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頁
「邱市。」
他想了想:「邱市的話,估計大後天就到了。」
「這麼快?」
「邱市是我們的總部,有專線往這邊來的。」他很是自豪,「你們來這裡填一填面單。」
寧橋看著他手上的那張小小的單子,向馳安拿起筆,按照上面的提示把地址填上了,收件人寫的梁傑,隨後那人把單子撕開成三份,一份貼在他們的包裹上面,一份留存,另一份給了寧橋。
稱了重,寧橋付了錢,隨後才開車離開。
寧橋不住地回頭:「向馳安,好厲害啊,居然能做成現在這個樣子,還好他來我們公司了。」
向馳安抬手揉了揉他的頭髮:「是很厲害,假以時日,整個國內市場都會有飛馳的一席之地了。」
寧橋決定今年要給李經理一份豐厚的年終獎。
等他們離開後,貼單子的小哥看著面單上寫的地址,越看越覺得眼熟,他碰了碰旁邊的人:「這個地址,你有沒有覺得這個地址很眼熟?」
另一個小哥看了一眼:「這不是手冊上寫的公司總部的地址,收件人,梁傑?是那個梁總嗎?」
他們伸出頭去看,那輛車早已經不見了影子。
他們回到家裡,顧襄開始收拾行李,她已經很久沒有回過慶安市,也有些不知道該怎麼面對家鄉的人和事。
向馳安去了杜家,杜陵說有事找他,他大概會在杜家吃飯,讓他們不用準備他的晚飯。
她一邊整理著行李,一邊跟寧橋說:「也不知道買的東西他們喜歡不喜歡。」
「媽,沒事的。」寧橋盤著腿坐在她房間裡的露台上,聞著房間裡淡淡的百合花的香味,很是放鬆,「您要是不想見別人,咱們就直接回我們的房子裡,我去見叔他們。」
「那不行,紅姐他們一家對咱們有恩呢。」她收進去一件很大的羽絨服。
寧橋趕緊說:「媽,邱市沒有那麼冷的,您可以不用帶那麼厚的。」
隨後他蹭過來,把她行李箱重新收拾了一下:「這樣就好啦。」
看著收拾好的行李,顧襄摸了摸他的頭髮:「謝謝小橋。」
她又想起一件事:「我今天要回一趟余家,跟小晨還有小曼一起吃頓飯,小橋跟我一起去吧?」
寧橋不是很希望顧襄再跟顧家或者余家的人有牽扯,但顧襄總說余晨和余曼什麼都不知道,既然這樣,他也願意為了顧襄去接受他們。
跟余家人約的是晚餐,下午的時候寧橋帶顧襄去買禮物,雖然余家人什麼都不缺,畢竟是頭回正式上門,該有的禮數不能少。
在顧襄的建議下,他們給余晨買了一副袖扣,給余曼買了一套時下很流行很受小姑娘喜歡的首飾。
余家這邊也很用心地準備了今晚的晚餐,余晨平時很忙,他身上擔著余家這個擔子,外面的同行,家裡的親戚都對自家這一大塊蛋糕虎視眈眈,從父親去世之後,他已經很久沒好好睡過覺了,今天也算是忙裡偷閒,招待宴請他的表弟。
晚飯的時候桌上氛圍還不錯,余曼坐在余晨的旁邊,目光怯怯地打探這位從來沒見過的表哥。
顧襄今天回來,就是為了跟他們說一聲過年她要回慶安,就不能出席一些需要她出席的場合了。
余曼一聽這話,眼眶就紅了起來:「你已經好久沒回來住了,過年也不在家嗎?家裡就我跟哥哥兩個人了。」
寧橋停下筷子,看著這個快哭出來的表妹:「可我的媽媽不在我身邊十好幾年,這十好幾年都是我一個人過年的。」
聽到寧橋的話,余曼直接哭了出來:「對不起,我只是……」
余晨嘆了口氣,給余曼遞了手帕,他知道余曼只是害怕家裡這些親戚:「小曼,沒關係的,過年的時候我帶你出去,不留在家裡。」
