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頁
他大睜著眼睛栽倒在地,濃重鮮血洶湧而出,身下很快淌出一片赤紅色的血泊。
不一會兒就失了生息。
-
兩年後。
宮城內朱牆黃瓦如舊,卻道物是而人非。
這兩年裡,種種怪事不脛而走,為這座本就謎團纏繞的皇城蒙上一層神秘影翳,讓人聞之生畏,不敢妄加揣度。
首當其衝的,便是先帝屍身疑似有缺一事,相傳沈延駕崩次日,有人見一小轎隱秘進宮,裡頭坐的是京中有名的縫屍匠,然久久不見轎出,便有「先帝沈延遭人砍頭」的謠言傳了出來;
再來,上任司禮監掌印紀修予從天牢中失蹤,無人知其下落,有一知半解者還要猜上一句身懷絕技、越獄出逃,著實讓那些過去的擁躉心驚膽戰了好幾天,時至今日仍未見下文;
最後就是,老皇帝薨逝後不久,他生前最愛的寵妃靈妃拒絕被新帝尊奉太妃,毅然決然殉情陪葬,最終如願與沈延合葬皇陵,情意深重被時人傳作佳話,同時,更對「深宮吃人」的說法諱莫如深。
只不過,以上種種尚未流傳太廣,就被新帝沈清岸以雷霆之勢迅速掐滅在萌芽中。
經此一事,不了解他的大臣開始摸不准這位看似很好說話的年輕皇帝的脾氣。
他總是笑靨待人,無論早朝還是私下覲見,不管阿諛奉承亦或直言勸諫,沈清岸永遠勾著嘴角、一副親和仁善的模樣。
卻在處理流言時大刀闊斧、殺伐決斷,又令眾臣暗自心驚不已。
「近來似乎清淨許多。」沈清岸坐在書案之後,認真翻閱手邊奏摺。
「回皇上的話,」身側為他奉茶的太監張保恭敬彎了腰,小聲道:「言論源頭已查清,愛嚼舌根的宮人徹底清算,上下換了幾輪,如今留的都是安分守己的聰明人。」
沈清岸牽唇一笑,指尖捻動,將奏摺翻至下頁。
過了會兒,才道:「緣生城那邊,可有新消息?」
張保訕訕的,覷著沈清岸神色,小心試探:「先前已有回報,只是…」他頓了頓。
「說。」沈清岸的目光始終落在奏摺上,時不時鋪在案上硃批幾句。
「哎,是,」張保擦了下額上並不存在的冷汗,「只是計劃失敗,無一人成功潛伏……」
「派去的人呢?許青野殺了他們?」沈清岸語氣平和,像是一點也不意外。
張保又咽了下口水,喏喏:「沒、沒有,他們…他們都活著,只是…被扒光了衣服,五花大綁吊在樹上排成一排,肚皮上被人用墨水寫了字……」
「連成句,便是…」張保狠狠咬牙,一閉眼說了出來:「便是『想知道什麼,讓小皇帝親自來問』…皇上饒命啊,奴才不是有心的……」說著「噗通」跪在地上,渾身瑟縮等待沈清岸反應。
沈清岸一愣,隨手扔了奏摺,起身慢步到窗前,低低笑出了聲,「起來吧。」
張保戰戰兢兢爬起來,面朝沈清岸背影站穩,拱手又道:「啟稟皇上,北野蒼族新王即位,進貢珍寶數目是前任蒼王一倍之多。」
「她倒是個懂禮的。」沈清岸又笑,「回禮…就送一隊影月衛吧。」
張保聞言大驚:「影月衛個個萬里挑一,訓練過程花費重金、耗時耗力,這些年也只培養出兩隊數目,皇上竟要分出半數相贈新蒼王,未免有些……」
