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頁
長安嘆了口氣,感嘆自己懂得太多。
潭柘寺的銀杏早已過了花期,積蓄起果實的幼種即將長成,散發出難以言喻的氣味。
馬車一路行駛上寺廟門口,向來端的昔日國師架子的慧覺此刻早早等待,專注望著前來的兩輛馬車。
尤其是,後一輛馬車中保存的幼童屍骸。
「快進來,快進來,」再沒有一切盡在掌控中的淡然,她重複著這句話,慌亂走上前想打開木盒看一看,卻被制止。
「到屋裡再看罷。」永寧道。
慧覺念叨,「是該謹慎些。」腳步匆匆進入後山禪房。
屋內,撫摸著公主印玉,慧覺無法控制地留下一滴清淚,「妙儀,我對不住你。不僅害了你,原來連你唯一留下的姑娘都沒護好。」
可笑她這些年,都幹了什麼?
哀悼完,慧覺問:「皇帝要昭華的屍骸做什麼?」
謝成燁給她的信里說明了昭華公主在龍興十六年逃離京城後的遭遇,亦說明了皇帝下令讓人挖墳帶走屍骸。
「孤不知。國師不是神機妙算,自稱天下無不知之事麼?這事,你算不出?」
這也是他和沈曦雲在路上提起此事的疑惑,國師的確有能耐,他們二人的死而復生時光重來就是最好的證明,但為什麼她算不出真正的昭華公主在哪呢?
甚至真情實意被孟雲瑤矇騙多年而不知。
慧覺低下頭,灰白的頭髮蓋住她的臉,讓人看不清神色,輕聲道:「因為,妙儀死的那一年,我知道自己犯下大錯,從此立下毒誓,絕不再卜算與妙儀相關的人事。昭華是她的女兒,自然也在這個範疇。」
她覺得是因為自己對蘭妙儀鳳命的卜算引來不懷好意的季壽,最終令蘭妙儀受盡苦頭,死在深宮中。
哪裡還敢對蘭妙儀的女兒行卜算之舉,沒成想,竟早就這麼多年的大誤會。
「不論如何,我請求淮王殿下,不要讓昭華的屍骨落入謝倉手中。關於你想知道,我告訴你,我全都告訴你。」
謝成燁面色一凜,道:「願聞其詳。」
他信中所問的,無非是一件事,即建元二年春日,造就淮王謝立廷被圍殺而死的人有哪些。
但慧覺的故事卻從龍興八年開始講起。
「那年,妙儀在她父親幫助下,處理朝政,把控大權,她忙碌得緊,便勸我莫待在燕京,四處週遊後回來給她講大好河山,我推脫不得,應下了。」
她想著妙儀家族出自江南,對於南方的景色已是司空見慣,乾脆向北地去,到了幽州。
見到了當時的幽州節度使,謝倉。
「我在看到他的第一眼,就意識到此人日後必有大造化,但死於遲疑。」
她那時有了對蘭妙儀卜算的經驗,沒有公開伸張此事,只是單獨告訴了謝倉,並說若是想再詳細,需要告知她生辰八字。
彼時謝倉好歹也是一方大員,願意聽個來歷不明的道士說計劃已是恩典,怎會相信此人,更不會給出生辰八字,他草草敷衍誇讚幾句,把人打發走了。
「我第二次見到謝倉,是妙儀死後季壽重新掌權那年,他辦了宴會邀請各地官員入京,用昭華威脅我讓我給宴會上的官員卜算命數。」
「對王朝有用的,他就重用,對王朝無用甚至心存不軌的,他就要找機會殺了。」
慧覺說到這裡,勾起一抹嘲諷的笑意,「可笑他愚蠢至斯,竟然真按我的批語做事。」
「太蠢了。」她搖頭,話里難得帶了情緒,「蠢到我都不可思議他是怎麼偽裝哄騙了妙儀。」
慧覺心裡有恨,自然不會真照季壽的來,她對此事極為擅長,至陰或是至陽,忠心或是反心,有時不過是一念之間罷了,稍作改變,就能得出完全相反的批語。
自以為有天命配合,季壽在朝中愈發放肆,唯獨幽州節度使謝倉因為慧覺的批命被安心放在北地鎮守,朝中幾輪清洗,他都存活下來。
「我第三次見到謝倉,就是京城被攻破那日,我讓侍從護著小公主逃走,在血肉戰火中,見到了謝家父子。那一剎那,我明白了,原來大造化就是登基為帝,而死於遲疑,則是死於血親之手。」
謝成燁猛地抬起眼,「死於血親之手?你莫非是說父親?」
慧覺搖搖頭,「不,我不知道。你們入住皇城後,我對你們家的命數卜算愈發模糊,血親已經是我能給出的最準確的答案。」
「你告訴他了?」沈曦雲始終在一旁聽著,此刻插嘴聞道。
慧覺伸直了腰,「當然,妙儀死了,除了昭華,世間再無我顧及之人,告訴他,是為了給昭華脫身爭取時間。」
