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綜上,在春寒料峭的二月初,節目組一行人來到了新的錄製地點——一座位於安徽南部的古老小鎮。
幾個月沒見,嘉賓們的精神面貌都有了點改變,有的是紅氣養人,有的是正在沉澱,大家相視一笑,有幾分生疏,也有幾分重逢的喜悅。
但無論怎麼改變,唯一不變的,是節目組的運氣。
當下明明是一個天朗氣清的清晨,攝製組剛一開機,天上就下起了小雨。
更窘迫的是,今天開拍其實有點倉促,後勤工作人員沒有到齊,部分道具裝備都落在了中轉站,無法應對突變的天氣,連雨具都沒有備齊。
一眾嘉賓沒辦法,只好貼在窄窄的牆根,縮在屋檐下,一字排開,隔著雨幕一看,還以為是這戶院子豎了一圈籬笆。
徽派建築,白牆灰瓦,在雨中看來是很美的,只是溫度太低,冰冷的雨絲拍在臉上,嘉賓們完美的微笑也逐漸開始出現裂縫。
此時,有贊助商的好處就體現了,春季版最大的贊助商是一個戶外運動品牌,提供了從頭到腳的一系列戶外裝備。
別的先不說,導演從鏡頭外遞來防風防水的寬檐帽子,讓嘉賓們趕緊遮上。
值得一提,這個運動品牌的代言人依舊是簡存霖,原本三年合約到期了,品牌方想換個新面孔,結果簡存霖的電影一上映,品牌方就改了主意,十分熱情地重新聯繫到他,把合同又往後續了兩年。
南方的濕冷超出想像,好在人的潛力是無限的,冷著冷著也就習慣了。
半小時後,雨漸漸停了,導演組宣布先回屋休息片刻,二十分鐘後重新出發,開始錄製第一天的戶外流程。
這次住的地方寬敞不少,就在兩條小巷後面,挨著當地民居,但又隔著獨立的院牆,是一個頗具皖南特色的大宅院。
原本這片區域要建一個小型的園林博物館,但不知道怎麼的,這項目只籌備了個開頭,後面就沒人再管,這連著的幾個院子都閒置下來,目前最廣泛的用處是拍旅遊宣傳片,平時也會租給各種拍攝組。
眾人推開宅院的大門,看到內部環境的第一眼,都齊齊「哇」了一聲,這實在是個清幽美麗的地方。
由於空房間實在太多,所有人都可以選到自己最喜歡的房間,入住這一環節也是飛快完成。
李曳選了在二樓東邊的一個房間,門外是一條回形的長廊,她推開窗,剛好看見對面晃動的兩個人影,她往那邊揮了揮手,對面一人先挑開竹簾,卻是簡存霖的助理小陳。
小陳也遲疑地對她揮了揮手,兩人視線對上,都訕訕地往回縮,趁著小陳轉身去提醒簡存霖的時候,李曳飛快放下格窗,跑開了。
短暫休息一會兒,眾人重新回到院子裡集合。
導演宣布接下來的流程——今天是拍攝第一天,就輕鬆一點,不用做任務,只是單純的郊遊,甚至連晚餐也不用自己做,可以在外面的飯店體驗一下當地的特色菜。
別人怎麼想先不提,簡存霖已經鬆了一口氣,不用做飯就太好了,他的工作難度立刻降低一半。
第二高興要數Alex,首先當然是熱愛美食,其次,吃貨人設也是真的好用,幾個月不見,他容光煥發,估計是節目播出給他帶來了不少流量,他也接到了越來越多的工作,發展勢頭很不錯。
人一開心,一些過去的小事就懶得再計較了,Alex主動和簡存霖打招呼,又邀請他待會兒和自己一起坐。
大巴車上,李曳本來想去最後一排靠窗的位置,走到一半,被人輕輕拉了一下,是主持人程歆如。
程歆如露出一個很友好的笑容,李曳就順勢坐在了她旁邊。