「無礙,」沈清岸的手搭在窗欞上,抬指輕輕敲了兩下,「新蒼王身為女子,短時間內很難服眾,她的安全對大周很重要——一個懂得審時度勢的盟友,總好過上任蒼王那樣心懷鬼胎。」
張保深以為然,順從應了。
主僕二人沉默半晌,見沈清岸半點沒有休息的意思,於是張保勸道:「皇上,夜深了,還請保重龍體、早些安歇。」
「好。」沈清岸終於從窗前挪動腳步,邊攬著身上披的外衫,邊恍然想起什麼似的:「張保,今日可是楚將軍家小兒滿月酒?」
張保應聲答是,虛扶著沈清岸走出御書房。
「明日一早也挑件禮送過去。」沈清岸坐上步輿,說完這句便有些失笑:「東一份、西一份,朕的國庫怕是要被搬空了。」
張保比了手勢讓宮人抬輿出發,在輿座一旁隨行,也跟著笑:「皇上您可真是說笑了,咱們大周時運昌盛、國庫充盈著吶……」
月影西垂,帝王儀仗一路簇擁著沈清岸回到寢殿。
正當張保準備結束一天的差事,殿內卻輕飄飄響起了喚他名字的聲音。
「皇上。」張保推門而入,徑直走到裡間。
沈清岸僅著寢衣坐在床榻邊上,靜靜看向來人:「你在朕身邊伺候,多久了?」
張保原以為是有什麼大事仍需囑咐,誰知皇上開口問起這事,有些摸不著頭腦地思索片刻:「回皇上,今年是第五年。」
「從明日起,你就是司禮監掌印。」
「多謝皇上恩典……誒,啊?」張保下意識謝恩,理解話意後乍然抬頭,瞠目結舌地道:「皇皇皇皇上,奴才惶恐,實實實在不敢與林掌印爭長短……」
「瞧你那點狗膽,」沈清岸笑笑,散在肩上的烏髮垂落下來,「他死了,位置空缺,朕讓你當你就當,還想抗旨不成?」
「奴才不敢…」張保深深躬身,猛一抖,聲音不自然走了調:「死死死…死了?!」
沈清岸抿唇笑而不語,不願過多解釋,擺擺手讓他退了下去。
直至走出殿外,張保還沉浸在雲裡霧裡之中,實在鬧不明白聖意幾何,索性不再想,悶頭做事方為正道。
「你們也都下去吧。」沈清岸將其餘侍奉的宮人也都一併遣散。
整座寢殿安靜下來,他收了笑,默默躺進臥榻。
半夢半醒之間,沈清岸仿佛又見到了那位相貌姣好的、此生唯一的…摯友。
此次任命並非沈清岸一時興起,這張保從他剛與林鹿結盟時就跟在身邊,忠正憨直、做事得力,實是接替林鹿職務之首選。
大周新帝今夜最後批閱的奏摺正是來自林鹿——述清要務,繼而請辭——沈清岸允了。
而身為司禮監掌印、兼任東廠提督的林鹿,某種意義上來說,確實已經死了。
這夜之後,沈清岸力排眾議舊事重提,為二十餘年前林家謀逆一案平反,替先帝發罪己詔,在史書重重填了宣樂帝一筆醜事,又自掏腰包修墓建陵、立衣冠冢厚葬其一家。
從此香火供奉不斷,冤魂有了安息之地,其中,林劍泉之妻牌位端端上書「祈嵐」二字。
因此,如今現存於世的,乃是當年林府倖存的唯一血脈,林鹿。
-
春日煦,某山中。
一黑一白兩匹快馬於山道疾馳,所過之處無不蹄聲悶響、塵土飛揚,二位騎客縱馬英姿颯沓如流星。
直行至盡處懸崖,方扯起韁繩勒馬。
馬咴長嘶中,二人停在原地,距崖邊不過數尺卻依舊面不改色,閒適神態頗有一番灑脫俠氣。
眼前日照重山,淡淡雲霧氤氳層林,呼吸間滿是自然清甜之氣。
