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媚兒跟了過來,拜謝道:“媚兒多謝恩人救命之恩。”藺相如道:“不必如此。你還有別的話要對我說麼?”媚兒道:“嗯。”回頭張望了一下,確認四周沒有人,才道:“我昨夜偷聽到他們談話,太傅預備派人去你們趙國驛館盜取和氏璧,他們今晚設宴,是有意將恩人絆在這裡。恩人得趕緊回去驛館,好做防備。”

  藺相如大出意外,微一沉吟,即道:“我知道了,這回可要多謝你。你先回去,免得旁人起疑,我遲些就來。”

  媚兒點點頭,轉身匆匆去了。

  藺相如凝視她瘦小的身形消失在黑暗中,心道:“和氏璧原是楚國之物,楚國起意奪回也不奇怪。媚兒的話應該不假,天下人都在關注秦趙以城易璧一事,咸陽城中更是沸沸揚揚,而我自踏入楚國驛館以來,楚國人未有隻言片語提及和氏璧,原來是在刻意迴避,顯然是怕事發後懷疑他們。適才進堂時,蘇代不見趙奢與我同來,神色更是有異。楚太子因為一點小過錯,便欲當著賓客殺人立威,他一個小毛孩子情有可原,黃歇身為太傅,卻不加勸阻,原來也是有意沉默,無非是想拖延時間,轉移我的視線。可眼下秦強楚弱,連楚國太子也在秦國為人質,和氏璧一旦失竊,楚國必然成為首要懷疑對象,黃歇、蘇代均不是凡人,難道沒有考慮到這一層干係麼?又豈能為一塊玉璧因小失大,無端為楚國引來戰火?這其中一定另有緣故,抑或黃歇等人已布下周密計劃,自有人出面當‘替罪羊’。”

  一念及此,大是焦急。雖然他已將和氏璧交給趙奢,並不擔心楚國能夠盜走玉璧,但按照事先的約定,宣太后今晚會派人從楚國驛館接應趙奢,現在看來接應的人就是魏丑夫,趙奢應該正等候在趙國驛館的牆下。楚國一方派去盜竊和氏璧的人肯定也是打算翻牆到趙國驛館,萬一正好撞上趙奢,那麼今晚偷運和氏璧出趙國驛館的計劃可就全泡湯了。

  無論如何,都必須得立即阻止楚國人的計劃。最好的方法,莫過於他立即回去趙國驛館,那麼楚國人猜到計劃暴露,自然會取消行動。但這樣一來,黃歇等人多半會懷疑到媚兒身上,她的下場可想而知。

  略一遲疑,藺相如便急忙趕回來正堂。魏丑夫已被熊完等人迎來堂中,見到藺相如也在楚國驛館做客,極為驚異,道:“趙國使者居然還有閒心來這裡。”

  言外之意,無非是暗指藺相如該留在趙國驛館張羅接應事宜。但在不知情者如黃歇等人聽來,則以為是說趙國獻璧之日即到一事。

  藺相如忙道:“倒讓魏大夫見笑了。相如本日夜為以城易璧一事煩憂,幸虧楚國太子善解人意,借為蘇代君回國餞行之機設酒備宴,加以勸導撫慰,力主該將和氏璧獻給秦王,相如才放寬了心。”

  熊完根本沒有談到和氏璧一事,忽聽到藺相如如此說法,不覺面有詫色,轉頭去看黃歇。黃歇忙道:“理該如此,理該如此。”

  魏丑夫笑道:“我倒是聽說有不少諸侯國想暗中爭奪這和氏璧。藺大夫,你這兩日可千萬要當心了。”

  他不過隨口一說,說者無心,聽者有意,熊完到底還是個孩子,遇事不穩,臉色當即大變。

  蘇代忙道:“這裡可是咸陽,和氏璧即將是秦國之物,誰敢在秦王眼皮底下動手,那不是活得不耐煩了麼?”魏丑夫笑道:“這話倒說得極是。”

  黃歇賠笑道:“各位請入席就座吧。來人,快些上酒上菜。”招手叫過一名侍從,低聲囑咐了幾句。

  藺相如瞧在眼中,猜想黃歇萬萬預料不到魏丑夫今晚會來楚國驛館,又琢磨不透趙奢因何故留在趙國驛館中,心底犯了嘀咕,絕對不會再冒險盜璧,心中一塊石頭這才放了下來。

  08

  趙奢從藺相如那裡取到和氏璧後,便一直等在房中。到戌時摸黑出門,來到驛館的東牆下。隔壁楚國驛館內有輕微的觥籌交錯和人語聲傳來,除此之外,再無別的動靜。

  又等了老大一會兒,漸有車馬聲傳來,似有一大群人停在了楚國驛館門前。隨即有人高聲叫道:“奉太后之命,為楚國使臣蘇代君送酒餞行。”

  驛館一下子騷動起來,人進人出,腳步聲不斷。

  又等了一會兒,對面牆下傳來一聲咳嗽聲,趙奢便輕輕地咳嗽了聲作為回應。片刻後有一根繩索從對面扔了過來,趙奢將長劍和玉璧斜系在背上,攀著繩子爬上牆頭,見牆下貓腰蹲著兩名內侍打扮的男子,便輕身躍下。

  一名內侍收起繩索,另一人上前問道:“和氏璧呢?”趙奢道:“在我身上。”內侍道:“你這身胡服怎麼出得了大門?幸好太后早有準備。”扔過來一個包袱,裡面卻是一套內侍的衣衫、鞋帽。

  趙奢只得將長劍和和氏璧解下交給內侍,換過衣衫,將和氏璧藏在長袍下,這才跟著兩人出來。

  剛到大門處,忽聽見正堂中金刃聲、驚呼聲陡起,似是出了什麼重大變故。守衛驛館大門的是秦軍士卒,聞聲立即封鎖大門,不准人出去。趙奢和那兩名內侍也只能幹等在一旁。

  過了一會兒,宣太后的男寵魏丑夫悻悻地帶著侍從出來。

  一名內侍忙迎上前問道:“出了什麼事?”魏丑夫道:“有刺客。”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