斜後面有人敲了敲李曳的椅背,她轉過頭,看見Alex咧著嘴笑,說道:「別來無恙,你看,我的中文水平又進步了。」
李曳又往旁邊看,Alex的旁邊,也就是她座位正後方的位置,坐著簡存霖。
簡存霖收回看窗外的視線,也對她笑了笑。
程歆如把這幾個年輕人的眼神交流盡收眼底,她小聲說道:「你們關係真好。」
頓了頓,程歆如又說:「上次在一個採訪里見到簡小姐,她也提起了你。」李曳有點詫異,程歆如便點開手機相冊,展示她和簡映真的合照。
車輛啟動,晃晃悠悠,大家都是幾個小時前才落地,沒休息好,此時也都昏昏欲睡。
李曳也迷迷糊糊睡了一會兒,再醒來時,窗外出現了一片白色的河灘,另一邊是錯落有致的建築群。
節目組請來的當地導遊正站在車頭講解,說起徽州文化的源頭,徽派建築,當地的氣候、飲食……
程歆如也醒了過來,她被窗外的某處建築吸引了視線,她小聲說:「那是祠堂嗎,怎麼比以前規模更大了點。」
她只是自言自語,沒指望別的嘉賓接話,沒想到,旁邊的李曳回答了她。
李曳「嗯」了一聲,說:「那應該是本地幾個家族的聯合祠堂,平時維護比較少,但去年合資整體修復了一下。」
「這樣嗎?」程歆如好像很詫異,她看向李曳,語氣里多了點傾佩,說:「看來你提前做了不少功課。」
李曳露出一個很淡的笑,托著腮望著窗外,沒有再說什麼。
大巴車裡很安靜,大半的嘉賓還是在補覺,導遊講解的這一段應該只會作為話外音剪進節目裡,不需要嘉賓錄反應鏡頭。
李曳看著窗外閃過的風景,默默地想,這裡的建築確實很漂亮。
她撐在窗戶上的手肘忽然被什麼戳了下,李曳回過頭去,看見簡存霖腦袋上蓋著一個漁夫帽,帽沿蓋住他閉著的眼睛,他本人是一副毫無覺知的樣子。
李曳伸手拿走了他的帽子,帽子扇起一陣風,簡存霖這才露出一個笑,他提起一個莫名的話題,「你猜今天會錄到幾點?」
李曳不想猜,她把帽子拿在手裡,擋了擋光,又戴上了一對耳機,她搖了搖頭,說:「我繼續睡覺了。」
簡存霖看見玻璃窗上的影子,李曳手裡捏著耳機盒,手指攥得很緊。
他看向窗外,河灘越來越遠,古舊的村落換了新的一批,依舊是高脊飛檐,雕樑畫棟,很雅致,很美麗。
第25章 撿垃圾
又過了差不多一個小時,大巴車越來越慢,壓過幾個減速帶,停在了一扇木門前。
這裡看上去像是某個景區的後門,有山有水,風景很美,比較原生態,沒怎麼開發,工作人員也散漫,平時應該沒什麼遊客。
眾人下了車,又走了一段路,來到一個寬闊的河岸,說是河岸也不準確,這裡水流很緩,水位較深,更像一個比較大的平靜的水潭。
岸邊拴著幾張木筏,還有一堆救生衣、救生器械,今天的郊遊項目是什麼,看來已經很明顯了。
導演很開心地說,今天天氣很好,惠風和暢,大家雖然不能曲水流觴,但也可以泛舟湖上,撐著木筏漂流一會兒。
天氣確實不錯,太陽出來了,水面波光點點,岸邊的青草綠樹也泛著光暈,舉目望過去,一片耀眼的光帶。
不過,這裡既沒有崎嶇的河道,也沒有湍急的水流,漂流也只是平緩地飄在水面上,顯得有點乏味,因此,大家一時間沒有拿出積極的反應。
看大家興致不高,導演便拿出了方案B,她指著不遠處的山峰,一邊眺望一邊說道:「這個小山坡海拔只有兩千多米,努努力就可以在五小時內爬完全程,不如我們去爬山?」
果然,這個備用方案一拿出來,大家立刻達成共識,還是初始方案更好,事不宜遲,讓我們開始漂流吧!
