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頁
是誰?
大理寺剛剛提審過,不該這麼快出結果,謝鳴玉抬眸,透過髮絲間隙看向眼前這個走進牢房的身影,神情終於有了一絲鬆動。
「……玉橋?」
來人披著厚厚的大氅,寬大的兜帽罩在頭頂,暗影將面容全部遮掩,但謝鳴玉還是一眼認出了他。
「是我。」崔玉橋拉下帽子,將手中食盒放置在牢房中的矮桌上,動作從容,語氣平和,「我來與殿下說幾句話。」
「還有什麼可說的。」謝鳴玉輕嗤道,「現在朝中所有的眼睛都盯著我,你該與我撇清干係才對,鍾如雪雖不堪用,護著你卻還沒什麼問題。」
「我今日來有兩件事。」崔玉橋並未回應謝鳴玉的話,而是自顧自地將食盒裡的酒菜逐一擺上,「一是來謝殿下未將我獻與皇上,保我一命。」
謝鳴玉不動聲色地撫過桌上已斟滿酒的杯沿,輕嗤道,「你不過是不夠格罷了。」
崔玉橋聞言垂眸,微笑道,「我猜想殿下並不是對我有什麼偏愛,也不是對皇上還抱有什麼父子君臣之情,只不過是心有疑慮,不願事事都按他們說的來,可殿下,您恰恰錯在了這裡。」
說著,崔玉橋傾身向前,鼻息可聞地低聲道,「若我要弒君,定然只會告訴殿下一人,那時候您就守在寧和宮,什麼皇后,什麼二皇子都讓他們措手不及。」
謝鳴玉的形容雖狼狽,可腰背筆直,巍然不動,聽他講完不過是勾唇一笑,說道,「崔玉橋,你謊話說得太多,連自己都信了吧,我已是這幅模樣,你倒也不必再費這個心思哄我。」
謝鳴玉抬眸看他,「你恨所有姓謝的,殺一個並不能解你心頭之恨,你所期望看到的,不過就是引得我們互相殘殺罷了。」
崔玉橋一怔,斂了神色,緩緩坐了回去。
謝鳴玉捏起酒杯道,「你今日能進詔獄不可能是鍾如雪的關係,這酒是皇后賜的吧。」
崔玉橋執壺的手微頓,沒說話。
「第二件事呢?」謝鳴玉抬眸看他,「把話說完我再喝。」
「第二件事……」崔玉橋終於開口,沉聲道,「等下,我就要去見皇上。」
酒液晃過了杯沿,打濕了謝鳴玉彎起的食指骨節,「鍾如雪是怎麼和我保證的!」
「他?」崔玉橋譏誚地冷笑,「他所謂的方法就只會把我關起來,可偏偏在楚都,能壓過他的人太多。」
「你怎麼找上的皇后?」
「我這等下流身份怎可能得見皇后,應該說是她找上了我。」崔玉橋道,「很早,在你還猶豫著要不要將我送出楚都的時候。」
謝鳴玉沉默了少傾,用拇指輕輕摩挲著手上灑落的酒液,「別去。」
「什麼?」
「你以為你可以輕易殺了父皇嗎,他當年如何以一個棄皇子的身份擊敗了眾多權勢在握的兄弟,他曾隻身一人殺進項王府,在三大將的合圍中殺死了我五皇叔。他是病了,他是被金丹透支了身體,可你知道當他服用了金丹之後有多恐怖嗎,他根本不會給你機會!」
謝鳴玉低顫的每一個字都仿佛是從喉嚨里強行擠出,「皇后更不會留你生路,你只要動手,必會死在寧和殿!」
「殿下是覺得我怕死嗎?」崔玉橋輕撫了下腰間的長笛,而後抬手將兜帽重新罩在頭上,「酒已帶到,我該走了。」
「等等。」謝鳴玉猩紅的眼透過亂發,映出牆角熠熠的火光,「為我再奏一曲吧,就那首……歸去兮。」
