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頁
如果,當初真是孤零零一個人穿越過來,搞不好都會神經所亂。
不知道到底哪個才是真的,哪個才是夢。
這兩個人, 起碼還能夠互相提醒一下。
「弘治十八年啊。」張宛提醒,「你該死了。」
你今年該死了。
趙鳴點頭:「我也想死啊。」
三十多就退休,誰不想。
你不想?
也不是人人都是朱元璋、雍正那種工作狂。
朱元璋那是自己身體好,你看雍正不就死的早麼。
不過,他覺得自己死不了。
你非要照著歷史來,那小核桃和小煒業活不到這麼大。
可是——
「其實,我倒也不想活那麼長。」
別說長命百歲了,活到七十他都嫌累。
張宛:你這是說我嘍。
朱佑死的早,可張皇后本來就能活到七十多。
這還有四十年呢。
嗨,她也嫌命長。
趙鳴決定了——「今年我要是還不死,就退位當太上皇。」
這兩年,你看趙小照在南京那叫一個如魚得水,混的風生水起。
北京的官員都恨不得上疏,讓皇帝給那小朝廷撤了。
「不行。」趙鳴一攤手,「祖制啊,這是祖制,祖宗之法不能變。」
大臣:啊呸,皇帝你自己看看,這些年什麼是你不敢幹的?
——就沒你不敢幹的,就差上九天攬月了。
而咱們太子殿下,更是生來九個膽,上天攬月他都敢。
自然,南直隸從地方到人,也從來都不是省油的燈。
如今整個大明朝廷的白銀庫存,也不過大幾百萬兩。
而江南那些富戶,有的竟然就有幾十萬兩白銀。
富可敵國?
——我看你的九族怕是想來一場消消樂吧。
「白銀不是銅錢,白銀都不用鑄造,直接上手就能用。」
所以,朝廷想通過白銀調節貨幣,還真有些難辦。
至於說想要在大明搞銀行?
白銀都玩不明白,別的那更是天方夜譚了。
雖然兩京之間的鐵路,一時半刻還修不起來。
但電報線已經拉上了,也可以民用。
就是收費特別貴,賺的錢都入了他們夫妻倆的荷包。
趙鳴把椅子挪了挪,頭靠在張宛肩頭。
「幹嘛?」
張宛嫌棄地躲開了。
老夫老妻的了,就別整這些虛的了。
日子,總是越過越平淡的。
他們也總是覺得自己老了。
「等那倆回來,一定個頭都竄上去一截了吧。」
還真挺想他們的。
要不是脫不開身,他們都想自己去了。
「你說,要是小照真就當上皇帝了,能幹的來麼?」
明武宗不是沒有能力,但似乎真的不大適合當皇帝。
他和臣子,總是那麼水深火熱、不死不休的關係。
宮人來報:「陛下,興王殿下到了」
老興王前些日子掛了,朱厚熜給父親辦完了喪事,得回家守孝去了。
這些年,他們一直把這小子放在自己身邊,一天二十四小時地盯著。
雖然明清是君主權力的巔峰,但在大明,你形式上擁有權力,能夠生殺予奪,也並不代表真的能玩轉這個權力。
喏,朱厚照就是玩砸了的例子。
畢竟現實不是遊戲,特別是在古代,你得到的信息也不完全。
遊戲中,你的指令會被完全執行。
這裡呢,別說皇權不下鄉了,你看看皇權出北京城都難。
從穩握皇權的角度來看,朱厚照輸了,而朱厚熜贏了。
歷史上的嘉靖道長,精於權謀、行事狠辣、偏執且多疑,天生就是干領導的一把好手
所以,嘉靖年間的大明官場,那絕對是地獄級別的。
能在他手下混的,無不是嚴嵩、徐階這樣老奸巨猾的人物。
一般人還真伺候不了這祖宗。
後來,隆慶萬曆時期,之所以出了不少大人物,也是在道長手下被磨礪出來的。
張居正:……你根本不知道,我初入職場的時候經歷了什麼……
「也不能怪咱們先入為主,真得盯死了這小子。」
「真這麼怕,你不如弄死他?」
「別啊,要靠愛來感化他。」
張宛:???
