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徐先生是北地有名的大儒,又是祖居府城,書香門第、家風嚴謹純良,又有鄭先生保媒,與之交好的幾位先生也都是在府城知根底的。

  農家出身的顧家爹娘一聽還有這門好親事,自然是一口答應下來。

  隨後又請了徐家人在皓月樓吃飯,也見到了徐大姑娘,知書達理、氣度嫻靜而不懦弱、舉止有禮而不卑不亢。

  既不像楓林村的小姑娘,也不像在柳家見過的小姑娘,讓顧豐氏想到了自家閨女,心下自是歡喜。

  後來顧家又在家裡請了徐家人吃飯,也請了豐家長輩們過來,就商量起了親事。

  顧北亭年紀大了,徐大姑娘也不小算定親晚的了。

  顧北亭又在京城入了翰林院,是不可能回府城成親的,就算會試之後就匆忙趕回府城,這成親也太倉促,因而顧家屬意直接到京城成親。

  中秋佳節前後成親,也還有幾個月時間張羅親事不至於太過倉促。

  徐先生知道情況就是如此,便同意了。

  之後顧家就連聘禮清子都擬好了,直接在府城為顧北亭定了親又往徐家下了聘。

  這次徐家人都過來,也有看顧北亭現在居處和了解自家閨女嫁進顧家後生活環境的意思。

  徐先生原本就很中意顧北亭做長女婿,顧家對親事的積極誠懇態度也讓他很滿意,就決定來京城嫁女之後再回府城去。

  顧北亭解釋完經過想到什麼,連忙又道:

