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頁
方宏既死,最難的還是北境戰事。盧遷傳信叫我不必擔憂,他與爺爺都能撐住,裴林琅雖為裴家人,但也不是不識大體之人,一切都可安心。
-
今年一入夏,雨水就極多,江南江東等地修完了堤壩,百姓城池都十分太平,我懸著的心也稍稍放下。可丹陽卻不然,因徙民的緣故,百姓們也多有怨言,堤壩未修築完成,在一個雨夜垮塌了。漲潮的水席捲農田房舍,一時之間,哀民遍地,流離失所。
我看完書信,從私庫里批了一萬金叫小蠻送去丹陽給馮曦。洪澇雖是天災,但我無法置身事外。此事一出,朝野上下氣氛微妙。姜旻以勞民傷財為由,撤了我此前在丹陽試驗的雙季稻,又以有損國庫收入為由,提議取消丹陽徙民的免稅政策。
他一開始沒敢動,找人來試探我的意思,還沒等我回話,裴開項就大手一揮下了政令,該撤的撤,該賑災的賑災,開了國庫,將糧食藥材金銀一同發了下去。我表現得頗為無奈,笑著對宦官說:「此前也是我思慮不周。如今,還是得看裴相的意思。你也讓陛下多聽聽裴相的話吧。」
姜旻氣得一腳踹翻了几案。
我聽聞哂笑,這就是一物降一物,他若是覺得趕走我就能萬事大吉,那才是他真正悲哀的開始。
我怕丹陽賑災物資不足,又撥出五千金送去,小蠻回來時神色匆匆,說裴仲琊病了。
太醫前往診脈,深夜才出裴府,一把被我薅到廣明殿。他低眉順眼:「裴御史先天不足、素有寒疾,幼年多靠奇藥護體才得此康健。但固基不穩,即便雕樑畫棟,也終有……」太醫稍稍抬頭看了我一眼,立即噤聲轉移話頭,「裴御史情志不暢、心緒不寧、積鬱成疾,又公務纏身,遠在丹陽水土不服,火熱熾盛,壅積於肺,肺失清肅,以至於高熱難退,寒熱交雜,昏迷至此。」
嘰里呱啦一大堆,我不耐煩:「你說這些我聽得懂嗎?!就說該怎麼治。」
「服藥、針灸、熬。」
「熬?」我心肝顫了一下,「他這樣的身體你叫他自己熬?」
太醫沒敢說話,看來是真的別無他法。
是夜我輾轉難眠,懊悔自己為了躲他而將他派去丹陽。叫來萱萱,讓她派人去裴府悄悄地看一眼,卻又覺得不妥。心裡七上八下,惴惴不安,睜眼到了天亮。
早上陳蘊來匯報政務,見我眼下烏青,精神不濟,提出她著人去幫我看看的建議。
「父親與裴相多年摯友,陳府派人去瞧瞧,也不會有人起疑心。即便是起疑心,我們也有理由說。」
為使我安心,陳蘊當日便叫人隨陳父一同前往裴府。傍晚時分她又來尋我,深色凝重。
「不太好。」就只給我三個字。
「太醫院、江湖游醫等都去看過,除了餵退熱清毒的藥,就只能靠他自己熬了。」
裴仲琊自小身體就不好我是知道的,但是我直覺這回和以往的每一次都不一樣。我叫人從國庫里挑選出珍稀藥材由陳家代為送去,突然覺得好笑。
我和裴開項在朝堂上你死我活,卻在對待裴仲琊性命這件事上出奇的一致。
藥已送到了,但是過了幾日,裴仲琊的病情仍舊不見好轉,而從丹陽來的奏疏直接給了我一道晴空霹靂——
