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頁
帝後重設市舶司,開海路。
永泰九年,太醫院正高岐辭世。次年,恪敬公主崩,辛相公一病不起。
永泰十年,軍制改革初成,太女太師、丞相辛隨薨逝。
永泰十五年,永寧縣主獻神藥,稱對女子體質有益,減生產之苦。太女極其衛屬率先試藥,三年後,神藥已推廣至大晉各地。又兩年,戶部及太醫署比對戶籍,稟明因生產而亡的女子較五年前減少一半有余。
帝後大喜,封縣主為永寧郡主。消息既出,各地均為郡主立生祠,此後大晉無人再拜送子觀音,只拜永寧郡主。
同年,郡主與定國公長住集州郡主府,閉門謝客。有集州百姓稱,自己得見郡主簪白花守孝,無人信。
數年後。
已經貴為太上皇的衛玄指使著小孫女將自己推進了功臣閣。
「真沒想到我能活這麼久。」她喃喃道,「久到和熟人敘舊都只能來這個地方啦。」
五皇女推著輪椅道:「皇祖母還能再活一百年。」
「那就成老妖精了。」衛玄笑眯了眼睛,「連最會養身的姨母都沒說這麼久。」
她口中的姨母是昔年的永寧郡主,民間的延嗣娘娘。
衛玄打量著功臣閣,最新的一批畫像還是幾年前她退位之前添上去的。她起了興致,對著小孫女一副一副念叨過去。
再往前的一批,是她剛即位五年時添的心腹能臣和永泰年間的幾位老臣,再再往前,就是她小時候父皇母后在位期間唯一添的十二人了。
五皇女站在其中唯一一副二十餘歲的男子畫像前,驚呼道:「好年輕。」
臣子的畫像都是由入閣那一年由宮廷畫師親筆所畫,既已在朝堂拼殺出一番作為,必然年輕不到哪裡去,是以未至而立的定國公在其中委實太過顯眼。
衛玄眼中流露出些許懷念:「我還沒出生時,姨夫就封國公了,那時他也就二十五歲上下……若他留在朝廷,最後說不準能封異姓王。」
那的確厲害,如今朝中已經沒有這麼厲害的男子了,有這麼厲害的也不如這位前輩年輕英俊。五皇女打量著畫像,饒有興致地戳了戳畫中人的玄色佩刀。
「咔噠」一聲,被她戳動的地方似有什麼凹陷了下去,隨後畫像連帶著其後的牆壁驟然翻轉,露出一副同樣年輕的女子畫像來。
衛玄一時怔然,還未出聲喚一句「姨母」,五皇女便已興奮出聲:「我認得!這是延嗣娘娘!」
外頭有不少長這個模樣的生祠塑像呢!
衛玄斥責她:「別在姨母跟前這麼叫……她不喜歡這稱呼。」
五皇女很是困惑:「為什麼?」
這稱呼多受百姓喜歡啊,不少人都覺得延嗣娘娘有這樣大的功德,死後定然升仙了。
於是衛玄想起自己少年時,尚且年輕的姨母在父皇母后面前的抱怨:「一個鵲部就夠我忙的了,再讓我進新設的太醫署操勞不如直接殺了我……」
「你有什麼忙的。」父皇的聲音帶著嘲諷,「說是首座,結果活全扔給手底下的人干,自己到處亂跑,虧得阿玄給你這樣高的俸祿。」
母后則在一旁循循善誘:「不讓你操勞,只在太醫署掛個職罷了,進功臣閣都要有正經品級在身的,郡主封號不頂用。」
「我不進。」姨母哼了一聲,「和老師她們放在一起,後人指不定怎麼說我名不副實呢,我可不想死了還要被罵。」
父皇「嘖」了一聲:「惠及千秋萬載的事,會罵你的都是蠢貨,你還怕被蠢貨念叨?」
「那也不進!」姨母仍舊拒絕,「下一次開功臣閣我都要四五十歲了,功臣閣里的蕭不言還是未至而立的模樣呢!太古怪了!」
一旁的姨夫笑道:「那就拿前幾年我在苗疆給你畫的最好看的那一副,和我入閣時的年紀一樣大呢。」
姨母別彆扭扭地說:「……可以。」
後來姨母在外遊歷時,看到有用了藥仍舊難產而死的女子家人對自己的生祠破口大罵,又堅決不肯入閣了。
「當初我就不喜歡他們立生祠,怕受不住這麼多香火。」她鬱郁道,「如今果然鬧出事來了。」
衛玄顫巍巍地抬手,撫上畫中人神采飛揚、鮮妍明媚的臉龐。
這就是姨夫說過的那幅畫,是誰將這幅畫放在此處的呢?父皇還是母后?
