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6頁
因此沈卓忙了些。
一天他到茶水鋪找葉欣,竟目睹她被一個男人糾纏,頓時皺起眉頭。
葉欣先是眼神止住他,隨後笑著打發了男人,等對方一走,她就關了店門,和沈卓尾隨而去把那人套麻袋狠揍一頓。
原本擔心又憤怒的沈卓,頓時不氣了,想起她當年勇斗土匪和人販子的英勇事跡來。
欣欣可不是嬌弱美人,揍起人來凶得很呢……
揍完人的葉欣也身心舒暢。
趁現在還沒有監控,遇到壞人放心揍吧!
畢業前夕,靠著兩間鋪子賺到的錢,葉欣如願在郊外承包了十幾畝地,規劃成種菜、種果、養魚、養雞鴨幾大區域,以後渾水摸魚更容易了。
畢業後,沈卓直接被中醫院招進去當醫生。
葉欣本來也該分配到農林研究院的,但她沒去,因為不想上班。
上班又不是什麼好事。
都開掛了還上班,那不是白開掛了嗎?
沈卓早知道她懶散的性子,也不勸她,自己倒是兢兢業業到醫院上班坐診了,他更傾向於規律的工作生活。
八十年代各行各業快速發展,物價也開始漲了。
葉欣在錢開始貶值之前統統換成固定資產,賺到的錢又再次投資,產業規模一再擴大,儼然成為富婆。
八十年代後期,終於買上了冰箱。
吃上久違的冰西瓜時,葉欣由衷地感到幸福,並開始琢磨開飲品店。
此時,葉順利已經退休,因為常年喝酒抽菸,肝肺出現問題需要住院治療。葉欣接到消息後,倒也和沈卓回去看了看。
葉家人早知道他們在首都念書工作,如今見他們越發光鮮氣派、一舉一動都透露著生活優渥的信息,一邊嫉妒怨恨,一邊又賠著笑臉討好。
葉欣久不見他們,都快認不出了,實在是他們蒼老了許多,看著就是生活不太如意。
當然,大姐一家三口還是不錯的,他們都生活富足身體健康。
四個姐妹兄弟均攤了葉順利治病的費用,之後也聊了一下贍養事宜。
如今葉順利大病住院,黎美悅身體也不好,都年邁失去了勞動力,葉欣倒也沒有不聞不問。到底是給了原主生命,沒讓她餓死,還讓她念書念到了初中畢業,她會盡一份贍養的職責。但除此之外,也沒有多的了。
葉順利虛弱蒼白地躺在病床上,看著美麗卻冷淡的小女兒,突然問了一句:「欣欣,要是當年我們對你好一些,你是不是就不會那麼狠心了?」
葉欣淡淡一笑,「也許吧。」
之後與葉歡一家吃了頓飯,他們就離開了。
返程不急,兩人到旁邊大都市旅遊一番,發現有郵輪北上,便放棄了火車,從黃浦江坐船一夜到首都,別有一番滋味。
社會發展迅速,日新月異。
到了九十年代,又是一番新天地。
第208章 新世紀
九十年代, 改革的浪潮更加洶湧。
票證制度被廢除,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變,大批工人下崗。
葉欣認識的人中也有受到下崗潮影響的, 比如參加招工離開的趙中華。
她跟以前的知青同志沒有失去聯繫。
王有為和王小薇一直在豐水大隊教書, 如今也快退休了,各自兒孫繞膝, 享受天倫;
江靜雨、張康明、鄭文文、朱玉羽、周旭也都是教師, 下崗潮沒有影響到他們, 生活還算順利;
劉紅霞年過三十在城裡相親嫁給一個工人,家庭不是很幸福,如今丈夫下崗失業, 矛盾更加劇烈;
李英麗沒有考上大學,七九年辦病退回城了;崔時宇也是先回了城。這兩人在鄉下糾纏多年,鬧得很難看, 那個生在關鍵年份的女兒, 沒有養——從那時起, 就註定了他們不會走到最後。
邱志雲、孫維強回到了離家近的國營農場工作……
九十年代末,大家開始接觸網際網路。
聯絡變得方便,交通也更加便捷。
王小薇、鄭文文等人來首都旅遊, 約葉欣聚會敘舊。
