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頁
謝紹說不清自己究竟是什麼心情,更不敢去細想,他努力不讓自己去想。
姜從珚注意到他表情跟旁人有些不同,但也沒想太多。
姜淮先大笑著說了幾個「好」,而後又皺起眉,「既然你都有孕了,就該好好養身體,拓跋驍怎麼還讓你如此奔波,萬一……」
他對女兒的記憶還停留在小時候的體弱多病,這樣的體質懷孕該是多大的負擔。
「他也像你這麼說,是我自己要來的,我想見見你,再者,只有我親自來一趟大家才能放心。」
姜淮仍皺著眉,有些不贊同。
姜從珚的目光落到桓均身上,及時轉移話題,「時間有限,也耽擱不得,我們就進入正題吧。」
「公主請。」
眾人一起離開了碼頭。
拓跋驍站在江心艦船甲板上,一直用望遠鏡觀察著這一切,看他們一群人寒暄片刻後離開碼頭,姜從珚的身影徹底消失在他視線中,手背繃了起來。
只要見不著她,他就會控制不住地滋生出極度的恐慌,哪怕他自己深入敵營獨自面對千軍萬馬他都不會有絲毫害怕,可去的人是她,他承受不住任何意外。
「過去多久了?」拓跋驍焦躁地跺了跺腳步。
阿隆仔細看了看滴漏上的刻度,「王,才半個時辰。」
連一半時間都沒到。
拓跋驍隔一會兒就問阿隆時間,他自己覺得起碼過去了半個時辰,阿隆回報的結果才一刻鐘。
他從沒覺得時間這麼煎熬過,好像又無數的針在扎他。
時間緊張,姜從珚隨桓均他們離開碼頭,進了城,沒有廢話,直接商談起投降事宜。
雙方跪坐在大殿中,桓均作為南梁的代表出面,先向姜從珚施了一禮,「我與諸位大人商議過,降可以,但我們也有條件。」
姜從珚一抬手,「請講。」
「第一,如公主承諾的那樣,我們降了之後,鮮卑軍不得隨意殘殺漢人,也不能劫掠城中的財物。」
姜從珚點頭,坦然地迎上眾人的視線,底氣十足,「這是自然。不用你們說,便是我也不會允許他們這麼做。」
她還繼續道:「我知道,在座許多人都曾受到匈奴的威脅,親眼見證了匈奴人的殘暴,便是此前,周邊胡族與中原也是摩擦不斷,是以都把胡人當成洪水猛獸,但鮮卑不同。現任鮮卑王拓跋驍,身上有一半漢人血脈,他從小受到母親的教育說漢話習漢字,並不能算是胡人了。」
「如今有他約束鮮卑軍,我不敢說對中原百姓秋毫無犯,至少軍紀嚴明,若犯了錯也有軍法處置。況且,如今的軍中並不只有鮮卑人,涼州軍和先前固原之戰收編的漢軍再加上南下以來收編的水軍,足有十幾萬,已經與鮮卑軍持平……」
姜從珚態度婉轉,將這一切娓娓道來,清澈堅定的聲音自帶一股令人信服的氣度。
此前她寫過書信,也讓使者過來表達過自己的意思,可終究不如她本人親口說出來的效果。
眾人凝重的臉色緩和下來。
得到了安全上的保證,桓均說出第二個條件,「我們降了的話,官職會如何變動?」
姜從珚笑道:「便是我想接管所有政務也沒那麼多人手不是?我只會派些許人手過來,大部分職位還需要靠你們,這點t諸位也不用擔心。」
「那長安呢?」有人問。
建康終究不是都城,等到南北一統,長安才是權力中心。
「這也正是我想說的。」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姜從珚臉上。
「桓均,我欲拜你為丞相,謝紹,我欲拜你為上將軍,爾等可願?」
此話一出,眾人都驚了,她竟願給桓均丞相之位。
連桓均自己都意外,睜大眼看著她。
姜從珚面色泰然,與他對視,一雙黑眸明亮而頗有深意。
別人或許只以為她是為了安撫人心或是拉攏他們才許下這個承諾,桓均卻從她的眼神中讀出了另一個意思——她的目標不止於此。
再想起她曾經說過的均田改制,他心跳一點點加快,仿佛能聽到血液流經身體的聲音。
「臣願意。」桓均壓抑住激動的心情,揖手伏拜。