「他信了。」謝成燁的話語輕微。
慧覺模糊捕捉到字眼,以為他是在疑問是否相信,說道:「當時沒信,他那天呵斥了我,說我心有舊朝、胡言亂語。」
但確實念在知曉原來她就是國師且護住不少朝臣的份上,把她放了。
謝成燁一字一頓道:「但他後來信了。」
「對麼?」
慧覺在對面年輕人漆黑的瞳孔中點了點頭。
他後來信了。
可能是在舊朝老臣和新朝權貴一日日的爭吵中,可能是在奏摺里擁護太子者和擁護淮王者的辯鬥中,抑可能是在家宴時微妙緊張的氣氛中。
謝倉相信了。
並認為是在軍中頗為威望立下赫赫戰功但沒被立為太子的二兒子謝立廷最有嫌疑。
謝成燁站在寺廟後院,思索中折斷了手中樹枝,發出「咔嚓」一聲響,令他驚醒,視線落在檐下擔憂著看向他的姑娘身上。
他簌簌踏著沙石走到她跟前,沒說起那些承重的話題,而是柔和眉眼,問她:
「窈窈,今年生辰你想怎麼過?」
第77章 找回 他把它找回來了。……
「窈窈,今年生辰你想怎麼過?」
陽光透過銀杏葉縫隙漏下,打在寺廟後山院內的灰色石板上,浮起一片碎金般的光斑,又隨著風過枝椏搖晃聚散。
恰如佛祖面前供奉的油燈,起落搖曳。
沈曦雲的心境亦隨著他突兀的問話變動,他不想著怎麼辦,問她生辰做什麼?
看出眼前姑娘的不解,謝成燁補了句,「我只是想起,還從未給你過過生辰。」
相遇時,沈曦雲的及笄禮已過去了,到了第二年,她又被困在西郊別院裡,只看了場煙火就在孤寂中被害死,沒能等到她的十七歲生辰。
這輩子,她既同他回了燕京,謝成燁無論如何也要陪她一起過,用會讓這姑娘高興的方式。
從前父親給母親在北地過生辰的方式,是給她買些江南特有物件,親手做一碗長壽麵,卻不知窈窈可會喜歡。
沈曦雲用手「捉」到一枚光斑,道:「從前,爹娘在江州會包一艘最好的畫舫,把親近的長輩和我的玩伴們都邀請來,一起給我慶生,會乘著畫舫放祝願的河燈。」
「還會請江南一帶最好的煙花師傅給我放一場煙花。」
絢爛,多彩。
飽含對她人生的美好祝願。
所以上輩子七夕那日,她看見煙花時才會格外欣喜,困在別院太久,她不曾飲過故鄉水,見一場煙花回憶起畫舫宴飲也是好的。
說完,她看了眼謝成燁,等著這人說話。
「燕京十月不比江南氣候,已近冬日寒冰,畫舫怕是游不得了,今歲便在王府設宴請些窈窈的朋友過來,我準備此事。畫舫等明年回了江南定補上。」
他自如地聊起未來的計劃,沒有半分猶疑。
「那你,不打算做什麼?」
回了燕京,從慧覺那裡聽到這些舊事真相,她原本還怕他要衝動行事,但現在,他的表現未免太冷靜了。
不過八月,已經開始規劃十月的生辰宴。
「縱是要做什麼,也不急於一時,破壞了窈窈的生辰宴就不好了。」
他勾唇微笑,目光落在她手心的光亮。
而且,與皇帝計較,不是一時之功,須得小心謀劃。
眼下,待他面見完皇帝,就可以開始為窈窈籌備生辰宴了。
皇城內。
殿內燃著濃重的安神香,謝倉支著胳膊看謝成燁進殿。
「起來吧,我們祖孫就不必如此拘禮。」他抬手示意賜座。
「朕沒想到,你心儀那女子堅持回一趟江州竟真能有如此大的收穫,怎麼不帶來一同見朕啊?」謝倉笑道。
謝成燁回稟:「她一路舟車勞頓,不慎染了風寒,已立刻回府修養,不敢面聖,恐過了病氣就是大不敬了。」<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潭柘寺的銀杏早已過了花期,積蓄起果實的幼種即將長成,散發出難以言喻的氣味。
馬車一路行駛上寺廟門口,向來端的昔日國師架子的慧覺此刻早早等待,專注望著前來的兩輛馬車。
尤其是,後一輛馬車中保存的幼童屍骸。
「快進來,快進來,」再沒有一切盡在掌控中的淡然,她重複著這句話,慌亂走上前想打開木盒看一看,卻被制止。
「到屋裡再看罷。」永寧道。
慧覺念叨,「是該謹慎些。」腳步匆匆進入後山禪房。
屋內,撫摸著公主印玉,慧覺無法控制地留下一滴清淚,「妙儀,我對不住你。不僅害了你,原來連你唯一留下的姑娘都沒護好。」
可笑她這些年,都幹了什麼?
