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胤禟冤枉極了:「那不是還有老十麼?」

  胤禛道:「十弟手上什麼都沒有。明眼人都能看出來,他不是做主的那一個。你以前支持老八的事,太子不會不知道的。」

  「十弟沒什麼心思,平日也不會如何。若是太子對十弟動手,鈕祜祿氏的人也不會坐視不理的。太子沒必要自討苦吃。但對於你,我想,太子大約是不會放過你的。」

  胤禟苦著臉道:「四哥,要不然我也自請去守陵吧?他們守太皇太后,我去盛京,守咱們老祖宗的陵寢,這總能和他們分開了吧?」

  胤禛道:「這一次分開了,那以後呢?」

  胤禛目光如炬,「九弟,你該知道我的意思。這是該分開的時候,你要是信得過我,就按照我說的辦。如若不然,你就還跟著他們一道,講你們的哥們義氣,都一塊兒守陵去。我以後也不管你了。」

  胤禟哎了一聲:「別別別。別啊,四哥。我都聽你的。你說怎麼辦,我就怎麼辦。」

  這麼長時間,胤禟也想清楚看明白了。他跟著八哥老十四真是沒什麼前程的,跟著四哥雖然很刺激,但好像還是很穩當的。

  他也想好了,就趁著這次的機會慢慢脫離八哥的小團體也好。胤禟心裡也明白,這一回脫離了,八哥十四弟他們必然會對他有所怨恨的,以後做不做得成兄弟都不好說。

  但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人嘛,就像他額娘說的,先得讓自己痛快了才行。

  他額娘有時候私底下念叨,都說德妃娘娘怎會偏心如此呢?明

  明大兒子這麼優秀,只要好好愛護對待,母子三個真不至於鬧成那個樣子。

  就好像他五哥,雖然在皇太后跟前撫養長大的,但與他和額娘也沒有生疏到那種地步,這回要不是五哥攔了他一把,事情就不好說了。

  他額娘還說了,說四貝勒比八貝勒穩當,要是他自己立不住非要跟著一個混,那還不如跟著四貝勒的好。

  胤禟想,他額娘在宮裡這麼多年,手段心思都是有的,母子倆難得達成一致,當然應該如此的。

  胤禛微微一笑:「好。有你這句話,你就等我給你安排吧。」

  胤禟瞧見他四哥的笑,總覺得怪怪的心裡發毛。

  完全不知道前方被四哥安排了什麼在等著他啊。

  總覺得不會是什麼好事……

  -

  胤禛將這件事跟玉顏說的時候,為著胤禟的反應,玉顏還笑了好一會兒。

  胤禛含笑望著她:「這麼有意思?」

  玉顏笑道:「就是很有意思啊。」

  這多有意思啊。

  要是胤禟知道,在另一項歷史上,他是跟著胤禩胤禵哥幾個一條路走到黑的,最後結果還挺悽慘的沒個善終,不知道是個什麼心思和神情。

  但肯定比胤禛現在描述出來的精彩許多倍。

  可惜了。倒是看不見了。

  其實看不見也好,玉顏不願意那樣,倒是很願意看見胤禟現在跟著胤禛混。

  [他知道我總有些與別人不一樣的地方。其實我不大願意與他說明這些,那些記載和他其實一點關係都沒有。那是他還沒有走過的路,而現在的改變,也證明他不會再走上那條路了。]

  [這正是我所期盼的改變啊。所以就覺得,好像不說出來也沒有什麼了。現在佛家講究宿慧之人,從前又流行讖緯,若說出來,大約也會被認為是這樣的。其實也不是,分明是我只能看見那一段歷史,別的神異也是沒有的。]

  玉顏想,我自己本身並沒有什麼出眾的地方。

  胤禛出神地望著自己的福晉,心想,若是不能聽見玉顏的心聲,可能遇上這些事,聽見她的那些話,他一定會刨根究底問個明白的。

  如今就像是玉顏說的,好像不說出來,也沒有什麼。他其實還可以等,等著玉顏願意說明白的那一天。

  等她的心甘情願不難,再等她的敞開心扉又有什麼不能的呢?

  玉顏總有那麼一種樸實真摯的可愛,她怎麼會覺得她自己本身沒有什麼出眾的地方呢?

  在他眼裡,她分明就是最好最特別的。

  她想要一份純粹沒有雜質的愛情婚姻關係,胤禛正在向那個方向努力,是不是有朝一日得到了他的認可,就能得到她心的歸屬?

  兩個人各自沉思,心裡想著都是和感情有關的事。

  玉顏先開口,說的卻還是胤禟的事。

  玉顏問道:「貝勒爺若這樣直接安排,恐怕九阿哥會被許多人記恨的。」

  按說,胤禛不會對自己的人這樣不周全的。

  現在這個時候,應當可以認定胤禟成了胤禛的人吧?

