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頁
他們兩兄弟跟先生學了一身本事,找路不在話下,若不是田大人身受重傷,他們一定能帶著田大人安全出山。
幾人說話吵醒了田大人,田大人看到賀文嘉,眼睛都有神起來,他呼出一口灼熱的氣息,嘶啞著聲音叫貼身小廝把東西拿來。
「陳方進在江西開私礦,打造鐵器,豢養私兵,我知道就有兩萬人之眾,這些是來往的糧食、鐵器、人口等帳冊,你必須親自送回京去。」
田國柱把一疊東西塞賀文嘉手裡,急喘幾聲:「一定要快,這些證據是一個暗線送到我手裡的,他們一定要我的命,我猜肯定是那個暗線暴露了。你一定要抓緊,我怕遲則生變。」
陳家謀反?
侯慎和侯原都震驚了!
賀文嘉腦子里那根弦一下拉緊,他快速翻著帳冊,很快發現不對勁:「這些武器足夠武裝十萬人之眾,怎麼私兵才兩萬人?」
「他們還有其他隱藏人手!」
大晉朝從南到北已經被清了一遍的,如今只剩下江西和福建這兩地還沒清過,難道人都藏在這兩個地方?
「不一定,福建靠海,只要有船,去哪裡不方便?」
賀文嘉思忖再三,急道:「田大人,證據我會使人送回京。」
田國柱厲聲道:「不行,你必須親自去,別人去我不放心!」
「田大人,我還有更重要的事情做,我怕其中有詐!」
如今北邊虎視眈眈,若真把證據安全送到京城,以皇上的脾氣,肯定會分兵揮師南下。
「萬一,我是說萬一,萬一這是陳家設的圈套該怎麼辦?」
田國柱也明白過來了,賀文嘉的猜測若是真的,那陳家肯定跟韃靼有勾結,這事情就大了。
一個不好,大晉朝就將陷入風雨飄搖中。
賀文嘉想的對,必須先探清陳家的底細!
第123章 謀反之路
武夷山呈東北西南走向,南鄰九連山,北接仙霞嶺,青峰林立,碧水相繞,綿延上千餘里。
既走不得江西和福建,賀文嘉命識路的侯慎帶著三個賀家的護衛從山裡往東北方向去,直奔浙江仙霞嶺,再從浙江把證據送回京中。
山里多雨霧,縱使有侯慎帶路,也不是那麼好走的。
賀文嘉喬裝後帶著人悄悄下山進入福建境內查探時,侯慎四人在山裡突遇暴雨,正在找山洞躲雨。賀文嘉險些被陳方進的小兒子陳留毓抓住時,侯慎四人才將將走到仙霞嶺。
此時,已經是三月下旬了。
唐紹早已回京當差去了,惠敏郡主帶著兒子小五,在賀家的溫泉莊子裡住了半個月了,沒有要走的跡象,她家的護衛倒是又來了五十人守在外圍,把莊子圍得鐵桶一般。
漁娘笑著問惠敏郡主:「怎的不回京?」
惠敏郡主笑哼一聲:「那你怎麼不回京?」
「我這有家有口的,老弱婦孺一大家子,這會兒回京可不是給自己添麻煩嘛。」
「我也一樣啊。」
平頭百姓不知道,唐家洪家這樣的頂級門庭還能不知道嗎,京城眼看著就要亂起來了。
她如今懷著孕,兒子又還小,不趕緊找個安全點的地方躲著,還能如何?
惠敏郡主笑容淡淡,摸著肚子嘆氣道:「我爹娘,還有我祖父祖母他們,他們都走不了,不管如何,都要留在京中。」
漁娘皺眉:「你們兩家的其他孩童呢?」
「年十五以下的,前兩日被送回族中祭祖。年十五以上的,要留在京中跟家族共進退。」
惠敏郡主道:「惜娘前兩日也被送去潼關了,領著家中姊妹弟弟們回鄉祭祖。」
再有十來天,就是清明節了。
漁娘心裡陡然緊張起來,已經到這個份上了嗎?