寧橋也是沒想到她直接就哭了出來,這會兒也有些不上不下的,之後他才幹巴巴地開口:「那,過完年我們回來,你來我們家裡玩。」
反正他是不會讓他媽再住回這裡的。
有了這個插曲,桌上安靜了很多,臨走的時候,余晨也備了很豐厚的禮,余曼跟在他的身後,送了他們一副她自己的畫。
她在業內已經小有名氣,但因為性格原因,所有畫作的代理權都是經理人幫她打理,送這幅畫也算是很貴重。
寧橋看著顧襄抱著畫作,有些疑問:「她這麼敏感,還能畫得這麼好?」
「小曼確實心思敏感,但敏感的人對一切的感知也會很敏銳,這樣的敏銳就會表現在她的藝術水平上。」
寧橋不解:「她生活在余家,從小就金枝玉葉的,怎麼會是這個性格?」
顧襄說:「她剛懂事那會兒,她母親去世了,那會兒家裡忙著她母親的喪事,對她的關照少了些,那會兒是一個阿姨帶她,她,被那人虐待過,後來被余家人發現了,把她接到余家老爺子老太太身邊,可惜老爺子老太太也走得早,她性格已經養成了,也就是現在這個樣子了。」
寧橋哦了一聲,不再發表意見。
「上一輩的事情跟你們這些小輩沒有關係,你也能看出來小晨和小曼對我沒有惡意。」顧襄說,「你們之間畢竟是表兄弟,不要有嫌隙,以後工作上可能還有合作,畢竟合作都是共贏的。」
寧橋點了點頭:「我知道了。」
第104章
等一切都安排好了, 他們也準備回邱市,京市沒有直飛邱市的航班,所以只能飛到邱市的鄰市, 再開車過去。
向馳安給他們買了頭等艙, 寧橋對坐飛機還是有些陰影,但現在媽媽和向馳安都陪在他的身邊,倒是也少了很多緊張感。
飛機起飛的時候,寧橋還是下意識地拉住了向馳安的手,顧襄倒是沒什麼不舒服的地方,這會兒看起了報紙。
平飛之後, 寧橋精神了一些, 又跟顧襄說起他們兩個人的發家史, 慶安的機場, 邱市的火車站。
「那一定是菩薩在保佑你們。」顧襄說, 「你們兩個都是可憐的孩子,所以菩薩會保佑你們的。」
寧橋嘿嘿一笑。
飛機平穩落地已經是中午了, 有公司的人來接他們, 是李培宇派人來接的。
慢慢接近邱市之後,寧橋能明顯地感覺到媽媽的緊張,所以他沒有立刻就帶她去林家, 而是先讓她參觀自己的事業。
車慢慢地開進了園區, 寧橋注意到園區又擴建了,從前運送水果的地方騰了一點出來, 廠房裡堆的都是快遞, 所以這裡不僅是水果的中轉站,現在也成了包裹的中轉站。
園區外面的地也買了下來,這會兒停著好些大車。
梁傑已經等在了園區里, 他看起來瘦了些,能看的出來最近因為工作的原因,他憔悴了很多。
看到顧襄的時候,梁傑也愣了愣:「這是香姨?」
寧橋點頭:「媽,你還記得梁傑嗎?」
顧襄點頭:「當然記得,他跟小時候的樣子沒怎麼變呢。」
梁傑撓頭:「香姨也沒變,不,變得更好看了。」
他們寒暄了一會兒,寧橋找李培宇還有事情,於是就讓向馳安帶著顧襄在園區里逛逛,他一會兒忙完之後就去找他們。
向馳安自然應允,隨後寧橋和梁傑就往會議室去,李培宇在會議室裡面等著他們。
原本使用不多的會議室能明顯看出被使用很多次的痕跡,李培宇看起來也憔悴了不少,這更堅定了寧橋要給他年終獎的心。
李培宇把公司明年的發展計劃給寧橋看了,寧橋大吃好幾驚,怎麼幾個月不見,他的採購列表就從買冷鏈車買大卡車變成了要買火車和飛機了呢?
