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不光他這個皇帝知道滿朝文武也知道,這新任的鎮國侯比他老子差遠了。

  手段不夠狠能力不夠強,仗著現在東廠都是他爹的心腹他這個位子才坐的安穩,以後還不一定怎麼樣呢。

  朝臣們不會傻乎乎的押寶在他身上,做不成權臣皇帝自然也沒什麼可忌憚他的。

  也有人跟皇帝嚼舌根說是賀章是肖淵心腹不該讓他掌握太多權力。

  但肖淵已經急流勇退遠走他鄉賀章能力又強,晉澤瑜並沒理會那些酸話依然重用。

  肖淵帶著老婆跑了罵得最凶的是晉澤康,畢竟他一跑自己就成了唯一礙眼的一個。

  他們的年齡說告老還鄉太牽強。

  肖淵一個退出去還好,他若是也跟著退不光朝政會亂也會讓晉澤瑜以為他倆故意給他使絆子。

  晉澤康無法只能出工不出力,一邊苦逼的每天上朝一邊減少自己對朝政的影響力。

  這是一個緩慢又極富技巧的工作。

  首先不能表現得太消極讓人說他尸位素餐對大晉不盡心。

  畢竟他執政十多年可圈可點,皇上一親政他就裝傻充愣別人還以為他對皇上執政不滿。

  其次也不能表現的跟以前一樣睿智,不然怎麼顯出皇帝的能力?

  現在他可不是這個國家的老大了,作為一個打工人不能搶老闆的風頭是鐵律。

  這事兒說起來容易但那個度真的很難拿,晉澤康演戲演的心力交瘁每天都想掀桌子說老子不幹了。

  謝卓是幾個人里相對最單純的一個,他覺得晉澤瑜是康哥一手帶大扶植上皇位跟自己親兒子也沒啥區別。

  真心沒必要把小皇帝想的那麼絕情。

  晉澤康若是想當皇帝當初直接就做了,那時候都沒做又沒有兒子繼承家業皇上防備他實在沒必要。

  可惜不過一年多他就啪啪打臉。

  晉澤瑜到了適婚年齡開始選秀。

  皇后出自齊閣老家。

  齊家三朝元老優秀子弟眾多,家族中在朝為官的就不下30人。

  雖說只一個一品但從二品到九品從六部到地方官一應俱全,綜合實力可圈可點。

  淑妃德妃也是出自世家大族,就連兩個嬪位娘娘也是家裡掌了兵權的。

  大家都不傻。

  即便太后那邊傳出來的說法是世家大族教養的女兒規矩好才選做高位但誰都知道,小皇帝這是在給自己身上加碼。

  晉澤康知道他選的人什麼都沒說,只是回去後一個人喝悶酒。

  皇子成婚有個心照不宣的共識。

  若是有意大位的必然會找強有力的岳家增加自身砝碼。

  若是想退出皇位角逐平穩度日的便會主動求娶身份好看但家中沒實權的姑娘表明自己沒有野心。

  如果是皇帝不滿某個皇子想絕了他上位的可能也會賜婚不盡如人意的人家以示敲打。

  這是所有皇室子弟都知道的。

  晉澤瑜已經是皇帝。

  如果他真放心自己這個攝政王兄長就不會急著一連娶進五個權臣之女。

  說到底還是信不過他心生防備,想通過後宮確保自己的皇位穩固。

  自己手把手教了十年的孩子說不寒心是假的,哪怕這種情形他早就預料過。

  謝卓為晉澤康不值。

  他沒那麼深的沉城府,對皇帝的不滿多少都帶出來一些。

  可他卻忘了如今的晉澤瑜是掌握生殺大權的帝王不是以前的小屁孩了。

  在一次他言語不太恭敬的時候被人拿了把柄讓晉澤瑜罰俸一年閉門思過3個月。

  雖說這處罰很輕但也是一個信號。

  朝臣們仿佛嗅到了不同尋常的氣息,漸漸的分出了不少保皇派和觀望派。

  晉澤康什麼都沒說,只是安撫謝卓讓他帶著大筆的財產悄悄出京去了犬戎。

  至於京城這邊,找了個跟謝卓有幾分像的屍體直接報了個醉酒落水不治身亡。

  晉澤瑜知道後在自己寢宮砸了茶盞,他知道這是攝政王在表達對他的不滿。

  先不說謝卓年富力強一身武藝不可能隨隨便便掉進荷花池淹死。

  就說他好歹是位侯爺,難道身邊是不跟著的人嗎?

  早不死晚不死自己罰了他閉門思過就死了,但凡有腦子的都知道有問題。

  皇兄他這麼做是什麼意思?

  暗示自己這個帝王容不下人要清理他的勢力了麼?

  自己是皇帝難道還罰不得他謝卓嗎?

  皇兄是想幹嘛?