丹陽洪澇止,疫病生,五日傳染三百餘人,病結於肺,熱病症。百姓恐慌,哄搶藥材糧食,城中藥鋪米鋪多遭搶劫,流民宿於街,百姓閉門不出,城中惶惶難以度日。
疫病,肺熱。
我呆愣地站著,也察覺不到雙手的顫抖,陳蘊一把抓住了我。
「我沒事,我沒事……這疫病看樣子像即發症,他在長安呆了那麼久,必定不是疫病。如今當務之急是要控制丹陽的瘟疫。你派人去麟趾殿候著,有什麼消息立刻通知我。再去太醫院找歐陽、趙、錢三位太醫,叫他們帶上人、藥材去丹陽看診,再給他們一支守衛保護他們的安全。別管姜旻是否下旨,等他下旨就晚了。」
半夜時分,我抱著兆華醒醒睡睡,終於等到陳蘊扣門。
她說:「陛下派了軍隊過去,說再有搶劫作亂者就地擊殺。」
「還有呢?太醫呢?藥材呢?長安派去督導的官員呢?沒有嗎?」
「裴相派了自己的人帶兵,與陛下商定,不從長安調撥人手,讓他們丹陽之事丹陽自行解決。」
我被氣笑了:「真是一丘之貉。」
但聖旨怎麼下跟我懿旨沒有關係。三位太醫已然從長安出發,我去信馮曦叫他們好好接應,可裴開項的人已然到達丹陽,他們卻杳無音訊。
長安的軍隊並沒有給百姓帶去多少安定。他們將生病的百姓聚集起來,抓大夫和苦力進去治病亦或者是收屍。有時這邊的病人還在治病,他旁邊的人已然咽氣被拖出去燒了。有人害怕到了極點,拖著病軀想回家見家人最後一面,被守夜的士兵一刀抹了脖子。
所有人都在害怕,但所有人都避無可避。反抗與否都是死路一條,他們選擇抗爭。
丹陽死傷人數送到我桌上時,已是滿紙血腥。
我將奏疏砸在姜旻臉上破口大罵,他妄圖反擊,被我一腳踹倒在地揚長而去。
我揍不了裴開項還揍不了你?
丹陽的局勢比我們預料得都更加難以控制。
周邊城池繼而有不少感染疫病的人出現,又恰逢夏季,人口流動最為頻繁之時,疫病傳播之數無可計。好在這些城池太守的經驗比我與姜旻都更為老道,不必下令便自行安置病遷坊,調動郎中、城衛治療病人安定局面。丹陽見血後,裴開項的人全權接管,不出半月便是井然有序,事事妥帖。只是巫蠱妖禍的言論不脛而走,從丹陽一路北上,說皇帝昏聵不配為帝,長公主不祥精怪降世,為禍人間。只有裴相力挽狂瀾,心繫百姓。只有裴相好。
氣得姜旻在麟趾殿大發雷霆,只曉得打罵宮人。
上朝時也不給我和裴開項好臉色,一口一句「裴相經天緯地」「諸臣是不是還得仰賴裴相」,聽得滿朝文武汗流浹背、噤若寒蟬。
這是裴開項慣用的伎倆了,卻偏偏是最殺人於無形的伎倆。眾口鑠金、積毀銷骨,沒有什麼比唾沫星子更殘忍更無力抵抗的東西了。
姜旻下朝來,滿臉疲憊,強撐著身子詢問身旁宦官今日奏疏幾何。宦官戰戰兢兢,說奏疏全部送到了尚書台和彤管閣。姜旻凝視他良久,又遠遠地看了我一眼,冷著臉揚長而去。
深夜,陳蘊來報說裴仲琊病情好轉,高燒已退,如今可以自主進食。太醫說了,不是瘟疫。
連日來緊繃的心一下子放鬆,我頹然地倒在榻旁,握著自己冰涼的手:「那就好……那就好……」
夜裡終於能夠睡下,可輾轉反側,只覺得渾身發冷發癢,醒醒睡睡並不安穩。睜眼時,天色蒙蒙亮,萱萱還在外間守著。
