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頁
「倒也不能這麼說,之前那個番薯這不就種的挺好的,產量那麼高。」
「但凡遇到哥災荒,這東西可是很能頂個事兒的。」
「番薯不是我們自己的東西,怎麼也歸他們了?」
「你傻啊,咱們的能叫番薯麼。」
太子還沒來的時候,他們這些南京官員,最大的愛好大概就是鬥嘴了。
可太子來了,他們的噩夢來了。
都說陛下這幾年干起事是愈發難以理解了。
可陛下好歹還能和你好好說話。
太子這毛頭小子,更是想起一出是一出啊。
前幾年朝廷嚴查土地買賣,這沒錯。
可如今,只要有百姓來官府上告,說有侵占土地的。
也不管三七二十一,太子全都讓直接還給百姓。
他們也是正經買賣好不好,又不是強買強賣,憑什麼啊?!
印子錢也不讓放了,發現的抄家充公。
有人御狀告到北京,李東陽也被驚動了。
李閣老:???
「那是太子,你還想告他?」
你瘋了不成?!
二皇子坐船出洋了,指不定還能不能回來呢,太子可是獨苗兒。
「我看你是想瞎了心了。」
不過對於各地要建工廠之類的,即使涉及到一些……
不管是陛下和太子,倒是都沒什
麼話說。
便有人不滿:「士農工商,農、才是我大明之本。」
怎麼不允許買賣田地,反而卻允許經商?
「民確實是國本,但你們買賣田地那叫農嗎?種田的才叫農,買賣照樣是商業行為。」
那船越駛越近,船上也站著好幾個人,身邊幾個大箱子,還都開著。
這些官員老眼昏花的多,年紀大了都是遠視眼。
所以,好幾個人都摸出了眼鏡來,架在自己鼻樑上。
「那是什麼?」
「白花花的……大米?」
「銀子吧。」
「那麼多銀子?你以為銀子是種出來的?」
「那黃的呢?玉米?」
「金子吧。」
「啊!」
有人一聲尖叫,「真的是金子!」
天吶,這難道就是那個新大陸的土產?!
誰能不愛金子啊,676一克呢!
一開始,船隊是在中南美洲發現了大量黃金。
金子在當地似乎也不怎麼寶貴。
土著要麼用黃金來做宗教儀式……
——太奢侈了,宗教你用豬頭燒雞就行了麼,用什麼黃金啊。
要麼,就是直接掛在身上。
——這金子還挺重的,你們還真是愛運動啊。
一下子看到這麼多的黃金,大家眼睛都直了。
千言萬語彙聚而成兩個字——想要!
不過咱大明人一向體面,搶是不可能直接搶的,咱們可以換麼。
「一兩黃金,換兩尺布。」
還給你做成衣服,很合算是不是。
「一兩黃金,換一雙鞋。」
一雙鞋兩隻呢,你們賺了啊。
「什麼?兩是多少,我看這塊黃金就是一兩。
雖然雙方語言不通,但人與人之間交流的方法多了去了,不一定就靠語言。
在歡快友好的氛圍中,大家皆大歡喜。
張宛給他們的地圖還留了一手,她自己的那張在玻利維亞、薩卡特卡斯等地都標註了銀礦。
趙鳴說:「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萬事俱備,只欠銀礦。除了銀礦,還欠金礦。
美洲有豐富的銀礦,但咱們技術上也要提升效率。
他豎起一根手指:「將含貴金屬的礦石和汞、水一起研磨,貴金屬與汞成汞齊而分出,汞齊經加熱蒸出汞得貴金屬。」
金礦銀礦都可以用這張方式提取,這叫做汞齊化。
戰國時,中國就有了金汞齊鎏金技術,即鍍金技術。
而混汞法始創於秦末漢初,這是最早的汞齊冶金,後來才傳入西方。
直到20世紀70,才被氰化法和浮選法所取代,但仍是回收黃金的重要方法之一。
張宛說:「估摸著,核桃他們現在應該快到歐洲了吧。」
是快到了,而且他們船上還載了一個老熟人。
鐵腕麥哲倫和魔鬼哥倫布,原時空里也不知道他們兩個有沒有見過。
不過,麥哲倫還是很知道哥倫布的大名的。
哥倫布在第四次航行中,四艘船都先後因為各種原因損壞,不得不中斷行程,在牙買加棄船登岸。
他想著看有沒有船能帶他們回西班牙,不出意外的話、也不需要等太長時間。
畢竟,眼下尋找新航路的也不止他一個。
他的想法沒錯,不過他沒能等到從東邊來的船,卻等到了西邊來的。
大明的船隊穿過海峽之後,駛入了大西洋,也準備在牙買加修整一番再遠航。
沒想到,卻遇到了翹首以待的哥倫布。
「你們是……」
「我們來自大明。」
雖然懷疑的人很多,但哥倫布一直堅持自己之前到的新大陸是亞洲。
——你看,這不就是亞洲人嗎?我說的對吧。
「他嘰呱什麼?」小核桃煩了,「亞三呢,找他來翻譯。」
麥哲倫當然能夠溝通,但這隻船隊是大明的,不是他的,所以得讓他們的人正式接觸。
亞三和哥倫布牛頭馬尾說了半天,直到汪直拿出那張他們可以對外的地圖。
標註了這一路的航線,放在哥倫布面前。
哥倫布:!!!