要說,這朱厚熜,從小也沒受過帝王的教育,家中也還算是和諧,沒有經歷什麼人倫慘劇。
「怎麼就能養成這樣的性格了?」
本來,趙小照還一心要給朱厚熜弄到南京去陪他玩。
張宛心想,還是防著這一手吧。
*
去北京點了個卯,順手把該幹的事給幹了,趙小照又屁股一拍回了南京。
畢竟,這才是他的地盤啊。
劉瑾、張永、谷大用、馬永成都圍了過來。
「殿下,您可算是回來了。」
趙小照一手撈了一隻貓,放在自己肚子上。
「我不在這些日子,有什麼事嗎?」
「殿下您放心,再沒什麼不妥的了。」
趙小照想辦事,那得有心腹。
論起好用,誰也比不上太監啊。
比如說劉瑾,能說會道的。別管太子想要什麼,他都能辦到。
張宛說:「你真決定,要把這些人都帶去南京?」
這一個兩個三個四個,五個六個,七個八個的,不正是歷史上的八虎麼。
名聲可是臭臭的。
「有什麼關係。」趙小照說,「先用用再說,我又不是不管。」
比如劉瑾和張永,他倆就不是一路人,互相看不過眼,一直盯著對方。
這樣不挺好的麼,省的他盯著兩個人。
「我看他們也未必有書上寫的那麼壞,就算有,在我的領導之下,也一定服服帖帖。」
就算真幹了什麼壞事,到時候殺了不就行了。
張宛:「也行吧。」
趙小照問:「汪直的船到哪兒了?」
「現在應該已經到了馬六甲了。」
這幾年,小核桃和朱小煒倒是滿世界裡面亂晃,日子過得那叫一個得意。
他也不能夠閒著呀。
抽空他操練了幾隻水師,還經常讓廣東的水師三天兩頭地去南洋晃悠。
晃到東,晃到西。
南洋諸國也不是傻的,知道大明不是想干他們,是在盯著那群紅毛葡萄牙人。
趙小照心想,這可算是回來了。
就生怕那倆小祖宗半道出個什麼事,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的。
到了馬六甲就好了,現在那也算是咱們大明的地盤了。
「這麼算起來,最多也就十天半個月的、就能回來了。」
趙小照搓了搓手,「給我旁邊那兩個房間收拾出來,用的穿的吃的,都準備上。」
有兩年不見了,還挺想的。
讓這倆先在這邊住一段時間,再回北京。
說不定他倆住開心了,一時半會兒也不樂意回去呢。
「還有,我倉庫里的東西,都給拿出來。」
清清舊東西,準備收新東西了。
他準備一覺睡到第二天,結果半夜就給人轟起來了。
「殿下!」
「怎麼了?」
「殿下,寧王造反了!」
趙小照:???
「誰?」
「寧王。」
「啊?!」
他是聽說寧王會造反,不過這個反他是不是造的有些太早了?
這才猴年馬月
啊,他就要反了?
何況,如今大明在他們的治理之下蒸蒸日上。
他現在造什麼反?瘋瘋癲癲的。
總不可能,他也是穿過來了吧?
「殿下,這……」
「急什麼,多大個事兒。」趙小照披衣而起,「他能撐三天,算他厲害,先把消息傳到京城吧。」
寧王是在南昌造的反。
消息傳過來,要些時間。
但是從南京拍電報,京城立刻就能收到了。
科技啊,牛掰。
第115章 寧王造反 二 火車炸了?!
雖然朱棣是藩王造反、成功上位的。
但今時不同往日, 寧王朱宸濠是個什麼東西?
造反?他也配。
寧王朱宸濠是明太祖朱元璋的五世孫,寧王朱權的後裔。
弘治十年襲封於南昌。
想當年,燕王朱棣發起靖難之役時, 忽悠對老弟朱權說——「事成,當中分天下。 」
聽聽就得了, 還能當真啊。
寧王雖然也不至於傻到真的想分天下,但在他老哥登基之後, 也一直改封蘇州、錢塘等地。
朱棣:……你丫是不是瘋了……
反正, 幾任寧王和朝廷矛盾都不小,護衛也被削的差不多了。
到了趙鳴手上,錢也沒幾個了。<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不知道到底哪個才是真的,哪個才是夢。
這兩個人, 起碼還能夠互相提醒一下。
「弘治十八年啊。」張宛提醒,「你該死了。」
你今年該死了。
趙鳴點頭:「我也想死啊。」
三十多就退休,誰不想。
你不想?
