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頁
春意漸濃,庭院中花香瀰漫。秦殊和幼儀正在庭院中玩耍,不遠處的迴廊下,英太妃正和溫珣一邊閒聊,一邊關注著兩個孩子的動靜。
秦闕一進門,溫珣就看到了他。四目相對後,溫珣遺憾地搖了搖頭。秦闕眼神一暗,明白伴侶這邊並不順利。
英太妃早就將二人的神情舉止看在了眼裡,見此她輕笑一聲:「你們兩別當著我這個老母親的面隔空打啞謎,行遠你來坐下,先喝一碗魚羹。薺菜春筍黃魚羹,出了秋華宮,你們再也嘗不到這個滋味。」
時令鮮物湊在一鍋中,燉煮出來的味道自然令人難忘。秦殊一連喝了三碗,喝得小肚子溜圓後才不舍地放下了碗筷:「好喝,多謝祖母。」
英太妃從身邊的盤子中抓了一小把米花糖遞給了秦殊,同時關照幼儀:「幼儀帶殊兒去玩耍吧,記得不要跑太遠,遠離水火。」
秦幼儀大咧咧放下碗筷,擦了擦嘴後快樂地去抓秦殊的小手:「知道了!」反倒是秦殊,被拖走之前還規規矩矩對著眾人行了個禮。
孩子們笑鬧著跑開了,英太妃感慨道:「不得不說,長公主是會養孩子的。殊兒被她養得極好,當初秦睿若是能得她親手撫養,也不至於行差踏錯落得後來的下場。」
猛不丁聽到了秦睿的名字,秦闕竟然有些晃神,他已經有好些年沒聽到這個名字了。回過神後,端王爺手中的湯匙輕輕同碗底碰撞著:「秦睿畢竟有自己的生母,阿姊當時也沒那麼大的權利。」
長公主的權勢是一點點開始壯大的,最初時,她只能以皇姊的身份輔助秦睿,等她發展壯大時,秦睿已經不受控了。若是秦睿能聽長公主的話,一步步穩紮穩打,現在登上皇位的是誰還尤未可知。
英太妃今日感慨頗多:「先帝故去後,我突然覺得宮中的老人越來越少了。如今來往的宮人也好,御花園中行走的妃嬪也罷,好多都是陌生的面孔。我原以為那些我厭憎的人離開後,自己能舒心一些,卻沒想到他們走了,我竟然開始懷念他們了。」
「年輕時覺得這高高的宮牆困住了我,卻不知何時,我已在心中築了高牆,再也無法適應牆外的生活了。」
溫珣抿了抿唇,再次試圖勸道:「母妃,高牆之外天寬地廣,您讀了萬卷書,一定會喜歡那個自由廣袤的世界。」
在大景,聖上殯天后,他的妃嬪們有兩種選擇。有子嗣的可以隨著子嗣去往封地,沒有子嗣的可以留在後宮中,新帝也會善待他們。
溫珣他們早就打定主意,想帶英太妃和幼儀離開長安去往幽州。一來可以讓母妃和妹妹見一見長安之外的風土人情,二來將來也能不被掣肘。
可是無論溫珣如何勸說,英太妃始終沒鬆口。
笑了幾聲後,英太妃接過了溫珣手中的空碗,親手為他添了大半碗魚羹。將魚羹遞給溫珣後,英太妃緩聲道:「你們的來意,其實我早已知曉。你們都是至純至善的好孩子,我知曉跟著你們去幽州,我和幼儀都能得到妥善的安置,以前想做卻沒機會做的那些事也能實現。只是我也有我的考慮,正好你們都在,我也不隱瞞你們。」
「其一,我出身清流之家張家,蒙家族庇佑,前半生衣食無憂。如今我雙親年邁,留在長安,我雖不能侍奉左右,可多少也能照拂家中。」
「其二,幼儀今年已經年滿十二,再有三年,她就到了及笄年紀。實不相瞞,我已經在替她相看人家了,她性子跳脫,我只盼她能覓得良人,過得幸福安康。」