嘉賓們劃分為四組,一男一女為一組,乘坐一張木筏,上面還配備一位撐杆的老師傅以及一個跟拍的攝影師。
除此之外,還有幾張木筏,上面沒有嘉賓,只有攝影組的工作人員,他們主要負責拍一些第三視角大全景,以及環境空鏡頭。
李曳和簡存霖一組,他們這一組排在最後一個,因為救生衣不夠了,需要等一等再出發。
等待期間沒什麼事,李曳就拿出一個小小的膠片機,四處打量,給附近的幾棵樹拍照。
路過的一個工作人員湊近了問:「膠片很貴吧,為什麼不拿來拍人呢?」
李曳想了想,一時不知道該怎麼回答,簡存霖在旁邊接話,說這是「工作需要」。
工作人員若有所思,離開前又看了幾眼,李曳叫住他,提議給他也拍一張照留作紀念。
工作人員欣然同意,放下手裡的器材,站在樹下比了個耶。
這邊正合照呢,岸邊吵吵嚷嚷,聲音越來越大,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
工作人員接過那張列印出來的小小的相片,小心地收在了兜里,也往岸邊看了一眼,說:「嗐,多半是粉絲又跑到取景框裡了,趕又趕不走,拍的鏡頭全都廢了。」
李曳看了一眼簡存霖,不太確定,「可是,這裡是公共區域吧?」<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幾個月沒見,嘉賓們的精神面貌都有了點改變,有的是紅氣養人,有的是正在沉澱,大家相視一笑,有幾分生疏,也有幾分重逢的喜悅。
但無論怎麼改變,唯一不變的,是節目組的運氣。
當下明明是一個天朗氣清的清晨,攝製組剛一開機,天上就下起了小雨。
更窘迫的是,今天開拍其實有點倉促,後勤工作人員沒有到齊,部分道具裝備都落在了中轉站,無法應對突變的天氣,連雨具都沒有備齊。
一眾嘉賓沒辦法,只好貼在窄窄的牆根,縮在屋檐下,一字排開,隔著雨幕一看,還以為是這戶院子豎了一圈籬笆。
徽派建築,白牆灰瓦,在雨中看來是很美的,只是溫度太低,冰冷的雨絲拍在臉上,嘉賓們完美的微笑也逐漸開始出現裂縫。
此時,有贊助商的好處就體現了,春季版最大的贊助商是一個戶外運動品牌,提供了從頭到腳的一系列戶外裝備。
別的先不說,導演從鏡頭外遞來防風防水的寬檐帽子,讓嘉賓們趕緊遮上。
值得一提,這個運動品牌的代言人依舊是簡存霖,原本三年合約到期了,品牌方想換個新面孔,結果簡存霖的電影一上映,品牌方就改了主意,十分熱情地重新聯繫到他,把合同又往後續了兩年。
南方的濕冷超出想像,好在人的潛力是無限的,冷著冷著也就習慣了。
半小時後,雨漸漸停了,導演組宣布先回屋休息片刻,二十分鐘後重新出發,開始錄製第一天的戶外流程。
這次住的地方寬敞不少,就在兩條小巷後面,挨著當地民居,但又隔著獨立的院牆,是一個頗具皖南特色的大宅院。
原本這片區域要建一個小型的園林博物館,但不知道怎麼的,這項目只籌備了個開頭,後面就沒人再管,這連著的幾個院子都閒置下來,目前最廣泛的用處是拍旅遊宣傳片,平時也會租給各種拍攝組。
眾人推開宅院的大門,看到內部環境的第一眼,都齊齊「哇」了一聲,這實在是個清幽美麗的地方。
由於空房間實在太多,所有人都可以選到自己最喜歡的房間,入住這一環節也是飛快完成。
李曳選了在二樓東邊的一個房間,門外是一條回形的長廊,她推開窗,剛好看見對面晃動的兩個人影,她往那邊揮了揮手,對面一人先挑開竹簾,卻是簡存霖的助理小陳。
小陳也遲疑地對她揮了揮手,兩人視線對上,都訕訕地往回縮,趁著小陳轉身去提醒簡存霖的時候,李曳飛快放下格窗,跑開了。
短暫休息一會兒,眾人重新回到院子裡集合。
導演宣布接下來的流程——今天是拍攝第一天,就輕鬆一點,不用做任務,只是單純的郊遊,甚至連晚餐也不用自己做,可以在外面的飯店體驗一下當地的特色菜。
別人怎麼想先不提,簡存霖已經鬆了一口氣,不用做飯就太好了,他的工作難度立刻降低一半。
第二高興要數Alex,首先當然是熱愛美食,其次,吃貨人設也是真的好用,幾個月不見,他容光煥發,估計是節目播出給他帶來了不少流量,他也接到了越來越多的工作,發展勢頭很不錯。
人一開心,一些過去的小事就懶得再計較了,Alex主動和簡存霖打招呼,又邀請他待會兒和自己一起坐。
大巴車上,李曳本來想去最後一排靠窗的位置,走到一半,被人輕輕拉了一下,是主持人程歆如。
程歆如露出一個很友好的笑容,李曳就順勢坐在了她旁邊。
斜後面有人敲了敲李曳的椅背,她轉過頭,看見Alex咧著嘴笑,說道:「別來無恙,你看,我的中文水平又進步了。」
