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抱琴,你這是……」

  崔弦淺笑道:「你我陪著陛下已是盡忠,情況緊急,莫再猶豫。」

  耳邊是車輪滾動聲,黃群陷入沉思,思忖半晌後道:「好,那我的家眷便拜託寧王殿下了。」

  崔弦點了點頭,兩人去了官署,為燕帝起草詔令。

  待崔黃二人走後,朱道祥爬到天熙台三層,見燕帝背手遠眺,不敢出聲打擾,靜悄悄地提來茶壺,給空掉的茶盞添上新茶。

  「朱道祥,你那拂塵劍有大半年沒磨了,趁現在空閒,好生磨一磨。」

  朱道祥的手一頓,「陛下,您是打算……」

  「我倒是錯看了七郎,原以為他率性不拘,沒想到是個兩張皮。」燕帝幽幽嘆道,「許是從泓兒死的那一刻,七郎便記恨上了我。」

  「陛下……」朱道祥緊緊握住拂塵,他的拂塵手柄里是一把劍,他就是用這柄劍殺了太子梁漱。

  燕帝轉過身,對朱道祥笑道:「既然七郎想當皇帝,那就讓他當,太上皇還逍遙自在些,你說是不是?」

  朱道祥抿緊了唇,笑著回了兩句,心道這宮裡又要見血了。

  攻下金京,城內沒有逃走的官吏向梁儼俯首稱臣。

  鎮北軍進了城沒有奸淫擄掠,反倒幫金京城的百姓修築房屋,此舉讓金京城內的等死的百姓瞠目結舌。

  臨時上任的金京刺史見榮王沒有開金京銀庫,也沒有放縱手下,更沒有耽於享樂,並且向金京百姓下了陳情書,榮王這一系列舉動把他嚇了一跳又一跳。

  這真的是叛軍嗎?

  刺史心道既然榮王占了金京,不如就提議榮王在金京稱帝,他給榮王個梯子,到時候等榮王攻下玉京,他也能有個擁戴之功。

  此提議一出,鎮北軍里的一些將領十分支持。

  殿下在此登基,便會在此封侯功賞,他們跟著殿下也就圖個封妻蔭子。

  沈鳳翥聽完剛要出言反對,沒想到梁儼先行否決了這個提議。

  「稱帝之事不急,等我們攻破玉京再議不遲。」

  眾將見梁儼開了口便不說話了。

  到了玉京再論功行賞也不遲,不過早幾天晚幾天的事兒,反正殿下賞罰分明,該得的軍功賞賜不會短了他們。

  夜間熄了燈,沈鳳翥窩在梁儼懷裡,「阿儼,劉刺史攛掇的那股勁兒我聽了都想黃袍加身,你倒是沉得住氣。」

  梁儼輕笑兩聲,將人摟得更緊了些,「劉刺史的嘴確實厲害,死的都能說成活的。不過我想著這人吶不能松弦,鬆了弦再提勁又費時又費力,倒不如一鼓作氣攻下玉京,等塵埃落定再讓將士們好生鬆快鬆快。」