  晉澤康不想幹嘛,他就是累了,覺得沒意思了。

  他都不想在京城待了,先把軟肋送出去收拾自己的房子不是理所應當麼。

  他能弄個假屍體編一個過得去的理由已經很給皇帝面子了,希望這小子不要得寸進尺。

  晉澤瑜自幼聰慧當然懂得權權衡利弊,謝卓假死即是皇兄的抗議也是退讓。

  事已至此他沒人可斥責也不能揪著這件事不放,儘管憋屈也給了謝卓死後哀榮。

  只是這兄弟倆心中都有了隔閡,再見面時顯得疏離客氣了很多。

  謝卓假死後晉澤康開始頻繁的告病,即便上朝也不再發表意見。

  表面看是對皇帝言聽計從,晉澤瑜確覺得他是故意在給自己難堪。

  年輕氣盛初掌權柄的小皇帝一心想做出一番事業,見攝政王不再干預他決策越來越大膽。

  朝政繁多總有犯錯的時候,這也不是什麼稀奇的事。

  無論是晉澤康肖淵還是以前的老皇帝都沒少犯錯。

  但偏偏小皇帝正是敏感的時候,有朝臣私下裡說若這事兒是攝政王決策絕不會錯狠狠的刺激了他的敏感神經。

  那位失言的大臣被打入天牢一擼到底,皇上也藉機發作了不少晉澤康的心腹。

  事情到了這步田地已經是有點撕破臉了,晉澤康只剩兩個選擇。

  要麼進,要麼退。

  第313章 正式完結

  權力這東西並不是絕對的一山不容二虎,畢竟肖淵和晉澤康平分秋色的時候處理的就很好。

  但前提是倆人都沒有太大的野心也不是剛愎自用自私自利之輩。

  合作的買賣不是不能做,但顯然晉澤瑜金澤康兩兄弟是不適合共權的。

  別看晉澤瑜的皇位是晉澤康讓給他的,但在這些年裡晉澤瑜對肖淵的信任卻比對他親哥哥多。

  不是分不清里外,恰恰相反,是這孩子太聰明了。

  從古到今幾千年,有太監弄權太監掌握朝政卻從沒有一個太監登上皇位。

  肖淵又不可能有兒子,不過是收養了一個小太監做養子他犯不上背負罵名謀朝篡位。

  可他皇兄不一樣。

  他皇兄只是表面沒兒子,暗地裡有沒有私生子或是將來會不會有兒子都說不定。

  一旦有了,他又怎麼可能讓自己這個弟弟占了皇位而不給自己兒子?

  父皇駕崩的時候可是說了,他皇兄是能廢了他皇位。

  他好不容易從一個小透明成為九五至尊怎麼可能甘心又落回到閒散王爺的境地。

  甚至可能連閒散王爺都做不了,作為廢帝他最好的結果也不過是終身監禁。

  儘管這種可能很小但並不是沒有,從十幾歲之後晉澤瑜心裡就埋下了這個念頭。

  因此肖淵請辭的時候他才萬分不舍。

  哪怕知道鎮國侯跟他皇兄關係不錯未必會站他那一邊他也希望朝廷上有這麼一尊大佛鎮著。

  只可惜事與願違。

  肖淵退了皇兄留下來了,倆人的矛盾也越發凸顯。

  晉澤康懶得再管小皇帝怎麼想,謝卓離開半年後他給晉澤瑜留了一封信也走了。

  走之前他跟于慧商量過。

  這一走就是永遠離開京城了,為了大家面上好看他也打算假死。

  他這半年來一直稱病也早放出了自己身體不好的風聲,想來也沒人會去掀他的棺材板。

  至於皇上那兒他留了信。

  自己作為兄長已經是十足的退讓了,只要那小子不是突然缺心眼兒應該不會揭穿。

  于慧好歹是攝政王遺孀,即便留在京城晉澤瑜應該也會善待她。

  對於晉澤康的決定于慧並沒有什麼意見。

  兩個人結婚十年說話不超過幾百句。

  不過是名義上的夫妻,對方能知會她一聲為她考慮已經很不錯了。

  當初江心雨他們離開的時候她就知道很快就有這一天。

  去犬戎那邊也挺好,比京城自由,若不是還有娘家她也打算跟阿蘭去那邊定居。

  晉澤瑜還在摩拳擦掌跟打了雞血一樣想跟皇兄較勁。

  不想晴天霹靂,這位直接給他來了個釜底抽薪。

  說什麼病死了他是一個字都不信的,緊接著收到的信也證實了一點。

  知道皇兄假死不陪他玩了晉澤瑜心情很複雜,既覺得鬆了口氣又很鬱悶。

  人都要走了晉澤康也沒想著說什麼氣話數落弟弟忘恩負義。

  而是以一個兄長的口吻苦口婆心的剖析了一下兩人之間產生的問題。<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