其餘的士人們並不知兩人的默契,交頭議論片刻,見姜從珚把丞相之位都許給桓均了,又覺桓均跟自己是統一戰線的,利益得到了保障,便也沒有什麼不同意的。
具體的交割細節可以過後再商議,待談得差不多了,姜從珚從座上站起身,袖中掏出一個小小的印章。
「崔司徒,不知您可認得這枚印章。」她走上前,將印章遞到崔望面前。
只一眼崔望就認出來了,他顫著手接過,努力眨了眨眼,待看清底部的刻文,整個人一抖,眼角湧出淚水,「是太子,昭文太子的印,青邽。」
如今世上還能認得這枚印的人已經不多了,也只有像他這樣的老骨頭還記得幾十年前昭文太子是怎樣氣度卓然胸懷天下。
他以為這枚印早就消失了,沒想到兜兜轉轉,最後落到了她手裡。
崔望看著面前這個不過二十出頭的女子,祖孫倆的容貌並不完全相像,可周身的氣度卻讓他恍惚間看到了當年的太子。
太祖和太子後繼有人了。
崔望這句「昭文太子」一出,一石激起千層浪。
不管在場的人有沒有見過昭文太子,他都是梁人心裡一個沉重的符號。
當初他要是沒有英年早逝,梁國或許不會走到今天這個地步。
「我現在以祖父昭文太子的英靈在所有人面前起誓,我一會守護漢人江山,讓天下百姓安居樂業。」姜從珚近乎一字一句地說。
薄薄的天光灑進殿中,照見她堅決的五官。
這一刻,再沒有人會懷疑她的志向。
動盪了這麼多年,這場關乎所有人命運走向的局勢終於要落下帷幕了。
姜從珚想著拓跋驍還在等自己回去,以他的性子但凡晚上片刻都不知道能做出什麼事來,不敢耽擱,準備啟程回去。
如來時那樣,回去時,眾人為她送行。
隊伍行駛至城門口時,桓均卻突然叫了停。
姜從珚疑惑撩簾,只見除了隨行的朝臣們,四周還聚集了成千上萬的百姓。
她下了車。
護衛在她身側的親衛已經緊張起來,懷疑這些人莫不是在關鍵時候反水了吧,正要拔刀,姜從珚安撫了句,讓他們不要衝動。
「怎麼了?」她問桓均。
桓均站在她面前,「臣等還有最後一個條件。」
在這種時候這樣的場景下提條件,很難不讓人覺得是威脅,但姜從珚卻沒感覺到這種意思。
「你說。」她聲音平穩。
桓均朝她雙膝下跪,長手一揖,「請公主登基。」
姜從珚怎麼也沒想到他最後一個條件會是這。
桓均一跪,周圍的人也跟著跪了下去,連帶著遠處成千上萬的百姓,一個接一個,躬下脊背,以額觸地。
「請公主登基!」
「請公主登基!」
一句又一句,千萬百姓的呼聲聚集成了洶湧的浪潮。
桓均願意相信她,但再多的保證都需要實際的權力來支撐,唯有她真正掌握權力與拓跋驍分庭抗禮,他們才能放心。
燦爛的秋陽下,古樸的城池中,姜從珚站在人群中,怔怔地看著這一切,裙擺飄揚。
她曾經做過的努力,與千萬百姓的心聲,共同揚起了清風,將她推向心之所向。
第192章 結局二 夫妻共治,天下歸心。
距兩個時辰的期限只剩一刻鐘不到, 還不見姜從珚回來,拓跋驍的心已經繃到了極致。
就在這時,對岸似乎發生了什麼大事,爆發出一陣浪潮般的人聲, 乘著秋風穿過寬闊的江面傳到了拓跋驍耳中, 他的心倏地停了瞬, 雙臂扶在艦首的欄杆上, 鐵骨般的十指猛地一抓, 掌心臂粗的實木圍欄竟然被生生抓出一道裂痕。
他抬起頭, 五官皮膚一寸寸繃緊,碧眸里的眼神已經到了駭人的地步。
究竟發生了什麼能引起這麼大的動靜,見不到人,拓跋驍忍不住胡思亂想,她現在有沒有事?她是不是遇襲了?這些軟弱卻狡詐的梁人是不是想抓她當人質?雖然帶著親衛, 可她現在懷著身孕, 萬一磕到撞到……想到這個可能,他的臉色竟有些發白。
他就不該答應她去,就算要去他也該陪她一起。他真的承受不住她發生任何一點意外。
「來人。」拓跋驍大吼一聲。
「王。」阿隆連忙上前恭候吩咐。
拓跋驍抬起手,「傳令全軍——即刻過江。」
阿隆臉色一變。
可敦離開前還特意吩咐自己勸住王,不要讓他衝動。
現在可怎麼辦?