  總不能收下一個『小弟』,就讓這個小弟的處境不好吧。

  胤禛笑道:「自是不會直接安排。我要帶著老九繼續去追繳兩淮鹽政虧空。叫他直接去,一定會被許多人記恨。」

  「老八和老十四去守陵,他不是撂在京城了麼。我暗中運作,不叫他明面上成了我的人,自然有人想把他弄走不叫他在京城礙事,太子那邊也是想教訓他的。太子還想教訓我,這麼兩廂一動作,將我們湊在一起送到江南去,太子想的,是讓我們自己內鬥去。」

  其實呢,正遂了胤禛的心愿。

  胤禛此回不帶著胤祥去,是胤祥還年輕,去了蘇州怕不能周全這樣的大事,胤祥還需要歷練。

  倒是胤禟,這些年浸淫商場,又有皇子阿哥的身份在,他能混不吝的行事,年紀也大一點,不會被人糊弄,手裡頭還有許多的消息情報,帶著胤禟去追繳虧空,這後頭的差事才能辦得更順利些。

  玉顏自然不擔心胤禛的布局,就只一條。

  她問:「皇上會下旨讓貝勒爺去江南再行追繳之事麼?」

  玉顏很懷疑這一點。總覺得康熙想不了了之。

  胤禛微微一笑:「我會讓皇上下旨的。」

  玉顏不懷疑胤禛的能力,只是心裡悄悄的想,若果真讓你再去江南追繳虧空,你就是去出公差,那你還會帶著我一起去麼?

  第54章 若我足夠想要 誰是力挽狂瀾的人

  有人爭名奪利, 自然有人會勤勤懇懇的做事。

  太子從南巡迴來就被禁足,幾乎是一整個冬天都不讓他出門,所以暢春園的那稻田地, 跟太子就一點關係都沒有了。

  開始的時候,都勤勤懇懇的照顧著,從南巡迴來,面上是不懈怠, 但實際上真正出力的, 還是那些心思規矩的人。

  胤禩胤禵離京去給太皇太后守陵, 就連面上的功夫都不能做了。

  稻田成熟的時候正是春日,沒想到這一季還果真是豐收了。

  胤禛跟兄弟們一道獻上軟糯香甜的稻米粥時, 康熙心裡其實是很久違的高興的。

  誰真的去種地了,誰就是做個表面功夫, 康熙心裡也很清楚。

  當初這稻種給胤禛,又叫胤禛拿來種在暢春園裡, 全程所需都是胤禛跟著稻農學習改良過的。

  哪怕是在南巡途中,哪怕是後來在江南辦差,康熙也知道, 胤禛為了這稻田沒少費心思。

  別人都是吃不得什麼苦的, 就是胤禛和胤祥兩個事最盡心盡力的。

  真的種出來了,這是利國利民之大好事。證明能夠推廣,能夠增收。農人不怕辛苦, 就怕的是辛苦而沒有收成。

  稻米粥康熙一人賜了一碗, 還給了自己的心腹大臣嘗一嘗, 又賞賜給暢春園中照顧田地的所有農人。

  心裡對胤禛的印象又好上許多,連帶著也十分欣賞年輕的老十三。

  人人都得了賞賜,也沒落下太子, 康熙做到了面面俱到,但這賞賜里誰輕誰重,那就是康熙這個皇上說了算。

  都有眼睛,各人心裡也都知道,這稻米粥裡頭,還真是胤禛胤祥兩個出的力氣心思是最多的。

  可經過年節里的事情,胤禛已經出盡了風頭,現在又得了賞賜,難免有人心裡嘀咕。

  康熙用完了稻米粥,身上暖意融融,心裡卻並不十分放鬆,他問胤禛:「蘇杭一帶,不太平嗎?」

  這事兒本不該問胤禛。

  事實上,作為實權在握的皇帝,康熙怎麼會不知道地方上不太平呢?

  就算是消息來得慢一些,但江南有曹寅和李煦,這密折一定是早早就送到京中的,也只會慢上一兩日。

  地方上正常的消息,最慢四五日也到了。

  身邊隨侍的近臣都知道這個,每日要進宮侍奉的皇子阿哥們,也不可能不知道。

  但康熙偏偏要拿出來,特意詢問胤禛。

  胤禛道:「是。兒臣也聽說了。」

  康熙嗯了一聲,沒有繼續往下說,只管瞧了胤禛一眼,心裡卻盤算起來。

  為什麼不問別的大臣或者兒子?那自然是問了也沒用的。

  現如今跟前的人,要說誰對江南一帶最為了解,那肯定是胤禛的。

  且康熙心裡還在猶豫一件事,是不是還要繼續追繳兩淮鹽政虧空,如果要繼續,是不是還要讓胤禛去。<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