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頁
「吏部右侍郎?」
賀文嘉懷疑自己聽錯了,他難道不應該是戶部右侍郎嗎?短暫當了兩年的戶部右侍郎老大人剛卸任,這個位置不給他,還能給誰?
賀文嘉展開聖旨一看,還是真吏部右侍郎,一個字不差。
「高大人,原來的吏部右侍郎高升了?」
高九笑道:「您是問王蒼王大人吧,王大人調到戶部,他是戶部右侍郎。」
賀文嘉又是一驚,這是什麼操作?
他進吏部,王蒼進戶部,姚炳姚大人跟陳方進不得打起來?
陳方進肯叫他把手伸進吏部?大晉朝建立以來,吏部一向是陳方進做主,他今日進吏部,陳方進難道真要致仕了?
賀文嘉腦中閃過許多想法。
跟賀文嘉一樣,一大早到衙門點卯的六部九卿官員們,都被皇上下的這兩道聖旨搞蒙了,這是怎麼回事?
你蒙我也蒙,大家一起蒙。
本來商量好的彈劾賀文嘉,攻擊文嘉黨,這下臨時取消了,姚炳一派和陳方進一派的人手都在商量該怎麼辦。
姚炳自覺戶部無事不可對人言,被手下人問到跟前,他只一句話:「往日怎麼辦的,以後就怎麼辦,這有甚好商量的?」
吏部就不同了,吏部右侍郎的執掌差事都擺在那兒,賀文嘉若是進去,就相當於在世家裡插入一根釘子,他們渾身上下都不舒坦。
可皇命不可違,能怎麼辦?
賀文嘉都沒去太和殿給皇上請安賣慘,拿著聖旨拍拍屁股就去吏部上任了。
「那誰,給本官指一指路,吏部右侍郎辦公的公衙是哪一間吶?」
沒想到賀文嘉來這麼快,吏部許多主事、郎中都手忙腳亂地前來拜見,一個個拉著賀文嘉說話。吏部左侍郎來了,又帶賀文嘉走訪戶部各衙門,這一圈忙下來,一天都過去大半了。
這程序走完,該跟他交接公務了吧。
吏部左侍郎還說尚書大人今日不在,許多文書要陳大人簽字才能給他看。
賀文嘉不悅,吏部左侍郎又笑著說:「陳大人身體不爽利,所以今日就沒有來,不過陳大人明日應該會來。真是對不住,叫賀大人稍等一日了。」
賀文嘉故作不解:「陳大人還沒致仕?」
戶部一干人等頓時無語了。
不管如何,人家才來,怎麼著也該給點面子,吏部左侍郎提出他做東,晚上請賀文嘉及同僚們去崇德樓喝酒。
「可別了,公務都沒接手,差事也沒辦一樁,哪好意思喝酒,咱們呀,下回約吧。」
賀文嘉拱手道:「諸位大人,本官今日來得匆忙,估計你們還沒準備好,今日就算了,明兒一早本官再來交接公務。辛苦諸位大人了。」
賀文嘉十分不給面子地走了,留下面面相覷的眾人,這事兒不好辦啊。
有些文書不好交給賀文嘉看,可人家是上官,不能真把人晾著啊?就是陳大人來了,也不敢明著這樣干啊。
「不著急,等下值了去王家問問,看看王大人在戶部那兒今日如何。」
王蒼在戶部麼,沒什麼可說的。
跟賀文嘉一樣,主官姚大人不在,戶部左侍郎客氣帶他去戶部溜達了一圈,回來後就把公務交給他,還說有不明白的直接去問姚大人即可。
戶部和吏部的作風擺在一塊兒一比較,那真真是,叫人說不出話來。
一個吏部郎中說:「吏部也是朝廷的吏部,文書交給賀文嘉看看也沒什麼不得了,說起來,吏部的這些事皇上大多都知道。」
「那怎麼能一樣,吏部一直是咱們……如今陳大人才不好就放了個釘子進來,你樂意?」
這不是跟戶部的人換個官兒這麼簡單的事情,賀文嘉進吏部,裡頭的門道深著呢。
再說了,賀文嘉是什麼好糊弄的人嗎?他插進來,吏部真要從鐵板一塊變成四面漏風了。
世家最後的一道防線,用不了多久就會崩潰。早晚的事。
要說會噁心人,還是皇上啊!
陳方進不是上書要致仕嗎?如今看他還走不走了?