哀悼完,慧覺問:「皇帝要昭華的屍骸做什麼?」
謝成燁給她的信里說明了昭華公主在龍興十六年逃離京城後的遭遇,亦說明了皇帝下令讓人挖墳帶走屍骸。
「孤不知。國師不是神機妙算,自稱天下無不知之事麼?這事,你算不出?」
這也是他和沈曦雲在路上提起此事的疑惑,國師的確有能耐,他們二人的死而復生時光重來就是最好的證明,但為什麼她算不出真正的昭華公主在哪呢?
甚至真情實意被孟雲瑤矇騙多年而不知。
慧覺低下頭,灰白的頭髮蓋住她的臉,讓人看不清神色,輕聲道:「因為,妙儀死的那一年,我知道自己犯下大錯,從此立下毒誓,絕不再卜算與妙儀相關的人事。昭華是她的女兒,自然也在這個範疇。」
她覺得是因為自己對蘭妙儀鳳命的卜算引來不懷好意的季壽,最終令蘭妙儀受盡苦頭,死在深宮中。
哪裡還敢對蘭妙儀的女兒行卜算之舉,沒成想,竟早就這麼多年的大誤會。
「不論如何,我請求淮王殿下,不要讓昭華的屍骨落入謝倉手中。關於你想知道,我告訴你,我全都告訴你。」
謝成燁面色一凜,道:「願聞其詳。」
他信中所問的,無非是一件事,即建元二年春日,造就淮王謝立廷被圍殺而死的人有哪些。
但慧覺的故事卻從龍興八年開始講起。
「那年,妙儀在她父親幫助下,處理朝政,把控大權,她忙碌得緊,便勸我莫待在燕京,四處週遊後回來給她講大好河山,我推脫不得,應下了。」
她想著妙儀家族出自江南,對於南方的景色已是司空見慣,乾脆向北地去,到了幽州。
見到了當時的幽州節度使,謝倉。
「我在看到他的第一眼,就意識到此人日後必有大造化,但死於遲疑。」
她那時有了對蘭妙儀卜算的經驗,沒有公開伸張此事,只是單獨告訴了謝倉,並說若是想再詳細,需要告知她生辰八字。
彼時謝倉好歹也是一方大員,願意聽個來歷不明的道士說計劃已是恩典,怎會相信此人,更不會給出生辰八字,他草草敷衍誇讚幾句,把人打發走了。
「我第二次見到謝倉,是妙儀死後季壽重新掌權那年,他辦了宴會邀請各地官員入京,用昭華威脅我讓我給宴會上的官員卜算命數。」
「對王朝有用的,他就重用,對王朝無用甚至心存不軌的,他就要找機會殺了。」
慧覺說到這裡,勾起一抹嘲諷的笑意,「可笑他愚蠢至斯,竟然真按我的批語做事。」
「太蠢了。」她搖頭,話里難得帶了情緒,「蠢到我都不可思議他是怎麼偽裝哄騙了妙儀。」
慧覺心裡有恨,自然不會真照季壽的來,她對此事極為擅長,至陰或是至陽,忠心或是反心,有時不過是一念之間罷了,稍作改變,就能得出完全相反的批語。
自以為有天命配合,季壽在朝中愈發放肆,唯獨幽州節度使謝倉因為慧覺的批命被安心放在北地鎮守,朝中幾輪清洗,他都存活下來。
「我第三次見到謝倉,就是京城被攻破那日,我讓侍從護著小公主逃走,在血肉戰火中,見到了謝家父子。那一剎那,我明白了,原來大造化就是登基為帝,而死於遲疑,則是死於血親之手。」
謝成燁猛地抬起眼,「死於血親之手?你莫非是說父親?」
慧覺搖搖頭,「不,我不知道。你們入住皇城後,我對你們家的命數卜算愈發模糊,血親已經是我能給出的最準確的答案。」
「你告訴他了?」沈曦雲始終在一旁聽著,此刻插嘴聞道。
慧覺伸直了腰,「當然,妙儀死了,除了昭華,世間再無我顧及之人,告訴他,是為了給昭華脫身爭取時間。」
「他信了。」謝成燁的話語輕微。
