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5頁
厭倦了戰場上的殺伐與血腥,比起權力鬥爭的爾虞我詐,在這片熱愛的土地上揮灑汗水,要自在輕鬆太多。
忙完家中的事,蕭懷玉還會幫襯著鄰家耕作,儘管之前受到過她們的謾罵,並當面指責,害怕她會將孩子們帶壞,但蕭懷玉仍然不計前嫌。
而對於她的不記仇,一些鄰舍也會感到羞愧,從而轉變態度,但還有一些,則會拒絕她的幫助,仍對她十分戒備與警惕。
所以在背後,總能聽見一些不好的言論,為此,蕭母很是心疼自己的女兒,放棄京中的榮華富貴,來到這麼遙遠的地方,還不被人所理解,“玉兒,你這般好心幫她們,她們卻仍在你的背後嚼舌根,你知道她們說你什麼嗎?”
“百姓心中還是淳樸的,只是人對未知都會有警惕與防備,而他們對我一無所知,有這樣的反應也很正常。”蕭懷玉卻回道母親。
蕭母皺了皺眉頭,“如果這是你想要的生活,娘不會說什麼,但是離開長安前,你妹妹曾叮囑過,你的舊傷需要好好靜養,娘是怕這些言語對你…”
“阿娘。”蕭懷玉寬慰著母親,“孩兒可以理解她們的所為,他們不知道我的身份,因此才會這樣,可是長安的那些人,明明什麼都知道,卻仍不願放過。”
“孩兒已經厭倦了那些爭鬥。”蕭懷玉又道。
如蕭懷玉所預料的那般,剛來到此地,百姓們對她一無所知,所以才會設有防備,但隨著慢慢相處後的了解,他們的警惕與防備也開始慢慢卸下,直至盛春時的一場暴風雨,徹底改變了鄰舍對她的看法。
頂著烈日種下的禾苗,尚未紮根,而這場暴雨連下了數日,湖水暴漲,淹沒了農田。
蕭懷玉從榻上驚醒,屋外春雷滾滾,看著被淹沒的農田與莊稼,於是裹上蓑衣,開挖溝壑,將水引出。
冒著狂風驟雨忙碌了一整夜後,田地里的莊稼終於保住了,對於水淹的農田,從小生長在這片土地上的蕭懷玉有著豐富的經驗。
當擔憂的人們,在天亮雨停後提心弔膽的跑到田地里看到並沒有受多少損傷的莊稼時,心中便只剩對蕭懷玉的感激與愧疚。
還有許多農戶將她請入家中招待,並往她家中送各種各樣的吃食。
利益驅使人爭奪,而權力則會放大人的陰暗與野心。
這種來自於民間最為樸實的熱情,自蕭懷玉成名之後,便極少看到了。
此後,蕭懷玉在當地一直幫襯著居民,並且將一些適齡,但家中卻因孩子太多而無法供養起的女童送往當地的學堂。
不到三個月的時間,蕭懷玉的踏實,勤勞,不但被當地的百姓成功接納,甚至還有人打聽起了她的家室,欲為之說媒,但每次她都會以已娶妻為由而拒絕。
天授十一年,盛春,天子南巡,至暮春時節抵達荊州,特意繞道下轄的雲夢縣。
雲夢澤的湖邊長滿了花草,忙完農活的蕭懷玉坐在草地里歇息,並向身側幾個孩子講述著楚國曾經的模樣。
自那次暴雨之後,大人們不再阻止孩子與她來往,並還有人專門將孩子托給她照料。
“阿兄,我爺說,楚國原來只在南方,是咱們的陛下還有蕭懷玉大將軍,平定了東邊的齊國和北邊的燕國,才有今天的楚國。”
“我長大後,也要做蕭懷玉那樣的大將軍,武功蓋世!”其中一個扎著總角的女童,起身拿著手中的木棍當劍一般指著夕陽說道。
“我也要。”其他幾個孩子也都紛紛說道。
蕭懷玉愣了愣,隨後大笑了起來,“那你們可要好好讀書,將來考取功名,報效國家。”
如今四海安定,沒有戰爭,想要通過功勳來達到那般的成就,便要難上許多,但也因為安定,所以有了一種新的方式,那就是通過武舉。
“阿兄,你去過長安,見過皇帝陛下嗎?”坐在蕭懷玉身側的女孩問道。
蕭懷玉突然哽咽,“我…陛下從宮中出來的時候見過,長安城內的百姓都見過。”
“那阿兄見過大將軍嗎?”拿著木棍的女童湊到她的膝前問道。
蕭懷玉點頭,緊接著她們又問道:“皇帝長什麼樣子?”