第113章 西班牙 三條腿的蛤蟆不好找,兩條腿的……
一百多年前, 鄭和的船隊跨越千山萬水,最遠到達過東非,索馬利亞一帶。
如今, 他們的船隊也漂洋過海來到了非洲。
雖然是非洲的西岸,但也是同一塊大陸。
某種程度上, 在此時、大明的環球航行已經完成了。
橫跨一百多年,從永樂到弘治, 他們沿著兩條不一樣的路線, 交匯在一個點上。
「地球,果然是圓的。」
真的是圓的,很圓、特別圓, 和月亮一樣圓。
下西洋可以到歐洲。
下東洋也能到歐洲。
「等我們回程的時候, 就可以沿著當年三寶太監的舊路前行了。」
各種資料都齊備。
倒不是他們怕會有什麼危險, 而是一百多年, 雖然還遠遠談不上滄海桑田。
但對於絕大部分人來說,這也是他們無法企及的一生了。
「也看看這一百多年後,和當年還有哪些相似, 哪些回不去了……」
眼前, 咫尺,就是歐洲了。
港口上,密密麻麻大大小小的船。
那船帆一眼望不到頭, 確實是生機勃勃的場景。
很多人都停下了手裡的工作,直直望著前方。
「那是什麼?」
「那是什麼船?」
沒見過,反正沒見過。
朱小煒從來沒見過這麼多黃毛紅毛白毛。
「好多老外啊……」
小核桃說:「在這裡,你才是老外好不好。」
船隊早早升起旗幟,大大的「明」字分外顯眼。
雖然原來是客,但他們是很懂禮數的。
這裡和廣袤無垠、人煙稀少的美洲不一樣, 上岸就上岸了。
這裡,咱們得走流程。
就像葡萄牙的船要想直接登陸大明的領土,那也是萬萬不能的,早給你一梭子炮彈打回去了。
先給哥倫布放下船。
「這是國書,我們想見伊莎貝拉女王。」
很快,消息傳來,胡安娜公主將親自會見他們這些神秘的來客。
胡安娜是伊莎貝拉女王的第三個孩子。
因為兄長和姐姐相繼過世,去年、議會承認她是卡斯蒂利亞王位的繼承人。
她被封為阿斯圖里亞斯女親王,這是傳統上授予繼承人的頭銜。
「啊……」朱小煒,「老三也能繼承皇位啊,所以……」
「啊……」小核桃,「啊,公主也能繼承皇位啊,所以……」
趙小照:阿秋!
「怎麼老是打噴嚏,到底誰在罵我?阿秋!」
作為禮部的官員,張璁十分焦急。
來大明朝見的各國國王、王子、使臣,那是多不勝數。
大明派使節出訪別的國家,也不是稀奇的事。
這些都是有固定流程的。
開始,我朝皇子和公主,來到別國,和他國女王、公主見面,這又是個什麼流程呢?
周邊那些國家,多是我大明藩屬國。
可這什麼西班牙、卡斯蒂利亞王國,它也不是大明的藩屬國吶。
那它的女王,和我大明皇帝,是怎麼個關係?