……她有些想他們了。
「讓工部的人過來。」衛玄指了指蕭不言和辛隨畫像中間的地方,「把姨母的畫像放在這裡。」
當日,功臣閣布局略有改動,史書新添兩行。夜間有月光穿隙而過,落在年輕女子畫像的題字上。
艷陽桃李節,皎潔不成妍。
【正文完】
<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永泰九年,太醫院正高岐辭世。次年,恪敬公主崩,辛相公一病不起。
永泰十年,軍制改革初成,太女太師、丞相辛隨薨逝。
永泰十五年,永寧縣主獻神藥,稱對女子體質有益,減生產之苦。太女極其衛屬率先試藥,三年後,神藥已推廣至大晉各地。又兩年,戶部及太醫署比對戶籍,稟明因生產而亡的女子較五年前減少一半有余。
帝後大喜,封縣主為永寧郡主。消息既出,各地均為郡主立生祠,此後大晉無人再拜送子觀音,只拜永寧郡主。
同年,郡主與定國公長住集州郡主府,閉門謝客。有集州百姓稱,自己得見郡主簪白花守孝,無人信。
數年後。
已經貴為太上皇的衛玄指使著小孫女將自己推進了功臣閣。
「真沒想到我能活這麼久。」她喃喃道,「久到和熟人敘舊都只能來這個地方啦。」
五皇女推著輪椅道:「皇祖母還能再活一百年。」
「那就成老妖精了。」衛玄笑眯了眼睛,「連最會養身的姨母都沒說這麼久。」
她口中的姨母是昔年的永寧郡主,民間的延嗣娘娘。
衛玄打量著功臣閣,最新的一批畫像還是幾年前她退位之前添上去的。她起了興致,對著小孫女一副一副念叨過去。
再往前的一批,是她剛即位五年時添的心腹能臣和永泰年間的幾位老臣,再再往前,就是她小時候父皇母后在位期間唯一添的十二人了。
五皇女站在其中唯一一副二十餘歲的男子畫像前,驚呼道:「好年輕。」
臣子的畫像都是由入閣那一年由宮廷畫師親筆所畫,既已在朝堂拼殺出一番作為,必然年輕不到哪裡去,是以未至而立的定國公在其中委實太過顯眼。
衛玄眼中流露出些許懷念:「我還沒出生時,姨夫就封國公了,那時他也就二十五歲上下……若他留在朝廷,最後說不準能封異姓王。」
那的確厲害,如今朝中已經沒有這麼厲害的男子了,有這麼厲害的也不如這位前輩年輕英俊。五皇女打量著畫像,饒有興致地戳了戳畫中人的玄色佩刀。
「咔噠」一聲,被她戳動的地方似有什麼凹陷了下去,隨後畫像連帶著其後的牆壁驟然翻轉,露出一副同樣年輕的女子畫像來。
衛玄一時怔然,還未出聲喚一句「姨母」,五皇女便已興奮出聲:「我認得!這是延嗣娘娘!」
外頭有不少長這個模樣的生祠塑像呢!
衛玄斥責她:「別在姨母跟前這麼叫……她不喜歡這稱呼。」
五皇女很是困惑:「為什麼?」
這稱呼多受百姓喜歡啊,不少人都覺得延嗣娘娘有這樣大的功德,死後定然升仙了。
於是衛玄想起自己少年時,尚且年輕的姨母在父皇母后面前的抱怨:「一個鵲部就夠我忙的了,再讓我進新設的太醫署操勞不如直接殺了我……」
「你有什麼忙的。」父皇的聲音帶著嘲諷,「說是首座,結果活全扔給手底下的人干,自己到處亂跑,虧得阿玄給你這樣高的俸祿。」
母后則在一旁循循善誘:「不讓你操勞,只在太醫署掛個職罷了,進功臣閣都要有正經品級在身的,郡主封號不頂用。」
「我不進。」姨母哼了一聲,「和老師她們放在一起,後人指不定怎麼說我名不副實呢,我可不想死了還要被罵。」
父皇「嘖」了一聲:「惠及千秋萬載的事,會罵你的都是蠢貨,你還怕被蠢貨念叨?」
「那也不進!」姨母仍舊拒絕,「下一次開功臣閣我都要四五十歲了,功臣閣里的蕭不言還是未至而立的模樣呢!太古怪了!」
一旁的姨夫笑道:「那就拿前幾年我在苗疆給你畫的最好看的那一副,和我入閣時的年紀一樣大呢。」
姨母別彆扭扭地說:「……可以。」
後來姨母在外遊歷時,看到有用了藥仍舊難產而死的女子家人對自己的生祠破口大罵,又堅決不肯入閣了。
「當初我就不喜歡他們立生祠,怕受不住這麼多香火。」她鬱郁道,「如今果然鬧出事來了。」
衛玄顫巍巍地抬手,撫上畫中人神采飛揚、鮮妍明媚的臉龐。
這就是姨夫說過的那幅畫,是誰將這幅畫放在此處的呢?父皇還是母后?
……她有些想他們了。
「讓工部的人過來。」衛玄指了指蕭不言和辛隨畫像中間的地方,「把姨母的畫像放在這裡。」
當日,功臣閣布局略有改動,史書新添兩行。夜間有月光穿隙而過,落在年輕女子畫像的題字上。
艷陽桃李節,皎潔不成妍。
【正文完】
<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