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頁
我也不知忽然想到了什麼,脫口道:「你是故意的。」
「嗯?」
他抬起我的下巴,凝視著我,勾了勾唇角:「夫人什麼意思?」
「你早就盯上了我。」
「嗯。」
「什麼時候開始算計我的?」
「乖,晚上告訴你。」
窗外玉蘭開的甚好,青白片片,清香襲人。
我使勁用手捶他,他反握住我的手,低笑一聲:「力氣越來越大了,甚好。」
(正文完)
第12章 【番外:裴意篇】
裴意自幼便知,自己在家是不被重視的。
太母疼姐姐,而大哥從出生起便身子不好,爹娘噓寒問暖,都是圍著他轉。
他十三歲到了疆北軍營,混跡在一幫年齡比他大許多的軍中糙漢之中,聽他們罵人,看他們打架,張嘴就是葷話。
而他是被招之則來揮之則去的那個。
新兵蛋子,不聽話,還會被狠踹一腳。
他身子骨一向結實,唯獨到了軍營第二年,來勢洶洶的生了一場病。
可能是長久以來的水土不服,也可能是凍的。
然後他昏昏沉沉的躺著,夢到了很多幼年之事。
家裡在開鋪子之前,其實生活很拮据。
姐姐偏是個愛顯擺的,什麼東西都想要好的。
大哥還讀了私塾,少不得花錢。
他也想讀書,有次跟爹說了,爹卻說:「讀書有什麼用,爹以後把鋪子傳給你,你安心來跟爹學做豆花,以後這些家當都是你的。」
讀書怎會沒用?
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這還是大哥親口告訴他的。
他又想起幼時,家裡煮了芋根。
很香也很甜,他吃完了一個,還想伸手再拿,娘直接給端走了。
「別吃了,留給你哥哥讀書時餓了吃吧。「
明明還有大半碗。
而太母會趁娘不注意,偷偷的拿一個遞給姐姐。
裴意少年時做過不少荒唐事。
索性覺得家裡是沒人在乎他的,玩的再瘋再野,誰也別想管他。
但其實他錯了,那個一心想把鋪子交到他手裡的裴長順,似乎還在乎他。
什麼時候感覺到的呢?
是他殺了人,回家坦白,裴長順大哭:「我的兒啊,你這是讓爹去死啊。「
散了大半家財,他被送去了軍營。
連爹死的時候,都沒能回去。
後來第一次歸家,是娘寫了信給他。
大哥要成親了。
他第一次見到薛玉,十五歲的姑娘,穿著粗布糙衣,烏油油的頭髮,眼睛特別大。
是很耐看的女孩子。
她特別勤快,連他的裡衣襲褲也一併拿去洗。
還圈菜園,養雞,院門口種花。
做出來的飯也很香很好吃。
剁雞食時,她一邊被妹妹小桃勾著脖子,一邊唱歌哄她。
裴意立在門前,看著小桃扒拉她,也聽她唱歌。
突然覺得家裡的院子好像有了生機。
同時也覺得不公平,娘惦記著給大哥娶媳婦,怎麼沒想過給他娶個媳婦。
明明,他也已經十七了。
他替大哥拜了堂,把薛玉娶了。
然而大哥還是去了,那姑娘白著臉,端著藥碗站在屋內,手足無措的樣子突然讓他覺得很可憐。
剛結婚就成了寡婦。
然而人各有命。
他回了軍營,投入到日復一日的巡營,訓練,被邊疆的風吹得人也寒心也寒。
胡蠻子每年冬天都虎視眈眈的想來掠奪一番。
他來這裡五年,見過打仗,也見過死人。
他還記得初到軍營,那些張口閉口髒話葷話的糙漢,在看到他拿著長矛往前沖時,惡狠狠的將他推到了後面——「毛都沒長全呢,逞什麼能。「
然後曾經踹過他的漢子,死在了胡人刀下。
……
年少時的好勇鬥狠,其實是很可笑的。
軍師先生告訴他,那些不是能耐,好男兒的肩,扛得起家,也扛得起國。
大哥死後半年,娘也跟著去了。
而他到了七月里才收到了信。
突然心涼的厲害。
家中年邁的太母,稚嫩的小妹,全部都得指望他了。
他再次告假歸家,站在村口時,已經滿目蒼夷。
薛玉會走,是意料之中。
