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不過看到答應後,娘子露出的笑,故意說有什麼獎勵。

  顧蘆雪眼神流轉,讓湊近些,快速親了郎君一口,「這行不行。」

  辛承望心跳砰砰響,慌亂的點頭。

  掐著自己大腿,把反應壓下去。

  自從孩子出生,都沒親熱的機會了,這一下子可了不得。

  院子裡銀杏樹還在隨風搖擺,明明早上才掃過,可是現在像鋪了層地毯,湛藍的天空下,此刻是看啥都美。

  正所謂人在世間匆匆百年,可是過的有滋有味足矣。

  第110章 結局可不平平無奇

  後記一

  開隆十四年,朝野震動,發生了誰都意想不到的事。

  做了近二十年的太子密謀叛亂,大臣們在宅邸等了一夜。

  第二日御林軍總領領著士卒一個個敲響了大臣家的門,上朝照常。

  坐在位置上的還是當今陛下,神情蒼老可是眼神嗜血,瘋狂,牢牢霸占著龍椅。

  太子已死,皇后在殿內自盡,太子妃一家滿門抄斬,太子所有門客革除功名,一律流放!

  其中大燕有且只有一位的六元及第狀元------申颺,亦在其中。

  已是正四品吏部郎中的辛承望閉著眼,咬牙提起精神,崩住表情,不漏異樣。

  申颺被流放嶺南,囚車從城門口啟程。

  看守者沒想到現在還有大臣敢站在那給送行,收起了折辱的心思。

  申颺披頭散髮,手戴鐐銬,嘴唇嗡動,兩行淚留了下來。

  辛承望見不搭理自己,知道其是怕連累自己,輕聲道:「申兄,還是習慣這麼稱呼你,你的孩子我會好好撫養長大,好好活著。」

  申颺扭頭睜大雙眼,囚車越來越遠,人影漸漸不見。

  若有來世,當牛做馬也報答這恩情。

  *

  後記二

  太子的後人被貶為庶人,但皇子們都想趕盡殺絕。

  陛下後悔之日,對其他皇子也不手軟,陛下是沒錯的,有錯的都是其他人。

  折騰來折騰去,朝政越加混亂,索性接替的丞相是有手腕的,儘量不讓波及到大臣。

  辛承望等吏部官員也儘量安排清廉官員上任,每日各地事務處理的摺子還是費心處理。

  太子叛亂,留出很多空位,辛承望又升官了,曾經的主考官如今稱謂是溫尚書,一個提拔,他就這麼成為了正三品的辛左侍郎。

  開隆二十一年,病重到彌留之際的皇上終於傳了位。

  年僅三歲的幼兒被梁太后抱著坐上了龍椅,成為新的統御山河的皇帝。

  或許是因為皇位的動盪,年號太后選了永安。

  永安,永安,好似是個遮掩一切的布幔。

  子幼母壯,這位梁太后沒多久就展露了剛硬的手腕,染指朝堂。

  歷史再次展現了從不以個人為意志的流向,人的野心也永遠不會消失。

  *

  後記三

  ------辛府

  後院裡,足足七八個孩子笑著打鬧。

  辛沐嵐抱著比他小了足足八歲的弟弟,跑的快又穩當。

  快兩歲的辛沐景發出一連串的銀鈴般的笑聲,手腳興奮的不停撲騰。

  旁邊時不時伸手的念秋,收回伸出去收回伸出去。

  孩子是單純的,當初來到辛府,申家的三個孩子都怯生生的,現在一個個跟調皮猴子似的,上躥下跳。

  閣樓上,顧蘆雪邊繡著牡丹花邊遙遙看著這群孩子玩耍。

  孩子的記憶是模糊的,或許再等幾年他們就會忘了曾經所受的傷害,等大了再告知一切,是最好的。

  想到這裡,臉上流露出慈母的微笑。

  操持日常一切事宜,幾個孩子一起學習一起吃一起鬧,這樣的日子過的真快。

  當初郎君的好友陳增考上舉人後,正式做了縣令。

  成為縣令有了官身沒想到第一件事,就是開口求娶身邊的念春。

  當初在興縣,那時懷孕不好走動,都是派念春去送東西給郎君,該有的東西都多準備一份,飯食也是。

  怕是那時候就有意了,顧蘆雪問念春意見,直接臉紅的不行,蚊子般的聲音說,她只是個丫鬟。

  這妮子,還不自信了。

  她去跟辛郎和陳大哥說,念春恢復以前的名字,從今往後是她的妹妹,親自給準備了嫁妝,從辛府出嫁。

  賣身契也直接當著面撕毀,念春捂住嘴哭的不行。

  風風光光的做了正頭娘子,跟陳增一起去了地方。