  「你這會兒腦子轉得倒是快。」沈鳳翥被勒得腰疼,難耐地扭了兩下,「鬆開點,熱得很。」

  「不松。」梁儼嘴上這麼說,鐵箍般的臂膀還是鬆開了些,留出了空隙。

  又在口是心非。沈鳳翥無奈蹭了蹭他的胸膛,柔聲柔氣地撒嬌使性,兩人在黑暗中親吻撫摸一陣才沉沉睡去。

  鎮北大軍在金京停留兩日,繼續西行。

  火雷在手,那固若金湯的龍潭關也阻擋不了鎮北軍西進的步伐。

  兩日之內,鎮北軍便拿下了龍潭關,守軍或死或降或俘,過程十分順利。

  不過因為炸下的石塊堵了前行道路,兵士們花了一日清理路障,又花了一日休息,直到第四日才啟程。

  途中,梁儼在草叢林間隱約能看到瑟縮躲避的百姓,還有不少潰兵的屍體。

  經過多年戰爭洗禮,梁儼現在看死屍竟習以為常,全然沒有第一次在鎮州殺山匪時的激動緊張和害怕。

  等鎮北軍到了玉京城外十里,城外莫說百姓,便是一隻狗都看不到。

  逃至玉京城外的百姓早就逃到了周邊的村鎮,玉京城內有條件的更是逃往了蜀地,誰還留在玉京等死。

  這次梁儼提前囑咐工兵,沒有他的命令,誰都不能動用火雷,便是長平侯也不行。

  「你若怕火雷傷了城中百姓,那就炸兩處皇莊吧。」沈鳳翥溫聲勸道。

  沈鳳翥敢為投炸金京城擔責,是仗著阿儼對他的偏愛。

  他明白,即便自己毀了金京城,阿儼也不會殺他。

  他是恃寵生嬌,得寸進尺的性子,從小最會撒嬌討巧,本來抄家之後被磋磨殆盡了,但這些年又被阿儼養了回來,還愈發嚴重。

  如今他的膽子越來越大,也不知是福還是禍。

  梁儼無奈道:「鳳卿,莊子裡也是有人的。」

  沈鳳翥鼓了鼓腮:「那投在城外的樹林子裡吧,威懾威懾也是好的,等城裡的人嚇破了膽……」

  兩人說話之間,鍾旺急匆匆進來了。

  「殿下,城裡來人了。」

  兩人對視一眼,看來不用投火雷了。

  梁儼讓人把使者請進來。

  等了片刻,待帳簾掀開,梁儼長眉一挑,來的不是別人,正是陸煉。

  「許久不見,郡王風姿依舊啊。」

  陸煉懶得與他多費口舌,開門見山。

  陸煉此來是替燕帝傳話,若梁儼退兵,不攻進玉京,燕帝便會傳位與他,退居安慶宮為太上皇。

  不動干戈便能入駐京城,這可是大好事。

  可梁儼也知道天底下沒有平白無故的好事。

  「皇祖父若早有此意,我也不會兵臨城下。」梁儼給陸煉賜了座,「你是知道的,我這人……」

  不等梁儼說完,陸煉便讓護衛拿出一個木匣,打開一看,裡面是一卷詔書。

  「陛下說了,若你同意,便會開城門迎你入京,只是你得答應一個條件。」

  梁儼興趣來了,「什麼條件?」

  「進城之後,不許殺曾與鎮北軍對陣的武將,也不許殺留在玉京的文官,更不許鎮北軍動城中百姓一分一毫。」

  「郡王,你也曾是鎮北節度副使,鎮北軍的軍紀你還不清楚?」沈鳳翥嘴角帶笑,眼睛裡卻沒有一絲笑意,一錯不錯地審視著陸煉,以防有詐。

  陸煉冷冷瞥了沈鳳翥一眼,並沒有回話。

  梁儼思索一陣,沒有立即答應,而是讓陸煉先行回城,說明日再給答覆。

  選擇權在他手上,到底是殺進玉京稱帝,還是接受燕帝的提議,和平順位。

  梁儼傾向和平順位。

  以最小的代價實現目標,是他的畢生追求。

  等召來眾將商議,他們一致同意接受燕帝的提議。

  如今勝利在望,榮王也是明君苗子,可他們心如明鏡,他們是叛上謀反才攻到了玉京城外。

  就算榮王登基,他們以後封侯拜相,成為一代賢臣,正史列傳也不會有他們謀逆的篇幅,可雁過留痕,悠悠之口堵不住,文人士子的詩篇文賦改不了,他們終究是叛臣。

  如果燕帝能自願退位,那榮王登基的意義就完全不一樣了,榮王從此便是正統,他們也不會被打上叛臣的烙印。

  眾人一拍即合,接受了燕帝讓位。

  次日,梁儼接過陸煉送來的詔書,玉京城門大開,恭迎榮王入京。

  梁沈兩人昨夜已商議好,梁儼先不入京,而是讓撒里爾先帶鎮北軍披甲入宮,控住宮中禁軍,同時讓鍾旺控制住京中各處守軍,錢鐸在城外架好火雷,若有異動立即攻城。

  等燕帝頒下退位詔書,移居安慶宮後,梁儼再行入京。

  撒里爾等人入京,一路順遂,並沒有遭到暗殺伏擊,進了宮之後,燕帝留下傳國玉璽,去了安慶宮。

  出乎梁沈二人意料,燕帝心思深沉,怎的這般輕易就讓了位?

  又等了一日,玉京城被鎮北軍徹底掌控,梁儼入京,準備登基。

  虞家本就深耕禮部,二舅虞志還在禮部當差,有這層關係在,沈鳳翥盯著眾人籌備,如魚得水,登基大典籌辦得十分順利。

  典禮上,梁儼身穿冕服,頭戴十二旒,藍天之下,紫緋青綠在日光中向他俯首稱臣。

  「眾卿平身——」

  文懷太子第七子儼繼承大統,改元長和,為大燕第九位天子。

  梁儼登基後的第三日,燕帝毒喪於安慶宮,後查出下毒者為大太監吳寶駒,只是事發之後,吳寶駒杳無音信,如蒸發一般從宮中消失了。

  梁儼罷朝五日,為先帝舉辦了隆重喪禮。

  京中傳聞是新帝下的毒,可又有人說若新帝真想殺先帝,何須下毒這般麻煩,直接殺進宮中就是了。

  一時眾說紛紜,成了京中官民茶餘飯後的談資。

  城門口,長平侯府的華麗大車緩緩出了南門,等行了五六里路,車馬才停下。

  「公子,到了。」虞棠勒著馬繩,朝車內說道。

  沈鳳翥下了車後,一個宮娥打扮的女子背著包袱,一瘸一拐地下了車。

  「螺兒、海月,你倆在車裡乖乖吃點心,外面兒風大,別下來啊。」

  「侯爺,雜家自己在這兒等就好,您打小身子嬌貴,站著累,回去歇著吧。」

  沈鳳翥笑笑,柔聲道:「吳太監也太客氣了,您勞苦功高,鳳翥不過陪您等一會兒,哪裡就累著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