大哥逝世的時候就已經說了,簽放妻書給她。
她已經守了一年,仁至義盡。
裴意生平第一次覺得無措。
他是要回軍營的,太母和小妹如何安置,成了最頭痛的。
姐姐裴梅自娘死後,奔完喪連面也不敢露,像是生怕賴上了她。
對於這個姐姐,她的自私,涼薄,虛榮,他比任何人都清楚。
尚在縣城賣豆花時,她就鐵了心要嫁進富貴窩,矯揉造作迷的朱家公子非她不娶。
朱家那種地方,若執意送去,焉能有太母和小桃的好活路。
裴意在廚房給太母和妹妹做飯,灶火燒的很旺,而他根本就沒表面那麼淡定,荒蕪得厲害。
直到,薛玉折返而來,喚了他一聲二叔。
看到她的那一刻,他知道,他有救了。
「二叔意下如何?」
「好。「
那個好字,他說出口的時候,已然啞了喉嚨。
她不走了,這樣年輕,就要把大好青春耽擱在他們裴家。
裴意後來回了軍營。
發了軍餉,每月只留一貫錢,全都寄回家中。
算起來,這已經是他在軍中的第七個年頭了。
從一個桀驁不馴不知天高地厚的少年,到見慣了生死和殺戮的裴校尉。
人人都贊他年紀輕輕就做了校尉。
只有他知道,他夠狠,是因為想出人頭地。
在軍營之中,雖說很少花錢,但也不是完全沒有開銷。
尤其是身為校尉,少不得被那幫部將賴一頓酒。
可人人都知道,他手頭拮据。
光條漢子沒有家裡人寄冬衣,又嫌軍中的不暖和,有的會去平城縣裡花銀子買。
只有他,沒買過,也沒錢買。
他總是想,那個姑娘把大好青春都耽擱在他們裴家了,他苦了自己也不能苦了家裡那三個女人。
薛玉第一次寄信過來的時候,他心裡又有些慌。
這些年,家中總是有不好的消息傳來。
然而打開一看,他笑了。
她說想做營生,還問他豆花方子。
沒人比裴意更清楚家中的豆花秘方了,裴老爹當初是打算把鋪子給他的。
他沒有絲毫猶豫,回信告訴了她。
也沒忽略她在信的最後,寫了這麼一句——邊疆苦寒,二叔定要保重身體,盼平安歸家。
盼平安歸家……
那個家,很長時間他都忘了還是自己的家。
半年後,薛玉又來了信,她說鋪子已經開始盈利了,二叔不用再寄錢過來,軍中開銷,莫要苦了自己。
從前從未覺得苦,直到邊疆戰役打起,朝廷調兵遣將,軍營眾人忙進忙出,忽有軍差叫住他,說家裡給寄了禦寒衣物。
裴意愣住,第一反應竟覺得是在做夢。
自十三歲出來當兵,他何曾收到過家裡寄來的禦寒衣物。
哪怕僅是一雙護膝。
沒有穿過褻裘,竟不知裘皮的裡衣是這樣暖和,領口裡面都縫著綿密的毛。
護膝竟還有這樣又輕又暖的樣式。
年輕的校尉,突然覺得眼眶很熱,以前都是這麼過來的,從未覺得冷。
穿了褻裘才驚覺,不知自己從前是怎麼熬過來的。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每天都在死人,邊疆的風吹得人心腸又冷又硬。
薛玉的每一封信,他都收好放在了懷裡。
晚上看了一遍又一遍,明明是那麼簡單的內容,卻讓他僵硬的心腸軟了又軟。
信里,洮州郡雲安縣,有他們家的豆花鋪子。
鋪子裡有熱騰騰的豆花,鮮美的雞雜湯,可以加粉,還可以泡饃。
年邁的太母和淘氣的妹妹,在盼他平安歸家。
薛玉,也在盼他平安歸家。
薛玉,薛玉……
裴意將這個名字念了一遍又一遍,覺得尤為好聽,連自己也沒發覺,嘴角噙了一抹笑。
直到韓英跳了起來:「裴意,你好像咱們營里的王大德子,那小子半年前成的親,每次收到他媳婦的信,都笑的跟個傻狗一樣。「
裴意的笑凝結在唇角。
後來,他是怎麼想娶玉娘的呢。
戰場殺戮,見慣了生死。
被困麓山的時候,大雪紛飛,身邊的人一個個死去。
都是並肩作戰的兄弟,可他無能為力。
他只能盡力喚醒他們,讓他們不要睡。