賀文嘉以為隔天他會在衙門見到陳方進,沒想到他根本沒見到人。沒見到人更好,他正想見見吏部的文書,看看裡頭隱藏著多少事。
賀文嘉才坐下,就聽到太和殿傳喚,皇上叫他過去。
賀文嘉跟太和殿裡的太監們大多有幾分交情,匆忙趕去太和殿路上,賀文嘉從傳話太監那裡聽完了事情。
大概事件是,他主持做的帳冊模板在山西那邊推行出了問題,緣由是太原府同知沈從鳴聯合太原府知府暗中準備了兩套帳本,侵吞太原府稅賦,皇上震怒。
幾位內閣大臣和戶部的主官都在太和殿,聽那意思,要任命他為欽差,親自去太原府處理此事。
大冬天的,賀文嘉全身冒汗,瞬間想到了許多事。
這件事往小了說,是他辦事不力,叫他親自去太原處理此事,算是功過相抵。
往大了說,沈從鳴是賀家梅家的故交,沈從鳴貪污瀆職侵吞賦稅是不是受他指使,是不是他賀文嘉大開方便之門這就不好辯解了。
除了他賀文嘉,還有誰能提前知道帳冊模板是什麼樣的?不是他給的帳冊模板,沈從鳴他們又如何把兩套帳冊做得如此真?
賀文嘉呼吸急促。
這次若不是世家為了延後他進入吏部的腳步,只怕不會這麼輕易地叫他自己處理此事,等著他的,應該是彈劾!
賀文嘉自是不怕人查他,拿沈從鳴當幌子又如何?
可皇上那兒,又是如何想的?
賀文嘉一腳跨進太和殿,就被皇上訓斥:「賀文嘉,瞧瞧你做的好事。」
賀文嘉利落跪下:「臣愚昧,請皇上直言。」
「呵,你丟了朕的臉,還要朕給你解釋?」
「臣不敢!」
皇帝怒火衝天,把賀文嘉訓了個狗血淋頭,最後留下一句:「朕會安排刑部官員跟你去太原府查案,若是查出來跟你有關,別怪朕手下無情。」
賀文嘉忙道:「臣領旨謝恩!」
皇帝和內閣官員走了,賀文嘉滿頭大汗,狼狽地站起身。
賀文嘉冷眼看著王蒼,一甩袍子出門去。
賀文嘉回吏部衙門,王蒼在半路上攔住他:「別回去了,回家吧,準備準備下午就去太原府。」
賀文嘉譏諷道:「沈大人是什麼人我知道,你應該也心裡有數吧。咱們道不同不相為謀就算了,你算計我,還把沈大人也帶進去,你還有良心嗎?」
「餘慶!」
「別叫我!」
賀文嘉怒聲道:「你王大人如今風光發達了,是不是早就忘了當年沈大人的庇護之恩?人家施恩不求報,你還要反插恩人一刀,我賀文嘉沒你這樣狠毒的朋友。」
賀文嘉再不想跟他說話,毫不猶豫轉身離開!
王蒼獨自站在風雪中,煢煢孑立,身影消瘦。
賀文嘉如了他們的意,在刑部官員和京衛司的監督下離京。
風雪天騎馬去太原府,要受老大罪了。
太原府里,也不知道世家安排了多少眼睛盯著賀文嘉,要拉他下馬。
漁娘不著急,不擔心,她忙了兩日把她的《暢遊山河·北境》篇最終定稿後,帶著孩子把書稿送去京郊溫泉莊子。
漁娘一到莊子裡,頭一件事就是安撫爹娘,叫他們別擔心,賀文嘉沒事,沈家也不會有事。
漁娘跟賀文嘉一樣,他們都相信沈從鳴不是那樣的人,他若是真想貪污瀆職,以前當縣令的時候機會多得很,做的隱秘根本不會有人發現,何必在這個時候伸手?不要命了嗎?
安撫好爹娘,漁娘去先生那兒,師徒倆花了三日把書稿訂正。
孫潯嘆道:「你真要把這本書刊印出去?我看著,皇上那兒不見得會把你寫的這些東西叫天下人知道。」
漁娘淡淡道:「也不全是為了給賀文嘉分擔,這些話我早就想說了。」
國之大事,在祀與戎。每一個朝代都在跟北方草原部落打仗,又是為了什麼呢?總該有人說清楚,叫天下人,叫後代人都知道。
「罷了,你做你該做的事吧,印不印,看皇上的意思。」
「是。」
漁娘把兒子留在莊子裡,她帶著訂正後的書稿回京。
這時,賀文嘉早換了身上的官服,換上了便裝,一行人快馬加鞭往江西去。
田國柱田大人在江西失蹤了!<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賀文嘉懷疑自己聽錯了,他難道不應該是戶部右侍郎嗎?短暫當了兩年的戶部右侍郎老大人剛卸任,這個位置不給他,還能給誰?