見面之後,她們不禁驚嘆時光對葉欣的厚待。
這麼多年過去, 別人漸漸頭髮花白、滿臉皺紋,而她仍然皮膚光滑、長發鴉黑,一如當年。
別人上了年紀一身病痛, 她仍然健康活力, 氣色極好。
驚嘆過後,也回憶起知青歲月。
當年在豐水大隊一起種菜、種西瓜、養雞的回憶。
江靜雨感慨道:「我還記得那年下雨天, 我們上你家去看雞窩的情景呢,一晃多少年過去了。」
葉欣也偶爾懷念豐水大隊的生活。
特別是那個小院,她與沈卓最初的家。
紅磚砌的洗澡房、灶房,水泥硬化的地面,木頭與稻草搭建的涼亭,還有山上的竹筍,後院的桃樹、野山竹,門前的芒果、橘子……充滿了年少時的回憶。
他們每隔兩三年回去一趟看看,也了解豐水大隊的變化。
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之後,大家都分地了,各干各的,種上雜交水稻,年年大豐收,家家吃飽飯。
大隊長八十高壽去世的,李光明沒有在家,南下去了珠三角。
麼妞來了首都工作。
她媽媽去世了,爸爸也干不動活了,弟弟已經成家;大姐丈夫死了之後再嫁,那個男人不好,打她,麼妞勸她離婚,她不願意。麼妞覺得她窩囊,一氣之下,自己跑來首都了。
她說:「我覺得嫁人沒什麼好的,像沈醫生這樣的太難得。還不如不找了,自己賺錢過日子,不也挺痛快!」
葉欣欣賞地點點頭:「你這種思想很好。如果沒有遇到情投意合的人,不一定要結婚的。人只要獨立、自尊、愛自己,有能力養活自己,就能選擇喜歡的生活方式,不會過得太差。」
麼妞離開後,沈卓從書房走出來。
看著已經攤在沙發上的葉欣,問她,「咱們情投意合?」
葉欣笑了下,仰頭看著他越發成熟俊美的臉龐,「你說呢?」
沈卓沉著地點點頭,覺得當然是。又問一句:「要是沒有遇到我,你是不是也不嫁人了?」
葉欣道:「那可不一定,說不定會遇到另一個情投意合的……」
沒說完,就被他俯身吻住了。
不好聽的話,還說別讓她說了。
他們有錢有時間,身體健康,經常出門旅遊。一開始只是在國內,後來開始出國領略異土風情。
出國旅行的時候,沈卓內卷外語的作用就體現出來了,不管西歐還是東歐,都不需要翻譯。
而且他有強迫症,攻略總是提前詳細做好,需要的東西都會整整齊齊碼在行李箱,更不會發生丟失東西的事情。
他還長得人高馬大,即便在北歐也不會被人比下去。
身高和冷臉很有震懾力,安全感十足。
葉欣只要開開心心出門行了,每趟旅程都輕鬆愉快。
也有不好的,就是經常會有一些女人搭訕沈卓,各國都有。
當然也有很多男人搭訕葉欣。
出門在外,沈卓眼睛基本不離開她身上,不是怕她被人拐跑了就是擔心她被別的男人吸引,自己根本沒空去搭其他女人。<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一天他到茶水鋪找葉欣,竟目睹她被一個男人糾纏,頓時皺起眉頭。
葉欣先是眼神止住他,隨後笑著打發了男人,等對方一走,她就關了店門,和沈卓尾隨而去把那人套麻袋狠揍一頓。
原本擔心又憤怒的沈卓,頓時不氣了,想起她當年勇斗土匪和人販子的英勇事跡來。
欣欣可不是嬌弱美人,揍起人來凶得很呢……
揍完人的葉欣也身心舒暢。
趁現在還沒有監控,遇到壞人放心揍吧!
畢業前夕,靠著兩間鋪子賺到的錢,葉欣如願在郊外承包了十幾畝地,規劃成種菜、種果、養魚、養雞鴨幾大區域,以後渾水摸魚更容易了。
畢業後,沈卓直接被中醫院招進去當醫生。
葉欣本來也該分配到農林研究院的,但她沒去,因為不想上班。
上班又不是什麼好事。
都開掛了還上班,那不是白開掛了嗎?
