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頁
自靈堂搭好,就不斷有親里過來祭奠。他們從大門口進,一條腿剛邁進來就開始嚎啕,男人要低著腰,垂著臉,咧著嘴,嘴裡呼喊著對姥姥的尊稱,太奶、姑奶、姨姥、姑姑、嬸子……叫什麼的都有,走到姥姥跟前撲通一跪,磕三個頭,繼續哭,大部分人是不掉淚的,女人弔唁則不用跪,只坐在地上即可。與此同時,家裡三五親屬也要跪下來陪著一起哭,大概持續十秒鐘,弔唁的人須被親屬攙扶起來,然後接過親屬遞過來的一條白孝布,再退到旁側,該說說該聊聊,進行家長里短式的慰問,仿佛剛才啥也沒發生。
聊完就去裡屋,把禮錢交給記錄的文書,文書是個老頭,花白頭髮戴眼鏡,拿毛筆用小楷寫上上禮人的名字,整個弔唁的過程才算結束。
楊之玉在一旁看著,本來哭了好幾通,但來回來幾波後,覺得蠻滑稽,被村里人爐火純青的演技震撼到,在火盆給姥姥燒了母親疊好的一沓子金元寶後,便出了過堂屋去溜達。
院子裡用磚泥砌了灶台,很大的灶台,能放下一口大鐵鍋,煙囪呼呼冒白煙,兩個廚子光著膀子拿著長長鏟勺來回翻炒鍋里的白菜豆皮和豬肉。
姥姥生前養的小黃狗早就過給了大舅,它正圍著灶台撿拾鍋里不小心蹦出來的肉碎。
還有幾個婦女在洗菜切菜打著下手。
院子內牆還掛著一個大音響,嗩吶停的時候,就用它來放哀樂。
村里人去世,一連兩三天都是哀樂聲,整個村都能聽見。
甚至有人憑嗩吶哀樂的方向就能判斷是誰家死了人。
門口一陣騷動,有汽車停下來,下來倆人,羅良和何諾舟。
羅良作為副縣長,老上電視,有人認出他來,趕緊圍過去,大隊書記也過來噓寒問暖,細想著和老太太什麼關係,旁觀的姑娘媳婦帶著笑意打量何諾舟,他本就帥氣,加上被個矮皮黑微胖的羅良陪襯,更顯得脫俗。
楊之玉忙過去接應,這倆人明顯是衝著她的面子來的。
「節哀,節哀,楊老師!」羅良和她握手,他正巧在附近辦事,就和何諾舟一起過來。
何諾舟也輕輕碰了下她手臂,叫她別太難過,姥姥高壽,是喜喪,回去享福了。
楊之玉點頭,微微笑,感謝他們過來。
倆男人進去過堂屋給姥姥鞠了三躬,也各領到一塊孝布。
大隊書記領著羅良去院子裡說話,村里難得來這麼大領導,他得好好表現表現。
何諾舟心疼看著楊之玉紅腫的眼,說都哭成單眼皮了。
「沒事,我已經好多了,接受了這個事實。」楊之玉拉他在窗戶根的長凳上坐下來,這裡沒人,對面是姥姥曾種下的月季,粉的紅的黃的,開得正艷。
何諾舟凝著她的側臉,她頭髮長了,梳了簡單的低馬尾,可能來回折騰的,耳後散著輕飄飄的兩縷,日光下髮絲呈現棕栗色,和淺淡如少女的面頰相配,好似高中時那個認真做作業的低調小女生。
初戀啊,哪那麼容易釋懷。何諾舟寧願她打罵自己一頓,也不願見她這個楚楚可憐的樣子,這讓他心神不寧,那顆躁動的心恨不得撲在她身上。但他也只是握了握拳頭,低下頭,拿鞋尖踢掉腳下一塊小石子。
真不巧,小石子擊中了一隻花叢里的肥貓,慘叫著竄出來,朝何諾舟齜牙怒目。
