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頁
不。
玉璽不是他們盜走的。
楚芃看向柏蕭鶴,看向他身後的兵馬,最終將視線落到秦祉臉上。
皇宮之中,凡是反抗的禁衛,通通以被收買為由斬殺,滿城人云亦云,聲稱是祭日後天道發怒,不願保這位天子,才生出無數事端。
門閥士族等反應之時,領頭的那位已經被周爍聲帶走。
至此晉都,
大局……已定。
建康五年,天子楚芃寫下退位詔書,將皇位禪讓於攝政王楚霽。
秦祉以仁心仁德,念其往日情分,將其送往汝則,封汝則公,邑萬戶,奏事不稱臣,受詔不拜。
至此,天授元年九月,攝政王楚霽奉詔登基稱帝,國號為「燕」,改年號「建康」為「天授」,設置百官,立宗廟,變法改革,改察舉弊端,以科舉考試作為選官依據,並鼓勵天下女子入朝為官。
並於天授二年,出兵北伐,征討徐行。
第177章
心意【正文完】 「我愛你。」……
漫天雲捲雲舒, 攜一縷馥郁花香穿堂而過,令史小步自尚書台而過,入了內廊稟報:「尚書令, 大鴻臚屬官來報,望請尚書令閒暇時一聚。」
屋內,段姝焉手筆不停,緩緩落下一行漂亮大氣的字跡,翻過文書,這才道:「去告訴她, 今日午時,我自去尋她一道用膳。」
「此外……」令史躊躇片刻, 引段姝焉蹙眉抬眼:「有事直說。」
「是這樣, 江北傳信, 似乎是張陏寫給您的,不知尚書令可要一觀?」
段姝焉神色不變, 但目光不易察覺的暗了暗:「……拿來我看看。」
不知她被屠玉自密道放出後, 都邑城內都發生了什麼,但看張陏話里話外的意思,似乎是以為她已經死了。
而今燕國新帝登基, 重設百官一事自然而然便傳到了江北耳中,得知尚書令名喚段姝焉的一刻,張陏前所未有的高興。
不是高興她沒死,而是高興自己竟然沒能看出, 日夜共枕的身邊人,竟然是朔昭閣的首席。
段姝焉冷笑一聲,將信收了,起身整理官服下擺, 道:「去派人通傳,就說我要進宮面聖。」
……
「這些事都處理好後,只等明年開春,就可兵發江北。」如今無需打仗,他便索性隨自己高興,換回了在蘭干時的那副異族裝扮,滿身珠華,隨著動作叮噹作響。
柏蕭鶴將長生辮往後一甩,垂眸研磨著藥粉,細碎的粉末間散出幾分獨特的芳香:「在此之前,索性近日無事,想出宮嗎?」
秦祉撐著下顎坐在他對面,二人面前置著一壺新泡的茶水,熱氣蒸騰,帶著些許朦朧。
「出宮?」
「江南安定,天子微服私訪,體察民情、了解民意。」柏蕭鶴為她擺明了理由,嘆道,「你近來似乎心情不好,是因為這裡,對麼。」
秦祉雙手往後一撐,跟著嘆了口氣。
的確落差有些大。
皇宮之中與曾經的攝政王府相比,太過於冷清了。
「按照這個發展,等江北統一之後,自會有人進諫,屆時說不準就熱鬧起來了。」柏蕭鶴語氣微涼,這話聽著有些奇怪,秦祉思忖了幾許,恍然道:「柏浪昭,你是不是自己想……」
「打住。」他懶洋洋地抬手,「我沒有,我可……」
秦祉反手拉住他,往下一按,兩個人的距離瞬間靠近,她語氣認真:「那若是我說,我有呢?」
聲音猶如羽落清泉,輕如鴻毛,卻能激起千層浪。
「柏浪昭。」