惠敏郡主笑道:「放心,唐紹說邊境有三皇子和四公六侯的後人駐守,韃靼打不過來,京城再鬧騰,那也是朝廷里的事情。」
惠敏郡主的話並沒有安慰到漁娘。
春天真的來了,京城連下幾日雨,紛紛揚揚的,下雨天好瞧是好瞧,就是有些冷,倒春寒又使京中病了好些人。
每日要上朝的老大人們最遭罪,身體好的勉強撐一撐,身體不好的只能告假在家休養。
這次倒春寒降溫太快,連向來體壯的皇帝也病了。據說高燒不退,皇后衣不解帶日日在皇上跟前伺候。
皇上病了,公務還得辦,近水樓台先得月的大皇子和皇長孫這幾日進了內閣。
二皇子隱而不發,朝中局勢愈發壓抑。
宮中的事漁娘只是隱約聽說,她也管不了,她只顧得上眼前的事。
林氏病了,風寒好幾日不見好,夜裡突發高熱。漁娘見狀,天一亮,立刻使人去太學,叫在太學讀書的弟弟梅羨林歸家盡孝。
同時,漁娘給大舅舅林家送帖子,大舅舅和幾個表哥要忙公務來不了,大舅母和表嫂表弟妹帶著家中小輩前來探望。
大舅母黃氏不怕被傳染,親自到床前探望,她嘆道:「妹妹生病還記掛著我們家,真是多謝了。」
林氏輕咳一聲:「大嫂若真要謝我,不如留下多住幾日,有娘家人在這裡,我心裡也舒坦些,說不得病也能快些好。」
黃氏笑道:「放心,我這個當大嫂的一定好好照顧你,咱們姑嫂難得有空閒碰到,正好一塊兒親香親香。」
清明節前一日晚上。
京城內城外城的城門關閉後,街上突然出現許多兵馬,一時間甲冑刀劍相撞的沉悶聲,馬蹄在寬闊街道上的奔跑聲,隱隱的低喊聲,叫內城各官宦人家人心惶惶。
一群肥碩的灰鼠從水溝里順著牆壁爬上屋檐,小小的老鼠眼裡閃過一片火光。
唧唧!
大群兵馬往皇城去,押後的兵馬進城後突然分兵沖向各坊官宦人家,巷子裡街道上突然響起哭喊聲。
影影綽綽的火光閃過,鮮血染紅了地上濕漉漉的青磚。
公侯聚集的西泉坊去了許多士兵,可國公府侯爵府的人不是好惹的,縱使家中男丁不在,當家主母坐鎮,指揮著家丁護衛,也能殺的那些叛軍進不了門。
叛軍?
呵呵,二皇子可不會認,他明明是清君側的忠武之軍。
午門洞開!
太和門大開!
二皇子昂頭闊首騎馬衝進太和門,勒著韁繩在太和殿外的廣場上縱馬狂奔,放聲大笑,肆意跑了四五圈才停下。
二皇子朗聲高喊:「父皇,兒子前來拜見!」
朱紅色威嚴的太和殿的大門緩緩打開,大皇子緩緩從太和殿的陰影中走出來,走到火光照耀之下。
「父皇正在休息,二弟,有什麼話就跟為兄說吧。」
看到病弱的大哥從太和殿裡走出來,二皇子臉上的笑容頓時僵住,隨後他又狠笑一聲:「大哥在真好,免得弟弟還要找你去。」
大皇子微微笑道:「二弟這是知道父皇下旨命我為太子,特意前來拜見?」
「你為太子?」二皇子指著大皇子狂笑:「父皇選你這個病秧子為太子?」
大皇子冷聲:「孤乃嫡長子,孤為太子,乃是天經地義!爾等還不前來拜見?」
大皇子話聲一落,太和殿兩側小門衝出來兩隊禁衛軍,個個都拉滿了弓,只要大皇子一聲令下,就能把二皇子射成刺蝟。
大皇子擺出這般架勢來,二皇子反而不怕了,二皇子拍掌笑道:「皇后不愧是皇后,在父皇的眼皮子底下,竟還籠絡了這許多人馬,不枉費你們母子在宮中這許多年的經營。」
「不過可惜呀,沒用!」
二皇子眼神好,他看到了禁衛軍身上的血跡,他了然笑道:「為了制伏父皇身邊的人你也損失不小吧,跟我打,你輸定了!」
兄弟倆都打得清君側的主意,二皇子指責皇后給父皇下毒,大皇子指責二皇子勾結世家謀反!