秦闕眼神暗了下來,母妃的考慮沒錯。幽州雖然在他們的治理下穩步發展,可是比起長安終究差了不少,幼儀在長安能挑選的空間更大更好。
「其三你們在幽州做的那些事,瞞得了別人瞞不住我。很好,作為母親,我非常欣慰能擁有你們這樣優秀出色的兒子,母妃為你們驕傲。我知曉你們想帶我和幼儀離開,是不希望將來新帝用我們來威脅你們,可你們有沒有想過,越是這個時候,我越是不能走?」
「我留下,一來可以為你們通風報信,二來也是人質。只要我還在新帝手中,他就覺得你們有軟肋被我拿捏了,對你們的防範心也就降低了,有我打掩護,你們想做什麼事放心大膽去做便是。」
「若是……真的有那麼一日,新帝握著我和幼儀的性命,讓你們卑躬屈膝左右為難,母妃會親自動手,不讓你們限於困境。」
秦闕和溫珣瞳孔一縮,二人的眼眶齊齊紅了:「母妃!」
英太妃笑著擺擺手:「我最見不得你們這樣,你們需要記住。你們已經仁至義盡,你們給了我選擇的機會,我今日作出的決定亦是權衡利弊之後擇出的最好選擇。」
秦闕哪裡還能喝得下魚羹,他的呼吸徹底亂了,端碗的手顫抖得不成樣。將碗放在桌上後,秦闕深深吸了幾口氣,平復了翻湧的情緒後,才啞著嗓子開口:「兒子……讓母妃操心了。」
英太妃爽快的笑了一聲:「操心?哈,行遠啊,這你可說錯了。母妃心裡開心著,驕傲著。原以為我這一生子嗣單薄,這輩子註定要在宮牆內蹉跎一生。可沒想到老天爺對我不薄,我兒歷經艱難終於走上了正道,做的是利國利民的大事。我女活潑嬌俏率直明朗,對我這個母親言聽計從信任關愛。」
「有你們這樣的好孩子,我知足。只可惜前些年我自恃清高看不上宮中那些鑽營之輩,到如今我兒需要用人之際,才驚覺自己幫不上任何忙。」
英太妃慈愛地看著哽咽得說不出話來的兩個孩子:「母妃給你們一句實話:離開長安後想做什麼便做什麼,不必考慮我和幼儀。我們雖然幫不上什麼忙,但是也不會給你們添亂。」
「再多說一句,成大事者心智要堅定,該舍就要舍。明白了嗎?」
從秋華宮離開時,溫珣和秦闕眼眶通紅,二人各自牽著秦殊的一隻小手,沉默著向宮門的方向走去。
秦殊時不時抬頭看看兩個爹爹,最終忍不住問道:「爹爹,你們怎麼啦?是不是祖母罵你們了呀?別難過……」
說著秦殊從衣袖中摸出了一個精緻的小荷包,打開荷包後,他取出了兩粒綠色的糖分別塞到了溫珣和秦闕手裡:「殊兒請爹爹吃糖,阿娘說,難過的時候吃點甜的,心裡就不苦了。」
看到孩子這麼乖巧,溫珣忍不住伸手摸了摸秦殊的軟發:「爹爹們沒事,殊兒不用擔心。下午我們有時間,可以陪你去和你的小夥伴道別,你平日裡的小夥伴都有哪些啊?」
秦殊像是沒聽到溫珣的話一般,他低下頭,從荷包中摸出一粒糖塞到嘴裡含了起來。從溫珣的那個角度看去,能看到秦殊鼓起來的小臉頰。
就在溫珣覺得秦殊不會回答這個問題的時候,他聽見了秦殊微微失落的聲音:「我沒有小夥伴了,他們在阿娘出事的時候都沒出現,他們不配做殊兒的小夥伴。」
「阿娘說,真正的夥伴無論我是貧窮還是富有,是發達還是落魄,都會用相同的態度對我好。我之前太年輕,不懂阿娘的意思,現在我明白了,阿娘說得是對的啊。」