「燕安二十三年,你我初遇,至今,於這亂世間攜手歷經十六餘載,我從未負你。」
「只要你願意,當年柏將軍那件事我可親自替你翻案,致使天下大白,你不是柏逢鳴,我也並非那個人,你我之間,我絕不會丟下你。」
「就如同當年蘭干一戰,我永遠不會丟下你一人。」秦祉聲音很輕、很慢,忽然,她的手被人用力包裹著,溫熱一點一點,蔓延全身。
柏蕭鶴看著她:「……我知道。」
「你不知道。」秦祉緩緩搖頭,「火燒三萬里,屍骨八百丈,黃泉上下,再無人煙,你不信我,你只信人心變化無常,你怕你成為下一個柏逢鳴,所以寧願以身赴死,與我陰陽兩隔。」
「這樣,我不必擔憂你功高震主,你也不必疑心我鳥盡弓藏。」
秦祉神色不明,將手抽了出來:「權衡利弊的感情,不叫喜歡,柏蕭鶴。」
那雙眼在強行散去名為喜歡的情後,格外複雜,充斥著一股悲涼,如同冰窖,看的人心泛寒。
「你的確從來都變過……」
柏蕭鶴抬手蓋住了,睫羽微微顫動著,手心略有癢意,他能感覺到,掌心下的視線即便在黑暗處也一直在看著他,像是能夠穿透一切,看清他的心。
視野被剝奪,日光透過指縫,落下一片微光,秦祉聽見了風聲,聽見了樹梢枝頭髮出「沙沙」作響,聽見了如擂鼓心跳,不知是自己,還是他的,一下、又一下……
「不是十六年。」 她聽見他說,「我與你的初遇,不是十六年前,不是在縱岳山。」
秦祉呼吸慢了半拍。
「是都邑城。」他的聲音很輕、很緩,低沉的腔調如玉石冷泉,落進耳中,「我處處留心與你,唯恐你如旁人一樣,看中五大營的兵力對蘭干下手,相處久了,發現你不是那樣的人,至少,你是一個看得見百姓疾苦的人。」
「而等反應過來的時候,我早已不知從何時開始動心……但亂世之中,唯有真心,最不值錢。」
「可是。」柏蕭鶴鬆了手,微涼的手指從眼角、臉頰滑落,秦祉看清了柏蕭鶴的眼,「陛下,這不是權衡利弊。」
「哪怕是知己之交,也久經不起這個位置的考驗,朝堂內門閥士族虎視眈眈,我只要在這個位置,手下有著忠心耿耿的策鋒營,我就永遠會是你的威脅。」
他拉著秦祉的手,貼在臉旁、唇邊,落下一個鄭重認真的吻:「我只是不願成為你的威脅,不願讓你為難。」
「但,我放不下。」
「就像你也無法為了我放棄皇位,同我浪跡天涯一樣。」
「我也不會讓出兵權。」
「你身邊謀士武將太多,樣貌才華出眾者,比比皆是,若你有意而我應允,我要如何?」
「我要於深宮之中等著你的垂憐嗎?」
「那樣,還會是你喜歡的柏蕭鶴嗎?」
茶水沸騰,忽然自蓋下湧出,不斷溢出的水順勢澆滅壺底的火苗,秦祉下意識分神,卻忽然聽見:
「我愛你。」
他目光靜靜的落下,聲音繾綣:「我希望有一日,史書上留下的痕跡,是我與你永遠並肩,而非反目成仇。」
「我愛你,陛下……」
「叫我的t字。」秦祉說。
「筠彧……」他一字一頓,像是要將這句話刻進骨髓般,「我愛你。」
下一刻,被抱了個滿懷。
血乳相融般,兩個人緊緊相擁,壺蓋仍然撲起,發出聲響,熱浪向上蔓延,模糊視野,烈火艷艷,念欲在此間輾轉飄浮,暖陽透下兩道落影,疼痛自唇邊傳遍心頭,刻骨銘心。
情意迷離,隱隱約約,柏蕭鶴聽見了秦祉的回應,那三個字也同樣,安安穩穩的落進了他的心。
……
