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沈玉在陸萸面前坐定後,看著她笑道,「早知今日能見你,我就把從西域帶回來的花帶進宮了。」

  陸萸麻利地煮著茶,煮好後遞一杯給他,笑問,「什麼花可以保存這麼久。」

  「我找到了你說的那種像雲朵一樣的花,他們叫白疊子,不過帶回來的不多,送過阿姊和妹妹後,如今只剩下幾朵了。」

  白疊子?陸萸在腦海中搜索一圈當初讓他找過什麼花。

  像雲朵?她頓時驚喜異常地看著他,「你找到棉花了?」

  按前世的歷史,棉花是東晉時期傳入中國的,所以她當初只是隨口與他提起,也未抱什麼希望,如今竟然真被他找到了。

  見沈玉端著茶杯笑看著她點點頭,她興奮道,「你知道這花有多重要嗎?你的名字將來是要被載入史冊的。」

  「有這麼重要嗎?我還帶回了種子,打算讓兩個侄女種著玩」沈玉一臉不信。

  當年,她寧願被困囚牢,寧願接受未知的判決,也不願意接受他劫獄。

  那一刻,他氣她不知好歹,氣她性格太執拗,甚至連只會吃齋念佛的曹壬也被他記恨上了。

  後來,他聽說她受鞭刑後沒能挺過去,他就不生她的氣了,而是恨陸氏沒有為她奔走,就那樣放棄了她。

  他以為此生不會再見到她,剛剛見到她的剎那,他是驚喜又擔憂的。

  驚喜於她死而復生,擔憂於她會不會因為當年的事與他生分。

  方才和她聊了幾句,發現她還是當年的她,心口頓時一松,接著開口,「還好種子還沒拿給他們霍霍。」

  「你有多少種子統統給我,待我育種成功後再分給他們」陸萸回。

  還未種下,她就仿佛已經看到了一片白花花的棉花,臉上的興奮激動藏都藏不住了。

  「我要儘快去選塊試驗田,這事宜早不宜遲。」

  「阿萸」沈玉溫言出聲,「見你還活著,我很高興。」

  他的一句話,讓陸萸終於按耐住心底的激動,想起今日約他的主要目的,她笑回,「你還是當年的那個少年郎。」

  「因為我一直記得你送我的話」沈玉答。

  當年他讓沈沅去牢中傳話,陸萸拒絕了他,然後送了他一句話,「願你歷盡千帆,歸來仍是少年。」

  陸萸當年已經做好最壞的打算,所以給每個人都留了遺言,如今回想,知覺恍然,她笑著和他聊起了被謝洐救起後的趣事。

  在她口中沒有受鞭刑後日日用藥續命的時光,只有東山上一路盛開的薔薇花和謝氏別墅絕美的園林景致。

  哪怕遭遇再多挫折,她依然熱愛生活,依然以積極飽滿的心態迎接每一個明天。

  他端著茶杯靜靜地聽她說著,偶爾也會與她聊西域的風光。

  「龜茲的千佛洞中,真有很多僧人在修行嗎」陸萸問。

  沈玉點點頭,「那樣的盛況,真能讓人動容。」

  「你進洞裡看過了嗎?裡面有壁畫嗎?」

  陸萸想起那些被外國人破壞殆盡的壁畫,聽聞花很長時間才完成的。

  「我去的時候壁畫還在創作中,不知將來全部畫完是何種光景。」

  「很震撼,也很精美,我夢見過的」陸萸笑回。

  沈玉聽後,怔了一瞬,才回,「想必如你所夢,待過幾年,我再替你去看看。」

  曹壬回來的時候,遠遠就看到了陸萸和沈玉在亭中談笑風生,雖不知他們在聊什麼,但她臉上明晃晃的笑容在宮燈的映照下如此清晰。

  他正猶豫著該不該去打擾二人,青瓊卻發現了他,然後欣喜地開口,「娘娘,陛下回來了。」

  聞言,陸萸忙笑著看向曹壬「君期快來,墨生發現了好東西。」

  雖然都是在笑,沈玉卻能分辨出,她看曹壬的眼神和看自己時是不一樣的。

  見到曹壬進來,他起身行禮,「墨生見過陛下。」

  「你與我無需如此見外,繼續喚我君期即可」

  曹壬笑著回話後,在陸萸身側坐了下來,「說來聽聽,墨生發現了什麼好東西?」

  沈玉剛想解釋,陸萸就搶過了話頭,她詳細向曹壬講解何為棉花,棉花長什麼樣子,以及棉花的種植採摘和棉花的各種用途。

  她邊講解邊用手比劃著名,身上的披風不小心鬆開了,曹壬見狀很自然地替她將披風收攏好繫緊,然後給她煮起茶來。