沈卓早知道她懶散的性子,也不勸她,自己倒是兢兢業業到醫院上班坐診了,他更傾向於規律的工作生活。
八十年代各行各業快速發展,物價也開始漲了。
葉欣在錢開始貶值之前統統換成固定資產,賺到的錢又再次投資,產業規模一再擴大,儼然成為富婆。
八十年代後期,終於買上了冰箱。
吃上久違的冰西瓜時,葉欣由衷地感到幸福,並開始琢磨開飲品店。
此時,葉順利已經退休,因為常年喝酒抽菸,肝肺出現問題需要住院治療。葉欣接到消息後,倒也和沈卓回去看了看。
葉家人早知道他們在首都念書工作,如今見他們越發光鮮氣派、一舉一動都透露著生活優渥的信息,一邊嫉妒怨恨,一邊又賠著笑臉討好。
葉欣久不見他們,都快認不出了,實在是他們蒼老了許多,看著就是生活不太如意。
當然,大姐一家三口還是不錯的,他們都生活富足身體健康。
四個姐妹兄弟均攤了葉順利治病的費用,之後也聊了一下贍養事宜。
如今葉順利大病住院,黎美悅身體也不好,都年邁失去了勞動力,葉欣倒也沒有不聞不問。到底是給了原主生命,沒讓她餓死,還讓她念書念到了初中畢業,她會盡一份贍養的職責。但除此之外,也沒有多的了。
葉順利虛弱蒼白地躺在病床上,看著美麗卻冷淡的小女兒,突然問了一句:「欣欣,要是當年我們對你好一些,你是不是就不會那麼狠心了?」
葉欣淡淡一笑,「也許吧。」
之後與葉歡一家吃了頓飯,他們就離開了。
返程不急,兩人到旁邊大都市旅遊一番,發現有郵輪北上,便放棄了火車,從黃浦江坐船一夜到首都,別有一番滋味。
社會發展迅速,日新月異。
到了九十年代,又是一番新天地。
第208章 新世紀
九十年代, 改革的浪潮更加洶湧。
票證制度被廢除,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變,大批工人下崗。
葉欣認識的人中也有受到下崗潮影響的, 比如參加招工離開的趙中華。
她跟以前的知青同志沒有失去聯繫。
王有為和王小薇一直在豐水大隊教書, 如今也快退休了,各自兒孫繞膝, 享受天倫;
江靜雨、張康明、鄭文文、朱玉羽、周旭也都是教師, 下崗潮沒有影響到他們, 生活還算順利;
劉紅霞年過三十在城裡相親嫁給一個工人,家庭不是很幸福,如今丈夫下崗失業, 矛盾更加劇烈;
李英麗沒有考上大學,七九年辦病退回城了;崔時宇也是先回了城。這兩人在鄉下糾纏多年,鬧得很難看, 那個生在關鍵年份的女兒, 沒有養——從那時起, 就註定了他們不會走到最後。
邱志雲、孫維強回到了離家近的國營農場工作……
九十年代末,大家開始接觸網際網路。
聯絡變得方便,交通也更加便捷。
王小薇、鄭文文等人來首都旅遊, 約葉欣聚會敘舊。
見面之後,她們不禁驚嘆時光對葉欣的厚待。
這麼多年過去, 別人漸漸頭髮花白、滿臉皺紋,而她仍然皮膚光滑、長發鴉黑,一如當年。
別人上了年紀一身病痛, 她仍然健康活力, 氣色極好。
驚嘆過後,也回憶起知青歲月。
當年在豐水大隊一起種菜、種西瓜、養雞的回憶。
江靜雨感慨道:「我還記得那年下雨天, 我們上你家去看雞窩的情景呢,一晃多少年過去了。」
葉欣也偶爾懷念豐水大隊的生活。
特別是那個小院,她與沈卓最初的家。
紅磚砌的洗澡房、灶房,水泥硬化的地面,木頭與稻草搭建的涼亭,還有山上的竹筍,後院的桃樹、野山竹,門前的芒果、橘子……充滿了年少時的回憶。
他們每隔兩三年回去一趟看看,也了解豐水大隊的變化。
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之後,大家都分地了,各干各的,種上雜交水稻,年年大豐收,家家吃飽飯。
大隊長八十高壽去世的,李光明沒有在家,南下去了珠三角。
麼妞來了首都工作。
她媽媽去世了,爸爸也干不動活了,弟弟已經成家;大姐丈夫死了之後再嫁,那個男人不好,打她,麼妞勸她離婚,她不願意。麼妞覺得她窩囊,一氣之下,自己跑來首都了。
她說:「我覺得嫁人沒什麼好的,像沈醫生這樣的太難得。還不如不找了,自己賺錢過日子,不也挺痛快!」
葉欣欣賞地點點頭:「你這種思想很好。如果沒有遇到情投意合的人,不一定要結婚的。人只要獨立、自尊、愛自己,有能力養活自己,就能選擇喜歡的生活方式,不會過得太差。」
麼妞離開後,沈卓從書房走出來。
看著已經攤在沙發上的葉欣,問她,「咱們情投意合?」
葉欣笑了下,仰頭看著他越發成熟俊美的臉龐,「你說呢?」
沈卓沉著地點點頭,覺得當然是。又問一句:「要是沒有遇到我,你是不是也不嫁人了?」
葉欣道:「那可不一定,說不定會遇到另一個情投意合的……」
沒說完,就被他俯身吻住了。
不好聽的話,還說別讓她說了。
他們有錢有時間,身體健康,經常出門旅遊。一開始只是在國內,後來開始出國領略異土風情。
出國旅行的時候,沈卓內卷外語的作用就體現出來了,不管西歐還是東歐,都不需要翻譯。
而且他有強迫症,攻略總是提前詳細做好,需要的東西都會整整齊齊碼在行李箱,更不會發生丟失東西的事情。
他還長得人高馬大,即便在北歐也不會被人比下去。
身高和冷臉很有震懾力,安全感十足。
葉欣只要開開心心出門行了,每趟旅程都輕鬆愉快。
也有不好的,就是經常會有一些女人搭訕沈卓,各國都有。
當然也有很多男人搭訕葉欣。
出門在外,沈卓眼睛基本不離開她身上,不是怕她被人拐跑了就是擔心她被別的男人吸引,自己根本沒空去搭其他女人。<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