「萱……」只說了半個字,喉嚨就像是被雙手扼住一般,發不出半點聲音。
好在萱萱自小訓練,細微的動靜也能引起她的注意。她快步走進我的帳子,眼睛陡然瞪大:「殿下……你……」
心臟下沉一分,我拼命擠出聲音:「我怎麼……了?」
萱萱立即從跑出帳子想去門外喊人,跑到半路又折回來拿著鏡子送到我面前。
鏡中的我雙頰泛著病弱的紅,瞳仁血紅,眼下烏青,雙唇蒼白乾燥,像個骷髏,唯一和骷髏不同的,是星星點點的紅疹子像炸開的火花般落在我的皮膚上,奇癢難耐。
第61章 我已經不是以前的宋君若……
神思混沌,我仿佛看見無數個黑影在我面前攢動,匆忙來去,一會兒說話一會兒擺弄我。我伸手要去撓身上痒痒的地方,被一隻冰涼的手抓住。
好舒服,涼涼的。我傾身貼上去,將這個冰塊擁住:「別走……好舒服……」
那冰塊沒有再動,而是擁著我緩緩躺下。夏夜的風好似從來沒有這般涼爽過,漿糊一樣的腦袋仿佛也在此夜得到了半晌清明。
有人將我扶起,黃湯灌進嘴裡,不知是辛的還是苦的味道直衝腦門,我掙扎著要打開,卻又被人抓住,冰涼的嘴唇貼上來一點點將藥渡進我的嘴裡。
我不知道自己睡了多久,只感覺到夜裡有涼風,身上冰冰涼涼,疹子也再也沒有癢過。
睜眼時,仍舊是夜晚。月光灑進廣明殿,輕薄而淡漠,榻邊冰涼,只有藥水汩汩沸騰的聲音。
我想張嘴叫人,卻發不出聲音。艱難地伸出手指叩擊床板,外間的人聽見響動連忙跑進來。萱萱掀起帘子,她蒙著面紗,激動地落下淚來:「殿下!殿下您終於醒了,我去叫太醫……」<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
今年一入夏,雨水就極多,江南江東等地修完了堤壩,百姓城池都十分太平,我懸著的心也稍稍放下。可丹陽卻不然,因徙民的緣故,百姓們也多有怨言,堤壩未修築完成,在一個雨夜垮塌了。漲潮的水席捲農田房舍,一時之間,哀民遍地,流離失所。
我看完書信,從私庫里批了一萬金叫小蠻送去丹陽給馮曦。洪澇雖是天災,但我無法置身事外。此事一出,朝野上下氣氛微妙。姜旻以勞民傷財為由,撤了我此前在丹陽試驗的雙季稻,又以有損國庫收入為由,提議取消丹陽徙民的免稅政策。
他一開始沒敢動,找人來試探我的意思,還沒等我回話,裴開項就大手一揮下了政令,該撤的撤,該賑災的賑災,開了國庫,將糧食藥材金銀一同發了下去。我表現得頗為無奈,笑著對宦官說:「此前也是我思慮不周。如今,還是得看裴相的意思。你也讓陛下多聽聽裴相的話吧。」
姜旻氣得一腳踹翻了几案。
我聽聞哂笑,這就是一物降一物,他若是覺得趕走我就能萬事大吉,那才是他真正悲哀的開始。
我怕丹陽賑災物資不足,又撥出五千金送去,小蠻回來時神色匆匆,說裴仲琊病了。
太醫前往診脈,深夜才出裴府,一把被我薅到廣明殿。他低眉順眼:「裴御史先天不足、素有寒疾,幼年多靠奇藥護體才得此康健。但固基不穩,即便雕樑畫棟,也終有……」太醫稍稍抬頭看了我一眼,立即噤聲轉移話頭,「裴御史情志不暢、心緒不寧、積鬱成疾,又公務纏身,遠在丹陽水土不服,火熱熾盛,壅積於肺,肺失清肅,以至於高熱難退,寒熱交雜,昏迷至此。」