「經過兩個月的試運營,飛馳速遞的發展比我預期的要好很多,不出意外的話,它創造的產值會比咱們的飛馳水果供應好很多。」
寧橋有些不好意思地撓頭:「辛苦李經理了。」
李培宇接下他的感謝,隨後說:「在這段時間裡,我也算是創造出了我自己的價值。」
寧橋是知道自己沒什麼做生意的頭腦的,當時創建飛馳也只是因為向馳安說要有一個公司,他就莽著衝上去了,不得不承認,確實像是有菩薩在保佑他們,不管是他還是向馳安。
跟他們開完會,又被李培宇塞了很多文件批閱,等他都忙完之後,向馳安已經帶著顧襄溜達到園區的食堂里去了,不過他們在飛機上吃過飯了,這會兒都不大餓,也就不準備再吃飯了。
「食堂有一個二十四小時的窗口,因為運貨送貨總沒個準點兒,為了讓師傅們能吃上飯,他就安排了一個窗口,能讓司機師傅們什麼時候到了這裡都能吃上東西。」向馳安一點點地給顧襄介紹,「後面是宿舍,有固定員工住的,也有給司機師傅們準備的,畢竟休息好了才安全。」
「小橋就是心細。」顧襄看著這一大片快要望不到頭的園區,第一次直面寧橋的事業,他的性子是寧承有一點點教出來的,因為少年時候的經歷,他比他爸爸做得還更好。
他想了想:「邱市的話,估計大後天就到了。」
「這麼快?」
「邱市是我們的總部,有專線往這邊來的。」他很是自豪,「你們來這裡填一填面單。」
寧橋看著他手上的那張小小的單子,向馳安拿起筆,按照上面的提示把地址填上了,收件人寫的梁傑,隨後那人把單子撕開成三份,一份貼在他們的包裹上面,一份留存,另一份給了寧橋。
稱了重,寧橋付了錢,隨後才開車離開。
寧橋不住地回頭:「向馳安,好厲害啊,居然能做成現在這個樣子,還好他來我們公司了。」
向馳安抬手揉了揉他的頭髮:「是很厲害,假以時日,整個國內市場都會有飛馳的一席之地了。」
寧橋決定今年要給李經理一份豐厚的年終獎。
等他們離開後,貼單子的小哥看著面單上寫的地址,越看越覺得眼熟,他碰了碰旁邊的人:「這個地址,你有沒有覺得這個地址很眼熟?」
另一個小哥看了一眼:「這不是手冊上寫的公司總部的地址,收件人,梁傑?是那個梁總嗎?」
他們伸出頭去看,那輛車早已經不見了影子。
他們回到家裡,顧襄開始收拾行李,她已經很久沒有回過慶安市,也有些不知道該怎麼面對家鄉的人和事。
向馳安去了杜家,杜陵說有事找他,他大概會在杜家吃飯,讓他們不用準備他的晚飯。
她一邊整理著行李,一邊跟寧橋說:「也不知道買的東西他們喜歡不喜歡。」
「媽,沒事的。」寧橋盤著腿坐在她房間裡的露台上,聞著房間裡淡淡的百合花的香味,很是放鬆,「您要是不想見別人,咱們就直接回我們的房子裡,我去見叔他們。」
「那不行,紅姐他們一家對咱們有恩呢。」她收進去一件很大的羽絨服。
寧橋趕緊說:「媽,邱市沒有那麼冷的,您可以不用帶那麼厚的。」
隨後他蹭過來,把她行李箱重新收拾了一下:「這樣就好啦。」
看著收拾好的行李,顧襄摸了摸他的頭髮:「謝謝小橋。」
她又想起一件事:「我今天要回一趟余家,跟小晨還有小曼一起吃頓飯,小橋跟我一起去吧?」
寧橋不是很希望顧襄再跟顧家或者余家的人有牽扯,但顧襄總說余晨和余曼什麼都不知道,既然這樣,他也願意為了顧襄去接受他們。
跟余家人約的是晚餐,下午的時候寧橋帶顧襄去買禮物,雖然余家人什麼都不缺,畢竟是頭回正式上門,該有的禮數不能少。
在顧襄的建議下,他們給余晨買了一副袖扣,給余曼買了一套時下很流行很受小姑娘喜歡的首飾。
余家這邊也很用心地準備了今晚的晚餐,余晨平時很忙,他身上擔著余家這個擔子,外面的同行,家裡的親戚都對自家這一大塊蛋糕虎視眈眈,從父親去世之後,他已經很久沒好好睡過覺了,今天也算是忙裡偷閒,招待宴請他的表弟。
晚飯的時候桌上氛圍還不錯,余曼坐在余晨的旁邊,目光怯怯地打探這位從來沒見過的表哥。
顧襄今天回來,就是為了跟他們說一聲過年她要回慶安,就不能出席一些需要她出席的場合了。
余曼一聽這話,眼眶就紅了起來:「你已經好久沒回來住了,過年也不在家嗎?家裡就我跟哥哥兩個人了。」
寧橋停下筷子,看著這個快哭出來的表妹:「可我的媽媽不在我身邊十好幾年,這十好幾年都是我一個人過年的。」
聽到寧橋的話,余曼直接哭了出來:「對不起,我只是……」
余晨嘆了口氣,給余曼遞了手帕,他知道余曼只是害怕家裡這些親戚:「小曼,沒關係的,過年的時候我帶你出去,不留在家裡。」
寧橋也是沒想到她直接就哭了出來,這會兒也有些不上不下的,之後他才幹巴巴地開口:「那,過完年我們回來,你來我們家裡玩。」