聽著年幼的秦殊說著老氣橫秋的話,二人覺得又心酸又好笑。秦闕彎腰抱起了秦殊,認真說道:「沒事的殊兒,人這一生會遇到很多人。總會遇到真正的夥伴,等到了幽州,你會有很多很多夥伴。」
秦殊烏黑的眼睛亮晶晶:「真的嗎?」
秦闕認真保證道:「真的!我們殊兒這麼好,一定會有很多人真心喜歡你。」
在長安呆了幾日後,溫珣他們決定四月初六離開長安。臨行前,瓊華院的那一樹玉蘭綻放出了滿樹的花。
溫珣仰頭看著在風中搖曳的玉蘭花,感慨道:「沒想到還能看到花開。」
秦闕伸手將溫珣摟在懷中,親了親他的額頭後嘆了一聲:「是啊,二月初時花苞只有拇指大,短短一個多月就開了一樹的花。」
好花好月好風景,秦闕心念一動:「喝點?」在幽州時,二人總會忙裡偷閒過二人小世界,入長安後二人東奔西走,直到今日才能得片刻休息。
溫珣抬眼看了看秦闕,緩緩點頭笑道:「好,喝點。」
玉蘭樹下的小石桌上擺了幾道小菜,一如幾年前溫珣對秦闕坦言的那一日。秦闕已經不記得當時溫珣說了什麼了,只記得月光浮動花影搖曳,玉蘭樹下的美人在酒水的作用下面頰微紅雙眼迷離,那真是比天上月樹上花更美的景色。
幾杯水酒下肚,秦闕想到了當時粗魯又莽撞的自己,心有餘悸道:「瓊琅,那一日你在花下擺酒,向我吐露心聲。若是當時的我沒聽你的話,而是將你當成別有用心接近我的探子,我們現在會是什麼模樣呢?」
溫珣笑吟吟地抬眼看了秦闕幾眼,而後不動聲色在秦闕的酒盞中倒滿酒水。
秦闕將杯中的酒水一飲而盡,自我分析著後續:「你別說話,你讓我想想。若是我不信你,你會想辦法離開端王府,然後改頭換面為自己報仇。你很有可能會投入秦璟手下,屆時不止是秦睿,就連我和阿姊也會成為你的報複目標。」
秦闕一進門,溫珣就看到了他。四目相對後,溫珣遺憾地搖了搖頭。秦闕眼神一暗,明白伴侶這邊並不順利。
英太妃早就將二人的神情舉止看在了眼裡,見此她輕笑一聲:「你們兩別當著我這個老母親的面隔空打啞謎,行遠你來坐下,先喝一碗魚羹。薺菜春筍黃魚羹,出了秋華宮,你們再也嘗不到這個滋味。」
時令鮮物湊在一鍋中,燉煮出來的味道自然令人難忘。秦殊一連喝了三碗,喝得小肚子溜圓後才不舍地放下了碗筷:「好喝,多謝祖母。」
英太妃從身邊的盤子中抓了一小把米花糖遞給了秦殊,同時關照幼儀:「幼儀帶殊兒去玩耍吧,記得不要跑太遠,遠離水火。」
秦幼儀大咧咧放下碗筷,擦了擦嘴後快樂地去抓秦殊的小手:「知道了!」反倒是秦殊,被拖走之前還規規矩矩對著眾人行了個禮。
孩子們笑鬧著跑開了,英太妃感慨道:「不得不說,長公主是會養孩子的。殊兒被她養得極好,當初秦睿若是能得她親手撫養,也不至於行差踏錯落得後來的下場。」
猛不丁聽到了秦睿的名字,秦闕竟然有些晃神,他已經有好些年沒聽到這個名字了。回過神後,端王爺手中的湯匙輕輕同碗底碰撞著:「秦睿畢竟有自己的生母,阿姊當時也沒那麼大的權利。」
長公主的權勢是一點點開始壯大的,最初時,她只能以皇姊的身份輔助秦睿,等她發展壯大時,秦睿已經不受控了。若是秦睿能聽長公主的話,一步步穩紮穩打,現在登上皇位的是誰還尤未可知。