“陛下…”蕭懷玉的眼裡忽生思念,“是我見過的,這天底下最最好看的女子。”
蕭懷玉的話,讓幾個孩子對去往都城長安有了憧憬。
“那大將軍呢。”她們又問道。
這讓蕭懷玉很是驚訝,就連遠在南方的百姓,在提到天子的同時,都會想到燕王蕭懷玉。
“大將軍,是一個十足的笨蛋。”一道熟悉的聲音從身後草坡上傳來。
幾個孩童抬頭望去,紛紛瞪大了雙眼,也許是從未在雲夢這個地方看到過這樣好看的女子,所以眼裡充滿了驚艷。
聽到這個聲音,蕭懷玉沒有敢第一時間回頭,她看著前方寬廣的湖面,腦海中浮現出了無數畫面。
在此地,她出生的地方,她們重逢。
“阿兄。”孩童們搖了搖蕭懷玉的胳膊,“你認識這位姐姐嗎?”
“或許,你們應該叫嫂嫂。”身後的聲音再提醒幾個孩子。
孩子們震驚的看著她,“怎麼,大將軍害怕見我嗎?”
蕭懷玉這才回過頭,雙目通紅的看著岸上的李瑾,她穿著襦裙,髮絲隨風飄動。
李瑾的身後跟著一支人馬,但離得很遠,她是走過來的,為了不引起動靜。
二人對視了許久,相顧無言,“這裡,和當年一樣。”最終是李瑾的開口打破了這份寂靜,她看著雲夢的大澤,便想起了當初長眠於此時所看到的一切。
“你怎麼知道我在這兒?”蕭懷玉問道。
“當然是問過了阿娘。”李瑾回道,她走下草坡來到蕭懷玉的身側。
蕭懷玉支走了身側的孩子,“陛下…”
“蕭郎想自爆身份嗎?”李瑾打斷道。
蕭懷玉忽然語塞,天子南巡的消息,她是知道的,只不過她沒有想到李瑾會如此突然的到訪。
“這裡的景色真好啊。”李瑾在她身側坐下,感受著湖面吹來的微風,“怪不得蕭郎一直心心念念想要離開長安,這樣與世無爭的生活,何人不嚮往呢。”
夕陽落下,湖水中倒映著霞光,兩隻白鷺飛到了湖邊駐足相望。
“我…”蕭懷玉幾番欲言又止。
“你放心,我不是來勸你回去的。”李瑾遂說道。
“我不是這個意思。”蕭懷玉皺起眉頭。
“荊州畢竟是楚舊都,南巡一直在我的計劃當中,折來雲夢,是順道看你。”李瑾逞強的說道。
“再者,我若不來,難道還指望你會主動來荊州城見我?”
“雲夢的百姓不識得我,所以我找到你家時,你的鄰居都圍了過來。”
“我沒有帶衛士,也就沒有阻攔,你埋藏身份,隱居在此,她們都不知道你是誰,自然也不知道我,所以都在好奇,我會是你的什麼人,為什麼突然出現,於是我便告訴她們,我是你的結髮妻子,從長安而來。”
李瑾的御駕抵達雲夢縣,還沒有接見當地的官員,便白龍魚服找到了蕭懷玉所在的大澤湖。
蕭懷玉睜著動容的雙眼,李瑾看出了她眼裡的疲憊,於是便讓她躺下,躺在了自己的懷中,枕在了腿上。
“我想我是在意的。”她伸出手輕輕撫摸著蕭懷玉的臉,“我才是你的結髮妻子。”
第364章 番外(四)
蕭懷玉躺在草地里,頭枕在李瑾的腿上,閉著雙眼,聽著耳畔傳來的言語聲與晚風聲。
聽著,愛人訴說的心事,讓她疲憊的身體逐漸放鬆了下來。
如果時間可以永遠停留在這一刻,那麼她一定是願意的。
但作為君王的李瑾,卻沒有辦法這樣一直陪著她,她深知。
“我們都活在世俗當中,以為可以不在意,以為可以做到理智,以為只有自己,但真正遭遇時,卻又是不一樣的心境。”李瑾又道,“有些事,連自己都不可控呢。”
蕭懷玉伸手蓋住了李瑾撫摸自己臉龐的手,但她沒有說話,只是側過身子,將頭埋進了她的懷中。
她握著李瑾的手,握得很緊,聞著她身上的味道,那久違又無比熟悉與依戀的味道。
李瑾低下頭,看著如孩童般蜷縮躺在自己懷中的人,“剛找到家中時,發現有人再與母親向你說媒,還是鄉紳之女,祖上曾是京官,膝下就這一個女兒。”
“我著人打發了,賜了百金,不許她們再登門。”
“蕭郎才回雲夢多久,便又有一番新的際遇了。”
蕭懷玉睜開雙眼,“民間將婚嫁看得極重,若有適齡者,總要盤問些許,但我已解釋過我有妻子,只是她們不願信,不過今日過後,想來能徹底打消了他們的念頭。”
忙完家中的事,蕭懷玉還會幫襯著鄰家耕作,儘管之前受到過她們的謾罵,並當面指責,害怕她會將孩子們帶壞,但蕭懷玉仍然不計前嫌。
而對於她的不記仇,一些鄰舍也會感到羞愧,從而轉變態度,但還有一些,則會拒絕她的幫助,仍對她十分戒備與警惕。
所以在背後,總能聽見一些不好的言論,為此,蕭母很是心疼自己的女兒,放棄京中的榮華富貴,來到這麼遙遠的地方,還不被人所理解,“玉兒,你這般好心幫她們,她們卻仍在你的背後嚼舌根,你知道她們說你什麼嗎?”