「累不累?」沈行舟解下水囊,開了蓋遞向林鹿。
林鹿搖頭,半眯著眼睛眺望山景,接過水囊「咕咕」灌下兩口,又遞迴給沈行舟。
正當沈行舟低頭將水囊蓋子扣緊,林鹿不知何時轉了目光,忽然探過身子在沈行舟臉上親了一口。
故意親出十分響亮的巨大聲響。
沈行舟無奈莞爾,放好水囊,抬起一雙被日光映得極亮的眸子,「我也愛你。」
林鹿聽到滿意的回答,甜滋滋彎了嘴角,整個人沐浴在明媚陽光下,白瓷般細膩的肌膚仿佛透著光,將他本就仙姿佚貌的容顏襯得更為活色生香。
一時間,看得沈行舟只覺周遭大好山景恍若不似人間。
「阿舟,阿舟,再往前,會到達何處?」林鹿有一下沒一下順著身下白馬鬃毛。
「我不知道。」沈行舟回神,很老實地說道。
「笨蛋。」林鹿小聲嘟囔,面上仍是笑意,雖前途不知通向何處,他卻半點兒不擔憂。
「阿鹿若想知道,待下個山村我便去問問。」沈行舟說著,摸出帕子,沾著林鹿額上細密汗珠擦了擦。
「不必,」林鹿乖乖任他動作,有些孩子氣地道:「我根本不想知道。」
說罷,像是被自己逗笑,嘿嘿笑了兩聲。
自離開興京伊始,林鹿再也不用熬心費力分析那些近的、遠的、未發生的、待發生的無數事宜,所有自降生以來圍繞他左右的仇恨與苦難,皆隨「司禮監掌印」身份卸下而盡數遠去。
此生餘下時光里,他只須做好自己。
他將前半生所獲一切全部留在了京城,謝絕各方好意,唯獨與沈行舟同行。
雖漫無目的,卻勝在自由隨性,兩人都十分享受互相陪伴、再無旁務打擾的日子。
「好——都依你。」沈行舟也笑,在林鹿笑得微微鼓起的面頰上輕輕捏了捏。
不一會兒就失了生息。
-
兩年後。
宮城內朱牆黃瓦如舊,卻道物是而人非。
這兩年裡,種種怪事不脛而走,為這座本就謎團纏繞的皇城蒙上一層神秘影翳,讓人聞之生畏,不敢妄加揣度。
首當其衝的,便是先帝屍身疑似有缺一事,相傳沈延駕崩次日,有人見一小轎隱秘進宮,裡頭坐的是京中有名的縫屍匠,然久久不見轎出,便有「先帝沈延遭人砍頭」的謠言傳了出來;
再來,上任司禮監掌印紀修予從天牢中失蹤,無人知其下落,有一知半解者還要猜上一句身懷絕技、越獄出逃,著實讓那些過去的擁躉心驚膽戰了好幾天,時至今日仍未見下文;
最後就是,老皇帝薨逝後不久,他生前最愛的寵妃靈妃拒絕被新帝尊奉太妃,毅然決然殉情陪葬,最終如願與沈延合葬皇陵,情意深重被時人傳作佳話,同時,更對「深宮吃人」的說法諱莫如深。
只不過,以上種種尚未流傳太廣,就被新帝沈清岸以雷霆之勢迅速掐滅在萌芽中。
經此一事,不了解他的大臣開始摸不准這位看似很好說話的年輕皇帝的脾氣。
他總是笑靨待人,無論早朝還是私下覲見,不管阿諛奉承亦或直言勸諫,沈清岸永遠勾著嘴角、一副親和仁善的模樣。
卻在處理流言時大刀闊斧、殺伐決斷,又令眾臣暗自心驚不已。
「近來似乎清淨許多。」沈清岸坐在書案之後,認真翻閱手邊奏摺。
「回皇上的話,」身側為他奉茶的太監張保恭敬彎了腰,小聲道:「言論源頭已查清,愛嚼舌根的宮人徹底清算,上下換了幾輪,如今留的都是安分守己的聰明人。」