賀文嘉展開聖旨一看,還是真吏部右侍郎,一個字不差。
「高大人,原來的吏部右侍郎高升了?」
高九笑道:「您是問王蒼王大人吧,王大人調到戶部,他是戶部右侍郎。」
賀文嘉又是一驚,這是什麼操作?
他進吏部,王蒼進戶部,姚炳姚大人跟陳方進不得打起來?
陳方進肯叫他把手伸進吏部?大晉朝建立以來,吏部一向是陳方進做主,他今日進吏部,陳方進難道真要致仕了?
賀文嘉腦中閃過許多想法。
跟賀文嘉一樣,一大早到衙門點卯的六部九卿官員們,都被皇上下的這兩道聖旨搞蒙了,這是怎麼回事?
你蒙我也蒙,大家一起蒙。
本來商量好的彈劾賀文嘉,攻擊文嘉黨,這下臨時取消了,姚炳一派和陳方進一派的人手都在商量該怎麼辦。
姚炳自覺戶部無事不可對人言,被手下人問到跟前,他只一句話:「往日怎麼辦的,以後就怎麼辦,這有甚好商量的?」
吏部就不同了,吏部右侍郎的執掌差事都擺在那兒,賀文嘉若是進去,就相當於在世家裡插入一根釘子,他們渾身上下都不舒坦。
可皇命不可違,能怎麼辦?
賀文嘉都沒去太和殿給皇上請安賣慘,拿著聖旨拍拍屁股就去吏部上任了。
「那誰,給本官指一指路,吏部右侍郎辦公的公衙是哪一間吶?」
沒想到賀文嘉來這麼快,吏部許多主事、郎中都手忙腳亂地前來拜見,一個個拉著賀文嘉說話。吏部左侍郎來了,又帶賀文嘉走訪戶部各衙門,這一圈忙下來,一天都過去大半了。
這程序走完,該跟他交接公務了吧。
吏部左侍郎還說尚書大人今日不在,許多文書要陳大人簽字才能給他看。
賀文嘉不悅,吏部左侍郎又笑著說:「陳大人身體不爽利,所以今日就沒有來,不過陳大人明日應該會來。真是對不住,叫賀大人稍等一日了。」
賀文嘉故作不解:「陳大人還沒致仕?」
戶部一干人等頓時無語了。
不管如何,人家才來,怎麼著也該給點面子,吏部左侍郎提出他做東,晚上請賀文嘉及同僚們去崇德樓喝酒。
「可別了,公務都沒接手,差事也沒辦一樁,哪好意思喝酒,咱們呀,下回約吧。」
賀文嘉拱手道:「諸位大人,本官今日來得匆忙,估計你們還沒準備好,今日就算了,明兒一早本官再來交接公務。辛苦諸位大人了。」
賀文嘉十分不給面子地走了,留下面面相覷的眾人,這事兒不好辦啊。
有些文書不好交給賀文嘉看,可人家是上官,不能真把人晾著啊?就是陳大人來了,也不敢明著這樣干啊。
「不著急,等下值了去王家問問,看看王大人在戶部那兒今日如何。」
王蒼在戶部麼,沒什麼可說的。
跟賀文嘉一樣,主官姚大人不在,戶部左侍郎客氣帶他去戶部溜達了一圈,回來後就把公務交給他,還說有不明白的直接去問姚大人即可。
戶部和吏部的作風擺在一塊兒一比較,那真真是,叫人說不出話來。
一個吏部郎中說:「吏部也是朝廷的吏部,文書交給賀文嘉看看也沒什麼不得了,說起來,吏部的這些事皇上大多都知道。」
「那怎麼能一樣,吏部一直是咱們……如今陳大人才不好就放了個釘子進來,你樂意?」
這不是跟戶部的人換個官兒這麼簡單的事情,賀文嘉進吏部,裡頭的門道深著呢。
再說了,賀文嘉是什麼好糊弄的人嗎?他插進來,吏部真要從鐵板一塊變成四面漏風了。
世家最後的一道防線,用不了多久就會崩潰。早晚的事。
要說會噁心人,還是皇上啊!
陳方進不是上書要致仕嗎?如今看他還走不走了?