  「今天他們剛到,娘的意思是讓徐家人住到我給北彥買的宅子裡,我和婉兒也不能隨便再見面的。」

  徐大姑娘的名字:徐婉。

  第269章 番外 發小兄弟的親事

  第二天,幾家人在京城皓月樓聚餐時,大家就都知道了顧北亭定親一事。

  親事也定在了中秋之前,恰是中秋當天回門,這樣中秋之後,徐先生一家也能安心回府城去了。

  顧北亭定親了,其他幾家心態還好,江鴻飛最是可憐了,一回家就被親娘揪了耳朵,讓他快些決定選哪家千金。

  以顧北亭的家世和如今的前程還有將來的發展,能娶到一位大儒長女,其實是很好的親事了,雙方都滿意。

  江鴻飛卻還不想太早成親,對親娘總讓他去相看一事十分頭疼。

  洛勛齊卻是找上了江辭,要給侄女洛嫣晴牽線。

  洛嫣晴是洛二叔的嫡長女,柳君逸的親堂妹。

  那次柳君逸帶著顧佳琪去洛家赴宴,江家人也都跟著去了,洛嫣晴是遠遠地與江鴻飛打過照面的。

  洛嫣晴今年及笄,還未定親,倒是正好相配。

  江鴻飛一聽是柳君逸的棠妹,差點暴走,嚷道:「我如今可是柳大……咳,柳二的大舅哥!你們讓我當他妹夫?」

  沒想到他對這門親事的第一反應,竟然是怕矮了柳君逸一頭,而不是不滿親事本身或是對洛家女有什麼看法。

  江辭默默給了傻兒子一記白眼,江夫人則是大聲訓斥臭小子。

  「妹夫怎麼了?世家大族多的是姐妹嫁進同一家、自家妹妹嫁對方兄長的,還有娘家侄女嫁給夫家侄子的……各論各的便是。」

  最關鍵是,洛家看中江鴻飛,太傅的嫡孫女嫁給四品國子監祭酒的長子,家世、品行、前程皆配得上。

  江鴻飛又與柳君逸(洛雲瀟)本就是交好的髮小,一同科舉入仕,又有顧佳琪這個江家義女。

  這多重關係在,這門親事若還不好,恐怕滿京城都找不著更好的了。

  柳君逸在洛家別院中見到了洛家二叔二嬸還有洛家這邊的小弟小妹,客套之後也知道了洛二叔有意與江家結親之事。

  江鴻飛跑去找柳君逸訴苦時,柳君逸便笑道:「我倒是很贊成這門親事的。」

  「我那位堂妹是什麼樣的人就要你母親來把關了,我並不熟,但據我兩次瞧著,也不差的,配得上你。」

  柳君逸這麼說,顯然也不敢打包票,畢竟他未回洛家,與洛家人也就是打了幾次照面罷了,並未日常相處過。

  但江鴻飛是他發小兄弟,可不能亂坑。

  後來,宋君澤與王梓唯的堂妹也定下了親事。

  他們倒是在府城打小認識的,也算是青梅竹馬只是男女有別,沒有怎麼相處過而已。

  但宋君澤卻很理性,無意以現在的前程和年紀去賭京城權貴家的結親。

  他只是北地府城來的商家子弟,能改換門庭成為京官,已經是至少五年內最好的局面。

  與其在京城高攀一樁親事,不若娶進一個知根底也能喜歡的、合適的、熟悉的妻子。

  王梓唯是早就定了親的,如今入了仕,最晚明年將成親。

  許長卿這邊母親早逝、親爹繼娶之後就成了後爹,無人為他張羅親事,他也不願意更加不敢讓親爹給他說親。

  因而,早兩年就讓祖父給親爹去過信,交代了這件事的。

  因而,現在只有許長卿還單著,江鴻飛便打算讓江夫人幫忙相看合適人家。

  這時,許長卿的外祖家卻來了消息,舅母娘家侄女,知書達理、溫婉賢良。

  牽線之人不管怎麼夸,理智的人都不敢信實了這些話,但外祖父卻來了信細說了那姑娘家的真實情況。

  那姑娘也是自幼失母,在繼母的威嚴下還要護著弟弟與幼妹的,與他情況極其相似。

  且弟弟今年也考上了童生,年方十四,讀書有天賦也肯努力。

  這親事還是其弟找上姑母也就是許長卿的姑母來說的。

  許長卿便同意了這樁親事,也同意了其弟的要求,年內將人娶進門。

  成親之後有了他這個官身撐腰,那姑娘的娘家繼母也不敢再欺其弟和幼妹的,這也是其弟選中他的原因。

  一個能為自家長姐打算的弟弟,也令許長卿高看幾分。

  幾個發小的親事都有了著落,坐在一塊兒商量成親的順序以及規格安置。

  這個,柳君逸是有經驗的,只不過他得到的卻不是羨慕而是同情,同情他這個成親早卻還沒圓房的已婚人士。

  四月底,御賜狀元及第大匾熱熱鬧鬧地送到正陽二街楊柳巷的柳宅。

  其他幾家人包括江祭酒、也進了國子監的許先生,都來送了賀禮。

  張家這邊也請了不少親朋和同僚來賀。

  既然狀元及第匾送到柳家,柳君逸也還在柳家,張重禮父子都覺得,這時候也是他們張家的風光,應該慶賀。

  柳家和沒有推辭大家的好意,在酒樓擺了好幾桌,只不過太傅家只有洛勛齊一人來了。

  狀元及第匾本該是要送到洛家,是洛家的風光。

  但因柳君逸的情況特殊,柳君逸自己有此意願,洛家人也不好說什麼。

  洛家其他人不來,也是擔心柳家人這邊拘束不安。

  洛勛齊在府城喝過自家兒子的喜酒,與柳家和早就認識了。

  他來是為誠心道賀,也能安了柳家人的心,也是在張家請來的京官們面前為柳家撐腰,以後也能少一些閒話。

  ……趁著端午佳節,天氣還沒有徹底炎熱起來,顧家與徐家已正式擺了定親酒,聘禮也都下了。

  徐家人一直住在顧家的空宅子裡,並不與顧家人一起住,日常出入也自在。

  顧北亭下衙之後卻是常去找徐婉,帶她逛街出遊,慢慢熟悉親近了起來。

  繼顧家之後,宋家也給王家下了聘,辦了定親酒。

  之後是江家往洛家下聘,這件事就在京城轟動一些,許多人熱議了許久。

  江鴻飛定親一事自然也往府城墨風書院去了家書。

  知道大孫子要在年內成親後,江老院長很快就回了消息,秋涼後回京住到年後再回府城。

  許長卿那邊,親事則全由外祖家張羅,提親、下聘、定親,再由女家送嫁到京城來成親。

  許長卿同意這門親事後,就與外祖和舅舅們商量,將媳婦的小弟小妹都接到京城教養。

  京城讀書更見世面對小舅子的前程也有好處,同時也避免長姐出嫁後,兩個小孩子沒人照顧而被後娘欺負。

  第270章 番外 洛家根本不敢放他出京做官

  三年後,新的春闈將至,三年前入翰林的這批人也陸續出了翰林院。

  有人外放做了四品城守、有人留在京城入六部或是五寺三司或是御史台……

  前程都不錯。

  柳君逸也從正六品的翰林、從五品的御書房行走身份,一躍成為吏部一名正五品郎中。

  從品級上升得並不快,甚至不如外放做城守的那批人,但……

  六部之中吏部為首,同樣的正五品,吏部的正五品最香。

  這個品階,他張家外祖父花了一輩子才達到,張家大舅也是十餘年經營才在去年爬到這個位置。

  而他,二十出頭年紀才剛出翰林院,就得到了。

  還是做京官不太好發揮的情況下。

  若是洛家肯將他外放,必是四品城守,在外歷練五年、十年歸來,進六部還不得直接做個正三品侍郎了?<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