沈清岸牽唇一笑,指尖捻動,將奏摺翻至下頁。
過了會兒,才道:「緣生城那邊,可有新消息?」
張保訕訕的,覷著沈清岸神色,小心試探:「先前已有回報,只是…」他頓了頓。
「說。」沈清岸的目光始終落在奏摺上,時不時鋪在案上硃批幾句。
「哎,是,」張保擦了下額上並不存在的冷汗,「只是計劃失敗,無一人成功潛伏……」
「派去的人呢?許青野殺了他們?」沈清岸語氣平和,像是一點也不意外。
張保又咽了下口水,喏喏:「沒、沒有,他們…他們都活著,只是…被扒光了衣服,五花大綁吊在樹上排成一排,肚皮上被人用墨水寫了字……」
「連成句,便是…」張保狠狠咬牙,一閉眼說了出來:「便是『想知道什麼,讓小皇帝親自來問』…皇上饒命啊,奴才不是有心的……」說著「噗通」跪在地上,渾身瑟縮等待沈清岸反應。
沈清岸一愣,隨手扔了奏摺,起身慢步到窗前,低低笑出了聲,「起來吧。」
張保戰戰兢兢爬起來,面朝沈清岸背影站穩,拱手又道:「啟稟皇上,北野蒼族新王即位,進貢珍寶數目是前任蒼王一倍之多。」
「她倒是個懂禮的。」沈清岸又笑,「回禮…就送一隊影月衛吧。」
張保聞言大驚:「影月衛個個萬里挑一,訓練過程花費重金、耗時耗力,這些年也只培養出兩隊數目,皇上竟要分出半數相贈新蒼王,未免有些……」
「無礙,」沈清岸的手搭在窗欞上,抬指輕輕敲了兩下,「新蒼王身為女子,短時間內很難服眾,她的安全對大周很重要——一個懂得審時度勢的盟友,總好過上任蒼王那樣心懷鬼胎。」
張保深以為然,順從應了。
主僕二人沉默半晌,見沈清岸半點沒有休息的意思,於是張保勸道:「皇上,夜深了,還請保重龍體、早些安歇。」
「好。」沈清岸終於從窗前挪動腳步,邊攬著身上披的外衫,邊恍然想起什麼似的:「張保,今日可是楚將軍家小兒滿月酒?」
張保應聲答是,虛扶著沈清岸走出御書房。
「明日一早也挑件禮送過去。」沈清岸坐上步輿,說完這句便有些失笑:「東一份、西一份,朕的國庫怕是要被搬空了。」
張保比了手勢讓宮人抬輿出發,在輿座一旁隨行,也跟著笑:「皇上您可真是說笑了,咱們大周時運昌盛、國庫充盈著吶……」
月影西垂,帝王儀仗一路簇擁著沈清岸回到寢殿。
正當張保準備結束一天的差事,殿內卻輕飄飄響起了喚他名字的聲音。
「皇上。」張保推門而入,徑直走到裡間。
沈清岸僅著寢衣坐在床榻邊上,靜靜看向來人:「你在朕身邊伺候,多久了?」
張保原以為是有什麼大事仍需囑咐,誰知皇上開口問起這事,有些摸不著頭腦地思索片刻:「回皇上,今年是第五年。」
「從明日起,你就是司禮監掌印。」
「多謝皇上恩典……誒,啊?」張保下意識謝恩,理解話意後乍然抬頭,瞠目結舌地道:「皇皇皇皇上,奴才惶恐,實實實在不敢與林掌印爭長短……」
「瞧你那點狗膽,」沈清岸笑笑,散在肩上的烏髮垂落下來,「他死了,位置空缺,朕讓你當你就當,還想抗旨不成?」
「奴才不敢…」張保深深躬身,猛一抖,聲音不自然走了調:「死死死…死了?!」
沈清岸抿唇笑而不語,不願過多解釋,擺擺手讓他退了下去。