嘰里呱啦一大堆,我不耐煩:「你說這些我聽得懂嗎?!就說該怎麼治。」
「服藥、針灸、熬。」
「熬?」我心肝顫了一下,「他這樣的身體你叫他自己熬?」
太醫沒敢說話,看來是真的別無他法。
是夜我輾轉難眠,懊悔自己為了躲他而將他派去丹陽。叫來萱萱,讓她派人去裴府悄悄地看一眼,卻又覺得不妥。心裡七上八下,惴惴不安,睜眼到了天亮。
早上陳蘊來匯報政務,見我眼下烏青,精神不濟,提出她著人去幫我看看的建議。
「父親與裴相多年摯友,陳府派人去瞧瞧,也不會有人起疑心。即便是起疑心,我們也有理由說。」
為使我安心,陳蘊當日便叫人隨陳父一同前往裴府。傍晚時分她又來尋我,深色凝重。
「不太好。」就只給我三個字。
「太醫院、江湖游醫等都去看過,除了餵退熱清毒的藥,就只能靠他自己熬了。」
裴仲琊自小身體就不好我是知道的,但是我直覺這回和以往的每一次都不一樣。我叫人從國庫里挑選出珍稀藥材由陳家代為送去,突然覺得好笑。
我和裴開項在朝堂上你死我活,卻在對待裴仲琊性命這件事上出奇的一致。
藥已送到了,但是過了幾日,裴仲琊的病情仍舊不見好轉,而從丹陽來的奏疏直接給了我一道晴空霹靂——
丹陽洪澇止,疫病生,五日傳染三百餘人,病結於肺,熱病症。百姓恐慌,哄搶藥材糧食,城中藥鋪米鋪多遭搶劫,流民宿於街,百姓閉門不出,城中惶惶難以度日。
疫病,肺熱。
我呆愣地站著,也察覺不到雙手的顫抖,陳蘊一把抓住了我。
「我沒事,我沒事……這疫病看樣子像即發症,他在長安呆了那麼久,必定不是疫病。如今當務之急是要控制丹陽的瘟疫。你派人去麟趾殿候著,有什麼消息立刻通知我。再去太醫院找歐陽、趙、錢三位太醫,叫他們帶上人、藥材去丹陽看診,再給他們一支守衛保護他們的安全。別管姜旻是否下旨,等他下旨就晚了。」
半夜時分,我抱著兆華醒醒睡睡,終於等到陳蘊扣門。
她說:「陛下派了軍隊過去,說再有搶劫作亂者就地擊殺。」
「還有呢?太醫呢?藥材呢?長安派去督導的官員呢?沒有嗎?」
「裴相派了自己的人帶兵,與陛下商定,不從長安調撥人手,讓他們丹陽之事丹陽自行解決。」
我被氣笑了:「真是一丘之貉。」
但聖旨怎麼下跟我懿旨沒有關係。三位太醫已然從長安出發,我去信馮曦叫他們好好接應,可裴開項的人已然到達丹陽,他們卻杳無音訊。
長安的軍隊並沒有給百姓帶去多少安定。他們將生病的百姓聚集起來,抓大夫和苦力進去治病亦或者是收屍。有時這邊的病人還在治病,他旁邊的人已然咽氣被拖出去燒了。有人害怕到了極點,拖著病軀想回家見家人最後一面,被守夜的士兵一刀抹了脖子。
所有人都在害怕,但所有人都避無可避。反抗與否都是死路一條,他們選擇抗爭。
丹陽死傷人數送到我桌上時,已是滿紙血腥。
我將奏疏砸在姜旻臉上破口大罵,他妄圖反擊,被我一腳踹倒在地揚長而去。
我揍不了裴開項還揍不了你?