慧覺模糊捕捉到字眼,以為他是在疑問是否相信,說道:「當時沒信,他那天呵斥了我,說我心有舊朝、胡言亂語。」
但確實念在知曉原來她就是國師且護住不少朝臣的份上,把她放了。
謝成燁一字一頓道:「但他後來信了。」
「對麼?」
慧覺在對面年輕人漆黑的瞳孔中點了點頭。
他後來信了。
可能是在舊朝老臣和新朝權貴一日日的爭吵中,可能是在奏摺里擁護太子者和擁護淮王者的辯鬥中,抑可能是在家宴時微妙緊張的氣氛中。
謝倉相信了。
並認為是在軍中頗為威望立下赫赫戰功但沒被立為太子的二兒子謝立廷最有嫌疑。
謝成燁站在寺廟後院,思索中折斷了手中樹枝,發出「咔嚓」一聲響,令他驚醒,視線落在檐下擔憂著看向他的姑娘身上。
他簌簌踏著沙石走到她跟前,沒說起那些承重的話題,而是柔和眉眼,問她:
「窈窈,今年生辰你想怎麼過?」
第77章 找回 他把它找回來了。……
「窈窈,今年生辰你想怎麼過?」
陽光透過銀杏葉縫隙漏下,打在寺廟後山院內的灰色石板上,浮起一片碎金般的光斑,又隨著風過枝椏搖晃聚散。
恰如佛祖面前供奉的油燈,起落搖曳。
沈曦雲的心境亦隨著他突兀的問話變動,他不想著怎麼辦,問她生辰做什麼?
看出眼前姑娘的不解,謝成燁補了句,「我只是想起,還從未給你過過生辰。」
相遇時,沈曦雲的及笄禮已過去了,到了第二年,她又被困在西郊別院裡,只看了場煙火就在孤寂中被害死,沒能等到她的十七歲生辰。
這輩子,她既同他回了燕京,謝成燁無論如何也要陪她一起過,用會讓這姑娘高興的方式。
從前父親給母親在北地過生辰的方式,是給她買些江南特有物件,親手做一碗長壽麵,卻不知窈窈可會喜歡。
沈曦雲用手「捉」到一枚光斑,道:「從前,爹娘在江州會包一艘最好的畫舫,把親近的長輩和我的玩伴們都邀請來,一起給我慶生,會乘著畫舫放祝願的河燈。」
「還會請江南一帶最好的煙花師傅給我放一場煙花。」
絢爛,多彩。
飽含對她人生的美好祝願。
所以上輩子七夕那日,她看見煙花時才會格外欣喜,困在別院太久,她不曾飲過故鄉水,見一場煙花回憶起畫舫宴飲也是好的。
說完,她看了眼謝成燁,等著這人說話。
「燕京十月不比江南氣候,已近冬日寒冰,畫舫怕是游不得了,今歲便在王府設宴請些窈窈的朋友過來,我準備此事。畫舫等明年回了江南定補上。」
他自如地聊起未來的計劃,沒有半分猶疑。
「那你,不打算做什麼?」
回了燕京,從慧覺那裡聽到這些舊事真相,她原本還怕他要衝動行事,但現在,他的表現未免太冷靜了。
不過八月,已經開始規劃十月的生辰宴。
「縱是要做什麼,也不急於一時,破壞了窈窈的生辰宴就不好了。」
他勾唇微笑,目光落在她手心的光亮。
而且,與皇帝計較,不是一時之功,須得小心謀劃。
眼下,待他面見完皇帝,就可以開始為窈窈籌備生辰宴了。
皇城內。
殿內燃著濃重的安神香,謝倉支著胳膊看謝成燁進殿。
「起來吧,我們祖孫就不必如此拘禮。」他抬手示意賜座。
「朕沒想到,你心儀那女子堅持回一趟江州竟真能有如此大的收穫,怎麼不帶來一同見朕啊?」謝倉笑道。
謝成燁回稟:「她一路舟車勞頓,不慎染了風寒,已立刻回府修養,不敢面聖,恐過了病氣就是大不敬了。」<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