院內侍女收拾著被打翻的茶壺,內殿,秦祉翻著那封信,張陏似乎猜到段姝焉定會將此交由秦祉一觀,信的末尾也洋洋灑灑的朝她問了好,一言一句間透著股挑釁的意味。
「陛下,當初臣於都邑打探情報得知,張陏、趙喻間並非互相信任,彼此防備已久,趙氏當年插手楚懋,又暗中聯絡淵行使者一事,不難做手腳,可要回信挑撥一二?」
「沈度如今拜於趙洵麾下,有他在,他們不會安分的住。」秦祉思忖了下,笑道,「你回信吧,倒也不必多說,氣他幾句就夠了。」
「順便傳信沈度,告訴他,秦賾如今也在江北,如果有什麼行動,讓他二人務必小心行事,切不可操之過急。」
二人在殿內談了許久,等到午時,段姝焉才急急出了宮門,前去會見大鴻臚。
「姐姐!」見了段姝焉,李雋猛地飛撲上去,自上次一別已是多年不見,如今天下人馬換了幾批,她們卻終於能夠再度相逢。
二人像是當年共同遊玩西郊般,換了身常服走在晉都街巷。
「……總算也是活著回來了。」李雋彎起唇角,笑容說不上是苦是甜,「只是,我聽說你……」
她頓了頓,似乎覺得不妥,只開了頭便不再繼續。
段姝焉像是知道她想說的是什麼,十分坦然:「你想說張陏吧?利益使然罷了,也是因為他,陛下當初封官之時,言官還諫言拿這個說事來著,結果被關和鍾懷兩個人一頓懟,氣的直接病倒了。」
「哦,你剛回來,還不清楚朔昭閣的辦事風格。」段姝焉拉著人,邊走邊說,「別看他們朝堂之上人模人樣,可平日裡議事,據說吵起來都算好的,打起來那都是常態,茶盞武器滿天飛,木案都能掄起來的程度……」<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玉璽不是他們盜走的。
楚芃看向柏蕭鶴,看向他身後的兵馬,最終將視線落到秦祉臉上。
皇宮之中,凡是反抗的禁衛,通通以被收買為由斬殺,滿城人云亦云,聲稱是祭日後天道發怒,不願保這位天子,才生出無數事端。
門閥士族等反應之時,領頭的那位已經被周爍聲帶走。
至此晉都,
大局……已定。
建康五年,天子楚芃寫下退位詔書,將皇位禪讓於攝政王楚霽。
秦祉以仁心仁德,念其往日情分,將其送往汝則,封汝則公,邑萬戶,奏事不稱臣,受詔不拜。
至此,天授元年九月,攝政王楚霽奉詔登基稱帝,國號為「燕」,改年號「建康」為「天授」,設置百官,立宗廟,變法改革,改察舉弊端,以科舉考試作為選官依據,並鼓勵天下女子入朝為官。
並於天授二年,出兵北伐,征討徐行。
第177章
心意【正文完】 「我愛你。」……
漫天雲捲雲舒, 攜一縷馥郁花香穿堂而過,令史小步自尚書台而過,入了內廊稟報:「尚書令, 大鴻臚屬官來報,望請尚書令閒暇時一聚。」
屋內,段姝焉手筆不停,緩緩落下一行漂亮大氣的字跡,翻過文書,這才道:「去告訴她, 今日午時,我自去尋她一道用膳。」
「此外……」令史躊躇片刻, 引段姝焉蹙眉抬眼:「有事直說。」
「是這樣, 江北傳信, 似乎是張陏寫給您的,不知尚書令可要一觀?」
段姝焉神色不變, 但目光不易察覺的暗了暗:「……拿來我看看。」
不知她被屠玉自密道放出後, 都邑城內都發生了什麼,但看張陏話里話外的意思,似乎是以為她已經死了。
