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3頁
一支梅看著包正道:“那你一定有了更好的辦法,說來聽聽。”
包正也知道一支梅不似阿紫那般天真,而且這件事要是實施的時候,還少不了要一支梅來出力,遲早是要告訴她的。於是,包正就輕聲地將自己地計劃對一支梅講述了一遍。
一支梅聽了,眉頭漸漸舒展了起來,驚喜地包正說道:“你這個方法很是高明,現在就要看寧王的態度了。希望他要答應才好!”
正說道了這裡,一支梅忽然聽到外面有些細微的響動,於是,她連忙躥到了門口,一把拉開了屋門,只見秦娥兒正亭亭玉立在門外。她見到屋門被打開,立刻就走了進來,然後對包正說道:“公子,明天我想回家看看。從小到大,我還沒有離開家這麼長的時間。”
包正也只好點點頭,對於這樣的要求,他還是不好拒絕地。送走了秦娥兒,一支梅向包正問道:“她不會偷聽到我們的談話吧?”
包正也不好確定,只好回答道:“我想娥兒不是一個分不清是非地人,看來,明天也要將公主送回皇宮了,然後再送娥兒回家。”
一支梅望著包正,想要說點什麼,最後終於欲言又止。
第二天,包正等人吃過了早飯,就用馬車拉著玉屏公主,前往皇宮。到了宮門口,包正叫把守宮門的侍衛前往通報:“就說廣東提刑包正,護送玉屏公主回京。”
侍衛還有些不信,要知道萬一要是欺騙了皇上,人頭可就要落地了。這時,玉屏公主從車上探出頭來,向侍衛說道:“還不快進去稟報。”
那些侍衛見真是公主回來了,於是連忙飛跑著去了。玉屏公主下了車,然後叫上包正和一支梅,邁步就要進宮。
兩旁的侍衛連忙上前相攔:“公主千歲,皇上有旨,這段時間,不許其他人進宮。所以,公主自己可以進去,其他人就----”
玉屏也不由有些氣惱:“好,既然如此,那我們也就不必進宮了。”說罷,轉身欲走。
侍衛一見也都急了,公主好不容易歸來,這要是再走了,他們可是萬萬吃罪不起。於是,眾侍衛連忙相攔:“既然如此,就請公主率人入宮。不過,在皇上面前,還求公主解釋一下,不然,我們夾在中間,也不好過。”
玉屏點點頭:“這裡是我的家,家裡來了朋友,難道連門也進不了嗎。你們放心,父皇那裡,我會去解釋的。”
眾侍衛聽了,這才一齊躬身道謝。玉屏公主這才領著包正和一支梅,進了皇宮。走到了半路上,剛才報信的侍衛領著幾名太監急匆匆地走了回來。看到了玉屏公主,立刻上前見禮。然後,其中的一個老太監說道:“公主殿下,皇上在御花園,聽說公主回來,高興得龍顏大悅,叫公主趕快過去呢!”
說罷,就在前面引路。到了御花園門口,這名老太監攔著包正和一支梅道:“二位,沒有皇上的旨意,二位就不能進入此地,先勞煩在這裡等候如何?”
包正和一支梅也只好停下了腳步。玉屏公主見三番五次受阻,不禁心中有氣,回身對包正說道:“你們就跟著我進去,我看看到底是誰敢阻攔我!”
包正確實想見見趙構,將自己的事情和他挑明,於是就跟著走了進去。一支梅自然也跟了上去。那老太監見公主發怒,也就不敢再阻攔,也只好訕訕地跟在最後。
→第五十四章 - 東窗聞密事←
進了御花園,老太監緊走了幾步,然後說道:“皇上在太液池邊垂釣,公主請隨老奴前往。”
玉屏公主哼了一聲,轉向了太液池的方向。不大功夫,就到了那裡。只見一池碧水,周圍栽有竹林綠樹,環境十分清幽。在池邊,趙構正擎著一根竹竿,悠閒地在那裡垂釣。
隔著很遠,老太監就喊道:“皇上,公主回來了!”
趙構聽了,將竹竿一扔,然後站起身來,向這邊走了過來。玉屏見到了爹爹,也不由心中有些激盪,於是也迎了上去。
趙構將玉屏攬在懷中,輕撫著她的秀髮,口中說道:“兒,你終於肯回來見我了!”一邊說著,眼中也不禁淚花閃爍。
玉屏只覺得心頭一熱,也伏在趙構的懷裡,輕輕啜泣了起來。包正見他們父女都真情留露,也不好上去打擾,只好立在一邊等候。
許久,玉屏才從父親的懷裡抽出身來,對趙構說道:“父皇,女兒這次去了廣東,是包正----提刑給女兒送回來的。”
趙構早就得到了消息,說是玉屏在廣東,那自然是撲奔包正去的。只是想不到他竟然親自給送了回來。先前只顧和女兒親近,並未細看。現在聽說包正就在旁邊,於是就看了過去。一看到包正的模樣,趙構的心裡又忽然不舒服起來。
包正見狀,連忙和一支梅上前見禮。趙構掃了他們一眼,然後說道:“行了,你們也起來吧。包提刑,你也下去休息吧,明天就早些趕回廣東上任,地方官是不可隨便擅離職守的。。。”
包正見了趙構,心裡也覺得彆扭。又聽說他竟然張口就驅趕自己,心中更是氣惱。於是就上前一步,口中說道:“啟奏萬歲,微臣有事稟報。”
趙構哪裡願意聽他嗦,於是懶洋洋地說道:“朕這兩天身體有癢,有什麼事情,你就對秦相去說吧。”
包正也知道一支梅不似阿紫那般天真,而且這件事要是實施的時候,還少不了要一支梅來出力,遲早是要告訴她的。於是,包正就輕聲地將自己地計劃對一支梅講述了一遍。
一支梅聽了,眉頭漸漸舒展了起來,驚喜地包正說道:“你這個方法很是高明,現在就要看寧王的態度了。希望他要答應才好!”