  而她也很自然的接過了他的茶杯,飲下一口後,道,「君期,有了棉花,大魏的百姓在冬日裡能更暖和,邊疆的將士也不用苦熬漫長的冬日。」

  曹壬聽完後,也覺得棉花確實是好東西,心裡開始盤算起要在哪裡劃出地塊給陸萸做試驗田。

  第一年還是以育種為主,種植人員的篩選也很關鍵,陸萸提議粘貼告示從全國篩選種植能手,以後專司種棉花。

  她和他還是一如以往的有默契,沈玉想起在長安時,也是這樣,明明無法插入他們的話題,卻又忍不住想要聽他們聊的內容。

  過了片刻,陸萸才想起沈玉已經在對面枯坐許久,忙笑道,「還請墨生見諒,談起賺錢的事,我就停不下來。」

  沈玉不甚在意地笑笑,「我如今也不覺得賺錢是俗氣的事了,你和君期聊的我也愛聽。」

  眼看天色不早了,陸萸讓青瓊把琵琶拿來,為沈玉彈了一曲。

  她說,「當年苦學豎笛不成,原來是樂器沒選對,如今故人相逢,我贈你一曲《梨花雪》。」

  陸萸一共彈了三遍,第三遍的時候,沈玉的豎笛合了進來,二人又合奏了第四遍。

  清脆的琵琶聲和幽怨的豎笛聲完美配合之下,讓旁聽者仿佛看到了潔白無瑕的梨花如雪一般搖曳在枝頭,三更月,中庭恰照梨花雪。

  陸萸的琵琶曲是根據前世的記憶哼唱給蕭嘉卉聽後,由蕭嘉卉譜曲,再讓她反覆練習的,所以她會的曲子其實不多。

  如沈玉這樣,才聽了兩遍就能合奏的,簡直就是音樂天才。

  夜裡,陸萸向曹壬感嘆,「難怪說世家子弟的才華不能只看一個,精通六藝的他們,得花幾代人的心血培養呀。」

  曹壬聽後,沒有接這個話題,而是回,「阿萸,我要開始收局了。」

  聞言,陸萸猛地側過身,定定地看著他,「你會有危險嗎?」

  曹壬伸手將她攬入懷中,「不會,我自有分寸,你該做什麼就去做,不用替我擔心,若喜歡聽墨生吹曲,也可隨時邀約他進宮。」

  陸萸此時哪裡還有心情聽曲,忙回,「不聽了,且總邀約,他也會嫌煩,待他給孩子們上過課後,就隨他去吧。」

  「阿萸」曹壬喊了一聲就停了下來。

  「嗯?」

  「夜已深,休息吧」曹壬回。

  他想說:墨生不會嫌煩,只要她想聽,哪怕吹一輩子,恐怕都不會嫌煩。

  可他終究沒有說出口,男人看男人的眼光不會錯,哪怕沈玉隱藏得很好,曹壬也能發現他今夜看阿萸的眼神和當初在長安時候是不一樣的。

  只是,感情的事,不能太擁擠,他不想讓阿萸徒增煩惱,更不想再把她推給他。

  幾日後,曹壬給陸萸找了一片離洛陽都城不遠的良田做棉花試驗田,同時頒布了求賢令,召集大魏擅種者至昭陽殿應聘。

  以前求賢,求的都是大儒或者能人異士,再不濟就是煉製丹藥的,如今要求地的農人,大魏民間一時間又熱鬧起來了。

  安和二年冬,種田地的能人還未選拔出來,洛陽都城又發生了一件大事。

  廷尉署在清查武庫往年帳簿時,發現石封在幾年前贈送了一批軍械給蘭陵蕭氏。

  一石激起千層浪,蘭陵蕭氏這些年迅速崛起,蕭奇官至中書監,妹妹又是皇帝的丈母娘,女兒還是清河王世子妃。

  蕭氏除了沒有在邊境駐兵,在朝中已經是可以和楊氏抗衡的世家。

  難道陛下打算大義滅親,查抄蕭氏了嗎?

  在大家還未猜到陛下的下一步動作時,蕭奇竟然主動請辭了,理由是因他管束族人不力,從而導致族中子弟魚肉鄉鄰。

  陛下因愛惜其才能,婉拒了他的辭呈,只是讓他將族中子弟交出來處罰,然後讓蕭氏把那批軍械的等價金額交還國庫。

  蕭奇請辭未果後,迅速把軍械贖金交還國庫,還把侵占的良田歸還了百姓,釋放了被搶占為奴的良民,然後自請降品降職。

  皇帝這次沒有拒絕,不過他的品級未變動,而是把他調任為河南尹。

  魏定都洛陽後,特置河南尹,正三品,具體職掌與太守同,主要負責河南郡的軍政要務。

  第一百一十章 收局一

  ◎若能拉柳侍中下水,楊氏會不會反呢?◎

  蕭奇任中書監的時候,能隨時進入宮門和皇帝議事,如今雖然還是三品,但成為河南尹的他除了大朝會,很少有機會進宮。

  所以大家都一致認為皇帝是厭棄了蘭陵蕭氏。<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