也不是人人都是朱元璋、雍正那種工作狂。
朱元璋那是自己身體好,你看雍正不就死的早麼。
不過,他覺得自己死不了。
你非要照著歷史來,那小核桃和小煒業活不到這麼大。
可是——
「其實,我倒也不想活那麼長。」
別說長命百歲了,活到七十他都嫌累。
張宛:你這是說我嘍。
朱佑死的早,可張皇后本來就能活到七十多。
這還有四十年呢。
嗨,她也嫌命長。
趙鳴決定了——「今年我要是還不死,就退位當太上皇。」
這兩年,你看趙小照在南京那叫一個如魚得水,混的風生水起。
北京的官員都恨不得上疏,讓皇帝給那小朝廷撤了。
「不行。」趙鳴一攤手,「祖制啊,這是祖制,祖宗之法不能變。」
大臣:啊呸,皇帝你自己看看,這些年什麼是你不敢幹的?
——就沒你不敢幹的,就差上九天攬月了。
而咱們太子殿下,更是生來九個膽,上天攬月他都敢。
自然,南直隸從地方到人,也從來都不是省油的燈。
如今整個大明朝廷的白銀庫存,也不過大幾百萬兩。
而江南那些富戶,有的竟然就有幾十萬兩白銀。
富可敵國?
——我看你的九族怕是想來一場消消樂吧。
「白銀不是銅錢,白銀都不用鑄造,直接上手就能用。」
所以,朝廷想通過白銀調節貨幣,還真有些難辦。
至於說想要在大明搞銀行?
白銀都玩不明白,別的那更是天方夜譚了。
雖然兩京之間的鐵路,一時半刻還修不起來。
但電報線已經拉上了,也可以民用。
就是收費特別貴,賺的錢都入了他們夫妻倆的荷包。
趙鳴把椅子挪了挪,頭靠在張宛肩頭。
「幹嘛?」
張宛嫌棄地躲開了。
老夫老妻的了,就別整這些虛的了。
日子,總是越過越平淡的。
他們也總是覺得自己老了。
「等那倆回來,一定個頭都竄上去一截了吧。」
還真挺想他們的。
要不是脫不開身,他們都想自己去了。
「你說,要是小照真就當上皇帝了,能幹的來麼?」
明武宗不是沒有能力,但似乎真的不大適合當皇帝。
他和臣子,總是那麼水深火熱、不死不休的關係。
宮人來報:「陛下,興王殿下到了」
老興王前些日子掛了,朱厚熜給父親辦完了喪事,得回家守孝去了。
這些年,他們一直把這小子放在自己身邊,一天二十四小時地盯著。
雖然明清是君主權力的巔峰,但在大明,你形式上擁有權力,能夠生殺予奪,也並不代表真的能玩轉這個權力。
喏,朱厚照就是玩砸了的例子。
畢竟現實不是遊戲,特別是在古代,你得到的信息也不完全。
遊戲中,你的指令會被完全執行。
這裡呢,別說皇權不下鄉了,你看看皇權出北京城都難。
從穩握皇權的角度來看,朱厚照輸了,而朱厚熜贏了。
歷史上的嘉靖道長,精於權謀、行事狠辣、偏執且多疑,天生就是干領導的一把好手
所以,嘉靖年間的大明官場,那絕對是地獄級別的。
能在他手下混的,無不是嚴嵩、徐階這樣老奸巨猾的人物。
一般人還真伺候不了這祖宗。
後來,隆慶萬曆時期,之所以出了不少大人物,也是在道長手下被磨礪出來的。
張居正:……你根本不知道,我初入職場的時候經歷了什麼……
「也不能怪咱們先入為主,真得盯死了這小子。」
「真這麼怕,你不如弄死他?」
「別啊,要靠愛來感化他。」
張宛:???