英太妃今日感慨頗多:「先帝故去後,我突然覺得宮中的老人越來越少了。如今來往的宮人也好,御花園中行走的妃嬪也罷,好多都是陌生的面孔。我原以為那些我厭憎的人離開後,自己能舒心一些,卻沒想到他們走了,我竟然開始懷念他們了。」
「年輕時覺得這高高的宮牆困住了我,卻不知何時,我已在心中築了高牆,再也無法適應牆外的生活了。」
溫珣抿了抿唇,再次試圖勸道:「母妃,高牆之外天寬地廣,您讀了萬卷書,一定會喜歡那個自由廣袤的世界。」
在大景,聖上殯天后,他的妃嬪們有兩種選擇。有子嗣的可以隨著子嗣去往封地,沒有子嗣的可以留在後宮中,新帝也會善待他們。
溫珣他們早就打定主意,想帶英太妃和幼儀離開長安去往幽州。一來可以讓母妃和妹妹見一見長安之外的風土人情,二來將來也能不被掣肘。
可是無論溫珣如何勸說,英太妃始終沒鬆口。
笑了幾聲後,英太妃接過了溫珣手中的空碗,親手為他添了大半碗魚羹。將魚羹遞給溫珣後,英太妃緩聲道:「你們的來意,其實我早已知曉。你們都是至純至善的好孩子,我知曉跟著你們去幽州,我和幼儀都能得到妥善的安置,以前想做卻沒機會做的那些事也能實現。只是我也有我的考慮,正好你們都在,我也不隱瞞你們。」
「其一,我出身清流之家張家,蒙家族庇佑,前半生衣食無憂。如今我雙親年邁,留在長安,我雖不能侍奉左右,可多少也能照拂家中。」
「其二,幼儀今年已經年滿十二,再有三年,她就到了及笄年紀。實不相瞞,我已經在替她相看人家了,她性子跳脫,我只盼她能覓得良人,過得幸福安康。」
秦闕眼神暗了下來,母妃的考慮沒錯。幽州雖然在他們的治理下穩步發展,可是比起長安終究差了不少,幼儀在長安能挑選的空間更大更好。
「其三你們在幽州做的那些事,瞞得了別人瞞不住我。很好,作為母親,我非常欣慰能擁有你們這樣優秀出色的兒子,母妃為你們驕傲。我知曉你們想帶我和幼儀離開,是不希望將來新帝用我們來威脅你們,可你們有沒有想過,越是這個時候,我越是不能走?」
「我留下,一來可以為你們通風報信,二來也是人質。只要我還在新帝手中,他就覺得你們有軟肋被我拿捏了,對你們的防範心也就降低了,有我打掩護,你們想做什麼事放心大膽去做便是。」
「若是……真的有那麼一日,新帝握著我和幼儀的性命,讓你們卑躬屈膝左右為難,母妃會親自動手,不讓你們限於困境。」
秦闕和溫珣瞳孔一縮,二人的眼眶齊齊紅了:「母妃!」
英太妃笑著擺擺手:「我最見不得你們這樣,你們需要記住。你們已經仁至義盡,你們給了我選擇的機會,我今日作出的決定亦是權衡利弊之後擇出的最好選擇。」
秦闕哪裡還能喝得下魚羹,他的呼吸徹底亂了,端碗的手顫抖得不成樣。將碗放在桌上後,秦闕深深吸了幾口氣,平復了翻湧的情緒後,才啞著嗓子開口:「兒子……讓母妃操心了。」
英太妃爽快的笑了一聲:「操心?哈,行遠啊,這你可說錯了。母妃心裡開心著,驕傲著。原以為我這一生子嗣單薄,這輩子註定要在宮牆內蹉跎一生。可沒想到老天爺對我不薄,我兒歷經艱難終於走上了正道,做的是利國利民的大事。我女活潑嬌俏率直明朗,對我這個母親言聽計從信任關愛。」
「有你們這樣的好孩子,我知足。只可惜前些年我自恃清高看不上宮中那些鑽營之輩,到如今我兒需要用人之際,才驚覺自己幫不上任何忙。」