楊之玉被逗樂,扭頭說:「這么小概率事件都被你碰上,你今年定會撞大運,項目肯定大獲成功!」
「都這時候了,你還想著我。」何諾舟心裡堵得慌,「若是真有好運氣,我巴不得分給你,或者……或者……」
「或者什麼?」楊之玉好奇,歪頭問。
或者讓我成功追到你。他不敢說,只嘆氣,對著花叢說,只要你以後天天開心,我便知足。
楊之玉說:「你現在還挺會替別人著想,是不是戀愛了?」
何諾舟苦笑:「除非看見你嫁了,我才安心戀愛。」
「林書涵挺喜歡你,多好的姑娘,別辜負。」楊之玉溫聲說,她希望他在自己這別浪費時間。
「榮善衡不好嗎,你不也分手了。」他反駁。
「兩碼事兒。」楊之玉也踢開一顆小石子,「我是實踐後失敗,所以行不通,你是沒勇氣實踐,不知道結果。」
「那你放下了嗎?撞了南牆要回頭了嗎?」他問。
楊之玉不說話了。
何諾舟猜得准,笑笑:「所以你勸我也沒用,我和你一樣,始終放不下。」
楊之玉看著他眼睛,確切道:「可是我明確告訴你咱倆不可能了,你放不下也得放下。」
「我不信。」
何諾舟執拗起來,他看著遠處,側臉的輪廓起伏有致。楊之玉細看了會兒,他的長相是偏少年感的,眉毛粗黑,眼尾上揚,鼻峰高聳,可能沒吃過苦,所以臉上總是掛著隱隱的得意。
如男孩一般的男人,很會討人歡心的男人,要是得到也會很幸福吧?楊之玉暗自設想。
羅良招呼他要走了。何諾舟對楊之玉說明天再過來,楊之玉說不用,他說你就別管啦!
第二天姥姥的遺體要送去火化。
親屬在殯儀館的某大廳進行了簡短的告別儀式,大舅簡單念了姥姥的生平,大家圍著水晶棺繞一圈,可當主持人說禮畢的時候,葛金秋再也繃不住,不顧眾人阻攔,一下子撲到水晶館上,對著裡面的母親崩潰大哭,她已經兩天哭不出聲音了,現在卻嘶啞著喊出來,一聲一聲叫媽媽,說媽媽別走,媽媽再看看我吧……
眾人上去攙扶,楊之玉抱住母親,哭著說,媽你還有我呢,我會一直陪著你。轉身的一刻,楊之玉看見姥姥的面容,十分安詳,跟睡著了似的,尤其嘴角,向上自然彎了一個弧度。她兩行熱淚噴涌而出,這次是真的和姥姥說再見了。
眾人從殯儀館回來,到了村口要下車,嗩吶吹響引路,走在最前面的親屬抱著遺像和骨灰盒,後面是頭戴白孝布的孝子賢孫們,每到一處路口,連著親的村里人都會在路中間點火燒紙,磕頭以示祭奠,送葬隊伍便會停下來哭一陣。
中午吃完大鍋飯,下午要按定好的吉時出殯。而出殯前還有個重要的儀式,就是所有外姓男性晚輩要為死者上香哭靈,包括姥姥娘家的侄子、侄女婿,五服內所有女婿、外甥、外孫女婿等。
靈柩就停在院內,正對大門,以前要做棺材,現在環保,而且墓地面積小了,只埋骨灰盒。姥姥的骨灰盒被四四方方的透明玻璃罩好,裡面還點綴著白色黃色的菊花,最前面的玻璃上貼著一個「奠」字。
靈柩前放著案幾,案几上置香碗,用來上香。靈柩後站了滿滿當當的家屬,當然,還混進好多看熱鬧的。
這有熱鬧可看?當然有,這個環節最容易鬧笑話。
本村人要看這些外戚如何出糗。
治喪的人會按照寫好的親戚名字依次叫人,被叫到的來祭奠的親戚要從大門口一路哭嚎著小跑過來,彼時四周皆靜,所以哭得好不好、真不真非常明顯。