丹陽的局勢比我們預料得都更加難以控制。
周邊城池繼而有不少感染疫病的人出現,又恰逢夏季,人口流動最為頻繁之時,疫病傳播之數無可計。好在這些城池太守的經驗比我與姜旻都更為老道,不必下令便自行安置病遷坊,調動郎中、城衛治療病人安定局面。丹陽見血後,裴開項的人全權接管,不出半月便是井然有序,事事妥帖。只是巫蠱妖禍的言論不脛而走,從丹陽一路北上,說皇帝昏聵不配為帝,長公主不祥精怪降世,為禍人間。只有裴相力挽狂瀾,心繫百姓。只有裴相好。
氣得姜旻在麟趾殿大發雷霆,只曉得打罵宮人。
上朝時也不給我和裴開項好臉色,一口一句「裴相經天緯地」「諸臣是不是還得仰賴裴相」,聽得滿朝文武汗流浹背、噤若寒蟬。
這是裴開項慣用的伎倆了,卻偏偏是最殺人於無形的伎倆。眾口鑠金、積毀銷骨,沒有什麼比唾沫星子更殘忍更無力抵抗的東西了。
姜旻下朝來,滿臉疲憊,強撐著身子詢問身旁宦官今日奏疏幾何。宦官戰戰兢兢,說奏疏全部送到了尚書台和彤管閣。姜旻凝視他良久,又遠遠地看了我一眼,冷著臉揚長而去。
深夜,陳蘊來報說裴仲琊病情好轉,高燒已退,如今可以自主進食。太醫說了,不是瘟疫。
連日來緊繃的心一下子放鬆,我頹然地倒在榻旁,握著自己冰涼的手:「那就好……那就好……」
夜裡終於能夠睡下,可輾轉反側,只覺得渾身發冷發癢,醒醒睡睡並不安穩。睜眼時,天色蒙蒙亮,萱萱還在外間守著。
「萱……」只說了半個字,喉嚨就像是被雙手扼住一般,發不出半點聲音。
好在萱萱自小訓練,細微的動靜也能引起她的注意。她快步走進我的帳子,眼睛陡然瞪大:「殿下……你……」
心臟下沉一分,我拼命擠出聲音:「我怎麼……了?」
萱萱立即從跑出帳子想去門外喊人,跑到半路又折回來拿著鏡子送到我面前。
鏡中的我雙頰泛著病弱的紅,瞳仁血紅,眼下烏青,雙唇蒼白乾燥,像個骷髏,唯一和骷髏不同的,是星星點點的紅疹子像炸開的火花般落在我的皮膚上,奇癢難耐。
第61章 我已經不是以前的宋君若……
神思混沌,我仿佛看見無數個黑影在我面前攢動,匆忙來去,一會兒說話一會兒擺弄我。我伸手要去撓身上痒痒的地方,被一隻冰涼的手抓住。
好舒服,涼涼的。我傾身貼上去,將這個冰塊擁住:「別走……好舒服……」
那冰塊沒有再動,而是擁著我緩緩躺下。夏夜的風好似從來沒有這般涼爽過,漿糊一樣的腦袋仿佛也在此夜得到了半晌清明。
有人將我扶起,黃湯灌進嘴裡,不知是辛的還是苦的味道直衝腦門,我掙扎著要打開,卻又被人抓住,冰涼的嘴唇貼上來一點點將藥渡進我的嘴裡。
我不知道自己睡了多久,只感覺到夜裡有涼風,身上冰冰涼涼,疹子也再也沒有癢過。
睜眼時,仍舊是夜晚。月光灑進廣明殿,輕薄而淡漠,榻邊冰涼,只有藥水汩汩沸騰的聲音。
我想張嘴叫人,卻發不出聲音。艱難地伸出手指叩擊床板,外間的人聽見響動連忙跑進來。萱萱掀起帘子,她蒙著面紗,激動地落下淚來:「殿下!殿下您終於醒了,我去叫太醫……」<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