而今燕國新帝登基, 重設百官一事自然而然便傳到了江北耳中,得知尚書令名喚段姝焉的一刻,張陏前所未有的高興。
不是高興她沒死,而是高興自己竟然沒能看出, 日夜共枕的身邊人,竟然是朔昭閣的首席。
段姝焉冷笑一聲,將信收了,起身整理官服下擺, 道:「去派人通傳,就說我要進宮面聖。」
……
「這些事都處理好後,只等明年開春,就可兵發江北。」如今無需打仗,他便索性隨自己高興,換回了在蘭干時的那副異族裝扮,滿身珠華,隨著動作叮噹作響。
柏蕭鶴將長生辮往後一甩,垂眸研磨著藥粉,細碎的粉末間散出幾分獨特的芳香:「在此之前,索性近日無事,想出宮嗎?」
秦祉撐著下顎坐在他對面,二人面前置著一壺新泡的茶水,熱氣蒸騰,帶著些許朦朧。
「出宮?」
「江南安定,天子微服私訪,體察民情、了解民意。」柏蕭鶴為她擺明了理由,嘆道,「你近來似乎心情不好,是因為這裡,對麼。」
秦祉雙手往後一撐,跟著嘆了口氣。
的確落差有些大。
皇宮之中與曾經的攝政王府相比,太過於冷清了。
「按照這個發展,等江北統一之後,自會有人進諫,屆時說不準就熱鬧起來了。」柏蕭鶴語氣微涼,這話聽著有些奇怪,秦祉思忖了幾許,恍然道:「柏浪昭,你是不是自己想……」
「打住。」他懶洋洋地抬手,「我沒有,我可……」
秦祉反手拉住他,往下一按,兩個人的距離瞬間靠近,她語氣認真:「那若是我說,我有呢?」
聲音猶如羽落清泉,輕如鴻毛,卻能激起千層浪。
「柏浪昭。」
「燕安二十三年,你我初遇,至今,於這亂世間攜手歷經十六餘載,我從未負你。」
「只要你願意,當年柏將軍那件事我可親自替你翻案,致使天下大白,你不是柏逢鳴,我也並非那個人,你我之間,我絕不會丟下你。」
「就如同當年蘭干一戰,我永遠不會丟下你一人。」秦祉聲音很輕、很慢,忽然,她的手被人用力包裹著,溫熱一點一點,蔓延全身。
柏蕭鶴看著她:「……我知道。」
「你不知道。」秦祉緩緩搖頭,「火燒三萬里,屍骨八百丈,黃泉上下,再無人煙,你不信我,你只信人心變化無常,你怕你成為下一個柏逢鳴,所以寧願以身赴死,與我陰陽兩隔。」
「這樣,我不必擔憂你功高震主,你也不必疑心我鳥盡弓藏。」
秦祉神色不明,將手抽了出來:「權衡利弊的感情,不叫喜歡,柏蕭鶴。」
那雙眼在強行散去名為喜歡的情後,格外複雜,充斥著一股悲涼,如同冰窖,看的人心泛寒。
「你的確從來都變過……」
柏蕭鶴抬手蓋住了,睫羽微微顫動著,手心略有癢意,他能感覺到,掌心下的視線即便在黑暗處也一直在看著他,像是能夠穿透一切,看清他的心。
視野被剝奪,日光透過指縫,落下一片微光,秦祉聽見了風聲,聽見了樹梢枝頭髮出「沙沙」作響,聽見了如擂鼓心跳,不知是自己,還是他的,一下、又一下……
「不是十六年。」 她聽見他說,「我與你的初遇,不是十六年前,不是在縱岳山。」
秦祉呼吸慢了半拍。
「是都邑城。」他的聲音很輕、很緩,低沉的腔調如玉石冷泉,落進耳中,「我處處留心與你,唯恐你如旁人一樣,看中五大營的兵力對蘭干下手,相處久了,發現你不是那樣的人,至少,你是一個看得見百姓疾苦的人。」
「而等反應過來的時候,我早已不知從何時開始動心……但亂世之中,唯有真心,最不值錢。」
