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聞言,熊知府眼神亮晶晶的,「來!」

  「那學子的入學考試也一併勞煩熊知府了。」

  「一定一定!」

  有了夫子,生源便不是問題了,青松書院束脩不高,在書鋪做宣傳的時候便有好些人來問詢。

  姜溯霜乾脆找印坊加急印了一批宣傳冊出來,來書院看書的都給一張,上頭的信息簡單明了,都是一些書院介紹,夫子介紹,入學要求等等。

  「不過是個小書院,作何這麼多要求?」一名書生斜著眼睛看手上的宣傳單,明顯是一副看不起的樣子。

  一旁的一名婦人卻看得仔細,跟同行之人道:「你瞧這書院的束脩,價錢合適,我都想送我們家那個去試試,便是考不上功名,多讀點書也好。」

  「的確是,只是這入學還需要考試……會不會很難啊。」

  姜溯霜聽到兩人的談話,連忙過來解釋道:「這位大娘家的小公子可開過蒙了?」

  「便是在周秀才那裡開蒙的,」那名婦人忙道,「我們都是普通人家,算不上什麼公子的。」

  「咱們書院的入學考試也就是摸個底子,好根據成績分成班級,再說了,這不是還有五天的試讀嗎?」

  「試讀可要交束脩?」

  「不必,只用交伙食費就行了。」

  「這上面寫著還要上農桑課?」

  「是要上農桑課。」姜溯霜耐心解釋,「大娘您想,那些學子們整天坐在課室里讀書,腰酸背痛的,脖子和肩背僵硬,身子骨都比較弱,一入冬便容易受風寒。我們這農桑課也不是真要他們種多少地,讓他們活動活動身子反而利於他們讀書。再說了若是日後考中功名,做了官兒,卻連麥子幾月成熟都不清楚,還談什麼為民做事?」

  見這兩個婦人動了心思要給自家孩子報名,那一直站在旁邊翻書的書生又冷言道:「哼,真是花言巧語!讀書人不好好讀書,卻整日去種地?笑話!」

  姜溯霜也不生氣,畢竟這幾天天天都能遇到類似於質疑的話,她走過去,笑眯眯問:「敢問這位兄台,是何功名?」

  那人十分驕傲的揚起臉,「在下於五年前便考中秀才了?」

  「哦?」姜溯霜又問,「那這位秀才相公,何時考中舉人呢?」

  那書生的臉一陣紅一陣白,一句話都說不出來,「便是……便是……下次我一定……」

  說著說著竟惱羞成怒,「同你有什麼干係!便是入了你這書院讀書便一定能考中舉人嗎?」

  「考不考的中舉人我不知道,」姜溯霜故意停頓片刻,一字一句清晰道:「不過……新上任的平洲通判,今年殿試陛下親封的狀元便是我們書院出來的,不如我把他叫來,你親自他?」

  那書生瞪大了眼睛,姜溯霜卻已經無暇看他了。因為,聽了姜溯霜這一番話,周圍還在猶豫的,仍在旁觀的百姓,一擁上前將她圍了個結實,爭先恐後要給自家孩子報名呢!