詔獄最深處的笛聲被一道道固若金湯的牆層層削弱,隱約迴蕩在詔獄的刑堂中,佟昭正舉起烙鐵微頓了下,灑下幾星火花。
「聽,有人在為你主子送別呢。」他笑著,將烙鐵重新扔回火塘,抬了抬手,「不必審了,殺。」
---
雪夜裡是徹骨之寒,謝暄裹了裹身上蕭九淵的氅衣,牙齒卻止不住地上下磕碰,仿佛身體仿佛已沒了熱氣。
清雪的人轉過了彎,火把立刻將這段筆直的官道照得一隅通明,謝暄微微吸了口冷氣,這些彎腰鏟雪的竟然不是普通小兵,而是錦衣衛的小旗。
他眉心緊蹙,心道只不過是雜活兒,居然也都是錦衣衛親自在做,看來夏修賢真的已經和謝禕聯手。
哪怕明知他們不可能聽到自己的呼吸聲,謝暄還是忍不住屏息,這樣冷冽的風裡,手心裡竟出了汗。
清雪十分疲累,這些小旗們分成三組交替上前,一刻不敢停歇,不過眨眼的功夫便過了石橋,又等了少傾,遠處終於冒出一團巨大的橙紅的光暈,與無邊無際的黑夜較量著,一點點向他們靠近。
來了。
謝暄的心臟倏然跳空了下,他知道傅行簡在裡面。
蕭九淵來時說,傅行簡被謝禕挾持進了回楚都的隊伍里,被關押者,通常都在隊伍尾端,最多會被波及,但絕不會傷及性命。
可即便一遍遍這樣告訴自己,謝暄仍緊張到渾身發顫,直到太陽穴一陣陣脹疼才意識到自己竟不知緊咬牙關了多久。
馬蹄踏踏,清過雪的官道上,兩隊手持火把的緹騎率先轉過彎來,後面才隱約可見禁軍。
他們早已商量妥當,若炸藥未能順利炸毀謝禕的鑾駕,那便衝下去,趁亂殺了他,無論如何不能放他回楚都。
靜夜之中,緹騎和禁軍整齊通過,十數盞冒著火光的燈籠左右微晃在鑾駕四周,漸漸向石橋而來,馬車窗沒有關,窗簾隨風不斷掀起,錦緞的布料在燈燭的照耀下流光溢彩。
然而眼看馬車距離石橋只剩數丈只余,隊伍忽然停下了腳步,車門被打開,燈火雖只堪堪照亮了一角,卻能看得出隨著鑾駕的陳余跪在車架上,裡頭似乎是在吩咐著什麼。
謝暄心跳驟快,呼吸微促,若不是風聲呼嘯,河水湍急,他恐怕已被錦衣衛察覺。
似乎是有什麼不滿,車裡的人竟探頭向外看了一眼,這一眼不僅是謝暄,就連身邊的蘇赫巴魯的氣息都粗重了些許。
「是謝禕。」蘇赫巴魯壓抑的聲音輕輕傳入耳中,「穩了。」
謝暄用手掌緊按在心口,企圖讓心跳不要這般躁動,可強烈的不安隨著餘光里一道微弱的火光一閃即逝,那是藏在橋下的聶英卓手中的火折。
車門重新關上,陳餘下了車,與一旁的錦衣衛指揮使司空兆說了兩句話後,只見司空兆抬手向前一指,馬蹄踏踏,隊伍繼續向前,一切似乎都與計劃中的一樣,謝禕的鑾駕在頃刻之間就會到達布了火藥的石橋只是,只是除了——
那另一側的車窗內忽然伸出一隻手,輕輕將窗簾撥向後面,按在了窗框上,裡面的人也許在向外看,然而並沒有探出來。
車鑾上的燈籠隨風搖擺,昏黃的燈火將那隻手背上微微凸起的骨節一下又一下地照得分明。
「不……」
「什麼不?」蘇赫巴魯莫名地看了眼身邊謝暄,只見他整個人仿佛被勾了魂一般向下探去,「你小心點,別掉下去了。」
如今高處只剩他二人,蕭九淵已經帶人暗中包圍了此處,只待聶英卓點燃引信後見機行事。
「那不是謝禕!」