「可是。」柏蕭鶴鬆了手,微涼的手指從眼角、臉頰滑落,秦祉看清了柏蕭鶴的眼,「陛下,這不是權衡利弊。」
「哪怕是知己之交,也久經不起這個位置的考驗,朝堂內門閥士族虎視眈眈,我只要在這個位置,手下有著忠心耿耿的策鋒營,我就永遠會是你的威脅。」
他拉著秦祉的手,貼在臉旁、唇邊,落下一個鄭重認真的吻:「我只是不願成為你的威脅,不願讓你為難。」
「但,我放不下。」
「就像你也無法為了我放棄皇位,同我浪跡天涯一樣。」
「我也不會讓出兵權。」
「你身邊謀士武將太多,樣貌才華出眾者,比比皆是,若你有意而我應允,我要如何?」
「我要於深宮之中等著你的垂憐嗎?」
「那樣,還會是你喜歡的柏蕭鶴嗎?」
茶水沸騰,忽然自蓋下湧出,不斷溢出的水順勢澆滅壺底的火苗,秦祉下意識分神,卻忽然聽見:
「我愛你。」
他目光靜靜的落下,聲音繾綣:「我希望有一日,史書上留下的痕跡,是我與你永遠並肩,而非反目成仇。」
「我愛你,陛下……」
「叫我的t字。」秦祉說。
「筠彧……」他一字一頓,像是要將這句話刻進骨髓般,「我愛你。」
下一刻,被抱了個滿懷。
血乳相融般,兩個人緊緊相擁,壺蓋仍然撲起,發出聲響,熱浪向上蔓延,模糊視野,烈火艷艷,念欲在此間輾轉飄浮,暖陽透下兩道落影,疼痛自唇邊傳遍心頭,刻骨銘心。
情意迷離,隱隱約約,柏蕭鶴聽見了秦祉的回應,那三個字也同樣,安安穩穩的落進了他的心。
……
院內侍女收拾著被打翻的茶壺,內殿,秦祉翻著那封信,張陏似乎猜到段姝焉定會將此交由秦祉一觀,信的末尾也洋洋灑灑的朝她問了好,一言一句間透著股挑釁的意味。
「陛下,當初臣於都邑打探情報得知,張陏、趙喻間並非互相信任,彼此防備已久,趙氏當年插手楚懋,又暗中聯絡淵行使者一事,不難做手腳,可要回信挑撥一二?」
「沈度如今拜於趙洵麾下,有他在,他們不會安分的住。」秦祉思忖了下,笑道,「你回信吧,倒也不必多說,氣他幾句就夠了。」
「順便傳信沈度,告訴他,秦賾如今也在江北,如果有什麼行動,讓他二人務必小心行事,切不可操之過急。」
二人在殿內談了許久,等到午時,段姝焉才急急出了宮門,前去會見大鴻臚。
「姐姐!」見了段姝焉,李雋猛地飛撲上去,自上次一別已是多年不見,如今天下人馬換了幾批,她們卻終於能夠再度相逢。
二人像是當年共同遊玩西郊般,換了身常服走在晉都街巷。
「……總算也是活著回來了。」李雋彎起唇角,笑容說不上是苦是甜,「只是,我聽說你……」
她頓了頓,似乎覺得不妥,只開了頭便不再繼續。
段姝焉像是知道她想說的是什麼,十分坦然:「你想說張陏吧?利益使然罷了,也是因為他,陛下當初封官之時,言官還諫言拿這個說事來著,結果被關和鍾懷兩個人一頓懟,氣的直接病倒了。」
「哦,你剛回來,還不清楚朔昭閣的辦事風格。」段姝焉拉著人,邊走邊說,「別看他們朝堂之上人模人樣,可平日裡議事,據說吵起來都算好的,打起來那都是常態,茶盞武器滿天飛,木案都能掄起來的程度……」<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