上,鞍韉綴滿的銅鈴隨著馬蹄叮噹作響。

  劉氏的手死死攥著車簾上的盤腸紋,指節泛白。車輪碾過青石板的隆隆聲中,她聽見孟石在車轅上倒吸冷氣——城門口的石獅子足有兩人高。

  「這、這得多少兩銀子啊......」林母攥著藍布包袱的手微微發抖,包袱里裝著給星寶繡的虎頭鞋,針腳細密得能看見月光般的銀絲。

  林老爹的旱菸杆在掌心磕出火星,突然想起女兒成婚那日,他也是這般攥著聘禮清單,被孟家那一窮二白的無賴聘禮,驚得肝疼。

  還真是時過境遷、恍如隔世啊!

  孟沙的棗紅馬突然嘶鳴,鞍韉上的銅鈴撞出碎玉般的聲響。他身後跟著四輛騾車,車上載著孟家村的年貨:醃肉、柿餅、還有林多福特意點名要來的玫瑰醬。

  「爹、娘!」孟三揚鞭策馬而來,馬鞍後斜插的桃符在風中獵獵作響,「前頭剛接了宮裡旨意,皇上賞了咱們宅子九盞羊角燈!」他話音未落,城牆上突然炸開九朵銀花,細碎金箔簌簌落在眾人肩頭。

  孟石仰頭望著璀璨煙花,棉襖口袋裡的紅頭繩露得更深了:「老三,你哥這解元公,可比縣太爺威風多了。」

  林慶年攥著《論語》的手凍得通紅,卻捨不得放下這本被雪水洇濕的書:「爹,等我考上進士,要給您買會轉的走馬燈!」

  眾人正說笑間,西直門突然傳來馬蹄聲。二十盞寫著「太醫院」的羊角燈刺破雪幕,為首之人掀開狐裘,露出腰間藥囊上的金線雲紋,來者正是華恬。

  「三爺好。」華恬翻身下馬,靴底在青石板上踏出冰裂聲,「陛下聽說解元公闔家進京,特命下官送來長白山老參十支。」他身後僕從抬著朱漆禮盒,一一歸入孟家車隊中。

  孟三拍著馬背大笑:「還要恭喜華大人,晉升太醫院院令,您來得正好!我家新制的梅花釀,可比宮裡的葡萄酒順口,走,去府上喝幾杯!」

  華恬笑著推辭,客套兩句便告辭,孟家車隊順利進了城門,繼續前行。

  一路繁華景象,讓眾人目不暇接,街角茶樓的夥計扛著兩壇女兒紅經過,旁邊還掛著酒旗,上有「太白遺風」四個鎏金大字,讓林慶年的《論語》差點掉在雪地里。

  「爹你看!」少年指著茶樓上的冰燈,八仙過海的造型在暮色中流轉七彩光暈,「比縣太爺的燈籠花哨多了!」

  林老爹的菸斗「噹啷」砸在青石板上,他湊近「太白遺風」匾額。

  林慶年突然驚呼:「這『風』字收筆處的飛白,像極了咱家姐夫的文風!」

  話音未落,孟三就哈哈大笑起來,驚起檐角寒鴉掠過琉璃瓦。

  「好小子,那茶樓就是我們家的,那牌匾自然就是你們姐夫的手筆。」

  趙東升、徐聞顯也大吃一驚,林娘子可真是厲害,不過比他們早到了一月,連茶樓都開起來了!

  「前頭就是棋盤街了,咱們福雲宅的燈籠比這還亮堂呢!」孟三高調地騎著大馬,帶著車隊一路穿行,騾車拐過街角時,林多福的聲音突然從雪中傳來:「爹,娘!」眾人抬頭,見她裹著狐裘立在朱漆大門前,發間東珠在暮色中泛著柔光。

  孟家夫婦、林家夫婦都搶著答應,林多福幾步奔上來,一手環住林母,一手環住劉氏,一同往宅子裡走。

  福雲宅朱漆大門洞開,平香嫂子帶著僕從提著萬字紋燈籠相迎。門楣新掛的鎏金「解元及第」匾額在雪光中泛著冷芒,十二盞羊角燈依次亮起,映得石獅口中夜明珠如滿月懸空。

  「夫人、老爺們請!」平香嫂子引著孟石劉氏往東跨院,「東廂是溫泉浴室,西廂擺著西洋琉璃鏡,三爺特意從蘇州訂的。」

  徐聞顯夫婦被引向西跨院,趙茹蹦跳著踩雪:「娘快看!池子裡的錦鯉戴著紅絨花!」徐夫人卻盯著遊廊下的紫檀木櫃,見櫃門刻著《本草綱目》插圖,連櫃角銅環都是針灸穴位造型。

  林老爹站在中院八角亭前,望著樑上懸著的渾天儀發呆:\「這物件,比縣學的還精細。」林慶年卻被東廂傳來的油墨香吸引,推開門見滿牆名人字畫,其中一幅《杏林春燕圖》驚才艷艷,題款確實從未耳聞的署名\「鬍子復\」。

  林慶年還在疑惑,一陣腳步聲打斷了他的思路。

  平軒抱著鎏金匣子匆匆而來:\「縣君,宮裡和幾位大人又送來賀禮。」

  眾人看到前院鋪滿了一整個院落的禮,饒是見慣了大場面的徐家、趙家也嘖嘖稱奇。

  今個兒是大開眼界了。<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