這裡沒有外人在,說什麼都不重要了,誰贏,誰能控制住宮城,以後誰說的話就是真的。
史書上都說邊疆重鎮是百戰之地,可若真要細細論起來,因皇權而生,因皇權而亡的宮城,才是真正的血流成河的百戰之地。
屠戮,砍頭,一箭穿心,鮮血淋漓,各為其主,從龍之功,百死無悔。
太和殿外的每一塊青磚都沾上鮮血,兄弟對峙,刀劍相向。
此時,宮門之外,叛軍皆被斬首,該死的人死得透透的,不該死的人,總能撐到京衛司的兵馬前來平叛。
鮮血黏膩,唐紹一腳跨過去,領頭的指揮僉事前來稟報:「世家的人都跑了,只有陳方進沒走。」<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幾人說話吵醒了田大人,田大人看到賀文嘉,眼睛都有神起來,他呼出一口灼熱的氣息,嘶啞著聲音叫貼身小廝把東西拿來。
「陳方進在江西開私礦,打造鐵器,豢養私兵,我知道就有兩萬人之眾,這些是來往的糧食、鐵器、人口等帳冊,你必須親自送回京去。」
田國柱把一疊東西塞賀文嘉手裡,急喘幾聲:「一定要快,這些證據是一個暗線送到我手裡的,他們一定要我的命,我猜肯定是那個暗線暴露了。你一定要抓緊,我怕遲則生變。」
陳家謀反?
侯慎和侯原都震驚了!
賀文嘉腦子里那根弦一下拉緊,他快速翻著帳冊,很快發現不對勁:「這些武器足夠武裝十萬人之眾,怎麼私兵才兩萬人?」
「他們還有其他隱藏人手!」
大晉朝從南到北已經被清了一遍的,如今只剩下江西和福建這兩地還沒清過,難道人都藏在這兩個地方?
「不一定,福建靠海,只要有船,去哪裡不方便?」
賀文嘉思忖再三,急道:「田大人,證據我會使人送回京。」
田國柱厲聲道:「不行,你必須親自去,別人去我不放心!」
「田大人,我還有更重要的事情做,我怕其中有詐!」
如今北邊虎視眈眈,若真把證據安全送到京城,以皇上的脾氣,肯定會分兵揮師南下。
「萬一,我是說萬一,萬一這是陳家設的圈套該怎麼辦?」
田國柱也明白過來了,賀文嘉的猜測若是真的,那陳家肯定跟韃靼有勾結,這事情就大了。
一個不好,大晉朝就將陷入風雨飄搖中。
賀文嘉想的對,必須先探清陳家的底細!
第123章 謀反之路
武夷山呈東北西南走向,南鄰九連山,北接仙霞嶺,青峰林立,碧水相繞,綿延上千餘里。
既走不得江西和福建,賀文嘉命識路的侯慎帶著三個賀家的護衛從山裡往東北方向去,直奔浙江仙霞嶺,再從浙江把證據送回京中。
山里多雨霧,縱使有侯慎帶路,也不是那麼好走的。
賀文嘉喬裝後帶著人悄悄下山進入福建境內查探時,侯慎四人在山裡突遇暴雨,正在找山洞躲雨。賀文嘉險些被陳方進的小兒子陳留毓抓住時,侯慎四人才將將走到仙霞嶺。
此時,已經是三月下旬了。
唐紹早已回京當差去了,惠敏郡主帶著兒子小五,在賀家的溫泉莊子裡住了半個月了,沒有要走的跡象,她家的護衛倒是又來了五十人守在外圍,把莊子圍得鐵桶一般。
漁娘笑著問惠敏郡主:「怎的不回京?」
惠敏郡主笑哼一聲:「那你怎麼不回京?」
「我這有家有口的,老弱婦孺一大家子,這會兒回京可不是給自己添麻煩嘛。」
「我也一樣啊。」
平頭百姓不知道,唐家洪家這樣的頂級門庭還能不知道嗎,京城眼看著就要亂起來了。
她如今懷著孕,兒子又還小,不趕緊找個安全點的地方躲著,還能如何?
惠敏郡主笑容淡淡,摸著肚子嘆氣道:「我爹娘,還有我祖父祖母他們,他們都走不了,不管如何,都要留在京中。」
漁娘皺眉:「你們兩家的其他孩童呢?」
「年十五以下的,前兩日被送回族中祭祖。年十五以上的,要留在京中跟家族共進退。」
惠敏郡主道:「惜娘前兩日也被送去潼關了,領著家中姊妹弟弟們回鄉祭祖。」
再有十來天,就是清明節了。
漁娘心裡陡然緊張起來,已經到這個份上了嗎?