拓跋驍見他低頭不應聲,冷聲斥道:「還不去!」
阿隆飛快轉動腦子, 對了, 有了。<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姜從珚注意到他表情跟旁人有些不同,但也沒想太多。
姜淮先大笑著說了幾個「好」,而後又皺起眉,「既然你都有孕了,就該好好養身體,拓跋驍怎麼還讓你如此奔波,萬一……」
他對女兒的記憶還停留在小時候的體弱多病,這樣的體質懷孕該是多大的負擔。
「他也像你這麼說,是我自己要來的,我想見見你,再者,只有我親自來一趟大家才能放心。」
姜淮仍皺著眉,有些不贊同。
姜從珚的目光落到桓均身上,及時轉移話題,「時間有限,也耽擱不得,我們就進入正題吧。」
「公主請。」
眾人一起離開了碼頭。
拓跋驍站在江心艦船甲板上,一直用望遠鏡觀察著這一切,看他們一群人寒暄片刻後離開碼頭,姜從珚的身影徹底消失在他視線中,手背繃了起來。
只要見不著她,他就會控制不住地滋生出極度的恐慌,哪怕他自己深入敵營獨自面對千軍萬馬他都不會有絲毫害怕,可去的人是她,他承受不住任何意外。
「過去多久了?」拓跋驍焦躁地跺了跺腳步。
阿隆仔細看了看滴漏上的刻度,「王,才半個時辰。」
連一半時間都沒到。
拓跋驍隔一會兒就問阿隆時間,他自己覺得起碼過去了半個時辰,阿隆回報的結果才一刻鐘。
他從沒覺得時間這麼煎熬過,好像又無數的針在扎他。
時間緊張,姜從珚隨桓均他們離開碼頭,進了城,沒有廢話,直接商談起投降事宜。
雙方跪坐在大殿中,桓均作為南梁的代表出面,先向姜從珚施了一禮,「我與諸位大人商議過,降可以,但我們也有條件。」
姜從珚一抬手,「請講。」
「第一,如公主承諾的那樣,我們降了之後,鮮卑軍不得隨意殘殺漢人,也不能劫掠城中的財物。」
姜從珚點頭,坦然地迎上眾人的視線,底氣十足,「這是自然。不用你們說,便是我也不會允許他們這麼做。」
她還繼續道:「我知道,在座許多人都曾受到匈奴的威脅,親眼見證了匈奴人的殘暴,便是此前,周邊胡族與中原也是摩擦不斷,是以都把胡人當成洪水猛獸,但鮮卑不同。現任鮮卑王拓跋驍,身上有一半漢人血脈,他從小受到母親的教育說漢話習漢字,並不能算是胡人了。」
「如今有他約束鮮卑軍,我不敢說對中原百姓秋毫無犯,至少軍紀嚴明,若犯了錯也有軍法處置。況且,如今的軍中並不只有鮮卑人,涼州軍和先前固原之戰收編的漢軍再加上南下以來收編的水軍,足有十幾萬,已經與鮮卑軍持平……」
姜從珚態度婉轉,將這一切娓娓道來,清澈堅定的聲音自帶一股令人信服的氣度。
此前她寫過書信,也讓使者過來表達過自己的意思,可終究不如她本人親口說出來的效果。
眾人凝重的臉色緩和下來。
得到了安全上的保證,桓均說出第二個條件,「我們降了的話,官職會如何變動?」
姜從珚笑道:「便是我想接管所有政務也沒那麼多人手不是?我只會派些許人手過來,大部分職位還需要靠你們,這點t諸位也不用擔心。」
「那長安呢?」有人問。
建康終究不是都城,等到南北一統,長安才是權力中心。
「這也正是我想說的。」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姜從珚臉上。
「桓均,我欲拜你為丞相,謝紹,我欲拜你為上將軍,爾等可願?」
此話一出,眾人都驚了,她竟願給桓均丞相之位。
連桓均自己都意外,睜大眼看著她。
姜從珚面色泰然,與他對視,一雙黑眸明亮而頗有深意。
別人或許只以為她是為了安撫人心或是拉攏他們才許下這個承諾,桓均卻從她的眼神中讀出了另一個意思——她的目標不止於此。
再想起她曾經說過的均田改制,他心跳一點點加快,仿佛能聽到血液流經身體的聲音。
「臣願意。」桓均壓抑住激動的心情,揖手伏拜。
其餘的士人們並不知兩人的默契,交頭議論片刻,見姜從珚把丞相之位都許給桓均了,又覺桓均跟自己是統一戰線的,利益得到了保障,便也沒有什麼不同意的。
