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我一氣之下,就去那個誰誰誰的評論區掐了好幾次,但這樣下去也不是辦法,所以明天約了他線下掐。呵呵,能讓奇葩誇讚的,肯定不是什麼好東西。我倒要看看對面是什麼貨色,一定要把他手頭的資源搶過來。」

  陳盎勸道:「你別這麼衝動,網上的事網上解決,要是你們真一言不合打起來了,還要被請去喝茶。」

  齊馨不在乎道:「誰怕誰是狗!你明天和我一起去,萬一打不過,幫我報警,打得過的話,幫我叫車跑路。」

  陳盎打算陪她一起去,但第二天一早,接到了主辦會計的電話。

  「小陳,在家嗎?行長拉了一個大客戶,是溫城的一家工廠,員工有兩三百號人,我們今天打算帶著機器去開卡,把這個月的任務完成掉。你收拾收拾,小曾開車來接,十五分鐘後到。」

  完全不給拒絕的機會啊。

  陳盎趕緊起床洗漱,拿了一塊年糕邊吃邊出門。路上抽空給齊馨打電話,說自己臨時有工作,讓她今天先別去。

  可齊馨卻說自己已經到了,讓她別擔心,帶著辣椒水呢。

  陳盎想到她說的地點離陳小濱單位很近,於是打電話給陳小濱,可沒人接。

  小曾的車已經在路邊摁喇叭,陳盎只好先上車,過了十幾分鐘,接到陳小濱的電話問怎麼了,得知他今天有事不在單位,便也沒說什麼。

  齊馨倒發了一條微信:「姐妹別擔心,那誰原來是個弱不禁風的小白臉,感覺我一拳頭都能砸死他。放心,我不會衝動的,會留他一條狗命!」

  聽她這樣說,陳盎便放心地隨同事們出差了。

  臨城到溫城,走高速路大約一個小時。

  溫城靠南靠海,氣候更加溫和濕潤。一路上,途經臨城鄉鎮,又穿過了市中心,每座城都有自己的特色,但因為地域相近,又不可避免地帶上一絲相似感。

  他們去的這家工廠在東部海邊,需要穿過溫城城區,駛離高速後,還要再開四十分鐘。到達時,已經接近中午。

  大家沒有先去吃飯,而是立刻搬出機器,哐哐幹活。

  四個人,辦兩三百張卡,時間還是很緊張的。

  三個小時後,終於完成任務,已經下午兩點。幾人辦卡辦得頭暈眼花,結束後,才發現肚子已經餓得咕咕叫。

  「金塘鎮挺有特色的,海鮮超級多,還特新鮮。對了,咱們吃完飯可以去那個網紅景點打下卡,就在附近,好像叫什麼彩虹村。」小曾建議。

  大家欣然同意。

  找了當地一家特色飯館,陳盎坐下時想起入職培訓時的同桌姜沫,就是溫城金塘鎮本地人,可以問問她有什麼特色菜。

  姜沫很快回復微信:「小盎啊,你來金塘了怎麼不和我說一聲,發個定位,我今天正好休息,來接你玩。」

  陳盎:「和同事一起來開卡,等會兒就回去了。」

  姜沫道:「別啊,好不容易來一趟,和你們領導說一聲調班唄,今晚住我家的民宿,不要錢。」

  金塘鎮是溫城著重打造的旅遊區。不同於臨城走的千年文化底蘊之路,它有著得天獨厚的自然風景,毗鄰大海,背靠青山,當然,也通過人工打造了一些例如彩虹村的網紅景點,每年都會吸引好大一批遊客,帶動了本地民宿的發展。

  陳盎知道,姜沫家就經營著一家不錯的民宿,每到旺季,生意很好,她是一個實打實的小富婆。

  剛吃完飯,姜沫就騎著小電驢到門口接她了。

  陳盎明天本來就不上班,和主辦會計說了一聲,兩撥人兵分兩路。

  陳盎接過頭盔,跨上小電驢后座,抱住她的腰,姜沫車速不快不慢,帶著她穿過熙熙攘攘的街頭,開到了一條蜿蜒向上的山路。

  山路是休憩過的,用一塊一塊拳頭大小的,青色、紫色的岩石鋪就,年頭久了,一些已經開裂。

  小電驢有些顛簸,姜沫放慢了速度。

  陳盎轉頭打量四周的景色,斑駁日光被樹枝割成一片一片,像鏡子碎片,散落在青石上,反射出溫和的光。

  隱隱約約還能聽到海浪拍岸的聲音。春季的海風略帶涼爽,卻沒有一絲海腥味,只有一股淡淡的鹹味,比海鹽香水好聞多了。

  陳盎和姜沫的頭髮都在往後飛舞。

  陳盎撥了撥她的頭髮,姜沫一路上都在嘰嘰喳喳地說話,時而問這裡景色好不好看,時而問在支行過得怎麼樣。

  陳盎也有很多話說。

  片刻後,來到一處稍急的地勢。

  小電驢帶著人不好直接上坡,姜沫停下車往上推,陳盎在後面幫忙扶著一起推車。

  走得慢,裝入視野的東西更加清晰。

  山間依稀散落著一些古老的房子,都是用大塊石頭堆砌建成,和路上的石頭顏色有點像,紫色、青色、綠色,間雜著,像一幅色彩鮮明的油畫。

  「這些房子好漂亮。」陳盎誇讚道。

  「是吧,我們這兒的特色石頭房。不過很老了,上個世紀的,以前村裡的普通老百姓住,現在沒人了,但政府也不讓拆,保持原汁原味的特色嘛。山上還有一座地主的老宅,被修成景點了,等會兒帶你去看。」