要說,這朱厚熜,從小也沒受過帝王的教育,家中也還算是和諧,沒有經歷什麼人倫慘劇。
「怎麼就能養成這樣的性格了?」
本來,趙小照還一心要給朱厚熜弄到南京去陪他玩。
張宛心想,還是防著這一手吧。
*
去北京點了個卯,順手把該幹的事給幹了,趙小照又屁股一拍回了南京。
畢竟,這才是他的地盤啊。
劉瑾、張永、谷大用、馬永成都圍了過來。
「殿下,您可算是回來了。」
趙小照一手撈了一隻貓,放在自己肚子上。
「我不在這些日子,有什麼事嗎?」
「殿下您放心,再沒什麼不妥的了。」
趙小照想辦事,那得有心腹。
論起好用,誰也比不上太監啊。
比如說劉瑾,能說會道的。別管太子想要什麼,他都能辦到。
張宛說:「你真決定,要把這些人都帶去南京?」
這一個兩個三個四個,五個六個,七個八個的,不正是歷史上的八虎麼。
名聲可是臭臭的。
「有什麼關係。」趙小照說,「先用用再說,我又不是不管。」
比如劉瑾和張永,他倆就不是一路人,互相看不過眼,一直盯著對方。
這樣不挺好的麼,省的他盯著兩個人。
「我看他們也未必有書上寫的那麼壞,就算有,在我的領導之下,也一定服服帖帖。」
就算真幹了什麼壞事,到時候殺了不就行了。
張宛:「也行吧。」
趙小照問:「汪直的船到哪兒了?」
「現在應該已經到了馬六甲了。」
這幾年,小核桃和朱小煒倒是滿世界裡面亂晃,日子過得那叫一個得意。
他也不能夠閒著呀。
抽空他操練了幾隻水師,還經常讓廣東的水師三天兩頭地去南洋晃悠。
晃到東,晃到西。
南洋諸國也不是傻的,知道大明不是想干他們,是在盯著那群紅毛葡萄牙人。
趙小照心想,這可算是回來了。
就生怕那倆小祖宗半道出個什麼事,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的。
到了馬六甲就好了,現在那也算是咱們大明的地盤了。
「這麼算起來,最多也就十天半個月的、就能回來了。」
趙小照搓了搓手,「給我旁邊那兩個房間收拾出來,用的穿的吃的,都準備上。」
有兩年不見了,還挺想的。
讓這倆先在這邊住一段時間,再回北京。
說不定他倆住開心了,一時半會兒也不樂意回去呢。
「還有,我倉庫里的東西,都給拿出來。」
清清舊東西,準備收新東西了。
他準備一覺睡到第二天,結果半夜就給人轟起來了。
「殿下!」
「怎麼了?」
「殿下,寧王造反了!」
趙小照:???
「誰?」
「寧王。」
「啊?!」
他是聽說寧王會造反,不過這個反他是不是造的有些太早了?
這才猴年馬月
啊,他就要反了?
何況,如今大明在他們的治理之下蒸蒸日上。
他現在造什麼反?瘋瘋癲癲的。
總不可能,他也是穿過來了吧?
「殿下,這……」
「急什麼,多大個事兒。」趙小照披衣而起,「他能撐三天,算他厲害,先把消息傳到京城吧。」
寧王是在南昌造的反。
消息傳過來,要些時間。
但是從南京拍電報,京城立刻就能收到了。
科技啊,牛掰。
第115章 寧王造反 二 火車炸了?!
雖然朱棣是藩王造反、成功上位的。
但今時不同往日, 寧王朱宸濠是個什麼東西?
造反?他也配。
寧王朱宸濠是明太祖朱元璋的五世孫,寧王朱權的後裔。
弘治十年襲封於南昌。
想當年,燕王朱棣發起靖難之役時, 忽悠對老弟朱權說——「事成,當中分天下。 」
聽聽就得了, 還能當真啊。
寧王雖然也不至於傻到真的想分天下,但在他老哥登基之後, 也一直改封蘇州、錢塘等地。
朱棣:……你丫是不是瘋了……
反正, 幾任寧王和朝廷矛盾都不小,護衛也被削的差不多了。
到了趙鳴手上,錢也沒幾個了。<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