具體的交割細節可以過後再商議,待談得差不多了,姜從珚從座上站起身,袖中掏出一個小小的印章。
「崔司徒,不知您可認得這枚印章。」她走上前,將印章遞到崔望面前。
只一眼崔望就認出來了,他顫著手接過,努力眨了眨眼,待看清底部的刻文,整個人一抖,眼角湧出淚水,「是太子,昭文太子的印,青邽。」
如今世上還能認得這枚印的人已經不多了,也只有像他這樣的老骨頭還記得幾十年前昭文太子是怎樣氣度卓然胸懷天下。
他以為這枚印早就消失了,沒想到兜兜轉轉,最後落到了她手裡。
崔望看著面前這個不過二十出頭的女子,祖孫倆的容貌並不完全相像,可周身的氣度卻讓他恍惚間看到了當年的太子。
太祖和太子後繼有人了。
崔望這句「昭文太子」一出,一石激起千層浪。
不管在場的人有沒有見過昭文太子,他都是梁人心裡一個沉重的符號。
當初他要是沒有英年早逝,梁國或許不會走到今天這個地步。
「我現在以祖父昭文太子的英靈在所有人面前起誓,我一會守護漢人江山,讓天下百姓安居樂業。」姜從珚近乎一字一句地說。
薄薄的天光灑進殿中,照見她堅決的五官。
這一刻,再沒有人會懷疑她的志向。
動盪了這麼多年,這場關乎所有人命運走向的局勢終於要落下帷幕了。
姜從珚想著拓跋驍還在等自己回去,以他的性子但凡晚上片刻都不知道能做出什麼事來,不敢耽擱,準備啟程回去。
如來時那樣,回去時,眾人為她送行。
隊伍行駛至城門口時,桓均卻突然叫了停。
姜從珚疑惑撩簾,只見除了隨行的朝臣們,四周還聚集了成千上萬的百姓。
她下了車。
護衛在她身側的親衛已經緊張起來,懷疑這些人莫不是在關鍵時候反水了吧,正要拔刀,姜從珚安撫了句,讓他們不要衝動。
「怎麼了?」她問桓均。
桓均站在她面前,「臣等還有最後一個條件。」
在這種時候這樣的場景下提條件,很難不讓人覺得是威脅,但姜從珚卻沒感覺到這種意思。
「你說。」她聲音平穩。
桓均朝她雙膝下跪,長手一揖,「請公主登基。」
姜從珚怎麼也沒想到他最後一個條件會是這。
桓均一跪,周圍的人也跟著跪了下去,連帶著遠處成千上萬的百姓,一個接一個,躬下脊背,以額觸地。
「請公主登基!」
「請公主登基!」
一句又一句,千萬百姓的呼聲聚集成了洶湧的浪潮。
桓均願意相信她,但再多的保證都需要實際的權力來支撐,唯有她真正掌握權力與拓跋驍分庭抗禮,他們才能放心。
燦爛的秋陽下,古樸的城池中,姜從珚站在人群中,怔怔地看著這一切,裙擺飄揚。
她曾經做過的努力,與千萬百姓的心聲,共同揚起了清風,將她推向心之所向。
第192章 結局二 夫妻共治,天下歸心。
距兩個時辰的期限只剩一刻鐘不到, 還不見姜從珚回來,拓跋驍的心已經繃到了極致。
就在這時,對岸似乎發生了什麼大事,爆發出一陣浪潮般的人聲, 乘著秋風穿過寬闊的江面傳到了拓跋驍耳中, 他的心倏地停了瞬, 雙臂扶在艦首的欄杆上, 鐵骨般的十指猛地一抓, 掌心臂粗的實木圍欄竟然被生生抓出一道裂痕。
他抬起頭, 五官皮膚一寸寸繃緊,碧眸里的眼神已經到了駭人的地步。
究竟發生了什麼能引起這麼大的動靜,見不到人,拓跋驍忍不住胡思亂想,她現在有沒有事?她是不是遇襲了?這些軟弱卻狡詐的梁人是不是想抓她當人質?雖然帶著親衛, 可她現在懷著身孕, 萬一磕到撞到……想到這個可能,他的臉色竟有些發白。
他就不該答應她去,就算要去他也該陪她一起。他真的承受不住她發生任何一點意外。
「來人。」拓跋驍大吼一聲。
「王。」阿隆連忙上前恭候吩咐。
拓跋驍抬起手,「傳令全軍——即刻過江。」
阿隆臉色一變。
可敦離開前還特意吩咐自己勸住王,不要讓他衝動。
現在可怎麼辦?
拓跋驍見他低頭不應聲,冷聲斥道:「還不去!」
阿隆飛快轉動腦子, 對了, 有了。<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