  兩人慢慢走著,到了平坡,姜沫騎上小電驢,見陳盎沒上來,回頭問:「小盎,你看什麼呢?」

  順著陳盎的視線,姜沫看見一幢二層石頭房,以為她感興趣,介紹道:「哎,這戶人家在我們這兒很有名,房子風水超好,原來的主人據說已經大富大貴了,不過他們家很久沒人回來,我也是聽爸媽說的。」

  他們站的位置在高處,可以俯瞰到石頭房的院子裡。

  陳盎指了指,道:「可現在裡面有好幾個人。」

  「誒,還真是。」

  院子裡,七八個男女進進出出忙活著,有的在灑掃,有的在搬東西,有的在除草。這麼多人中,陳盎一眼鎖定了其中一個高峻的。

  恰好,那人仿佛心有靈犀,抬頭往她們的方向看來。

  第十五章 善良or惡毒

  陳盎趕緊縮回頭。

  好險。

  應該沒被發現吧?

  姜沫好奇:「小盎,怎麼了?」

  陳盎搖了搖頭,坐上小電驢后座,催促道:「沒什麼,趕快去你家吧,我有點累了。」

  姜沫帶著她一路穩穩噹噹地來到了民宿。

  她家民宿位置很好,一推開玻璃落地窗,似乎就能和洶湧的浪花迎面親吻。一樓有個籃球場大的藍色無邊游泳池,二樓有個延伸出去的玻璃露台。

  裝修風格清新古樸,幾面牆刷了白色油漆,幾面牆保持原汁原味的黃褐色岩石塊。大堂里還設了一個咖啡吧檯。

  姜沫帶她參觀了一會兒,陳盎誇讚道:「好漂亮啊,怪不得你家生意這麼好,小富婆。」

  姜沫擺擺手道:「嗐,我家生意也不是最好的。有些村子統一運營,每月給租金或者分紅兩種模式由村民自選,經營得好的可比我家賺得多多了。」

  陳盎羨慕道:「要是我也這麼有錢,上班就沒那麼痛苦了。」

  五月並不是金塘旅遊的旺季,人不多。

  坐在姜沫的小電驢后座,陳盎去看了清朝時期地主家的老宅,去網紅的彩虹村拍照打卡,去細膩如金的沙灘任由海浪吻過腳背,還看到遠處的半山腰平地有一排長方形的太陽能發電板,正興致沖沖地想去看一看高科技,結果姜沫告訴她,這些都是村民曬鹹魚的木板。

  再回到民宿時天色已經很黑了。

  在房間躺了一會兒,姜沫喊她下樓吃飯。

  姜媽媽煮了許多當地的特色菜,炒海螺肉、家燒帶魚、炸鰻魚幾、炒綠豆面、肉羹、山粉夾、蒸肉圓,主食做了薑汁索麵和蒸年糕。

  姜媽媽說道:「沫沫,剛入住的幾位客人估計還沒吃飯,你打客房電話問問,要不要在這兒吃,咱們今天的菜免費。」

  「好咧。」姜沫去前台撥電話。

  陳盎坐在餐桌邊,低頭打字問齊馨今天什麼情況,可對面久久沒回復,等一抬頭,看見樓梯上走下來幾個人,打扮眼熟,正是今天下午那座小院裡看見的。

  陳盎和陸嶼安的視線撞了個正著。

  雙方相互一愣。

  接著,陸嶼安邁著長腿,坐到了她旁邊。

  姜沫看出兩人的神情不對,問:「小盎,你倆認識啊?朋友?」

  陳盎想了想,點頭。

  姜沫道:「這也太巧了吧,原來你在溫城不止我一個朋友哦。」

  「我們也是從臨城來的。」陸嶼安開口。

  「哦?」

  飯間,兩撥人邊吃邊聊天,陳盎得知,今天下午看見的石頭房小院,原來是陸嶼安家的祖宅,他爺爺年輕時曾居住在這裡。算起來,和姜沫家往上幾代還是同一個祖宗。

  自從上次老街一別後,陳盎和陸嶼安已經很久沒說話,一頓飯後,兩人關係倒是稍微緩和了點。

  陳盎想幫姜媽媽一起收拾碗筷,姜沫卻推開她,推薦他們去二樓的露台看星星。<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