尤其是老人喜喪,一些不算太親的女婿外甥會因為親緣淡薄而哭不出來,甚至哭著哭著就笑了,便被眾人看笑話,很長一段時間當談資。<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聊完就去裡屋,把禮錢交給記錄的文書,文書是個老頭,花白頭髮戴眼鏡,拿毛筆用小楷寫上上禮人的名字,整個弔唁的過程才算結束。
楊之玉在一旁看著,本來哭了好幾通,但來回來幾波後,覺得蠻滑稽,被村里人爐火純青的演技震撼到,在火盆給姥姥燒了母親疊好的一沓子金元寶後,便出了過堂屋去溜達。
院子裡用磚泥砌了灶台,很大的灶台,能放下一口大鐵鍋,煙囪呼呼冒白煙,兩個廚子光著膀子拿著長長鏟勺來回翻炒鍋里的白菜豆皮和豬肉。
姥姥生前養的小黃狗早就過給了大舅,它正圍著灶台撿拾鍋里不小心蹦出來的肉碎。
還有幾個婦女在洗菜切菜打著下手。
院子內牆還掛著一個大音響,嗩吶停的時候,就用它來放哀樂。
村里人去世,一連兩三天都是哀樂聲,整個村都能聽見。
甚至有人憑嗩吶哀樂的方向就能判斷是誰家死了人。
門口一陣騷動,有汽車停下來,下來倆人,羅良和何諾舟。
羅良作為副縣長,老上電視,有人認出他來,趕緊圍過去,大隊書記也過來噓寒問暖,細想著和老太太什麼關係,旁觀的姑娘媳婦帶著笑意打量何諾舟,他本就帥氣,加上被個矮皮黑微胖的羅良陪襯,更顯得脫俗。
楊之玉忙過去接應,這倆人明顯是衝著她的面子來的。
「節哀,節哀,楊老師!」羅良和她握手,他正巧在附近辦事,就和何諾舟一起過來。
何諾舟也輕輕碰了下她手臂,叫她別太難過,姥姥高壽,是喜喪,回去享福了。
楊之玉點頭,微微笑,感謝他們過來。
倆男人進去過堂屋給姥姥鞠了三躬,也各領到一塊孝布。
大隊書記領著羅良去院子裡說話,村里難得來這麼大領導,他得好好表現表現。
何諾舟心疼看著楊之玉紅腫的眼,說都哭成單眼皮了。
「沒事,我已經好多了,接受了這個事實。」楊之玉拉他在窗戶根的長凳上坐下來,這裡沒人,對面是姥姥曾種下的月季,粉的紅的黃的,開得正艷。
何諾舟凝著她的側臉,她頭髮長了,梳了簡單的低馬尾,可能來回折騰的,耳後散著輕飄飄的兩縷,日光下髮絲呈現棕栗色,和淺淡如少女的面頰相配,好似高中時那個認真做作業的低調小女生。
初戀啊,哪那麼容易釋懷。何諾舟寧願她打罵自己一頓,也不願見她這個楚楚可憐的樣子,這讓他心神不寧,那顆躁動的心恨不得撲在她身上。但他也只是握了握拳頭,低下頭,拿鞋尖踢掉腳下一塊小石子。
真不巧,小石子擊中了一隻花叢里的肥貓,慘叫著竄出來,朝何諾舟齜牙怒目。
楊之玉被逗樂,扭頭說:「這么小概率事件都被你碰上,你今年定會撞大運,項目肯定大獲成功!」
「都這時候了,你還想著我。」何諾舟心裡堵得慌,「若是真有好運氣,我巴不得分給你,或者……或者……」
「或者什麼?」楊之玉好奇,歪頭問。
或者讓我成功追到你。他不敢說,只嘆氣,對著花叢說,只要你以後天天開心,我便知足。