給他們講洮州郡雲安縣的豆花鋪子,將祖傳手藝,味道一絕。<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嗯?」
他抬起我的下巴,凝視著我,勾了勾唇角:「夫人什麼意思?」
「你早就盯上了我。」
「嗯。」
「什麼時候開始算計我的?」
「乖,晚上告訴你。」
窗外玉蘭開的甚好,青白片片,清香襲人。
我使勁用手捶他,他反握住我的手,低笑一聲:「力氣越來越大了,甚好。」
(正文完)
第12章 【番外:裴意篇】
裴意自幼便知,自己在家是不被重視的。
太母疼姐姐,而大哥從出生起便身子不好,爹娘噓寒問暖,都是圍著他轉。
他十三歲到了疆北軍營,混跡在一幫年齡比他大許多的軍中糙漢之中,聽他們罵人,看他們打架,張嘴就是葷話。
而他是被招之則來揮之則去的那個。
新兵蛋子,不聽話,還會被狠踹一腳。
他身子骨一向結實,唯獨到了軍營第二年,來勢洶洶的生了一場病。
可能是長久以來的水土不服,也可能是凍的。
然後他昏昏沉沉的躺著,夢到了很多幼年之事。
家裡在開鋪子之前,其實生活很拮据。
姐姐偏是個愛顯擺的,什麼東西都想要好的。
大哥還讀了私塾,少不得花錢。
他也想讀書,有次跟爹說了,爹卻說:「讀書有什麼用,爹以後把鋪子傳給你,你安心來跟爹學做豆花,以後這些家當都是你的。」
讀書怎會沒用?
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這還是大哥親口告訴他的。
他又想起幼時,家裡煮了芋根。
很香也很甜,他吃完了一個,還想伸手再拿,娘直接給端走了。
「別吃了,留給你哥哥讀書時餓了吃吧。「
明明還有大半碗。
而太母會趁娘不注意,偷偷的拿一個遞給姐姐。
裴意少年時做過不少荒唐事。
索性覺得家裡是沒人在乎他的,玩的再瘋再野,誰也別想管他。
但其實他錯了,那個一心想把鋪子交到他手裡的裴長順,似乎還在乎他。
什麼時候感覺到的呢?
是他殺了人,回家坦白,裴長順大哭:「我的兒啊,你這是讓爹去死啊。「
散了大半家財,他被送去了軍營。
連爹死的時候,都沒能回去。
後來第一次歸家,是娘寫了信給他。
大哥要成親了。
他第一次見到薛玉,十五歲的姑娘,穿著粗布糙衣,烏油油的頭髮,眼睛特別大。
是很耐看的女孩子。
她特別勤快,連他的裡衣襲褲也一併拿去洗。
還圈菜園,養雞,院門口種花。
做出來的飯也很香很好吃。
剁雞食時,她一邊被妹妹小桃勾著脖子,一邊唱歌哄她。
裴意立在門前,看著小桃扒拉她,也聽她唱歌。
突然覺得家裡的院子好像有了生機。
同時也覺得不公平,娘惦記著給大哥娶媳婦,怎麼沒想過給他娶個媳婦。
明明,他也已經十七了。
他替大哥拜了堂,把薛玉娶了。
然而大哥還是去了,那姑娘白著臉,端著藥碗站在屋內,手足無措的樣子突然讓他覺得很可憐。
剛結婚就成了寡婦。
然而人各有命。
他回了軍營,投入到日復一日的巡營,訓練,被邊疆的風吹得人也寒心也寒。
胡蠻子每年冬天都虎視眈眈的想來掠奪一番。
他來這裡五年,見過打仗,也見過死人。
他還記得初到軍營,那些張口閉口髒話葷話的糙漢,在看到他拿著長矛往前沖時,惡狠狠的將他推到了後面——「毛都沒長全呢,逞什麼能。「
然後曾經踹過他的漢子,死在了胡人刀下。
……
年少時的好勇鬥狠,其實是很可笑的。
軍師先生告訴他,那些不是能耐,好男兒的肩,扛得起家,也扛得起國。
大哥死後半年,娘也跟著去了。
而他到了七月里才收到了信。
突然心涼的厲害。
家中年邁的太母,稚嫩的小妹,全部都得指望他了。
他再次告假歸家,站在村口時,已經滿目蒼夷。
薛玉會走,是意料之中。
大哥逝世的時候就已經說了,簽放妻書給她。
她已經守了一年,仁至義盡。
裴意生平第一次覺得無措。