“百姓心中還是淳樸的,只是人對未知都會有警惕與防備,而他們對我一無所知,有這樣的反應也很正常。”蕭懷玉卻回道母親。
蕭母皺了皺眉頭,“如果這是你想要的生活,娘不會說什麼,但是離開長安前,你妹妹曾叮囑過,你的舊傷需要好好靜養,娘是怕這些言語對你…”
“阿娘。”蕭懷玉寬慰著母親,“孩兒可以理解她們的所為,他們不知道我的身份,因此才會這樣,可是長安的那些人,明明什麼都知道,卻仍不願放過。”
“孩兒已經厭倦了那些爭鬥。”蕭懷玉又道。
如蕭懷玉所預料的那般,剛來到此地,百姓們對她一無所知,所以才會設有防備,但隨著慢慢相處後的了解,他們的警惕與防備也開始慢慢卸下,直至盛春時的一場暴風雨,徹底改變了鄰舍對她的看法。
頂著烈日種下的禾苗,尚未紮根,而這場暴雨連下了數日,湖水暴漲,淹沒了農田。
蕭懷玉從榻上驚醒,屋外春雷滾滾,看著被淹沒的農田與莊稼,於是裹上蓑衣,開挖溝壑,將水引出。
冒著狂風驟雨忙碌了一整夜後,田地里的莊稼終於保住了,對於水淹的農田,從小生長在這片土地上的蕭懷玉有著豐富的經驗。
當擔憂的人們,在天亮雨停後提心弔膽的跑到田地里看到並沒有受多少損傷的莊稼時,心中便只剩對蕭懷玉的感激與愧疚。
還有許多農戶將她請入家中招待,並往她家中送各種各樣的吃食。
利益驅使人爭奪,而權力則會放大人的陰暗與野心。
這種來自於民間最為樸實的熱情,自蕭懷玉成名之後,便極少看到了。
此後,蕭懷玉在當地一直幫襯著居民,並且將一些適齡,但家中卻因孩子太多而無法供養起的女童送往當地的學堂。
不到三個月的時間,蕭懷玉的踏實,勤勞,不但被當地的百姓成功接納,甚至還有人打聽起了她的家室,欲為之說媒,但每次她都會以已娶妻為由而拒絕。
天授十一年,盛春,天子南巡,至暮春時節抵達荊州,特意繞道下轄的雲夢縣。
雲夢澤的湖邊長滿了花草,忙完農活的蕭懷玉坐在草地里歇息,並向身側幾個孩子講述著楚國曾經的模樣。
自那次暴雨之後,大人們不再阻止孩子與她來往,並還有人專門將孩子托給她照料。
“阿兄,我爺說,楚國原來只在南方,是咱們的陛下還有蕭懷玉大將軍,平定了東邊的齊國和北邊的燕國,才有今天的楚國。”
“我長大後,也要做蕭懷玉那樣的大將軍,武功蓋世!”其中一個扎著總角的女童,起身拿著手中的木棍當劍一般指著夕陽說道。
“我也要。”其他幾個孩子也都紛紛說道。
蕭懷玉愣了愣,隨後大笑了起來,“那你們可要好好讀書,將來考取功名,報效國家。”
如今四海安定,沒有戰爭,想要通過功勳來達到那般的成就,便要難上許多,但也因為安定,所以有了一種新的方式,那就是通過武舉。
“阿兄,你去過長安,見過皇帝陛下嗎?”坐在蕭懷玉身側的女孩問道。
蕭懷玉突然哽咽,“我…陛下從宮中出來的時候見過,長安城內的百姓都見過。”
“那阿兄見過大將軍嗎?”拿著木棍的女童湊到她的膝前問道。
蕭懷玉點頭,緊接著她們又問道:“皇帝長什麼樣子?”