「怎麼不是,我看得分明,你……」話還未說完,蘇赫巴魯只覺得頰邊一陣涼風,他立即伸臂去撈,然而卻只勾到了飛揚的一截衣袖。
「謝……!」渾身的血液仿佛被瞬間抽乾,蘇赫巴魯抓住衣袖用力一提,整個人卻向後跌去,待他站穩,手中就只剩了蕭九淵的氅衣。
「山上有動靜!」
勒馬的嘶鳴瞬間響徹了狹窄的山道,抽刀聲不絕於耳,山谷中只聽得司空兆的沉聲一喝來回激盪,
「有刺客,保護殿下!」
第121章
傅行簡扶在車窗上的手陡然收回,回頭,正對上謝禕愕然的雙眼,砰地一聲,車門被陳余從外面推開,他連滾帶爬得攀上來,又將門用力合上,而後才顫聲道,「殿下,奴婢剛才忽然看到山上有一團黑影晃動,再一看,周圍……周圍山坡上似乎還有不少人!」
「怎……怎麼會!」謝禕聽得雙目圓瞪,竟下意識地去看傅行簡,「你說會是誰?」
陳余見狀,一直粗重的呼吸竟驀地停止,怔怔的目光來回切換在謝禕和傅行簡之間,他竟不知道這短短的幾個時辰里,殿下竟會對傅行簡產生了這般信任。
「殿下莫慌。」傅行簡沉聲道,「有司空大人在側,再加上雍京最為精銳的錦衣衛一起護送,任憑是什麼人都不可能傷及您的。」
傅行簡沉穩篤定的音色仿佛施了咒一般,謝禕思忖少傾,明顯沒了剛才那般恐慌的模樣,狠聲道,「不論是誰,今日必能讓他有去無回。」
「那是自然,不過……」
傅行簡這一停頓把謝禕心再次揪起來,他立刻問,「不過什麼?」
「不過殿下一身錦衣華服實在太過惹眼。」說著,他看了眼一直在旁邊不敢作聲的陳余,「縱觀眼下這些人,唯有陳公公與殿下最為親近熟悉,若是換上您的衣物,想必是能以假亂真。」
大理寺剛剛提審過,不該這麼快出結果,謝鳴玉抬眸,透過髮絲間隙看向眼前這個走進牢房的身影,神情終於有了一絲鬆動。
「……玉橋?」
來人披著厚厚的大氅,寬大的兜帽罩在頭頂,暗影將面容全部遮掩,但謝鳴玉還是一眼認出了他。
「是我。」崔玉橋拉下帽子,將手中食盒放置在牢房中的矮桌上,動作從容,語氣平和,「我來與殿下說幾句話。」
「還有什麼可說的。」謝鳴玉輕嗤道,「現在朝中所有的眼睛都盯著我,你該與我撇清干係才對,鍾如雪雖不堪用,護著你卻還沒什麼問題。」
「我今日來有兩件事。」崔玉橋並未回應謝鳴玉的話,而是自顧自地將食盒裡的酒菜逐一擺上,「一是來謝殿下未將我獻與皇上,保我一命。」
謝鳴玉不動聲色地撫過桌上已斟滿酒的杯沿,輕嗤道,「你不過是不夠格罷了。」
崔玉橋聞言垂眸,微笑道,「我猜想殿下並不是對我有什麼偏愛,也不是對皇上還抱有什麼父子君臣之情,只不過是心有疑慮,不願事事都按他們說的來,可殿下,您恰恰錯在了這裡。」
說著,崔玉橋傾身向前,鼻息可聞地低聲道,「若我要弒君,定然只會告訴殿下一人,那時候您就守在寧和宮,什麼皇后,什麼二皇子都讓他們措手不及。」
謝鳴玉的形容雖狼狽,可腰背筆直,巍然不動,聽他講完不過是勾唇一笑,說道,「崔玉橋,你謊話說得太多,連自己都信了吧,我已是這幅模樣,你倒也不必再費這個心思哄我。」
謝鳴玉抬眸看他,「你恨所有姓謝的,殺一個並不能解你心頭之恨,你所期望看到的,不過就是引得我們互相殘殺罷了。」
崔玉橋一怔,斂了神色,緩緩坐了回去。