英太妃慈愛地看著哽咽得說不出話來的兩個孩子:「母妃給你們一句實話:離開長安後想做什麼便做什麼,不必考慮我和幼儀。我們雖然幫不上什麼忙,但是也不會給你們添亂。」
「再多說一句,成大事者心智要堅定,該舍就要舍。明白了嗎?」
從秋華宮離開時,溫珣和秦闕眼眶通紅,二人各自牽著秦殊的一隻小手,沉默著向宮門的方向走去。
秦殊時不時抬頭看看兩個爹爹,最終忍不住問道:「爹爹,你們怎麼啦?是不是祖母罵你們了呀?別難過……」
說著秦殊從衣袖中摸出了一個精緻的小荷包,打開荷包後,他取出了兩粒綠色的糖分別塞到了溫珣和秦闕手裡:「殊兒請爹爹吃糖,阿娘說,難過的時候吃點甜的,心裡就不苦了。」
看到孩子這麼乖巧,溫珣忍不住伸手摸了摸秦殊的軟發:「爹爹們沒事,殊兒不用擔心。下午我們有時間,可以陪你去和你的小夥伴道別,你平日裡的小夥伴都有哪些啊?」
秦殊像是沒聽到溫珣的話一般,他低下頭,從荷包中摸出一粒糖塞到嘴裡含了起來。從溫珣的那個角度看去,能看到秦殊鼓起來的小臉頰。
就在溫珣覺得秦殊不會回答這個問題的時候,他聽見了秦殊微微失落的聲音:「我沒有小夥伴了,他們在阿娘出事的時候都沒出現,他們不配做殊兒的小夥伴。」
「阿娘說,真正的夥伴無論我是貧窮還是富有,是發達還是落魄,都會用相同的態度對我好。我之前太年輕,不懂阿娘的意思,現在我明白了,阿娘說得是對的啊。」
聽著年幼的秦殊說著老氣橫秋的話,二人覺得又心酸又好笑。秦闕彎腰抱起了秦殊,認真說道:「沒事的殊兒,人這一生會遇到很多人。總會遇到真正的夥伴,等到了幽州,你會有很多很多夥伴。」
秦殊烏黑的眼睛亮晶晶:「真的嗎?」
秦闕認真保證道:「真的!我們殊兒這麼好,一定會有很多人真心喜歡你。」
在長安呆了幾日後,溫珣他們決定四月初六離開長安。臨行前,瓊華院的那一樹玉蘭綻放出了滿樹的花。
溫珣仰頭看著在風中搖曳的玉蘭花,感慨道:「沒想到還能看到花開。」
秦闕伸手將溫珣摟在懷中,親了親他的額頭後嘆了一聲:「是啊,二月初時花苞只有拇指大,短短一個多月就開了一樹的花。」
好花好月好風景,秦闕心念一動:「喝點?」在幽州時,二人總會忙裡偷閒過二人小世界,入長安後二人東奔西走,直到今日才能得片刻休息。
溫珣抬眼看了看秦闕,緩緩點頭笑道:「好,喝點。」
玉蘭樹下的小石桌上擺了幾道小菜,一如幾年前溫珣對秦闕坦言的那一日。秦闕已經不記得當時溫珣說了什麼了,只記得月光浮動花影搖曳,玉蘭樹下的美人在酒水的作用下面頰微紅雙眼迷離,那真是比天上月樹上花更美的景色。
幾杯水酒下肚,秦闕想到了當時粗魯又莽撞的自己,心有餘悸道:「瓊琅,那一日你在花下擺酒,向我吐露心聲。若是當時的我沒聽你的話,而是將你當成別有用心接近我的探子,我們現在會是什麼模樣呢?」
溫珣笑吟吟地抬眼看了秦闕幾眼,而後不動聲色在秦闕的酒盞中倒滿酒水。
秦闕將杯中的酒水一飲而盡,自我分析著後續:「你別說話,你讓我想想。若是我不信你,你會想辦法離開端王府,然後改頭換面為自己報仇。你很有可能會投入秦璟手下,屆時不止是秦睿,就連我和阿姊也會成為你的報複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