  沒過兩年,有了孩子,趁著過年來,直接把孩子留在了這。

  辛郎也是,光可逮著一個人霍霍,陳增務實又愛民,動不動就被派去貧苦之地。

  縣令,知府,可以說是一大圈還是地方上打轉。

  念春也跟著一起光換地方,害怕耽擱孩子念書,放心交給了自己。

  都說小孩找小孩,周邊鄰居家的小孩動不動就來自家找幾個小孩玩,安安都成了孩子王了。

  想到這裡,打發身邊的念冬去送上水果。

  再說上一句,「順便摸摸後背有沒有淌汗,記得給擦擦。」

  「是,夫人,您別操心這麼多。」念冬年紀小,性子活潑,說完快步就走了下去。

  顧蘆雪無奈的搖搖頭,念冬這拿自己不當主子,當姐姐似的。

  好像提拔了多久呢,念夏也跟自家表哥成了婚,和和美美的過起了自家小日子,逢年過節會帶著孩子來。

  那孩子跟念夏蠻像的,想著這些,抬頭看著窗外的樹,眉眼都是滿足。

  日子平靜,沒有波瀾,何嘗不是一種幸福。

  外面風風雨雨,都有辛郎給遮擋著。

  *

  後記四

  郡主與駙馬的故事成為畫本子,讓人不由想起了當初。

  郡主的父親從邊疆日夜不停的趕來京城,大殿之上交出兵符,只想解甲歸田,好好補償補償女兒。

  本獨斷的陛下被這副樣子打動,收回賜婚。

  探花郎不想做出選擇,到頭來一場空。

  後來的後來,聽說沒有官身、不能走向仕途的探花郎,每日喝酒抱怨打罵糟糠妻。

  嫌棄家裡沒助力,當初為何要不放口,非要當正妻。

  妻子不可思議的睜大眼,當年她明明聽說的是,探花郎被郡主一眼相中,威脅要娶,她才帶著一雙兒女北上京城。

  堅決的要正妻位置,讓郡主做平妻。

  現在想想是她傻,怎麼就那麼快收到了信件,那麼快被丈夫的朋友護送去京城。

  明明這個虛偽的男人是既想要名聲,又想要郡主的後台做助力。

  她笑自己傻,有人願意相助。

  她直接與之和離,帶著一雙兒女離開家鄉,去了京城。

  在京城住進了一進宅子,房契沒花一文錢被贈送,她依仗著米糕的手藝帶大了孩子。

  後來的後來,等兒子考取了功名,聽孩子描述主考官的長相,她才知道恩人竟是這麼大的官。

  吏部那位備受太后信任,官聲極好、主持變法的辛尚書。

  某一天,她打聽那探花郎,聽說窮困潦倒早已病逝。

  *

  後記五

  府城的孫秀才,一次次參加秋闈,一次次落榜。

  眾人話語比較,一次次提起,像是有了心魔。

  每次開考前,他都忍不住想起前妻。

  嫁給了那鰥夫,不,辛郎中,辛左侍郎,辛大人後,這麼多年過去了,始終都被一心一意的對待。

  孫秀才心裡噗嗤以鼻,真是捧人捧的歡。

  家裡沒妾室,書房裡紅袖添香,誰知。

  都是男人,見一個愛一個的劣根性,讓他根本不信這些言論。

  他自己醒著,旁人卻拿他當笑料。

  第三次看榜沒有自己的名字,孫秀才怨天怨地,路過的石頭都踢上一腳。

  回到家卻看到娘在門口撒潑打滾的罵著,大門打開,丈人和妻子都冷著一張臉。

  扔出個什麼在地上,只聽丈人開口。

  「我將女兒嫁給你,以為你是個有才華能高中的,結果你就是草包,從今開始,我女兒與你和離了,愛滾哪去滾哪去,這宅子可是女兒的嫁妝,地契和一切東西都不是你的,你就帶著老娘走吧。」

  大門緊閉,孫秀才蒙了好一會上前拍門。

  他喊著妻子的名字,不信這是真的,還有孩子,對,孩子是他的啊。

  可是大門始終緊閉,不一會,捕快竟來驅趕他。

  有人報案,要闖人私宅。

  只得離開,買酒解愁,第二日再去拍門,出來的直接把他推到在地。

  陌生人說宅子已經賣給了他們,看著房契上的官府印章,孫秀才笑出了眼淚。

  「瘋子,快滾。」

  男人朝地上吐口,拍拍自己手,走進了宅子裡。

  宅子上已不是孫家,渾渾

  噩噩的起身走往租住的地方。

  在一條窮巷子裡,小時候,寡母帶著他就住在這樣的環境裡,給人漿洗衣服養活他。<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