謝鳴玉捏起酒杯道,「你今日能進詔獄不可能是鍾如雪的關係,這酒是皇后賜的吧。」
崔玉橋執壺的手微頓,沒說話。
「第二件事呢?」謝鳴玉抬眸看他,「把話說完我再喝。」
「第二件事……」崔玉橋終於開口,沉聲道,「等下,我就要去見皇上。」
酒液晃過了杯沿,打濕了謝鳴玉彎起的食指骨節,「鍾如雪是怎麼和我保證的!」
「他?」崔玉橋譏誚地冷笑,「他所謂的方法就只會把我關起來,可偏偏在楚都,能壓過他的人太多。」
「你怎麼找上的皇后?」
「我這等下流身份怎可能得見皇后,應該說是她找上了我。」崔玉橋道,「很早,在你還猶豫著要不要將我送出楚都的時候。」
謝鳴玉沉默了少傾,用拇指輕輕摩挲著手上灑落的酒液,「別去。」
「什麼?」
「你以為你可以輕易殺了父皇嗎,他當年如何以一個棄皇子的身份擊敗了眾多權勢在握的兄弟,他曾隻身一人殺進項王府,在三大將的合圍中殺死了我五皇叔。他是病了,他是被金丹透支了身體,可你知道當他服用了金丹之後有多恐怖嗎,他根本不會給你機會!」
謝鳴玉低顫的每一個字都仿佛是從喉嚨里強行擠出,「皇后更不會留你生路,你只要動手,必會死在寧和殿!」
「殿下是覺得我怕死嗎?」崔玉橋輕撫了下腰間的長笛,而後抬手將兜帽重新罩在頭上,「酒已帶到,我該走了。」
「等等。」謝鳴玉猩紅的眼透過亂發,映出牆角熠熠的火光,「為我再奏一曲吧,就那首……歸去兮。」
詔獄最深處的笛聲被一道道固若金湯的牆層層削弱,隱約迴蕩在詔獄的刑堂中,佟昭正舉起烙鐵微頓了下,灑下幾星火花。
「聽,有人在為你主子送別呢。」他笑著,將烙鐵重新扔回火塘,抬了抬手,「不必審了,殺。」
---
雪夜裡是徹骨之寒,謝暄裹了裹身上蕭九淵的氅衣,牙齒卻止不住地上下磕碰,仿佛身體仿佛已沒了熱氣。
清雪的人轉過了彎,火把立刻將這段筆直的官道照得一隅通明,謝暄微微吸了口冷氣,這些彎腰鏟雪的竟然不是普通小兵,而是錦衣衛的小旗。
他眉心緊蹙,心道只不過是雜活兒,居然也都是錦衣衛親自在做,看來夏修賢真的已經和謝禕聯手。
哪怕明知他們不可能聽到自己的呼吸聲,謝暄還是忍不住屏息,這樣冷冽的風裡,手心裡竟出了汗。
清雪十分疲累,這些小旗們分成三組交替上前,一刻不敢停歇,不過眨眼的功夫便過了石橋,又等了少傾,遠處終於冒出一團巨大的橙紅的光暈,與無邊無際的黑夜較量著,一點點向他們靠近。
來了。
謝暄的心臟倏然跳空了下,他知道傅行簡在裡面。
蕭九淵來時說,傅行簡被謝禕挾持進了回楚都的隊伍里,被關押者,通常都在隊伍尾端,最多會被波及,但絕不會傷及性命。
可即便一遍遍這樣告訴自己,謝暄仍緊張到渾身發顫,直到太陽穴一陣陣脹疼才意識到自己竟不知緊咬牙關了多久。
馬蹄踏踏,清過雪的官道上,兩隊手持火把的緹騎率先轉過彎來,後面才隱約可見禁軍。
他們早已商量妥當,若炸藥未能順利炸毀謝禕的鑾駕,那便衝下去,趁亂殺了他,無論如何不能放他回楚都。
靜夜之中,緹騎和禁軍整齊通過,十數盞冒著火光的燈籠左右微晃在鑾駕四周,漸漸向石橋而來,馬車窗沒有關,窗簾隨風不斷掀起,錦緞的布料在燈燭的照耀下流光溢彩。