賀文嘉以為隔天他會在衙門見到陳方進,沒想到他根本沒見到人。沒見到人更好,他正想見見吏部的文書,看看裡頭隱藏著多少事。
賀文嘉才坐下,就聽到太和殿傳喚,皇上叫他過去。
賀文嘉跟太和殿裡的太監們大多有幾分交情,匆忙趕去太和殿路上,賀文嘉從傳話太監那裡聽完了事情。
大概事件是,他主持做的帳冊模板在山西那邊推行出了問題,緣由是太原府同知沈從鳴聯合太原府知府暗中準備了兩套帳本,侵吞太原府稅賦,皇上震怒。
幾位內閣大臣和戶部的主官都在太和殿,聽那意思,要任命他為欽差,親自去太原府處理此事。
大冬天的,賀文嘉全身冒汗,瞬間想到了許多事。
這件事往小了說,是他辦事不力,叫他親自去太原處理此事,算是功過相抵。
往大了說,沈從鳴是賀家梅家的故交,沈從鳴貪污瀆職侵吞賦稅是不是受他指使,是不是他賀文嘉大開方便之門這就不好辯解了。
除了他賀文嘉,還有誰能提前知道帳冊模板是什麼樣的?不是他給的帳冊模板,沈從鳴他們又如何把兩套帳冊做得如此真?
賀文嘉呼吸急促。
這次若不是世家為了延後他進入吏部的腳步,只怕不會這麼輕易地叫他自己處理此事,等著他的,應該是彈劾!
賀文嘉自是不怕人查他,拿沈從鳴當幌子又如何?
可皇上那兒,又是如何想的?
賀文嘉一腳跨進太和殿,就被皇上訓斥:「賀文嘉,瞧瞧你做的好事。」
賀文嘉利落跪下:「臣愚昧,請皇上直言。」
「呵,你丟了朕的臉,還要朕給你解釋?」
「臣不敢!」
皇帝怒火衝天,把賀文嘉訓了個狗血淋頭,最後留下一句:「朕會安排刑部官員跟你去太原府查案,若是查出來跟你有關,別怪朕手下無情。」
賀文嘉忙道:「臣領旨謝恩!」
皇帝和內閣官員走了,賀文嘉滿頭大汗,狼狽地站起身。
賀文嘉冷眼看著王蒼,一甩袍子出門去。
賀文嘉回吏部衙門,王蒼在半路上攔住他:「別回去了,回家吧,準備準備下午就去太原府。」
賀文嘉譏諷道:「沈大人是什麼人我知道,你應該也心裡有數吧。咱們道不同不相為謀就算了,你算計我,還把沈大人也帶進去,你還有良心嗎?」
「餘慶!」
「別叫我!」
賀文嘉怒聲道:「你王大人如今風光發達了,是不是早就忘了當年沈大人的庇護之恩?人家施恩不求報,你還要反插恩人一刀,我賀文嘉沒你這樣狠毒的朋友。」
賀文嘉再不想跟他說話,毫不猶豫轉身離開!
王蒼獨自站在風雪中,煢煢孑立,身影消瘦。
賀文嘉如了他們的意,在刑部官員和京衛司的監督下離京。
風雪天騎馬去太原府,要受老大罪了。
太原府里,也不知道世家安排了多少眼睛盯著賀文嘉,要拉他下馬。
漁娘不著急,不擔心,她忙了兩日把她的《暢遊山河·北境》篇最終定稿後,帶著孩子把書稿送去京郊溫泉莊子。
漁娘一到莊子裡,頭一件事就是安撫爹娘,叫他們別擔心,賀文嘉沒事,沈家也不會有事。
漁娘跟賀文嘉一樣,他們都相信沈從鳴不是那樣的人,他若是真想貪污瀆職,以前當縣令的時候機會多得很,做的隱秘根本不會有人發現,何必在這個時候伸手?不要命了嗎?
安撫好爹娘,漁娘去先生那兒,師徒倆花了三日把書稿訂正。
孫潯嘆道:「你真要把這本書刊印出去?我看著,皇上那兒不見得會把你寫的這些東西叫天下人知道。」
漁娘淡淡道:「也不全是為了給賀文嘉分擔,這些話我早就想說了。」
國之大事,在祀與戎。每一個朝代都在跟北方草原部落打仗,又是為了什麼呢?總該有人說清楚,叫天下人,叫後代人都知道。
「罷了,你做你該做的事吧,印不印,看皇上的意思。」
「是。」
漁娘把兒子留在莊子裡,她帶著訂正後的書稿回京。
這時,賀文嘉早換了身上的官服,換上了便裝,一行人快馬加鞭往江西去。
田國柱田大人在江西失蹤了!<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