楊之玉說:「你現在還挺會替別人著想,是不是戀愛了?」
何諾舟苦笑:「除非看見你嫁了,我才安心戀愛。」
「林書涵挺喜歡你,多好的姑娘,別辜負。」楊之玉溫聲說,她希望他在自己這別浪費時間。
「榮善衡不好嗎,你不也分手了。」他反駁。
「兩碼事兒。」楊之玉也踢開一顆小石子,「我是實踐後失敗,所以行不通,你是沒勇氣實踐,不知道結果。」
「那你放下了嗎?撞了南牆要回頭了嗎?」他問。
楊之玉不說話了。
何諾舟猜得准,笑笑:「所以你勸我也沒用,我和你一樣,始終放不下。」
楊之玉看著他眼睛,確切道:「可是我明確告訴你咱倆不可能了,你放不下也得放下。」
「我不信。」
何諾舟執拗起來,他看著遠處,側臉的輪廓起伏有致。楊之玉細看了會兒,他的長相是偏少年感的,眉毛粗黑,眼尾上揚,鼻峰高聳,可能沒吃過苦,所以臉上總是掛著隱隱的得意。
如男孩一般的男人,很會討人歡心的男人,要是得到也會很幸福吧?楊之玉暗自設想。
羅良招呼他要走了。何諾舟對楊之玉說明天再過來,楊之玉說不用,他說你就別管啦!
第二天姥姥的遺體要送去火化。
親屬在殯儀館的某大廳進行了簡短的告別儀式,大舅簡單念了姥姥的生平,大家圍著水晶棺繞一圈,可當主持人說禮畢的時候,葛金秋再也繃不住,不顧眾人阻攔,一下子撲到水晶館上,對著裡面的母親崩潰大哭,她已經兩天哭不出聲音了,現在卻嘶啞著喊出來,一聲一聲叫媽媽,說媽媽別走,媽媽再看看我吧……
眾人上去攙扶,楊之玉抱住母親,哭著說,媽你還有我呢,我會一直陪著你。轉身的一刻,楊之玉看見姥姥的面容,十分安詳,跟睡著了似的,尤其嘴角,向上自然彎了一個弧度。她兩行熱淚噴涌而出,這次是真的和姥姥說再見了。
眾人從殯儀館回來,到了村口要下車,嗩吶吹響引路,走在最前面的親屬抱著遺像和骨灰盒,後面是頭戴白孝布的孝子賢孫們,每到一處路口,連著親的村里人都會在路中間點火燒紙,磕頭以示祭奠,送葬隊伍便會停下來哭一陣。
中午吃完大鍋飯,下午要按定好的吉時出殯。而出殯前還有個重要的儀式,就是所有外姓男性晚輩要為死者上香哭靈,包括姥姥娘家的侄子、侄女婿,五服內所有女婿、外甥、外孫女婿等。
靈柩就停在院內,正對大門,以前要做棺材,現在環保,而且墓地面積小了,只埋骨灰盒。姥姥的骨灰盒被四四方方的透明玻璃罩好,裡面還點綴著白色黃色的菊花,最前面的玻璃上貼著一個「奠」字。
靈柩前放著案幾,案几上置香碗,用來上香。靈柩後站了滿滿當當的家屬,當然,還混進好多看熱鬧的。
這有熱鬧可看?當然有,這個環節最容易鬧笑話。
本村人要看這些外戚如何出糗。
治喪的人會按照寫好的親戚名字依次叫人,被叫到的來祭奠的親戚要從大門口一路哭嚎著小跑過來,彼時四周皆靜,所以哭得好不好、真不真非常明顯。
尤其是老人喜喪,一些不算太親的女婿外甥會因為親緣淡薄而哭不出來,甚至哭著哭著就笑了,便被眾人看笑話,很長一段時間當談資。<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