然而眼看馬車距離石橋只剩數丈只余,隊伍忽然停下了腳步,車門被打開,燈火雖只堪堪照亮了一角,卻能看得出隨著鑾駕的陳余跪在車架上,裡頭似乎是在吩咐著什麼。
謝暄心跳驟快,呼吸微促,若不是風聲呼嘯,河水湍急,他恐怕已被錦衣衛察覺。
似乎是有什麼不滿,車裡的人竟探頭向外看了一眼,這一眼不僅是謝暄,就連身邊的蘇赫巴魯的氣息都粗重了些許。
「是謝禕。」蘇赫巴魯壓抑的聲音輕輕傳入耳中,「穩了。」
謝暄用手掌緊按在心口,企圖讓心跳不要這般躁動,可強烈的不安隨著餘光里一道微弱的火光一閃即逝,那是藏在橋下的聶英卓手中的火折。
車門重新關上,陳餘下了車,與一旁的錦衣衛指揮使司空兆說了兩句話後,只見司空兆抬手向前一指,馬蹄踏踏,隊伍繼續向前,一切似乎都與計劃中的一樣,謝禕的鑾駕在頃刻之間就會到達布了火藥的石橋只是,只是除了——
那另一側的車窗內忽然伸出一隻手,輕輕將窗簾撥向後面,按在了窗框上,裡面的人也許在向外看,然而並沒有探出來。
車鑾上的燈籠隨風搖擺,昏黃的燈火將那隻手背上微微凸起的骨節一下又一下地照得分明。
「不……」
「什麼不?」蘇赫巴魯莫名地看了眼身邊謝暄,只見他整個人仿佛被勾了魂一般向下探去,「你小心點,別掉下去了。」
如今高處只剩他二人,蕭九淵已經帶人暗中包圍了此處,只待聶英卓點燃引信後見機行事。
「那不是謝禕!」
「怎麼不是,我看得分明,你……」話還未說完,蘇赫巴魯只覺得頰邊一陣涼風,他立即伸臂去撈,然而卻只勾到了飛揚的一截衣袖。
「謝……!」渾身的血液仿佛被瞬間抽乾,蘇赫巴魯抓住衣袖用力一提,整個人卻向後跌去,待他站穩,手中就只剩了蕭九淵的氅衣。
「山上有動靜!」
勒馬的嘶鳴瞬間響徹了狹窄的山道,抽刀聲不絕於耳,山谷中只聽得司空兆的沉聲一喝來回激盪,
「有刺客,保護殿下!」
第121章
傅行簡扶在車窗上的手陡然收回,回頭,正對上謝禕愕然的雙眼,砰地一聲,車門被陳余從外面推開,他連滾帶爬得攀上來,又將門用力合上,而後才顫聲道,「殿下,奴婢剛才忽然看到山上有一團黑影晃動,再一看,周圍……周圍山坡上似乎還有不少人!」
「怎……怎麼會!」謝禕聽得雙目圓瞪,竟下意識地去看傅行簡,「你說會是誰?」
陳余見狀,一直粗重的呼吸竟驀地停止,怔怔的目光來回切換在謝禕和傅行簡之間,他竟不知道這短短的幾個時辰里,殿下竟會對傅行簡產生了這般信任。
「殿下莫慌。」傅行簡沉聲道,「有司空大人在側,再加上雍京最為精銳的錦衣衛一起護送,任憑是什麼人都不可能傷及您的。」
傅行簡沉穩篤定的音色仿佛施了咒一般,謝禕思忖少傾,明顯沒了剛才那般恐慌的模樣,狠聲道,「不論是誰,今日必能讓他有去無回。」
「那是自然,不過……」
傅行簡這一停頓把謝禕心再次揪起來,他立刻問,「不過什麼?」
「不過殿下一身錦衣華服實在太過惹眼。」說著,他看了眼一直在旁邊不敢作聲的陳余,「縱觀眼下這些人,唯有陳公公與殿下最為親近熟悉,若是換上您的衣物,想必是能以假亂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