正說道了這裡,一支梅忽然聽到外面有些細微的響動,於是,她連忙躥到了門口,一把拉開了屋門,只見秦娥兒正亭亭玉立在門外。她見到屋門被打開,立刻就走了進來,然後對包正說道:“公子,明天我想回家看看。從小到大,我還沒有離開家這麼長的時間。”
包正也只好點點頭,對於這樣的要求,他還是不好拒絕地。送走了秦娥兒,一支梅向包正問道:“她不會偷聽到我們的談話吧?”
包正也不好確定,只好回答道:“我想娥兒不是一個分不清是非地人,看來,明天也要將公主送回皇宮了,然後再送娥兒回家。”
一支梅望著包正,想要說點什麼,最後終於欲言又止。
第二天,包正等人吃過了早飯,就用馬車拉著玉屏公主,前往皇宮。到了宮門口,包正叫把守宮門的侍衛前往通報:“就說廣東提刑包正,護送玉屏公主回京。”
侍衛還有些不信,要知道萬一要是欺騙了皇上,人頭可就要落地了。這時,玉屏公主從車上探出頭來,向侍衛說道:“還不快進去稟報。”
那些侍衛見真是公主回來了,於是連忙飛跑著去了。玉屏公主下了車,然後叫上包正和一支梅,邁步就要進宮。
兩旁的侍衛連忙上前相攔:“公主千歲,皇上有旨,這段時間,不許其他人進宮。所以,公主自己可以進去,其他人就----”
玉屏也不由有些氣惱:“好,既然如此,那我們也就不必進宮了。”說罷,轉身欲走。
侍衛一見也都急了,公主好不容易歸來,這要是再走了,他們可是萬萬吃罪不起。於是,眾侍衛連忙相攔:“既然如此,就請公主率人入宮。不過,在皇上面前,還求公主解釋一下,不然,我們夾在中間,也不好過。”
玉屏點點頭:“這裡是我的家,家裡來了朋友,難道連門也進不了嗎。你們放心,父皇那裡,我會去解釋的。”
眾侍衛聽了,這才一齊躬身道謝。玉屏公主這才領著包正和一支梅,進了皇宮。走到了半路上,剛才報信的侍衛領著幾名太監急匆匆地走了回來。看到了玉屏公主,立刻上前見禮。然後,其中的一個老太監說道:“公主殿下,皇上在御花園,聽說公主回來,高興得龍顏大悅,叫公主趕快過去呢!”
說罷,就在前面引路。到了御花園門口,這名老太監攔著包正和一支梅道:“二位,沒有皇上的旨意,二位就不能進入此地,先勞煩在這裡等候如何?”
包正和一支梅也只好停下了腳步。玉屏公主見三番五次受阻,不禁心中有氣,回身對包正說道:“你們就跟著我進去,我看看到底是誰敢阻攔我!”
包正確實想見見趙構,將自己的事情和他挑明,於是就跟著走了進去。一支梅自然也跟了上去。那老太監見公主發怒,也就不敢再阻攔,也只好訕訕地跟在最後。
→第五十四章 - 東窗聞密事←
進了御花園,老太監緊走了幾步,然後說道:“皇上在太液池邊垂釣,公主請隨老奴前往。”
玉屏公主哼了一聲,轉向了太液池的方向。不大功夫,就到了那裡。只見一池碧水,周圍栽有竹林綠樹,環境十分清幽。在池邊,趙構正擎著一根竹竿,悠閒地在那裡垂釣。
隔著很遠,老太監就喊道:“皇上,公主回來了!”
趙構聽了,將竹竿一扔,然後站起身來,向這邊走了過來。玉屏見到了爹爹,也不由心中有些激盪,於是也迎了上去。
趙構將玉屏攬在懷中,輕撫著她的秀髮,口中說道:“兒,你終於肯回來見我了!”一邊說著,眼中也不禁淚花閃爍。
玉屏只覺得心頭一熱,也伏在趙構的懷裡,輕輕啜泣了起來。包正見他們父女都真情留露,也不好上去打擾,只好立在一邊等候。
許久,玉屏才從父親的懷裡抽出身來,對趙構說道:“父皇,女兒這次去了廣東,是包正----提刑給女兒送回來的。”
趙構早就得到了消息,說是玉屏在廣東,那自然是撲奔包正去的。只是想不到他竟然親自給送了回來。先前只顧和女兒親近,並未細看。現在聽說包正就在旁邊,於是就看了過去。一看到包正的模樣,趙構的心裡又忽然不舒服起來。
包正見狀,連忙和一支梅上前見禮。趙構掃了他們一眼,然後說道:“行了,你們也起來吧。包提刑,你也下去休息吧,明天就早些趕回廣東上任,地方官是不可隨便擅離職守的。。。”
包正見了趙構,心裡也覺得彆扭。又聽說他竟然張口就驅趕自己,心中更是氣惱。於是就上前一步,口中說道:“啟奏萬歲,微臣有事稟報。”
趙構哪裡願意聽他嗦,於是懶洋洋地說道:“朕這兩天身體有癢,有什麼事情,你就對秦相去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