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2.傳統價值判斷標準

  (1)婚姻狀況常常被納入世俗評判的範疇。例如,到了適婚年齡還未結婚的人可能會被視為「異類」,尤其是女性,可能會面臨來自家庭和社會「剩女」之類的壓力。這種觀念忽略了個人對於婚姻自主選擇的權利以及不同人對生活方式的不同追求。

  (2)外貌形象也受到世俗觀念的影響。人們往往傾向於認為符合某些外貌標準(如白瘦幼、高鼻樑大眼睛等流行審美標準)才是美的、有吸引力的,而對於不符合這些標準的普通人則可能缺乏關注或者給予負面的評價。

  (3)性取向更是受到世俗觀念的影響。主流的異性戀才是世俗觀念的中唯一正確的,其他非主流觀念,比如性少數或性多元觀念都是不可取的。在男性彩虹圈有這麼一句話,「30歲之後不用喝中藥,自動會變直」。

  二、對普通人的影響

  1.自我認知的扭曲

  當普通人被世俗觀念過度修飾時,他們可能會對自已產生錯誤的認知。比如一個熱愛藝術但收入不高的年輕人,在以財富為導向的世俗觀念籠罩下,可能會覺得自已沒有價值,從而放棄自已的藝術追求,試圖去迎合社會所認為的「成功」模式。

  2.限制個人發展

  這種修飾會限制普通人按照自已的意願發展。例如,一位有才華的女性可能因為世俗對於女性應該以家庭為重的觀念影響,在事業上升期選擇回歸家庭,壓抑自已的職業抱負,僅僅是因為社會普遍存在的性別角色定位觀念。

  3.造成社會群體的分化與偏見

  在社會中,用世俗觀念去定義普通人會加劇不同群體之間的分化。被貼上所謂「失敗」標籤的群體可能會產生自卑心理,而處於所謂「成功」地位的群體可能會滋生傲慢情緒,從而形成社會偏見。例如,富人群體和窮人群體之間可能因為這種世俗觀念的影響而產生隔閡和對立。

  三、小說人物

  小說中人物基本都是日常生活中可見的「凡人」。小說中沒有什麼每天只知道談戀愛的超級學霸、無所事事的的集團闊少、不食人間煙火的、無病呻吟的千金小姐,有的是一群「有韌性」的「凡人」,是一部真正意義上的「凡人歌」。

  四、小說立意

  世俗的約束充滿偏見和分離,有離就有合,有聚就有散。這也是世俗有用和無用的分別,不是有用的,就是無用的。人們所謂的有用或者無用,都是基於某種觀念習俗。

  我們生活的世界,是一個講究有用的世界。人們做什麼,都害怕沒用、害怕失敗、害怕不成功、害怕被人看不起、害怕存款太少、害怕活不下去。

  很多煩惱,都是擔心自已做得不符合某些標準。現實生活中,同性戀偽裝成主流的異性戀者何嘗沒有這方面的原因。

  現實生活中最不缺乏的就是活在死的規矩中,用固化的思維方式,尋求安穩生活的人。

  「凡人」生來受各種束縛,但別忘了照顧好身體,也別忘了照顧好靈魂,安時處順,順其自然,看清這些世俗禁錮,不被其湮沒,方能樂得逍遙。

  羅曼羅蘭曾說:「世界上只有一種真正的英雄主義,那就是在認清生活的真相後,依然熱愛生活。」

  莊子提出「安時而處順,哀樂不能入」恰是「依然熱愛」的哲學表達。道家並非教人消極避世,而是主張在順應自然規律中實現積極生存。如庖丁解牛般「依乎天理」,在認清生活錯綜複雜的「骨節」後,仍能以遊刃有餘的姿態穿梭其間。這種熱愛不是盲目樂觀,而是建立在對生命節奏的精準把握之上,如同水善利萬物而不爭,在柔韌中顯現剛強。

  希望每個「凡人」慢慢地擴張自已的世界,不再被禁錮,不再被指引,更不再被定義。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