“陛下…”蕭懷玉的眼裡忽生思念,“是我見過的,這天底下最最好看的女子。”
蕭懷玉的話,讓幾個孩子對去往都城長安有了憧憬。
“那大將軍呢。”她們又問道。
這讓蕭懷玉很是驚訝,就連遠在南方的百姓,在提到天子的同時,都會想到燕王蕭懷玉。
“大將軍,是一個十足的笨蛋。”一道熟悉的聲音從身後草坡上傳來。
幾個孩童抬頭望去,紛紛瞪大了雙眼,也許是從未在雲夢這個地方看到過這樣好看的女子,所以眼裡充滿了驚艷。
聽到這個聲音,蕭懷玉沒有敢第一時間回頭,她看著前方寬廣的湖面,腦海中浮現出了無數畫面。
在此地,她出生的地方,她們重逢。
“阿兄。”孩童們搖了搖蕭懷玉的胳膊,“你認識這位姐姐嗎?”
“或許,你們應該叫嫂嫂。”身後的聲音再提醒幾個孩子。
孩子們震驚的看著她,“怎麼,大將軍害怕見我嗎?”
蕭懷玉這才回過頭,雙目通紅的看著岸上的李瑾,她穿著襦裙,髮絲隨風飄動。
李瑾的身後跟著一支人馬,但離得很遠,她是走過來的,為了不引起動靜。
二人對視了許久,相顧無言,“這裡,和當年一樣。”最終是李瑾的開口打破了這份寂靜,她看著雲夢的大澤,便想起了當初長眠於此時所看到的一切。
“你怎麼知道我在這兒?”蕭懷玉問道。
“當然是問過了阿娘。”李瑾回道,她走下草坡來到蕭懷玉的身側。
蕭懷玉支走了身側的孩子,“陛下…”
“蕭郎想自爆身份嗎?”李瑾打斷道。
蕭懷玉忽然語塞,天子南巡的消息,她是知道的,只不過她沒有想到李瑾會如此突然的到訪。
“這裡的景色真好啊。”李瑾在她身側坐下,感受著湖面吹來的微風,“怪不得蕭郎一直心心念念想要離開長安,這樣與世無爭的生活,何人不嚮往呢。”
夕陽落下,湖水中倒映著霞光,兩隻白鷺飛到了湖邊駐足相望。
“我…”蕭懷玉幾番欲言又止。
“你放心,我不是來勸你回去的。”李瑾遂說道。
“我不是這個意思。”蕭懷玉皺起眉頭。
“荊州畢竟是楚舊都,南巡一直在我的計劃當中,折來雲夢,是順道看你。”李瑾逞強的說道。
“再者,我若不來,難道還指望你會主動來荊州城見我?”
“雲夢的百姓不識得我,所以我找到你家時,你的鄰居都圍了過來。”
“我沒有帶衛士,也就沒有阻攔,你埋藏身份,隱居在此,她們都不知道你是誰,自然也不知道我,所以都在好奇,我會是你的什麼人,為什麼突然出現,於是我便告訴她們,我是你的結髮妻子,從長安而來。”
李瑾的御駕抵達雲夢縣,還沒有接見當地的官員,便白龍魚服找到了蕭懷玉所在的大澤湖。
蕭懷玉睜著動容的雙眼,李瑾看出了她眼裡的疲憊,於是便讓她躺下,躺在了自己的懷中,枕在了腿上。
“我想我是在意的。”她伸出手輕輕撫摸著蕭懷玉的臉,“我才是你的結髮妻子。”
第364章 番外(四)
蕭懷玉躺在草地里,頭枕在李瑾的腿上,閉著雙眼,聽著耳畔傳來的言語聲與晚風聲。
聽著,愛人訴說的心事,讓她疲憊的身體逐漸放鬆了下來。
如果時間可以永遠停留在這一刻,那麼她一定是願意的。
但作為君王的李瑾,卻沒有辦法這樣一直陪著她,她深知。
“我們都活在世俗當中,以為可以不在意,以為可以做到理智,以為只有自己,但真正遭遇時,卻又是不一樣的心境。”李瑾又道,“有些事,連自己都不可控呢。”
蕭懷玉伸手蓋住了李瑾撫摸自己臉龐的手,但她沒有說話,只是側過身子,將頭埋進了她的懷中。
她握著李瑾的手,握得很緊,聞著她身上的味道,那久違又無比熟悉與依戀的味道。
李瑾低下頭,看著如孩童般蜷縮躺在自己懷中的人,“剛找到家中時,發現有人再與母親向你說媒,還是鄉紳之女,祖上曾是京官,膝下就這一個女兒。”
“我著人打發了,賜了百金,不許她們再登門。”
“蕭郎才回雲夢多久,便又有一番新的際遇了。”
蕭懷玉睜開雙眼,“民間將婚嫁看得極重,若有適齡者,總要盤問些許,但我已解釋過我有妻子,只是她們不願信,不過今日過後,想來能徹底打消了他們的念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