直至走出殿外,張保還沉浸在雲裡霧裡之中,實在鬧不明白聖意幾何,索性不再想,悶頭做事方為正道。
「你們也都下去吧。」沈清岸將其餘侍奉的宮人也都一併遣散。
整座寢殿安靜下來,他收了笑,默默躺進臥榻。
半夢半醒之間,沈清岸仿佛又見到了那位相貌姣好的、此生唯一的…摯友。
此次任命並非沈清岸一時興起,這張保從他剛與林鹿結盟時就跟在身邊,忠正憨直、做事得力,實是接替林鹿職務之首選。
大周新帝今夜最後批閱的奏摺正是來自林鹿——述清要務,繼而請辭——沈清岸允了。
而身為司禮監掌印、兼任東廠提督的林鹿,某種意義上來說,確實已經死了。
這夜之後,沈清岸力排眾議舊事重提,為二十餘年前林家謀逆一案平反,替先帝發罪己詔,在史書重重填了宣樂帝一筆醜事,又自掏腰包修墓建陵、立衣冠冢厚葬其一家。
從此香火供奉不斷,冤魂有了安息之地,其中,林劍泉之妻牌位端端上書「祈嵐」二字。
因此,如今現存於世的,乃是當年林府倖存的唯一血脈,林鹿。
-
春日煦,某山中。
一黑一白兩匹快馬於山道疾馳,所過之處無不蹄聲悶響、塵土飛揚,二位騎客縱馬英姿颯沓如流星。
直行至盡處懸崖,方扯起韁繩勒馬。
馬咴長嘶中,二人停在原地,距崖邊不過數尺卻依舊面不改色,閒適神態頗有一番灑脫俠氣。
眼前日照重山,淡淡雲霧氤氳層林,呼吸間滿是自然清甜之氣。
「累不累?」沈行舟解下水囊,開了蓋遞向林鹿。
林鹿搖頭,半眯著眼睛眺望山景,接過水囊「咕咕」灌下兩口,又遞迴給沈行舟。
正當沈行舟低頭將水囊蓋子扣緊,林鹿不知何時轉了目光,忽然探過身子在沈行舟臉上親了一口。
故意親出十分響亮的巨大聲響。
沈行舟無奈莞爾,放好水囊,抬起一雙被日光映得極亮的眸子,「我也愛你。」
林鹿聽到滿意的回答,甜滋滋彎了嘴角,整個人沐浴在明媚陽光下,白瓷般細膩的肌膚仿佛透著光,將他本就仙姿佚貌的容顏襯得更為活色生香。
一時間,看得沈行舟只覺周遭大好山景恍若不似人間。
「阿舟,阿舟,再往前,會到達何處?」林鹿有一下沒一下順著身下白馬鬃毛。
「我不知道。」沈行舟回神,很老實地說道。
「笨蛋。」林鹿小聲嘟囔,面上仍是笑意,雖前途不知通向何處,他卻半點兒不擔憂。
「阿鹿若想知道,待下個山村我便去問問。」沈行舟說著,摸出帕子,沾著林鹿額上細密汗珠擦了擦。
「不必,」林鹿乖乖任他動作,有些孩子氣地道:「我根本不想知道。」
說罷,像是被自己逗笑,嘿嘿笑了兩聲。
自離開興京伊始,林鹿再也不用熬心費力分析那些近的、遠的、未發生的、待發生的無數事宜,所有自降生以來圍繞他左右的仇恨與苦難,皆隨「司禮監掌印」身份卸下而盡數遠去。
此生餘下時光里,他只須做好自己。
他將前半生所獲一切全部留在了京城,謝絕各方好意,唯獨與沈行舟同行。
雖漫無目的,卻勝在自由隨性,兩人都十分享受互相陪伴、再無旁務打擾的日子。
「好——都依你。」沈行舟也笑,在林鹿笑得微微鼓起的面頰上輕輕捏了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