總不可能是平
等的吧。
決不可能。
汪直想了想。<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但凡遇到哥災荒,這東西可是很能頂個事兒的。」
「番薯不是我們自己的東西,怎麼也歸他們了?」
「你傻啊,咱們的能叫番薯麼。」
太子還沒來的時候,他們這些南京官員,最大的愛好大概就是鬥嘴了。
可太子來了,他們的噩夢來了。
都說陛下這幾年干起事是愈發難以理解了。
可陛下好歹還能和你好好說話。
太子這毛頭小子,更是想起一出是一出啊。
前幾年朝廷嚴查土地買賣,這沒錯。
可如今,只要有百姓來官府上告,說有侵占土地的。
也不管三七二十一,太子全都讓直接還給百姓。
他們也是正經買賣好不好,又不是強買強賣,憑什麼啊?!
印子錢也不讓放了,發現的抄家充公。
有人御狀告到北京,李東陽也被驚動了。
李閣老:???
「那是太子,你還想告他?」
你瘋了不成?!
二皇子坐船出洋了,指不定還能不能回來呢,太子可是獨苗兒。
「我看你是想瞎了心了。」
不過對於各地要建工廠之類的,即使涉及到一些……
不管是陛下和太子,倒是都沒什
麼話說。
便有人不滿:「士農工商,農、才是我大明之本。」
怎麼不允許買賣田地,反而卻允許經商?
「民確實是國本,但你們買賣田地那叫農嗎?種田的才叫農,買賣照樣是商業行為。」
那船越駛越近,船上也站著好幾個人,身邊幾個大箱子,還都開著。
這些官員老眼昏花的多,年紀大了都是遠視眼。
所以,好幾個人都摸出了眼鏡來,架在自己鼻樑上。
「那是什麼?」
「白花花的……大米?」
「銀子吧。」
「那麼多銀子?你以為銀子是種出來的?」
「那黃的呢?玉米?」
「金子吧。」
「啊!」
有人一聲尖叫,「真的是金子!」
天吶,這難道就是那個新大陸的土產?!
誰能不愛金子啊,676一克呢!
一開始,船隊是在中南美洲發現了大量黃金。
金子在當地似乎也不怎麼寶貴。
土著要麼用黃金來做宗教儀式……
——太奢侈了,宗教你用豬頭燒雞就行了麼,用什麼黃金啊。
要麼,就是直接掛在身上。
——這金子還挺重的,你們還真是愛運動啊。
一下子看到這麼多的黃金,大家眼睛都直了。
千言萬語彙聚而成兩個字——想要!
不過咱大明人一向體面,搶是不可能直接搶的,咱們可以換麼。
「一兩黃金,換兩尺布。」
還給你做成衣服,很合算是不是。
「一兩黃金,換一雙鞋。」
一雙鞋兩隻呢,你們賺了啊。
「什麼?兩是多少,我看這塊黃金就是一兩。
雖然雙方語言不通,但人與人之間交流的方法多了去了,不一定就靠語言。
在歡快友好的氛圍中,大家皆大歡喜。
張宛給他們的地圖還留了一手,她自己的那張在玻利維亞、薩卡特卡斯等地都標註了銀礦。
趙鳴說:「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萬事俱備,只欠銀礦。除了銀礦,還欠金礦。
美洲有豐富的銀礦,但咱們技術上也要提升效率。
他豎起一根手指:「將含貴金屬的礦石和汞、水一起研磨,貴金屬與汞成汞齊而分出,汞齊經加熱蒸出汞得貴金屬。」
金礦銀礦都可以用這張方式提取,這叫做汞齊化。
戰國時,中國就有了金汞齊鎏金技術,即鍍金技術。
而混汞法始創於秦末漢初,這是最早的汞齊冶金,後來才傳入西方。
直到20世紀70,才被氰化法和浮選法所取代,但仍是回收黃金的重要方法之一。
張宛說:「估摸著,核桃他們現在應該快到歐洲了吧。」
是快到了,而且他們船上還載了一個老熟人。
鐵腕麥哲倫和魔鬼哥倫布,原時空里也不知道他們兩個有沒有見過。
不過,麥哲倫還是很知道哥倫布的大名的。
哥倫布在第四次航行中,四艘船都先後因為各種原因損壞,不得不中斷行程,在牙買加棄船登岸。
他想著看有沒有船能帶他們回西班牙,不出意外的話、也不需要等太長時間。
畢竟,眼下尋找新航路的也不止他一個。
他的想法沒錯,不過他沒能等到從東邊來的船,卻等到了西邊來的。
大明的船隊穿過海峽之後,駛入了大西洋,也準備在牙買加修整一番再遠航。
沒想到,卻遇到了翹首以待的哥倫布。
「你們是……」
「我們來自大明。」
雖然懷疑的人很多,但哥倫布一直堅持自己之前到的新大陸是亞洲。
——你看,這不就是亞洲人嗎?我說的對吧。
「他嘰呱什麼?」小核桃煩了,「亞三呢,找他來翻譯。」
麥哲倫當然能夠溝通,但這隻船隊是大明的,不是他的,所以得讓他們的人正式接觸。
亞三和哥倫布牛頭馬尾說了半天,直到汪直拿出那張他們可以對外的地圖。
標註了這一路的航線,放在哥倫布面前。
哥倫布:!!!