惠敏郡主笑道:「放心,唐紹說邊境有三皇子和四公六侯的後人駐守,韃靼打不過來,京城再鬧騰,那也是朝廷里的事情。」
惠敏郡主的話並沒有安慰到漁娘。
春天真的來了,京城連下幾日雨,紛紛揚揚的,下雨天好瞧是好瞧,就是有些冷,倒春寒又使京中病了好些人。
每日要上朝的老大人們最遭罪,身體好的勉強撐一撐,身體不好的只能告假在家休養。
這次倒春寒降溫太快,連向來體壯的皇帝也病了。據說高燒不退,皇后衣不解帶日日在皇上跟前伺候。
皇上病了,公務還得辦,近水樓台先得月的大皇子和皇長孫這幾日進了內閣。
二皇子隱而不發,朝中局勢愈發壓抑。
宮中的事漁娘只是隱約聽說,她也管不了,她只顧得上眼前的事。
林氏病了,風寒好幾日不見好,夜裡突發高熱。漁娘見狀,天一亮,立刻使人去太學,叫在太學讀書的弟弟梅羨林歸家盡孝。
同時,漁娘給大舅舅林家送帖子,大舅舅和幾個表哥要忙公務來不了,大舅母和表嫂表弟妹帶著家中小輩前來探望。
大舅母黃氏不怕被傳染,親自到床前探望,她嘆道:「妹妹生病還記掛著我們家,真是多謝了。」
林氏輕咳一聲:「大嫂若真要謝我,不如留下多住幾日,有娘家人在這裡,我心裡也舒坦些,說不得病也能快些好。」
黃氏笑道:「放心,我這個當大嫂的一定好好照顧你,咱們姑嫂難得有空閒碰到,正好一塊兒親香親香。」
清明節前一日晚上。
京城內城外城的城門關閉後,街上突然出現許多兵馬,一時間甲冑刀劍相撞的沉悶聲,馬蹄在寬闊街道上的奔跑聲,隱隱的低喊聲,叫內城各官宦人家人心惶惶。
一群肥碩的灰鼠從水溝里順著牆壁爬上屋檐,小小的老鼠眼裡閃過一片火光。
唧唧!
大群兵馬往皇城去,押後的兵馬進城後突然分兵沖向各坊官宦人家,巷子裡街道上突然響起哭喊聲。
影影綽綽的火光閃過,鮮血染紅了地上濕漉漉的青磚。
公侯聚集的西泉坊去了許多士兵,可國公府侯爵府的人不是好惹的,縱使家中男丁不在,當家主母坐鎮,指揮著家丁護衛,也能殺的那些叛軍進不了門。
叛軍?
呵呵,二皇子可不會認,他明明是清君側的忠武之軍。
午門洞開!
太和門大開!
二皇子昂頭闊首騎馬衝進太和門,勒著韁繩在太和殿外的廣場上縱馬狂奔,放聲大笑,肆意跑了四五圈才停下。
二皇子朗聲高喊:「父皇,兒子前來拜見!」
朱紅色威嚴的太和殿的大門緩緩打開,大皇子緩緩從太和殿的陰影中走出來,走到火光照耀之下。
「父皇正在休息,二弟,有什麼話就跟為兄說吧。」
看到病弱的大哥從太和殿裡走出來,二皇子臉上的笑容頓時僵住,隨後他又狠笑一聲:「大哥在真好,免得弟弟還要找你去。」
大皇子微微笑道:「二弟這是知道父皇下旨命我為太子,特意前來拜見?」
「你為太子?」二皇子指著大皇子狂笑:「父皇選你這個病秧子為太子?」
大皇子冷聲:「孤乃嫡長子,孤為太子,乃是天經地義!爾等還不前來拜見?」
大皇子話聲一落,太和殿兩側小門衝出來兩隊禁衛軍,個個都拉滿了弓,只要大皇子一聲令下,就能把二皇子射成刺蝟。
大皇子擺出這般架勢來,二皇子反而不怕了,二皇子拍掌笑道:「皇后不愧是皇后,在父皇的眼皮子底下,竟還籠絡了這許多人馬,不枉費你們母子在宮中這許多年的經營。」
「不過可惜呀,沒用!」
二皇子眼神好,他看到了禁衛軍身上的血跡,他了然笑道:「為了制伏父皇身邊的人你也損失不小吧,跟我打,你輸定了!」
兄弟倆都打得清君側的主意,二皇子指責皇后給父皇下毒,大皇子指責二皇子勾結世家謀反!
這裡沒有外人在,說什麼都不重要了,誰贏,誰能控制住宮城,以後誰說的話就是真的。
史書上都說邊疆重鎮是百戰之地,可若真要細細論起來,因皇權而生,因皇權而亡的宮城,才是真正的血流成河的百戰之地。
屠戮,砍頭,一箭穿心,鮮血淋漓,各為其主,從龍之功,百死無悔。
太和殿外的每一塊青磚都沾上鮮血,兄弟對峙,刀劍相向。
此時,宮門之外,叛軍皆被斬首,該死的人死得透透的,不該死的人,總能撐到京衛司的兵馬前來平叛。
鮮血黏膩,唐紹一腳跨過去,領頭的指揮僉事前來稟報:「世家的人都跑了,只有陳方進沒走。」<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