他是要回軍營的,太母和小妹如何安置,成了最頭痛的。
姐姐裴梅自娘死後,奔完喪連面也不敢露,像是生怕賴上了她。
對於這個姐姐,她的自私,涼薄,虛榮,他比任何人都清楚。
尚在縣城賣豆花時,她就鐵了心要嫁進富貴窩,矯揉造作迷的朱家公子非她不娶。
朱家那種地方,若執意送去,焉能有太母和小桃的好活路。
裴意在廚房給太母和妹妹做飯,灶火燒的很旺,而他根本就沒表面那麼淡定,荒蕪得厲害。
直到,薛玉折返而來,喚了他一聲二叔。
看到她的那一刻,他知道,他有救了。
「二叔意下如何?」
「好。「
那個好字,他說出口的時候,已然啞了喉嚨。
她不走了,這樣年輕,就要把大好青春耽擱在他們裴家。
裴意後來回了軍營。
發了軍餉,每月只留一貫錢,全都寄回家中。
算起來,這已經是他在軍中的第七個年頭了。
從一個桀驁不馴不知天高地厚的少年,到見慣了生死和殺戮的裴校尉。
人人都贊他年紀輕輕就做了校尉。
只有他知道,他夠狠,是因為想出人頭地。
在軍營之中,雖說很少花錢,但也不是完全沒有開銷。
尤其是身為校尉,少不得被那幫部將賴一頓酒。
可人人都知道,他手頭拮据。
光條漢子沒有家裡人寄冬衣,又嫌軍中的不暖和,有的會去平城縣裡花銀子買。
只有他,沒買過,也沒錢買。
他總是想,那個姑娘把大好青春都耽擱在他們裴家了,他苦了自己也不能苦了家裡那三個女人。
薛玉第一次寄信過來的時候,他心裡又有些慌。
這些年,家中總是有不好的消息傳來。
然而打開一看,他笑了。
她說想做營生,還問他豆花方子。
沒人比裴意更清楚家中的豆花秘方了,裴老爹當初是打算把鋪子給他的。
他沒有絲毫猶豫,回信告訴了她。
也沒忽略她在信的最後,寫了這麼一句——邊疆苦寒,二叔定要保重身體,盼平安歸家。
盼平安歸家……
那個家,很長時間他都忘了還是自己的家。
半年後,薛玉又來了信,她說鋪子已經開始盈利了,二叔不用再寄錢過來,軍中開銷,莫要苦了自己。
從前從未覺得苦,直到邊疆戰役打起,朝廷調兵遣將,軍營眾人忙進忙出,忽有軍差叫住他,說家裡給寄了禦寒衣物。
裴意愣住,第一反應竟覺得是在做夢。
自十三歲出來當兵,他何曾收到過家裡寄來的禦寒衣物。
哪怕僅是一雙護膝。
沒有穿過褻裘,竟不知裘皮的裡衣是這樣暖和,領口裡面都縫著綿密的毛。
護膝竟還有這樣又輕又暖的樣式。
年輕的校尉,突然覺得眼眶很熱,以前都是這麼過來的,從未覺得冷。
穿了褻裘才驚覺,不知自己從前是怎麼熬過來的。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每天都在死人,邊疆的風吹得人心腸又冷又硬。
薛玉的每一封信,他都收好放在了懷裡。
晚上看了一遍又一遍,明明是那麼簡單的內容,卻讓他僵硬的心腸軟了又軟。
信里,洮州郡雲安縣,有他們家的豆花鋪子。
鋪子裡有熱騰騰的豆花,鮮美的雞雜湯,可以加粉,還可以泡饃。
年邁的太母和淘氣的妹妹,在盼他平安歸家。
薛玉,也在盼他平安歸家。
薛玉,薛玉……
裴意將這個名字念了一遍又一遍,覺得尤為好聽,連自己也沒發覺,嘴角噙了一抹笑。
直到韓英跳了起來:「裴意,你好像咱們營里的王大德子,那小子半年前成的親,每次收到他媳婦的信,都笑的跟個傻狗一樣。「
裴意的笑凝結在唇角。
後來,他是怎麼想娶玉娘的呢。
戰場殺戮,見慣了生死。
被困麓山的時候,大雪紛飛,身邊的人一個個死去。
都是並肩作戰的兄弟,可他無能為力。
他只能盡力喚醒他們,讓他們不要睡。
給他們講洮州郡雲安縣的豆花鋪子,將祖傳手藝,味道一絕。<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