  下午回了王家,出門分頭去辦事的程雋安和姜溯霜吃過飯,又跟王母打了聲招呼便回了自己住的小院。

  姜溯霜一下子癱倒在矮塌上,「今天真累啊,你那邊情況怎麼樣?」

  程雋安給她倒了一杯熱茶放到手邊,又坐到她身邊給她捏了捏肩膀,「明日書院便可以動工修建了。」

  「那就好,明天我教幾個大娘後廚的規矩,你呢?什麼安排?」

  「跟王時一起出夫子和學生的考題。」

  姜溯霜打了個哈欠,「咱們來了有十多天了吧?」

  「是,若是事情順利,一個月後便能啟程回京。」

  「這幾天就忙著書院的事情了,我飯都沒好好吃,還有好多他們本地的特色菜我都沒有吃到!」

  「明日你不是一整天都在廚房?想吃什麼便叫那幾個大娘做什麼。」

  「明天……明天……」,姜溯霜越說越困,枕著程雋安的肩膀便睡了過去。

  最後還是程雋安幫她寬衣,幫她擦臉洗腳,然後抱回床上睡覺。

  第二天,姜溯霜滿血復活,畢竟廚房可是她的主場。

  王母找來的幾個大娘十分熱情,吃過早飯後便和她待在廚房裡,一邊學習後廚平日的工作,一邊做出了好些本地的美食。

  「唔,這竹筒飯好好吃啊!」姜溯霜捉著筷子挨個試菜,一邊吃還不忘一邊道:「咱們書院呢,主要是給學生們做飯,要講究葷素搭配,營養均衡……」

  「什麼……養?什麼橫?」大娘一臉茫然。

  姜溯霜卡了殼,換了個說法:「便是一定要做到,每個學子,每天必需有菜有肉吃,還要保證一個雞蛋。」

  其中一位大娘咂舌道:「吃這麼好?」

  姜溯霜嚴肅糾正她的說法,「不是吃得多好,而是要讓他們讀書的同時,把飯也吃好。每天買菜餵雞養鴨這些不用你們來做,我自會安排旁人來做,這個王伯母會負責的。」

  沒錯,整日在丫鬟的服侍下,每天基本沒什麼事干,覺得十分無聊的王母自告奮勇要幫姜溯霜管理後廚。這可幫了姜溯霜的大忙,平洲距離京城那麼遠,還是熟人靠譜。

  「平洲這邊每個月都會送一封信去京城,內容呢,就是書院的夫子學生,咱們後廚的幫工廚娘們表現得如何。表現得好就可以繼續幹下去,表現得不好就會被辭退,所以呢,你們要好好干!」姜溯霜筷子沒停,咀嚼很快,話也不停,「還有,平時學子們吃什麼咱們便吃什麼,家裡若是有適齡的小輩也可以送到書院來讀書。」

  後廚的培訓難的不是做菜,是規矩。接連幾天的磨合,平洲的廚娘們已經學會了一套完整的後廚運作流程。王母也已經接替了姜溯霜的大部分工作。

  平洲這邊的後廚以平洲口味為主,姜溯霜還教了幾個其他菜,廚娘們學會了可以給學子們改善口味。

  等書院的夫子,學生,後廚一切都落實的差不多的時候,城外的書院的雛形已經搭建完成。

  為了加快進程,程雋安和王時找了幾十個匠人幹活,所以,二人決定回程的前五天,書院已堪堪有了雛形。

  「若不是再不回去我娘就要親自逮人,我還想留到書院正式開門呢!」姜溯霜一邊收拾東西一邊戀戀不捨。

  「今年要入宮赴宴,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程雋安將她在平洲買的一些小玩意兒也裝了一個箱子,都是些竹編的手藝品。

  雖說每年的中秋和除夕都有宗親入宮參加宴會的祖制,但姜溯霜出嫁之後其實是不用參加的,去年過年她就沒去,畢竟她娘跟她爹泡湯泉去了,也沒去。她皇帝舅舅也沒有問罪的意思。

  今年要去,應當是因為,他的皇帝舅舅立淮兒為太子了,這次的宴會比之前多了一個重要的人參加,她不得不去。

  於是二人緊趕慢趕,終於在中秋前回了京。

  一別兩月,姜溯霜還是十分想念自己的書院的小家的。

  進宮赴宴,回長公主府聽她娘的教訓,去李府看望李學士的小孫兒,回程府逗逗可愛的程慕初,姜溯霜一直忙忙碌碌到春節前,才得了空閒,有了自自己的時間。

  第101章 山高水長(完結)

  時間過得很快, 一晃又到了草長鶯飛的季節,姜溯霜從過完年後一直在書院裡待著,哪兒都沒去。

  平州那邊王時每個月十五號寄來書信, 說除了剛開始有些手忙腳亂,其餘的一切都好。

  姜玉瀾回王府過完一個年,回了書院性子沉穩了許多,每日潛心讀書,還給余望星寫信,說他們一定會在軍營里相見的。

  京城這邊新一輪的招生也在年前剛剛結束,姜溯霜十分痛快的給自己放了個假。

  正是用午飯的時候, 程雋安攜著一身春日的清冷氣息回屋, 姜溯霜自早上起就捧在手裡的話本就沒放下過。

  「還沒看完?」程雋安自進屋到放下手裡的書, 又脫了外跑,到水盆邊淨手, 倒了一杯熱茶, 期間姜溯霜一個眼神都沒分給他, 最後只好忍不住出聲詢問。

  姜溯霜的腦袋從書後探出來, 回答他的話:「剛才就看完了。」

  「看完了?那怎麼不理我?」

  姜溯霜悠悠嘆了口氣,「唉, 是看完了,女主角和祭酒大人也終於在一起了。」

  年後,在京中頗受歡迎的話本《吾與祭酒大人不得不說的二三事》迎來第4卷 大結局, 姜溯霜還叫清池幫她下山買了一趟。

  據清池描述,各大書鋪圍滿了人,一買就是三四本, 自己好不容易才搶了一本。

  每次聽到祭酒大人這幾個字,程雋安的腦海里就浮現出曲尚衡那張不苟言笑的臉。

  「既是結局圓滿, 溯溯為何唉聲嘆氣?」

  姜溯霜又悠悠的看來他一眼,「你不懂。」,看完故事之後的悵然若失,就像失去了一個一直以來陪伴自己的好朋友,更不用說這書一共四卷寫了兩年,雖然自己是從第2卷 大賣之後才開始看的,但她等書還是等得好苦!<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