第113章 西班牙 三條腿的蛤蟆不好找,兩條腿的……
一百多年前, 鄭和的船隊跨越千山萬水,最遠到達過東非,索馬利亞一帶。
如今, 他們的船隊也漂洋過海來到了非洲。
雖然是非洲的西岸,但也是同一塊大陸。
某種程度上, 在此時、大明的環球航行已經完成了。
橫跨一百多年,從永樂到弘治, 他們沿著兩條不一樣的路線, 交匯在一個點上。
「地球,果然是圓的。」
真的是圓的,很圓、特別圓, 和月亮一樣圓。
下西洋可以到歐洲。
下東洋也能到歐洲。
「等我們回程的時候, 就可以沿著當年三寶太監的舊路前行了。」
各種資料都齊備。
倒不是他們怕會有什麼危險, 而是一百多年, 雖然還遠遠談不上滄海桑田。
但對於絕大部分人來說,這也是他們無法企及的一生了。
「也看看這一百多年後,和當年還有哪些相似, 哪些回不去了……」
眼前, 咫尺,就是歐洲了。
港口上,密密麻麻大大小小的船。
那船帆一眼望不到頭, 確實是生機勃勃的場景。
很多人都停下了手裡的工作,直直望著前方。
「那是什麼?」
「那是什麼船?」
沒見過,反正沒見過。
朱小煒從來沒見過這麼多黃毛紅毛白毛。
「好多老外啊……」
小核桃說:「在這裡,你才是老外好不好。」
船隊早早升起旗幟,大大的「明」字分外顯眼。
雖然原來是客,但他們是很懂禮數的。
這裡和廣袤無垠、人煙稀少的美洲不一樣, 上岸就上岸了。
這裡,咱們得走流程。
就像葡萄牙的船要想直接登陸大明的領土,那也是萬萬不能的,早給你一梭子炮彈打回去了。
先給哥倫布放下船。
「這是國書,我們想見伊莎貝拉女王。」
很快,消息傳來,胡安娜公主將親自會見他們這些神秘的來客。
胡安娜是伊莎貝拉女王的第三個孩子。
因為兄長和姐姐相繼過世,去年、議會承認她是卡斯蒂利亞王位的繼承人。
她被封為阿斯圖里亞斯女親王,這是傳統上授予繼承人的頭銜。
「啊……」朱小煒,「老三也能繼承皇位啊,所以……」
「啊……」小核桃,「啊,公主也能繼承皇位啊,所以……」
趙小照:阿秋!
「怎麼老是打噴嚏,到底誰在罵我?阿秋!」
作為禮部的官員,張璁十分焦急。
來大明朝見的各國國王、王子、使臣,那是多不勝數。
大明派使節出訪別的國家,也不是稀奇的事。
這些都是有固定流程的。
開始,我朝皇子和公主,來到別國,和他國女王、公主見面,這又是個什麼流程呢?
周邊那些國家,多是我大明藩屬國。
可這什麼西班牙、卡斯蒂利亞王國,它也不是大明的藩屬國吶。
那它的女王,和我大明皇帝,是怎麼個關係?
總不可能是平
等的吧。
決不可能。
汪直想了想。<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