反正他是不會讓他媽再住回這裡的。
有了這個插曲,桌上安靜了很多,臨走的時候,余晨也備了很豐厚的禮,余曼跟在他的身後,送了他們一副她自己的畫。
她在業內已經小有名氣,但因為性格原因,所有畫作的代理權都是經理人幫她打理,送這幅畫也算是很貴重。
寧橋看著顧襄抱著畫作,有些疑問:「她這麼敏感,還能畫得這麼好?」
「小曼確實心思敏感,但敏感的人對一切的感知也會很敏銳,這樣的敏銳就會表現在她的藝術水平上。」
寧橋不解:「她生活在余家,從小就金枝玉葉的,怎麼會是這個性格?」
顧襄說:「她剛懂事那會兒,她母親去世了,那會兒家裡忙著她母親的喪事,對她的關照少了些,那會兒是一個阿姨帶她,她,被那人虐待過,後來被余家人發現了,把她接到余家老爺子老太太身邊,可惜老爺子老太太也走得早,她性格已經養成了,也就是現在這個樣子了。」
寧橋哦了一聲,不再發表意見。
「上一輩的事情跟你們這些小輩沒有關係,你也能看出來小晨和小曼對我沒有惡意。」顧襄說,「你們之間畢竟是表兄弟,不要有嫌隙,以後工作上可能還有合作,畢竟合作都是共贏的。」
寧橋點了點頭:「我知道了。」
第104章
等一切都安排好了, 他們也準備回邱市,京市沒有直飛邱市的航班,所以只能飛到邱市的鄰市, 再開車過去。
向馳安給他們買了頭等艙, 寧橋對坐飛機還是有些陰影,但現在媽媽和向馳安都陪在他的身邊,倒是也少了很多緊張感。
飛機起飛的時候,寧橋還是下意識地拉住了向馳安的手,顧襄倒是沒什麼不舒服的地方,這會兒看起了報紙。
平飛之後, 寧橋精神了一些, 又跟顧襄說起他們兩個人的發家史, 慶安的機場, 邱市的火車站。
「那一定是菩薩在保佑你們。」顧襄說, 「你們兩個都是可憐的孩子,所以菩薩會保佑你們的。」
寧橋嘿嘿一笑。
飛機平穩落地已經是中午了, 有公司的人來接他們, 是李培宇派人來接的。
慢慢接近邱市之後,寧橋能明顯地感覺到媽媽的緊張,所以他沒有立刻就帶她去林家, 而是先讓她參觀自己的事業。
車慢慢地開進了園區, 寧橋注意到園區又擴建了,從前運送水果的地方騰了一點出來, 廠房裡堆的都是快遞, 所以這裡不僅是水果的中轉站,現在也成了包裹的中轉站。
園區外面的地也買了下來,這會兒停著好些大車。
梁傑已經等在了園區里, 他看起來瘦了些,能看的出來最近因為工作的原因,他憔悴了很多。
看到顧襄的時候,梁傑也愣了愣:「這是香姨?」
寧橋點頭:「媽,你還記得梁傑嗎?」
顧襄點頭:「當然記得,他跟小時候的樣子沒怎麼變呢。」
梁傑撓頭:「香姨也沒變,不,變得更好看了。」
他們寒暄了一會兒,寧橋找李培宇還有事情,於是就讓向馳安帶著顧襄在園區里逛逛,他一會兒忙完之後就去找他們。
向馳安自然應允,隨後寧橋和梁傑就往會議室去,李培宇在會議室裡面等著他們。
原本使用不多的會議室能明顯看出被使用很多次的痕跡,李培宇看起來也憔悴了不少,這更堅定了寧橋要給他年終獎的心。
李培宇把公司明年的發展計劃給寧橋看了,寧橋大吃好幾驚,怎麼幾個月不見,他的採購列表就從買冷鏈車買大卡車變成了要買火車和飛機了呢?
「經過兩個月的試運營,飛馳速遞的發展比我預期的要好很多,不出意外的話,它創造的產值會比咱們的飛馳水果供應好很多。」
寧橋有些不好意思地撓頭:「辛苦李經理了。」
李培宇接下他的感謝,隨後說:「在這段時間裡,我也算是創造出了我自己的價值。」
寧橋是知道自己沒什麼做生意的頭腦的,當時創建飛馳也只是因為向馳安說要有一個公司,他就莽著衝上去了,不得不承認,確實像是有菩薩在保佑他們,不管是他還是向馳安。
跟他們開完會,又被李培宇塞了很多文件批閱,等他都忙完之後,向馳安已經帶著顧襄溜達到園區的食堂里去了,不過他們在飛機上吃過飯了,這會兒都不大餓,也就不準備再吃飯了。
「食堂有一個二十四小時的窗口,因為運貨送貨總沒個準點兒,為了讓師傅們能吃上飯,他就安排了一個窗口,能讓司機師傅們什麼時候到了這裡都能吃上東西。」向馳安一點點地給顧襄介紹,「後面是宿舍,有固定員工住的,也有給司機師傅們準備的,畢竟休息好了才安全。」
「小橋就是心細。」顧襄看著這一大片快要望不到頭的園區,第一次直面寧橋的事業,他的性子是寧承有一點點教出來的,因為少年時候的經歷,他比他爸爸做得還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