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很明顯的、貼得很緊的兩個影子。

  -

  陳上舟房間的床頭櫃裡,還有過年時剩下的兩盒未拆封的啫喱。

  回老房子,兩人忍不住不膩膩歪歪,黏糊了一整晚,才慢悠悠地清理乾淨睡覺。

  鄭子桓黃書南的婚禮在四天假的第三天,所以逢青本意是想第二天睡個懶覺的。

  只不過他連續小半年幾乎每天被陳上舟拉起來晨跑,硬是明明昨晚凌晨兩三點才睡,還是在早上七點整靠生物鐘睜開了眼。

  逢青又閉上眼,習慣性伸手一撈——

  撈空了。

  人去哪兒了?

  逢青用力搓了搓眼睛,手一撐從床上坐起來,環視一圈果然都沒見著陳上舟人。

  拔掉手機充電器,逢青下床往屋外走。

  看一圈確認陳上舟不在家後,逢青點開微信給陳上舟打了個電話。

  那頭接得很快。

  「昨天睡這麼晚你也去跑步啊?」逢青問。

  陳上舟:「沒跑,下樓買早餐。」

  「買的什麼?」逢青又問。

  陳上舟:「以前上學愛去店裡坐著吃的那家小籠包。」

  「餓了。」

  陳上舟:「馬上進小區了,五分鐘。」

  逢青抬起根本沒有手錶的左手:「那我可記上時了,要按時回家哦。」

  「知道。」陳上舟答。

  掛掉電話,逢青伸了個懶腰,慢慢吞吞溜達回房間,坐在了書桌前。

  椅子還沒坐熱,手機就一陣震動,逢青拿起來一看,「恭喜發財」群里的小紅點亮了起來。

  是鄭子桓和黃書南在分享他們布置的婚房。

  幾張翻下來,其實和平時常見的婚房都沒什麼太大不同,但看到最後一張的時候,逢青停下了準備點回聊天頁面的手。

  那是一面很小的照片牆。

  上面有他們課後撒歡小團隊的每一個人,也有黃書南和鄭子桓從初中開始到現在的每個年齡段的合照。

  -黃書南:請欣賞。

  -鄧清:愛情長跑啊。

  -沈嘉樂:看不得這種謝謝,這哪裡是照片啊,這是時間,越看只越覺得我老了。

  -鄭子桓:羨慕吧?畢竟我可是12歲就認識我老婆了。

  逢青正準備在群里發個表情包,倏然聽見一陣厚重的麵包車發動機聲。

  一瞬間的恍惚,他有些意外地往聲音的源頭看過去,在樓下。

  收起手機,跟著這個聲音來到陽台,逢青抬手遮了遮早晨並沒那麼烈的陽光,往下一看,發現一輛小貨車停在了樓下。

  車子停穩熄火,車上走下兩個搬家師傅。

  和記憶里某些片段重疊,讓逢青回頭看了一眼客廳的茶几,只可惜家用電器更新疊代得快,茶几上也早沒了會對著沙發吱呀吹的老電風扇。

  那年也是這樣的季節。

  他望向那棵陳上舟當年坐下看書的花壇,才發現二十年時間匆匆而過,不知道是因為陳上舟家裡陽台的角度不對,還是那棵樹這些年茂密了不少,枝幹已經完全遮去了那截陳上舟當年坐著的花壇。總之,什麼也看不見。

  逢青靠在陽台,掏出手機回復群里鄭子桓的發言。

  -逢青:那我可也得驕傲一下了。

  -逢青:畢竟我和陳上舟可是六歲就認識了。

  突然,玄關傳來擰門鎖的聲音,陳上舟走了進來。

  他將手裡拎著的小籠包舉起來晃了晃,「刷牙了沒?來吃早餐。」

  「還沒刷,馬上就去。」逢青正要往衛生間走,餘光又瞥見陳上舟手裡還拎了一袋糖炒栗子,注意力瞬間吸引,「大清早都有這個賣?」

  「嗯,順路看見就買了。」陳上舟道。

  逢青:「我都好多年沒吃過這個了!正想吃呢!」

  洗漱完,逢青坐到餐桌前。

  老房子隔音向來不怎麼好,樓道里搬家師傅的嗓門一點不落地進了兩人耳朵。

  逢青感慨:「這房子都這麼老了居然還有新住戶搬進來。」

  陳上舟:「在市區里,交通還便捷,價格也比新房子便宜些,當然有人搬過來。」

  聽見這話,逢青又道,「你知道我第一次看見你,其實不是在你房間,而是站在我家陽台往下面看嗎?當時你爸媽在招呼師傅搬東西,你拿著教科書在花壇那兒坐著看書。」

  「知道。」陳上舟道。

  「這你都知道?」逢青很是意外。

  陳上舟:「一抬頭就看見了,神情鬼鬼祟祟的。」

  逢青不以為然地搖搖頭,又說:「你都不知道,我當時覺得你這小孩可太裝了。」

  小籠包和黑米粥被陳上舟一碗一碗掀開打包盒蓋,逢青的手機又一震,打開一看,是鄭子桓給他回了個「滾」。

  實在好笑,逢青把手機遞到陳上舟面前,給陳上舟看他和鄭子桓半分鐘前的聊天記錄。

  一眼掃完,陳上舟道:「這麼驕傲?」

  「那當然了,我六歲可就認識你了,能不驕傲嗎?」逢青強調,「那可是六歲,大字都不認識幾個,ABCD都不分清楚的六歲,小學生的都算不上的年紀就認識了。」

  陳上舟一笑。

  打開的小籠包和黑米粥被陳上舟遞到自己面前。

  逢青攪和了兩下粥,樓下的小貨車不知道是什麼原因又一次啟動了發動機,暑假回來看爺爺奶奶的小屁孩們在同一瞬間追逐著吵鬧著跑過樓下。

  如同小時候一般的愜意。

  逢青轉頭瞥了一眼陽台窗外比那年夏天還要濃密的綠葉,腦海里只有一個想法——萬幸,縱使他和陳上舟真的分開過那麼幾年,但過去、未來,在一起的卻是更多年。

  畢竟,他第一次見到陳上舟,是六歲。

  -

  -正文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