李曳又往旁邊看,Alex的旁邊,也就是她座位正後方的位置,坐著簡存霖。
簡存霖收回看窗外的視線,也對她笑了笑。
程歆如把這幾個年輕人的眼神交流盡收眼底,她小聲說道:「你們關係真好。」
頓了頓,程歆如又說:「上次在一個採訪里見到簡小姐,她也提起了你。」李曳有點詫異,程歆如便點開手機相冊,展示她和簡映真的合照。
車輛啟動,晃晃悠悠,大家都是幾個小時前才落地,沒休息好,此時也都昏昏欲睡。
李曳也迷迷糊糊睡了一會兒,再醒來時,窗外出現了一片白色的河灘,另一邊是錯落有致的建築群。
節目組請來的當地導遊正站在車頭講解,說起徽州文化的源頭,徽派建築,當地的氣候、飲食……
程歆如也醒了過來,她被窗外的某處建築吸引了視線,她小聲說:「那是祠堂嗎,怎麼比以前規模更大了點。」
她只是自言自語,沒指望別的嘉賓接話,沒想到,旁邊的李曳回答了她。
李曳「嗯」了一聲,說:「那應該是本地幾個家族的聯合祠堂,平時維護比較少,但去年合資整體修復了一下。」
「這樣嗎?」程歆如好像很詫異,她看向李曳,語氣里多了點傾佩,說:「看來你提前做了不少功課。」
李曳露出一個很淡的笑,托著腮望著窗外,沒有再說什麼。
大巴車裡很安靜,大半的嘉賓還是在補覺,導遊講解的這一段應該只會作為話外音剪進節目裡,不需要嘉賓錄反應鏡頭。
李曳看著窗外閃過的風景,默默地想,這裡的建築確實很漂亮。
她撐在窗戶上的手肘忽然被什麼戳了下,李曳回過頭去,看見簡存霖腦袋上蓋著一個漁夫帽,帽沿蓋住他閉著的眼睛,他本人是一副毫無覺知的樣子。
李曳伸手拿走了他的帽子,帽子扇起一陣風,簡存霖這才露出一個笑,他提起一個莫名的話題,「你猜今天會錄到幾點?」
李曳不想猜,她把帽子拿在手裡,擋了擋光,又戴上了一對耳機,她搖了搖頭,說:「我繼續睡覺了。」
簡存霖看見玻璃窗上的影子,李曳手裡捏著耳機盒,手指攥得很緊。
他看向窗外,河灘越來越遠,古舊的村落換了新的一批,依舊是高脊飛檐,雕樑畫棟,很雅致,很美麗。
第25章 撿垃圾
又過了差不多一個小時,大巴車越來越慢,壓過幾個減速帶,停在了一扇木門前。
這裡看上去像是某個景區的後門,有山有水,風景很美,比較原生態,沒怎麼開發,工作人員也散漫,平時應該沒什麼遊客。
眾人下了車,又走了一段路,來到一個寬闊的河岸,說是河岸也不準確,這裡水流很緩,水位較深,更像一個比較大的平靜的水潭。
岸邊拴著幾張木筏,還有一堆救生衣、救生器械,今天的郊遊項目是什麼,看來已經很明顯了。
導演很開心地說,今天天氣很好,惠風和暢,大家雖然不能曲水流觴,但也可以泛舟湖上,撐著木筏漂流一會兒。
天氣確實不錯,太陽出來了,水面波光點點,岸邊的青草綠樹也泛著光暈,舉目望過去,一片耀眼的光帶。
不過,這裡既沒有崎嶇的河道,也沒有湍急的水流,漂流也只是平緩地飄在水面上,顯得有點乏味,因此,大家一時間沒有拿出積極的反應。
看大家興致不高,導演便拿出了方案B,她指著不遠處的山峰,一邊眺望一邊說道:「這個小山坡海拔只有兩千多米,努努力就可以在五小時內爬完全程,不如我們去爬山?」
果然,這個備用方案一拿出來,大家立刻達成共識,還是初始方案更好,事不宜遲,讓我們開始漂流吧!
嘉賓們劃分為四組,一男一女為一組,乘坐一張木筏,上面還配備一位撐杆的老師傅以及一個跟拍的攝影師。
除此之外,還有幾張木筏,上面沒有嘉賓,只有攝影組的工作人員,他們主要負責拍一些第三視角大全景,以及環境空鏡頭。
李曳和簡存霖一組,他們這一組排在最後一個,因為救生衣不夠了,需要等一等再出發。
等待期間沒什麼事,李曳就拿出一個小小的膠片機,四處打量,給附近的幾棵樹拍照。
路過的一個工作人員湊近了問:「膠片很貴吧,為什麼不拿來拍人呢?」
李曳想了想,一時不知道該怎麼回答,簡存霖在旁邊接話,說這是「工作需要」。
工作人員若有所思,離開前又看了幾眼,李曳叫住他,提議給他也拍一張照留作紀念。
工作人員欣然同意,放下手裡的器材,站在樹下比了個耶。
這邊正合照呢,岸邊吵吵嚷嚷,聲音越來越大,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
工作人員接過那張列印出來的小小的相片,小心地收在了兜里,也往岸邊看了一眼,說:「嗐,多半是粉絲又跑到取景框裡了,趕又趕不走,拍的鏡頭全都廢了。」
李曳看了一眼簡存霖,不太確定,「可是,這裡是公共區域吧?」<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